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七 (4)

1. 治馬汗入瘡諸方

夫人先有瘡。而乘汗馬。若馬毛垢及馬屎尿。及坐馬皮韉。並能有毒。毒氣入瘡。致焮腫疼痛煩熱。毒入腹。亦能害人也。

白話文:

凡是有傷口的人,如果乘坐汗馬,馬身上若有污垢、馬糞尿,或是坐上馬皮坐墊,都可能沾染毒氣。毒氣進入傷口,會導致傷口腫脹、疼痛、發熱。毒氣若進入腹中,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治人體先有瘡。而乘汗馬。若馬毛入瘡中。或但為馬氣所蒸。皆致腫痛煩熱。入腹則殺人方。

上燒馬鞭稍為末。以豬脂和敷之。

治人先有瘡。若馬汗。或馬毛入瘡中。腫痛者方。

上飲醇酒取醉即愈。

治馬汗入人瘡。疼痛方。

上燒雞毛末。水服一錢。日三服瘥。

又方。

上煮豉作湯。及熱漬之。冷復易之。

治乘汗馬。先因灸瘡。遂著馬汗氣。令人遍身痛方。

上切赤莧菜水煮汁淋之。立愈。五月五日。預採收良。

忽驟乘騎來。恐馬汗所傷方。

上於衣上帶蔥白一莖。自無所害。

治馬汗馬毛入人瘡中。腫痛欲死方。

上以水漬瘡。數易水便愈。

又方。

上以石灰末敷之即瘥。

2. 治馬骨傷人及血入瘡諸方

馬骨所傷。毒氣攻人慾死方。

上以馬糞絞飲其汁。即效。兼燒末水服二錢。日四五服。

治馬骨所刺。及馬血入人體。故瘡中毒。疼痛欲死者。宜用此方。

上以熱灰汁。更番漬之。常令熱。終日為之。冷即輒易。數日乃愈。若心痛而瘡腫不消者。炙石熨之。

又方。

大麻仁研絞取汁。飲一中盞。日四五服。

治馬骨刺入肉成瘡者方。

人糞(乾者燒灰)

上研為末。以敷瘡。兼以馬糞汁洗瘡。甚佳。

又方。

上用小便洗之瘥。兼搗馬齒莧汁飲之。並洗瘡上即愈。

又方。

雄黃(半兩),乾薑(半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貼瘡上良。

又方。

上用小蒜搗炒暖。用敷瘡上。兼以湯淋。取汁灌瘡良。

又方。

上取驢耳中垢敷之。兼治馬血入瘡效。

3. 治虎咬諸方

治虎咬瘡方。

上煮葛根汁令濃。以洗之十遍。兼飲其汁。及搗細羅為散。溫水服三錢。日五服。甚者夜加二服。

白話文:

把葛根煮成濃汁。用葛根汁清洗患處十次。同時喝葛根汁。再將葛根搗細成粉末。用溫水沖服三錢。每天服用五次。情況嚴重的,晚上增加兩次服用。

又方。

粟米塗之即瘥。

又方。

上以青布急卷。燒一頭。納竹筒中。注瘡口。熏瘡妙。

又方。

上以水煮生鐵令濃。洗瘡上瘥。

凡人入山闢蟲方。

水牛角羖羊角

上件藥。若人入山。將此藥燒之。闢虎狼蟲蛇皆走。

又方。

鼠(一枚)

上燒為灰。細研。先用漿水洗身。後敷之甚良。

4. 治蛇螫諸方

凡中蛇不應言蛇。皆言蟲。及云蛇索。勿正言其名也。惡蛇之類甚多。而毒有差劇。時四月五月中。青蛙三角。蒼虺。白頭火蜴。六月七月中。竹狩。艾蝮。黑甲赤目。黃口反鉤。白蛙三角。此皆蛇毒之猛者。中人不活即多死。又有赤連黃頷之類。復有六七種。而方不盡記其名。

白話文:

凡是被蛇咬傷,不應該說「蛇」字。都稱之為「蟲」。或者說「蛇索」。不要直接說出蛇的名稱。毒蛇的種類很多,毒性也不同。在四月五月間,毒性猛烈的有:青蛙三角、蒼虺、白頭火蜥蜴。在六月七月間,毒性猛烈的有:竹狩、艾蝮、黑甲赤目、黃口反鉤、白蛙三角。這些都是毒性很強的蛇,被咬傷的人,大多會死亡。另外還有赤連黃頷之類,還有六七種,方子中沒有詳細記載它們的名字。

