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五 (6)

1. 治腳氣痰壅頭痛諸方

夫風毒氣盛。陰陽痞隔。則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停在胸中。而結成痰也。其候。胸脅脹滿。身體疼重。多唾。嘔逆心煩。風痰相引。上衝於頭。則令頭痛也。

白話文:

當風邪和毒性過盛時,會導致陰陽氣血阻隔,氣血不通,津液運轉不暢,水分停滯在胸口,形成痰液。其症狀包括:胸脅脹滿、身體沉重疼痛、多痰、嘔吐、心煩意亂。風痰相互糾結,上衝至頭部,就會引起頭痛。

治腳氣。上攻心胸。痰壅。頭痛目眩。背膊煩痛。不欲飲食。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黃芩(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芎藭(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紫蘇莖葉(一兩),羚羊角屑(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旋覆花(半兩),赤茯苓(一兩),石膏(二兩),桑根白皮(三分銼),獨活(三分),檳榔(一兩)

白話文:

半夏(一兩,用湯洗七次去除滑溜物質) 黃芩 (三分) 前胡 (三分,去除蘆頭) 芎藭 (半兩) 防風 (半兩,去除蘆頭) 枳殼 (三分,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紫蘇 (莖葉一兩) 羚羊角屑 (三分) 甘草 (半兩,炙烤至微赤,切碎) 旋覆花 (半兩) 赤茯苓 (一兩) 石膏 (二兩) 桑根白皮 (三分,切碎) 獨活 (三分) 檳榔 (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一個藥方。將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加入半片生薑。煎煮直至六分之三的水量。過濾藥渣。不限時間。溫熱喝下。

治腳氣發動。心膈痰壅。頭痛嘔逆。惡聞食氣。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旋覆花(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紫蘇莖葉(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赤茯苓(三分),石膏(二兩),黃芩(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蔓荊子(半兩),芎藭(半兩),檳榔(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細辛:半兩
  • 羚羊角粉末:半兩
  • 旋覆花:半兩
  • 枳實殼(炒至微黃,去除果肉):半兩
  • 紫蘇莖葉:一兩
  • 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半兩
  • 赤茯苓:三分
  • 石膏:二兩
  • 黃芩:半兩
  • 防風(去除根部):半兩
  • 蔓荊子:半兩
  • 芎藭:半兩
  • 檳榔:一兩
  • 甘草(炙烤至微紅,切碎):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發動。心胸痰壅。咽喉噎塞。頭痛心煩。不能下食。宜服旋覆花散方。

旋覆花(半兩),前胡(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射干(三分),石膏(二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紫蘇莖葉(一兩),檳榔(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紅雪(一兩),羚羊角屑(三分),木通(三分銼)

白話文:

旋覆花(30克),前胡(60克,去除蘆頭),赤茯苓(60克),射干(15克),石膏(120克),枳殼(15克,用麩子炒至微黃,去除果肉),半夏(30克,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液),紫蘇莖葉(60克),檳榔(60克),甘草(30克,烤至微紅,磨碎),紅雪(60克),羚羊角屑(15克),木通(15克,磨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欲發。心腹滿悶。痰壅頭痛。不能飲食。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檳榔(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赤茯苓(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前胡(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紫蘇的莖和葉(50公克) 半夏(25公克,用水洗七次,去除黏滑) 檳榔(50公克) 麥門冬(25公克,去中心) 赤茯苓(50公克) 枳殼(15公克,用麩炒至微黃,去除中心) 前胡(50公克,去除蘆頭) 陳橘皮(50公克,用水浸泡,去除白瓤,烘烤) 枇杷葉(50公克,擦去毛,烘烤至微黃) 甘草(25公克,烘烤至微紅,切成小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心神煩悶。四肢無力。膈上痰壅。口乾頭痛。不欲飲食。宜服荊芥散方。

荊芥(三分),細辛(三分),石膏(二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枳殼〔二(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檳榔(一兩),赤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荊芥(三分量) 細辛(三分量) 石膏(二兩) 前胡(一兩,去除根須) 枳殼(二兩,炒焦、去除果肉) 半夏(半兩,用水洗七次去除粘液)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2. 治腳氣上氣諸方

夫腳氣上氣者。由腎虛。為風濕毒氣所攻也。凡風毒之氣。皆起於地。地之寒暑。皆作於蒸。人足常履之。所以風毒中人。必先於腳。後轉入腹。而乘於氣。故令上氣也。

白話文:

腳氣病患者向上喘氣,是因為腎氣虛弱,遭到風濕毒氣侵襲所致。所有風毒之氣都起源於地面。地面的寒熱變化,都是因為蒸氣所產生。人的腳長期行走在地面上,因此風毒必定首先侵犯腳部,然後再轉入腹部,並影響氣息,所以才會向上喘氣。

治腳氣上氣。心胸壅悶。不得眠臥。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一兩),桑根白皮(一兩),赤茯苓(一兩),紫菀(三分洗去苗土),白前(三分),木通(一兩銼),檳榔(一兩),百合(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紫蘇莖葉(50克) 桑根白皮(50克) 赤茯苓(50克) 紫菀(15克,洗淨去除根部泥土) 白前(15克) 木通(50克,切碎) 檳榔(50克) 百合(15克) 甘草(25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杏仁(15克,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端,去除內膜,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把上面列出的藥材搗碎篩過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克)。用一茶杯水放入生薑半錢(約1.5克)。煎煮到只剩六分之一的水量。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趁溫熱時服用。

治腳氣上氣。坐臥不得。咽喉不利。四肢煩疼。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射干(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貝母〔三斤(分)煨微黃〕,白前(三分),生乾地黃(一兩半),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三分),天門冬(三分去心),百合(三分),檳榔(三分)

白話文:

桑樹根的白皮(一兩,磨碎),射干(三分),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裡面的果肉),赤茯苓(一兩),貝殼母(三分,煨製至微黃),白前(三分),生地黃(一兩半),柴胡(一兩,去掉根須),甘草(半兩,烤至微紅,磨碎),赤芍藥(三分),天門冬(三分,去掉中間的芯),百合(三分),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上氣。胸中滿悶。不能下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蘿蔔子(三分微炒),紫蘇莖葉(一兩),木通(一兩銼),赤茯苓(三分),檳榔(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二兩銼)

白話文:

  • 訶黎勒皮:1 兩
  • 蘿蔔子:3 分,稍炒
  • 紫蘇莖葉:1 兩
  • 木通:1 兩,切碎
  • 赤茯苓:3 分
  • 檳榔:1 兩
  • 陳橘皮:3 分,用熱水泡過,去除白瓤,烤乾
  • 桑根白皮:2 兩,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上氣不止方。

紫蘇莖葉〔三分(兩)〕,白前(一兩),桑根白皮(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腳氣上氣。心腹妨悶。宜服此方。

大麻仁(三合),檳榔(一兩末)

上件藥。先研麻仁成膏。入檳榔末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童子小便下二十丸。

白話文:

上方的藥物使用方式如下:

首先磨碎麻仁成膏,加入檳榔末均勻研磨。然後加入煉過的蜜,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

每次服用時,不限時間,用童子尿煎煮,服用 20 丸。

又方。

檳榔(二枚),杏仁(二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分為二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