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1)

1. 治偏風諸方

夫偏風者。為風邪偏客於身一邊也。人體有偏虛者。風邪乘虛而傷之。故為偏風也。其狀或不知痛癢。或緩縱。或痹痛是也。

白話文:

所謂偏風,是指風邪偏袒於身體的一側。如果人體某一側有虛弱的地方,風邪就會趁虛而入,造成偏風。

偏風的表現多種多樣,有的沒有痛癢感,有的肌肉鬆弛麻木,有的則疼痛不適。

治偏風手足不遂。肌肉頑痹。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二兩),赤茯苓(一兩),漢防己(一兩),芎藭(一兩),赤芍藥(一兩),麻黃(一兩半去根節),牛膝(一兩去苗),當歸(一兩銼微炒),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萆薢(一兩銼),桂心(二兩),茵芋(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一兩)

白話文:

當歸(一兩,切片後稍微炒過) 獨活(二兩) 赤茯苓(一兩) 漢防己(一兩) 芎藭(一兩) 赤芍藥(一兩) 麻黃(一兩半,去除根和節) 牛膝(一兩,去除根鬚) 附子(二兩,炮製後破裂且去除皮和肚臍)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後切片) 萆薢(一兩,切片) 桂心(二兩) 茵芋(一兩) 防風(一兩,去除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豬魚雞狗肉。

白話文:

上面列出的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約 6 克),加入一杯半的水和半片生薑。煎煮至水量剩餘約六分之一,過濾去除藥渣。不限時間,趁溫熱時服用。服用後忌食生冷、油膩、豬肉、魚肉、雞肉、狗肉等食物。

治偏風不遂。心神虛煩。頭目昏重。肢節不仁。宜服天麻散方。

天麻(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防風(一兩去蘆頭),芎藭(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荊芥(一兩),桂心(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獨活(一兩),白朮(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天麻(60克),麻黃(60克,去掉根和節),防風(60克,去掉蘆頭),芎藭(60克),枳殼(60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荊芥(60克),桂心(60克),附子(60克,炮裂後去掉皮和臍),獨活(60克),白朮(60克),當歸(60克,切碎後微微炒過),石膏(120克)

以上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4錢(約24克)。取水一茶杯(約200毫升),加入生薑半錢(約3克)。煎煮至六分之一(約33毫升),濾去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偏風不遂。肢節煩疼。心胸滿悶。緩縱不仁。宜服側子散方。

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獨活(三分),桂心(三分),漢防己(三分),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芎藭(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麻黃(三分去根節),當歸(三分銼微炒),秦艽(三分去苗),茯神(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白朮(三分),細辛(三分),甘菊花(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粗羅為散。

白話文:

側子(一兩,去皮臍,炮製後研碎) 獨活(三分) 桂心(三分) 漢防己(三分) 附子(三分,去皮臍,炮製後研碎) 芎藭(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麻黃(三分,去根節) 當歸(三分,切碎,微炒) 秦艽(三分,去苗) 茯神(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白朮(三分) 細辛(三分) 甘菊花(三分) 甘草(半兩,炙至微赤,切碎) 枳殼(三分,炒至微黃,去瓤)

上述藥材研磨成粗粉。

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攪令勻。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雞豬肉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三錢。取一中盞水,放入半片生薑,煮沸後減至小火,煎煮至水量剩餘五分之一。濾去殘渣,加入半合竹瀝,攪拌均勻。繼續煎煮一兩分鐘,時間不限。趁溫熱服用。禁忌食用生冷、油膩、雞肉、豬肉。

治偏風手足不遂。肌體不仁。筋脈拘急。時有疼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白朮(三分),芎藭(三分),白芷(三分),牛膝(三分去苗),狗脊(三分)萆薢(三分銼),薏苡仁(三分),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三分銼微炒),羌活(三分),麻黃(三分去根節),石膏(二分),桂心(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

白話文:

  • 防風(去掉蘆頭,三分)
  • 白朮(三分)
  • 芎藭(三分)
  • 白芷(三分)
  • 牛膝(去掉苗,三分)
  • 狗脊(三分)
  • 萆薢(切碎,三分)
  • 薏苡仁(三分)
  • 杏仁(泡熱水去皮尖,炒香,三分)
  • 側子(一兩,炒裂去皮和中心)
  • 當歸(切碎,炒一下,三分)
  • 羌活(三分)
  • 麻黃(去掉根和節,三分)
  • 石膏(二分)
  • 桂心(三分)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即可。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豬雞犬肉。

治偏風。肌體虛弱。手足不遂。筋脈拘急。心胸煩悶。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獨活(一兩),酸棗仁(三分微炒),薏苡仁(一兩),防風(三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兩),荊芥(三分),芎藭(三分),黃耆(三分銼),五加皮(三分),熟乾地黃(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五(二)錢。以荊瀝半合。酒一小盞。和緩。不計時候調服。

