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3)

1. 治風身體疼痛諸方

夫風身體疼痛者。由風濕搏於陽氣故也。夫人陽氣虛者。腠理易開。而為風濕所折。使陽氣不得發泄。而與風濕相搏。於分肉之間相擊。故疼痛也。診其脈。浮而緊者。則身體疼痛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疼痛,是因為風和濕氣對抗陽氣造成的。人的陽氣虛弱的,皮膚腠理容易張開,被風濕氣影響,導致陽氣無法宣洩,與風濕氣相爭,在筋肉之間相互衝擊,因此產生疼痛。診察脈象,浮而緊的,就是身體疼痛的徵兆。

治風身體疼痛。四肢懈惰。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五加皮(三分),麻黃(三兩去根節),獨活(三分),當歸(三分),秦艽(三分去苗),赤茯苓(三分),芎藭(三分),桂心(三分),萆薢(三分銼),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附子(一兩,爆裂後去掉皮和肚臍) 五加皮(三分) 麻黃(三兩,去除根節) 獨活(三分) 當歸(三分) 秦艽(三分,去除幼苗) 赤茯苓(三分) 芎藭(三分) 桂心(三分) 萆薢(三分,切碎) 枳殼(三分,用麩炒至微黃,去除果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白話文:

把上列藥材粗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中盞水和半片生薑,煎煮到六分之一。去掉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忌食生冷、油膩、有毒的魚類和滑膩的食物。

治風身體疼痛。筋脈拘急。不可俯仰。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羌活(三分),赤茯苓(三分),薏苡仁(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三分),當歸(三分),芎藭(三分),桂心(三分),檳榔(半兩)

白話文:

  • 羚羊角粉(37.5公克)
  • 羌活(11.25公克)
  • 赤茯苓(11.25公克)
  • 薏苡仁(11.25公克)
  • 防風(去除根須,11.25公克)
  • 赤芍藥(11.25公克)
  • 當歸(11.25公克)
  • 芎藭(11.25公克)
  • 桂心(11.25公克)
  • 檳榔(18.75公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身體疼痛。腰背拘急。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半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防風(半兩去蘆頭),麻黃(三分去根節),桂心(半兩)芎藭(半兩),薏苡仁(一兩),赤茯苓(三分),牛膝(三分去苗),人參(半兩去蘆頭),白朮(半兩),茵芋(半兩),海桐皮(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獨活(25 克),附子(10 克,炮製後去皮去芽),防風(25 克,去蘆頭),麻黃(10 克,去根節),桂心(25 克),芎藭(25 克),薏苡仁(50 克),赤茯苓(10 克),牛膝(10 克,去苗),人參(25 克,去蘆頭),白朮(25 克),茵芋(25 克),海桐皮(25 克,切碎),枳殼(25 克,麩炒至微黃去瓤),甘草(25 克,炙至微赤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放入半片生薑,煎至只剩六分之一。去掉雜質,不拘時間,溫服。忌食生冷油膩、有毒魚類和滑溜的東西。

治風身體疼痛。頭目昏重。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麻黃(三分去根節),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當歸(三分),白朮(半分),桂心(半兩),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蔓荊子(半兩),藁本(半兩),赤芍藥(三分)

白話文:

  • 川芎(3錢)
  • 防風(半兩,去除根須)
  • 麻黃(3錢,去除根和節)
  • 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製至微黃,去除果瓤)
  • 當歸(3錢)
  • 白朮(半兩)
  • 桂心(半兩)
  • 天雄(半兩,炮製後破裂,去除皮和臍)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切碎)
  • 蔓荊子(半兩)
  • 藁本(半兩)
  • 赤芍藥(3錢)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身體疼痛。轉側不得。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薏苡仁(一兩),羌活(三分),細辛(半兩),當歸(三分),仙靈脾(一兩)芎藭(三分),肉桂(三分去皺皮),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牛膝(一兩去苗),骨碎補(一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白話文:

防風(除去蘆頭的三分) 薏苡仁(一兩) 羌活(三分) 細辛(半兩) 當歸(三分) 仙靈脾(一兩) 芎藭(三分) 肉桂(除去皺皮的三分) 附子(炮製後裂開,除去外皮和肚臍,一兩) 牛膝(除去苗,一兩) 骨碎補(一兩) 枳實(炒至微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壅滯。身體疼痛。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三分),桂心(半兩),羌活(三分),丹參(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三分),羚羊角屑(三分),檳榔(三分)

白話文:

藥材清單(重量單位:兩或錢):