水中黑色者名公蠣。山中一種亦相似。不常聞螫人。又有鉤蛇。尾如鉤。能倒牽人獸。入水沒而食之。又南方有鉤蛇。人忽傷之不死。終身伺覓其主。雖百人眾中。亦直來取之。唯遠出百里。乃可免耳。又有桅蛇。長七八尺。如船桅狀。毒人必死。即削取船桅。煮汁漬之便瘥。

白話文:

水中一種黑色的貝類叫做牡蠣。山中也有類似的一種,不過很少聽說它會蜇人。

還有一種叫做鉤蛇的蛇,尾巴像鉤子。它可以倒著拖人或動物,把它拖到水裡吃掉。

南方還有一種鉤蛇,蜇了人雖然不死,但會終身尋找下手的目標。即使在人羣中,也會直接來取回。只有離開百里之外,纔可能逃過它的報復。

還有一種桅蛇,長七、八尺,形狀像船的桅杆。它蜇的人必死無疑。不過,可以削取船的桅杆,煮汁來敷,就可以痊癒了。

但蛇例雖多。今皆以青條。矯尾。白頸。艾蝮。其毒尤劇大者。中人若不即治。一日間舉體洪腫。皮肉圻爛。中者尚可得二三日也。凡被蛇螫。第一禁。第二藥。無此二者。有全劑雄黃麝香可預辦。故山居者。宜令知禁法也。又惡蛇螫著人。即頭解散。言此蛇名黑帝。其瘡冷如凍凌。

白話文:

雖然有很多蛇的種類,但現在都被稱作青條、矯尾、白頸或艾蝮。它們的毒性非常強烈,如果被大個體的蛇咬傷,如果不立即治療,一天之內全身就會腫脹,皮肉腐爛。如果被較小的蛇咬傷,還可以堅持二到三天。凡是被蛇咬傷,首先要禁止行動,其次要給予藥物治療。如果沒有這兩樣,可以提前準備好雄黃和麝香的全劑量。所以居住在山區的人,應瞭解這些禁忌。另外,一種邪惡的蛇咬傷人後,人的頭部就會散開。這種蛇叫黑帝,咬傷後形成的瘡口又冷又硬,像冰霜一樣。

此大毒惡。不治一日即死。若頭不散。此蛇名赤帝。其毒小輕。瘡上冷。不治故得七日死。凡蛇瘡未愈。禁熱食。熱食便發。治之依初被螫法也。

白話文:

這是非常毒辣可怕的蛇毒。若不即時治療,會在一天之內致死。如果腫脹沒有消散,這條蛇的名稱為赤帝蛇。它的毒性較輕微。傷口上會感到寒冷。若不加以治療,會在七天後死亡。所有蛇咬傷未癒合時,都禁止食用熱食。熱食會導致毒性發作。治療方法與最初被蛇咬傷時相同。

治蛇螫疼痛。宜敷此方。

合口椒(二兩),蒼耳苗(五兩),生薑汁(二合),硫黃(半兩)

白話文:

合口椒(80 公克) 蒼耳苗(200 公克) 生薑汁(100 毫升) 硫磺(20 公克)

上件藥相和。爛搗。敷螫處良。

又方。

地龍(五枚),蜈蚣(一枚端午日收赤足者)

上件藥相和。爛搗。敷被螫處。

又方。

麝香(一分細研),雄黃(一分細研),半夏末(一分生用)

上件藥。都研令勻。敷之即愈。

又方。

白礬(一兩),甘草(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如蛇螫著之時。心頭熱躁。眼前暗黑。用新汲水服一錢即止。如有些小腫氣。用白礬鹽漿水萵苣根。煎三五沸淋之。即除如大叚蛇螫著。未及修事藥物。用耳塞少許。入在螫著瘡口內。以釅醋一滴。滴在瘡口上。即止。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藥方。將藥搗碎成細粉。如果被蛇咬傷了,可以使用。當心熱燥熱、眼前發黑,立即服用一錢的新鮮井水。如果出現輕微的腫脹,使用白礬鹽水和萵苣根煎煮三到五分鐘後,淋在傷口處即可消腫。如果被劇毒的毒蛇咬傷,在來不及準備藥物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少許耳塞塞入傷口內,並滴一滴濃醋在傷口上,可以止痛。

