赤丸

CH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心經 17%
腎經 17%
肺經 17%
肝經 11%
膽經 5%
胃經 5%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肝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赤丸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茯苓、半夏、烏頭、細辛。方中各藥物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主要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脾虛、食少納呆、失眠、多夢等症狀。

半夏性溫,味辛,主要歸肺、脾、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細辛性溫,味辛,主要歸肺、腎經。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頭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等症狀。

烏頭性溫辛,有毒,主要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等症狀。

赤丸主要用於治療寒邪之氣逆亂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等。方中茯苓利水消腫,健脾胃,補血,安神。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諸藥合用,具有疏風散寒、化痰止咳、活絡止痛的功效。

赤丸為常用中醫方劑,具有疏風散寒、化痰止咳、活絡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等症狀。此方劑組成藥物皆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切勿擅自服用。

方劑組成解釋


赤丸由茯苓、半夏、烏頭、細辛四味中藥組成。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作用;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烏頭具有散寒止痛、開結通陽的作用;細辛具有發散風寒、溫通經脈的作用。四味藥合用,具有溫中散寒、開結通陽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寒氣厥逆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赤丸具有溫中散寒、開結通陽的作用,因此不宜在夏季服用。此外,赤丸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不宜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心肌梗塞低血壓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手腳冰冷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赤丸,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茯苓4兩,半夏4兩(洗,1方用桂),烏頭2兩(炮),細辛1兩。 主治:寒氣厥逆。

赤丸, 出處:《千金》卷十六。 組成:茯苓4兩,桂心4兩,細辛1兩,烏頭2兩,附子2兩,射罔如大棗1枚。 主治:寒氣厥逆。

赤丸, 出處:《外台》卷十三引《崔氏方》。 組成:雄黃2兩(研),馬目毒公(鬼臼也)2兩,丹砂(研)2兩,莽草(炙)2兩,藜蘆(熬)2兩,巴豆80枚(去心皮,熬),皂莢1兩(去皮子,炙),真珠1兩(研)。 主治:久疰,室家相傳,乃至滅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