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八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八 (9)

1. 治小兒蠱疰諸方

人聚蟲蛇雜類。以器盛之。令相食啖。餘一存者。即名為蠱。能變惑。隨飲食入腹。食人五臟。小兒有中之者。病狀與大人無異。則心腹刺痛懊悶。急者即死。緩者涉歷年月。漸深羸困。食其心臟。則利血心爛。乃至於死。死又注易旁人。故為蠱疰也。

白話文:

人們把蟲子、蛇等各種東西放在器皿裡,讓它們互相吞食。剩下一隻活著的,就叫「蠱」。它能令人迷惑,可以隨著飲食進入腹中,侵食人體的五臟。小兒如果有中了蠱毒的,症狀跟大人沒有兩樣。會覺得心腹刺痛不適,嚴重的會立刻死亡。症狀緩慢的拖過好幾個月,會逐漸消瘦虛弱。如果蠱毒侵蝕到心臟,就會吐血、心臟腐爛,最後導致死亡。死了還可以傳染給其他人,所以被稱作「蠱毒作祟」。

治小兒中蠱毒。腹內堅如石。面目青黃。小便淋瀝。變易無常。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蘘荷(一兩),梔子仁(七枚),牡丹(一分),赤芍藥(一分),犀角屑(半兩)黃連(一分去須)

白話文:

羚羊角粉(60克),荷花(60克),梔子仁(7顆),牡丹(6克),赤芍藥(6克),犀牛角粉(30克),黃連(6克,去鬚)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三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又方。

敗鼓皮(三分炙令黃),苦參(一兩銼),蘘荷根(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四五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初中蠱毒。宜服升麻散方。

升麻(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栝蔞根(半兩)

白話文:

川升麻(30 克),桔梗(30 克,去除蘆頭),栝蔞根(30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四五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飛蠱。狀如鬼氣者。宜服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研),麝香(半兩細研),犀角末(半兩)

白話文:

雄黃:0.5 兩,研磨成細粉 麝香:0.5 兩,研磨成細粉 犀牛角粉:0.5 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四五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五種蠱毒悉主之方。

馬兜鈴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空腹頓服。當時隨吐蠱出。未快吐。即再服。

又方。

敗鼓皮(一片燒為灰)

上細研如粉。空心以粥飲調服一錢。病人須臾當呼蠱主姓名。病便愈。

又方。

薺苨(一兩)

上搗羅為散。以粥飲調下一錢。甚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畏忌。中蠱欲死方。

甘草(半兩生銼)

上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當吐蠱出。若平生預防蠱者。宜熟炙甘草煮汁服之。即內消不吐。神效。

白話文:

用一碗水煮沸,煎到只剩一半。去除渣滓,分成兩次服用。服用後會將蠱物吐出。如果平時想要預防蠱毒,可以將炙甘草煮汁服用,蠱毒會在體內自行化解,不會吐出,非常有效。

治小兒中蠱毒。令腹內堅痛。面目青黃。淋露骨立。病變無常方。

桃樹寄生(二兩)

上搗細羅為散。如茶點服之。日四五服。

又方。

麝香(半錢細研)

上於空腹。以溫水調服。即吐出蠱毒。未效再服。

治小兒中蠱。下血欲死方。

上取生赤雌雞翅下血服之。立效。

又方。

上搗青藍汁。頻頻與半合服。

2. 治小兒水氣腫滿諸方

夫小兒水氣腫滿者。由將養不調。腎脾二臟俱虛故也。腎主水。其氣下通於陰。脾主土。候於肌肉而剋水。腎虛不能傳其水液。脾虛不能剋制於水。故水氣流溢於皮膚。故令腫也。其水腫者。則皮薄如熟李之狀也。若皮膚虛受風。風搏於氣致腫者。俱虛腫如吹。此風氣腫也。

白話文:

小孩水腫的病因,都是因為不當的調養與照顧,導致腎和脾兩臟都虛弱的緣故。腎臟主管水液,其氣機向下運行,與陰相通。脾臟主管土,以肌肉為對應,並能剋制水液。

如果腎臟虛弱,無法運化水液。脾臟虛弱,無法剋制水液。因此水氣就會流溢於皮膚,造成腫脹。這種水腫的症狀是皮膚很薄,就像熟透的李子一樣。

如果皮膚虛弱,受到風邪的侵襲,風邪阻塞氣機導致腫脹的,這種腫脹通常是全身性的,就像充氣一樣。這屬於風氣導致的腫脹。

治小兒水氣腫滿。上氣喘促。小便赤澀。大便稍難。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半兩銼),海蛤(一分),漢防己(一分),赤茯苓(一分),白朮(一分),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黃色),川朴硝(一兩),豬苓(一分去黑色)

白話文:

桑樹根的白樹皮(半兩,切成碎末),海蛤(一分),漢防己(一分),赤茯苓(一分),白朮(一分),葶藶(一分,用紙隔著炒至黃色),川朴硝(一兩),豬苓(一分,去除黑色的部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水氣。腫滿喘促。坐臥不安。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牽牛子(半兩微炒),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白話文:

  • 檳榔(30克)
  • 川大黃(30克,切碎後稍炒)
  • 牽牛子(30克,稍炒)
  • 甜葶藶(30克,隔紙炒至呈紫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二三服。量稍大增之。以利為效。