又方。

白礬(二兩研),大麻葉(五兩銼),蒼茸莖葉(五兩銼)

上件藥。以水一斗。煮至六升。去滓。下白礬末。溫溫浸之。

又方。

貓兒糞(三兩燒灰),乾薑(二兩銼),牛角䚡(二兩燒灰),臭黃(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津唾調。敷於被螫處。

又方。

上取獨頭蒜。薄切。安螫處。以艾炷安在其上。炙令熱徹即愈。

治蛇螫人。瘡已合。而餘毒在內。或淫淫痛癢方。

大蒜(一升),小蒜(一升)

上件藥。合搗。煎湯淋。及取汁灌於瘡中。即愈。

又方。

上取甲煎塗之神驗。蠍蜇同用。

又方。

上以硼砂一兩。研令細。以園內生蔞蔥。就上取卻蔥角尖。傾入硼砂末。卻以角尖處。一七日掘蔥。傾硼砂汁於一張緊薄紙上。陰乾。每有傷處。取錢孔大紙貼之。立愈。

白話文:

首先取一兩硼砂,磨成細末。在花園裡找一株生長於土中的大蔥,摘除蔥尖尖端的蔥角部分。將硼砂末倒入切除蔥角尖的蔥白部分中。然後再用蔥尖尖端將硼砂末倒入。等待一到七天,再將蔥挖出。將硼砂汁倒在一個緊密薄實的紙張上,放置陰涼處陰乾。當身體有傷口時,剪取一個硬幣大小的紙張,沾上硼砂汁後貼在傷口處。這樣傷口就能夠很快癒合。

又方。

上用大蒜。爛搗敷瘡上。日三四度即瘥。

又方。

上用桑樹白汁塗瘡上。日三四度塗之。

又方。

上用黑豆葉細銼。搗敷瘡上。日四五度用之。

又方。

上用水蓼一大握。搗敷螫處。干即立換。

又方。

上用暖酒淋洗瘡上。日三四度用之。

又方。

上燒刀子頭令赤。以白礬置上。候成汁。便熱滴於螫處。立愈。

又方。

上以頭醋煮青竹筒。合於螫處。須臾黃水沫出。即瘥。

又方。

上以遠志嚼令爛以敷之。並納一片子於所螫瘡孔中。數數易之。

又方。

上取黑豆五升。碾碎。分為二分。於盆中。以水浸過三四寸深。令浸所螫處。良久。去舊豆。著新豆。復浸。不過三兩易便瘥。兼以豆為末。水調服之。亦妙。

白話文:

用五升黑豆,弄碎。分成兩份。放在盆裡,加水浸泡四到五寸深。讓被黃蜂蜇到的地方浸泡在豆水裡。過一會兒,把舊豆子拿掉,放上新豆子,繼續浸泡。通常不用換超過三、四次,傷口就會痊癒。同時,把豆子磨成粉,用溫水調和後喝下去,效果也很棒。

又方。

葫蘆根葉。搗封瘡口上立瘥。

又方。

上取雞子打破頭作孔。令著螫處。逡巡雞子黑。又換。以可為度。

又方。

豬脂和鹿角灰塗之。即愈。

又方。

上搗絞紫莧取汁。飲一中盞。以滓封瘡上。用水少許灌之。即愈。

又方。

上用梳頭梳中垢。封之瘥。

又方。

上用合口椒及蒜葉。熟搗敷之瘥。

入山闢眾蛇方。

雄黃,麝香,乾薑(等分搗末)

上件藥。都細研。以袋盛帶之。男左女右。蛇螫毒。即塗瘡良。

又方。

上恆燒羖羊角。使煙出。蛇則去矣。

治因熱逐涼睡。有蛇入口中。挽不出方。

上以刀破蛇尾。納生椒三兩粒裹著。須臾即出。

治蛇入口。併入七孔中方。

上剖母豬尾頭瀝血。著口中出。

治蛇骨刺人毒方。

上用鐵粉如大豆許。納管中。吹瘡中良。

又方。

雞糞白(二兩燒為灰)

上細研如粉。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以瘥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