  • 五加皮:3錢
  • 桂心:半兩
  • 羌活:3錢
  • 丹參:3錢
  • 防風:半兩(去除根鬚)
  • 枳殼:半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
  • 赤芍藥:3錢
  • 羚羊角屑:3錢
  • 檳榔:3錢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風身體疼痛。肢節不利。宜服茵芋散方。

茵芋(一兩),肉桂(一兩去皺皮),海桐皮(一兩),芎藭(一兩),狗脊(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牛膝(一兩去苗),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松節(一兩銼),蒼耳子(一兩微炒),當歸(一兩),羌活(一兩),木香(一兩),麝香〔一兩(分)研入〕

白話文:

  • 茵芋(1 兩)
  • 肉桂(1 兩,去除皺皮)
  • 海桐皮(1 兩)
  • 芎藭(1 兩)
  • 狗脊(1 兩)
  • 防風(1 兩,去除蘆頭)
  • 牛膝(1 兩,去除苗)
  • 附子(2 兩,炮裂並去除皮和臍)
  • 松節(1 兩,切成小塊)
  • 蒼耳子(1 兩,稍稍炒一下)
  • 當歸(1 兩)
  • 羌活(1 兩)
  • 木香(1 兩)
  • 麝香(1 兩,研磨成粉,放入藥材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如不飲酒。荊芥薄荷湯下亦得。忌生冷油膩豬雞犬肉。

白話文:

以上的藥物,搗碎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拌勻。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熱的酒調和後服用二錢。如果不能飲酒,也可以用荊芥和薄荷煎煮的湯劑送服。服用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如豬肉、雞肉、狗肉和犬肉。

2. 治風走注疼痛諸方

夫風走注者。是風毒之氣。遊於皮膚骨髓。往來疼痛無常處是也。此由體虛。受風邪之氣。風邪乘虛所攻。故無定止。是謂走注也。

白話文:

所謂走注,是風毒之氣在皮膚和骨髓間遊走。疼痛不定時出現,時而這裡痛,時而又那裡痛。這是由於身體虛弱,受到風邪之氣的侵襲,風邪趁虛而入。疼痛沒有固定的位置,所以稱為走注。

治風毒走注。疼痛不定。少得睡臥。宜服虎骨散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敗龜(二兩塗酥炙令黃),麒麟竭(三分),赤芍藥(三分),當歸(三分),沒藥(三分),自然銅(三分細研),牛膝(一兩去苗),天麻(一兩),檳榔(一兩),五加皮(一兩),羌活(一兩),防風(三分去蘆頭),白附子(三分炮裂),桂心(三分),白芷(三分),蒼耳子(三分微炒),骨碎補(三分)

白話文:

虎脛骨(塗上酥油烤至金黃,2 兩) 敗龜(塗上酥油烤至金黃,2 兩) 麒麟竭(三分) 赤芍藥(三分) 當歸(三分) 沒藥(三分) 自然銅(細研成粉,三分) 牛膝(去掉根鬚,1 兩) 天麻(1 兩) 檳榔(1 兩) 五加皮(1 兩) 羌活(1 兩) 防風(去掉莖頭,三分) 白附子(炮製成裂片,三分) 桂心(三分) 白芷(三分) 蒼耳子(微炒,三分) 骨碎補(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走注疼痛。及手足拘急。頭痛不可忍。宜服烏頭散方。

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莽草(一兩微炙),雄黃(一兩細研),硃砂(一兩細研),細辛(半兩),桂心(半兩)

白話文:

  • 川烏頭(半兩,炮裂後去除皮和臍)
  • 乾薑(半兩,炮裂)
  • 川椒(半兩,去除果柄和閉合的果實,微炒去除汗氣)
  • 天雄(一兩,炮裂後去除皮和臍)
  • 莽草(一兩,微炙)
  • 雄黃(一兩,研磨細緻)
  • 硃砂(一兩,研磨細緻)
  • 細辛(半兩)
  •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錢。

治風走注疼痛。及白虎歷節風等。宜服漢椒散方。

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桂心(三分),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麻黃(三分去根節),當歸(三分),木香(三分)

白話文:

漢椒(一兩,去除根部和封閉口部,微炒去除水分) 桂心(三分) 側子(一兩,烘烤裂開去除皮革臍 ) 麻黃(三分,去除根部和節點) 當歸(三分) 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錢。

治風走注疼痛。宜服桂心散方。

桂心,地龍(微炒),白殭蠶(微炒),漏蘆威靈仙,芎藭,白芷,當歸,木香(以上各半兩)

白話文:

肉桂皮、蚯蚓(微炒)、白殭蠶(微炒)、漏蘆、威靈仙、川芎、白芷、當歸、木香(以上各 12.5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風走注疼痛。來往不定。宜服仙靈脾散方。