治小兒水氣腫滿。喘嗽不止。赤茯苓散方。

茯苓(半兩),桑根白皮(半兩銼),川升麻(一分),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紫色),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桔梗(一分去蘆頭),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白話文:

赤茯苓:0.25 兩 桑根白皮:0.25 兩(切碎) 川升麻:0.1 兩 甜葶藶:0.1 兩(隔紙炒至深紫色) 杏仁:0.1 兩(用熱水泡軟,去除尖端和皮,切成兩瓣,炒至微黃) 桔梗:0.1 兩(去除蘆頭) 貝母:0.25 兩(蒸製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水氣腫滿不消。楮皮湯方。

楮樹白皮(銼一合),赤小豆(一合),赤茯苓(一兩銼)

白話文:

楮樹的白色樹皮(一小把),赤小豆(一小把),赤茯苓(二錢,切碎)

上件藥。都和令勻。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隨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所有的藥材攪拌均勻。每次取一份藥材,加入一小碗水煎至剩五分之一。過濾掉藥渣,分成兩份服用。每天服用三四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治小兒水氣腫滿。小便澀。貍豆根湯方。

貍豆根(半兩),車前草(半兩),葵子(半兩),桑根白皮〔銼半合(兩)〕,赤小豆(半合)

白話文:

貍豆根(25克) 車前草(25克) 葵子(25克) 桑根白色樹皮(研磨成細粉,10克) 赤小豆(10克)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隨兒大小。以意增減。

治小兒水氣腫滿。小便不利。臍腹妨悶。喘促。豬苓散方。

豬苓(一分去黑皮),桑根白皮(一分銼),赤茯苓(一分),海蛤(一分細研),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黃紫色)

白話文:

豬苓(10克,去除黑色外皮) 桑根白皮(10克,搗碎) 赤茯苓(10克) 海蛤(10克,研磨成細粉) 葶藶(10克,隔紙炒至呈現黃紫色)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水氣。遍身腫滿。喘促。小便不利。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半兩銼),射干(半兩),赤茯苓(半兩),黃芩(半兩),木通(半兩銼),澤漆(半兩)澤瀉(半兩),漢防己(半兩)

白話文:

  • 桑根白皮:半兩,切成細末
  • 射干:半兩
  • 赤茯苓:半兩
  • 黃芩:半兩
  • 木通:半兩,切成細末
  • 澤漆:半兩
  • 澤瀉:半兩
  • 漢防己: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煮赤小豆湯。調下半錢。日三四服。看兒大小。增減服之。

白話文:

以上所說的藥方,將藥物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用煮好的赤小豆湯送服半錢的藥粉。每天服用三四次。根據孩子的體質和情況,酌情增減藥量。

治小兒水氣。面目腫。小便澀。心腹脹滿方。

赤茯苓(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漢防己(半兩),紫蘇子(半兩微炒),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白話文:

赤茯苓(10克) 杏仁(1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 陳橘皮(1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果瓤,烘乾) 漢防己(10克) 紫蘇子(10克,微炒) 甜葶藶(10克,隔著紙炒至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桑根白皮湯。下十丸。日三服。五歲以下。即減丸服之。

白話文:

把上列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藥時,用煎煮過的桑樹根外皮湯送服 10 顆丸子。每天服用 3 次。5 歲以下兒童的用量應酌情減少。

治小兒水氣。通身腫滿。心腹妨悶。坐臥不安。宜服甜葶藶丸方。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牽牛子(半兩微炒),大戟(一分),膩粉(一錢研入),雄雀糞(半兩),巴豆(十粒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甜葶藶(6 克,用紙包著炒至紫色) 牽牛子(6 克,稍微炒一下) 大戟(1.5 克) 膩粉(1.5 克,研粉後加入) 雄雀糞(6 克) 巴豆(10 粒,去皮和心,研粉後用紙包著壓去油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棗瓤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茶下一丸。日二服。五歲以上。加丸服之。

治小兒水氣。遍身腫滿。大小便難。喘促不得睡臥。宜服甘遂散方。

甘遂(一分煨令微黃),檳榔(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牽牛子(半兩微炒),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紫色)

白話文:

  • 甘遂(取一分,烘烤至微黃)
  • 檳榔(取一分)
  • 川大黃(取一分,切碎並稍微炒過)
  • 牽牛子(取半兩,稍微炒過)
  • 甜葶藶(取一分,隔著紙炒至變成紫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一字。以利為效。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水氣。四肢浮腫。腹脅妨悶。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分),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赤茯苓(一分),牽牛子(二分微炒),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材料:

  • 木香:1 分
  • 鱉甲:半兩,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裙襴
  • 赤茯苓:1 分
  • 牽牛子:2 分,微炒
  • 川大黃:半兩,搗碎後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以利為度。隨兒大小。加減服之。

又方。

檳榔〔一兩(分)〕,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大麥面一兩。和作餅子。煻灰火內煨熟。量兒大小。與吃。即得通利氣下也。以溫水下之。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末。再加入一兩大麥粉,混合成麵餅。用灰燼火烤熟。根據孩子的體格大小,決定麵餅的份量,餵他吃。這樣就可以促進排氣,幫助通便。可以用溫水送服。

又方。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搗羅為末。以棗瓤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桑白皮湯下五丸。日三四服。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羅勒搗成粉末,與棗泥混合製成丸狀,大小如綠豆。每次服藥時,用煎煮過的桑白皮湯送服五丸。每天服藥三到四次。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適當調整服藥次數和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