仙靈脾(一兩),威靈仙(一兩),芎藭(一兩),桂心(一兩),蒼耳子(一兩)

白話文:

仙靈脾(60 克),威靈仙(60 克),川芎(60 克),桂枝(60 克),蒼耳子(60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走注疼痛不可忍。宜服虎骨散方。

虎脛骨(一兩),硇砂(半兩醋化塗虎骨上慢火炙令黃),白芷(一兩),芫花(一分醋拌炒令黑色),當歸(一兩),漏蘆(一兩),赤芍藥(三分),地龍(一分微炒),紫筍茶(一兩),桂心(半兩)

白話文:

虎脛骨(1 兩) 硇砂(半兩,用醋化解後塗抹在虎骨上,用文火烤至金黃色) 白芷(1 兩) 芫花(1 分,用醋拌炒至變黑) 當歸(1 兩) 漏蘆(1 兩) 赤芍藥(3 分) 地龍(1 分,微炒) 紫筍茶(1 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走注疼痛諸方。

地龍(一兩微炒),麝香(一分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風毒走注。肢節疼痛。不可忍。宜服海桐皮煎丸方。

海桐皮(半斤),牛膝(半斤去苗)

以上二味。並細銼。以水一斗。於大鍋中。煎至一升。用沙盆內爛研。絞取濃汁。即卻於銀鍋中。漸漸入酒三升。煎為膏。

白話文: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取一斗水倒入大鍋中,煮沸後加入藥末,煎到剩下一升。把藥液倒入沙盆中,搗爛。再把藥液過濾,收集濃汁。然後將濃汁倒回銀鍋中,逐漸加入三升酒,煎成膏狀。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虎脛骨(四兩塗酥炙令黃),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五加皮(一兩),赤芍藥(一兩),肉桂(一兩去皺皮),麻黃(一兩去根節),當歸(一兩),赤箭(一兩),地龍(一兩微炒),木香(一兩),獨活(一兩),沒藥(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骨碎補(一兩),乳香(一兩),麒麟竭(一兩),乾蠍(一兩微炒),天南星(一兩炮裂),麝香(半兩細研)

白話文:

附子(100 克,爆裂去除皮和根尖) 川烏頭(50 克,爆裂去除皮和根尖) 虎脛骨(200 克,塗上酥油烤成黃色) 川大黃(150 克,切碎小炒) 桃仁(100 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和仁,炒至微黃色) 五加皮(50 克) 赤芍藥(50 克) 肉桂(50 克,去除外皮) 麻黃(50 克,去除根和節) 當歸(50 克) 赤箭(50 克) 地龍(50 克,小炒) 木香(50 克) 獨活(50 克) 沒藥(50 克) 防風(50 克,去除蘆頭) 骨碎補(50 克) 乳香(50 克) 麒麟竭(50 克) 幹蠍(50 克,小炒) 天南星(50 克,爆裂) 麝香(25 克,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都研令勻。入前膏。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忌生油毒魚滑物。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麝香,全部研磨均勻。加入先前的膏狀物,一同搗杵三、五百次。搓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不限時間,每次服用20丸,以溫酒送服。忌食生油、毒魚和滑溜之物。

治風毒走注疼痛不定。宜服虎骨丸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牛膽(一兩去苗),天麻(一兩),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羌活(一兩),白附子(三分炮裂),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酸棗仁(三分微炒),天南星(三分炮裂),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桑螵蛸(半兩微炒),槐膠(一兩),桃膠(半兩),硃砂(三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當歸(一兩),川大黃(一兩銼微炒)

白話文:

  • 虎脛骨:2 兩,塗上酥油烤至發黃
  • 牛膽:1 兩,去除膽囊
  • 天麻:1 兩
  • 川烏:1 兩,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
  • 羌活:1 兩
  • 白附子:3 分,炮製後裂開
  • 防風:3 分,去除蘆頭
  • 桂心:3 分
  • 酸棗仁:3 分,微炒
  • 天南星:3 分,炮製後裂開
  • 烏蛇:2 兩,浸泡在酒中,去除皮和骨,烤至微黃
  • 桑螵蛸:半兩,微炒
  • 槐膠:1 兩
  • 桃膠:半兩
  • 硃砂:3 分,研磨成細粉
  • 麝香:1 分,研磨成細粉
  • 當歸:1 兩
  • 川大黃:1 兩,切碎並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一切風毒走注疼痛。宜服骨碎補丸方。

骨碎補(一兩),桂心(一兩),狗脊(一兩),木香(一兩),仙靈脾(一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威靈仙(一兩),山茄子(一兩),當歸(一兩),甜瓜子〔三兩(分)〕,補骨脂(一兩微炒),麻黃(三分去根節),白附子(一兩炮裂),虎脛骨(一兩塗酥炙令黃),乾蠍(半兩微炒),天南星(半兩炮裂),自然銅(一兩細研),芎藭(三分),沒藥(半分),赤芍藥(三分),硃砂(半兩細研),白花蛇肉(二兩酒浸炙令黃),羌活(三分),白芷(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材料:

  • 骨碎補:1 兩
  • 桂枝:1 兩
  • 脊骨草:1 兩
  • 木香:1 兩
  • 仙靈脾:1 兩
  • 烏頭(炮裂去皮臍):3 錢
  •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3 錢
  • 威靈仙:1 兩
  • 山茄子:1 兩
  • 當歸:1 兩
  • 甜瓜子:3 兩
  • 補骨脂(微炒):1 兩
  • 麻黃(去根節):3 錢
  • 白附子(炮裂):1 兩
  • 虎脛骨(塗酥炙黃):1 兩
  • 乾蠍(微炒):半兩
  • 天南星(炮裂):半兩
  • 自然銅(研細):1 兩
  • 川芎:3 錢
  • 沒藥:半錢
  • 赤芍藥:3 錢
  • 硃砂(研細):半兩
  • 白花蛇肉(酒浸炙黃):2 兩
  • 羌活:3 錢
  • 白芷:3 錢
  •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風走注疼痛。宜服此方。

水銀(一兩),棗(十五枚蒸熟取瓤和水銀研令星盡),羌活(三分),天南星(三分炮裂),乾蠍(半兩生用)

白話文:

汞(60 克),棗(15 枚蒸熟後取果肉,與汞研磨成星狀),羌活(18 克),南星(18 克炮製後裂開),蠍子(30 克,不經處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水銀棗一處研。和丸如小豆大。別以膩粉拌令白色。陰乾。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下五丸。

白話文:

上面講到的藥材,搗成細粉。加入水銀和棗子一起研磨。揉成小豆大小的丸子。另外用米粉拌勻,讓它變成白色。陰涼處晾乾。每次服用不受時間限制,用豆汁送服五丸。

治風走注疼痛。宜服狼毒丸方。

狼毒(一分),天南星(半兩),附子(半兩)

上件藥。並生用。臨搗合時。以淨布裹捶碎。用木臼內搗羅為末。後以石鍋內。煎釅醋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冷酒下兩丸。如不飲酒。用冷水下亦得。

白話文:

上述的藥物全部使用生藥。臨用時搗碎。用乾淨的布包裹著,用木臼搗成粉末。然後在石鍋中,煎煮濃醋成膏狀。用膏和藥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不限時間,用冷酒送服兩丸。如果不能飲酒,也可以用冷水送服。

治風走注疼痛。上下不定。隨痛處貼之。神效膏方。

牛皮膠(一兩水溶作膏),蕓薹子(半兩),安息香(半兩),附子(半兩生用去皮臍),漢椒(半兩生用)

白話文:

牛皮膠(一兩,用水溶解成膏狀) 蕓薹子(半兩) 安息香(半兩) 附子(半兩,用生的,去皮和肚臍) 漢椒(半兩,用生的)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膠中和成膏。塗紙上。隨痛處貼之瘥定。

治風走注疼痛不定。宜用此藥。隨痛處熨之方。

芫花(二兩),柳蚛屑(半兩),漢椒(二兩去目),桂心(一兩),桑根白皮(二兩),麩(一升)

白話文:

芫花(120 克) 柳條屑(30 克) 辣椒(120 克,要去掉辣椒蒂) 桂皮(60 克) 桑樹根白皮(120 克) 麩皮(1 公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用醋一升。拌炒令熱。以青布裹熨痛處。冷即更入醋重炒。依前熨之。以瘥為度。

又方。

黑豆(五升),芫花(一斤),生薑(半斤切)

上件藥。都炒。旋入醋拌。用青布裹熨痛上。更番炒熨。以效為度。

又方。

針砂(三兩),砒霜(半兩),硇砂(半兩),雌黃(半兩),麝香(一分),磁石(半兩)

白話文:

針砂(120 克),砒霜(20 克),硇砂(20 克),雌黃(20 克),麝香(0.6 克),磁石(20 克)

上件藥。搗為末。臨時以醋拌炒令熱。用熟帛裹熨患處。立瘥。

治風走注疼痛。及四肢冷頑強硬。展縮不得。宜用此方。

皂莢(一斤不蚛者),鹽(五升)

上細銼皂莢。和鹽炒熱。以青布裹熨痛處。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