白話文:

羚羊角碎屑(3分),獨活(1兩),酸棗仁(3分,微炒),薏苡仁(1兩),防風(3分,去除蘆頭),赤茯苓(1兩),荊芥(3分),芎藭(3分),黃耆(3分,切碎),五加皮(3分),熟乾地黃(3分)。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5(2)錢。用半合荊瀝與一小杯酒混勻,緩緩服用。不限時間。

治偏風不遂。肌體煩疼。肢節無力。宜服五加皮散方。

五加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萆薢(一兩銼),芎藭(一兩),桂心(一兩),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荊芥(一兩),羚羊角屑(一兩),丹參(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羌活(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

白話文:

五加皮(50 克),防風(50 克,去掉蘆頭),白朮(50 克),附子(50 克,炮裂後去除皮和臍),萆薢(50 克,銼碎),芎藭(50 克),桂心(50 克),赤芍藥(50 克),枳殼(50 克,麩炒至微黃,去除果肉),荊芥(50 克),羚羊角屑(50 克),丹參(50 克),麻黃(100 克,去掉根和節),羌活(100 克),甘草(25 克,炙至微紅,銼碎)。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成藥粉。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偏風。積年不瘥。腳手枯細。口面喎斜。精神不守。言語倒錯。宜服茵芋散方。

茵芋(三分),桂心(三分),漢防己(三分),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側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芎藭(三分),人參(一分去蘆頭),麻黃(三分去根節),當歸(三分銼微炒),赤芍藥(三分)秦艽(一兩去苗),茯神(三分),五加皮(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白朮(半兩),黃耆(半兩銼),細辛(半兩),甘菊花(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茵陳(3錢),桂心(3錢),白鮮皮(3錢),烏頭(3錢,炮製後去皮去臍),附子(3錢,炮製後去皮去臍),川芎(3錢),人參(1錢,去蘆頭),麻黃(3錢,去根節),當歸(3錢,切碎後略炒),赤芍藥(3錢),秦艽(1兩,去苗),茯苓(3錢),五加皮(3錢),防風(半兩,去蘆頭),白朮(半兩),黃耆(半兩,切碎),細辛(半兩),甘菊花(半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下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杯水和半塊生薑。煎煮至只剩十分之一的水量。濾掉藥渣。再加入一杯竹瀝。再次煎煮兩次。不限時間,溫熱服用。避免食用生冷、油膩、有毒的魚類或滑溜的食物。

治偏風。手足不遂。失音不語。口面喎斜。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防風(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藭(一兩),桂心(一兩)犀角屑(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麻黃(一兩,去除根和節) 防風(一兩,去除蘆頭) 附子(一兩,炮製後剝皮去除肚臍) 芎藭(一兩) 桂心(一兩) 犀角屑(三分) 前胡(三分,去除蘆頭) 赤芍藥(三分) 人參(三分,去除蘆頭) 甘草(半兩,烤至略微發紅,切碎) 杏仁(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皮尖,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煎煮,直到剩下六分之一。過濾去除殘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偏風頑痹。心神冒悶。身體疼痛。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當歸(一兩銼微炒),羌活(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赤箭(半兩),白朮(三分),乾薑(半兩炮裂銼),細辛(半兩),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前胡(一兩去蘆頭),白芷(半兩),莽草(三分),麻黃(一兩去根節),山茱萸(半兩),丹參(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上件藥。搗細羅為散。

白話文:

藥材:

  • 防風(三分,去掉蘆頭)
  • 當歸(一兩,切碎,微炒)
  • 羌活(半兩)
  • 川椒(半兩,去掉眼睛和大閉口部分,微炒,去除汗液)
  • 天雄(半兩,炮裂後去掉皮和臍)
  • 附子(半兩,炮裂後去掉皮和臍)
  • 赤箭(半兩)
  • 白朮(三分)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
  • 細辛(半兩)
  • 川烏頭(半兩,炮裂後去掉皮和臍)
  • 前胡(一兩,去掉蘆頭)
  • 白芷(半兩)
  • 莽草(三分)
  • 麻黃(一兩,去掉根和節)
  • 山茱萸(半兩)
  • 丹參(三分)
  • 人參(三分,去掉蘆頭)

製法: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末。

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偏風不遂。心神煩悶。言語謇澀。宜服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丹參(半兩),赤茯苓(一兩),川升麻(一兩),黃耆(一兩銼),防風(三分去蘆頭),羌活(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二分),薏苡仁(二兩),桂心(一兩),生乾地黃(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薄荷湯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白話文:

  • 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 丹參(半兩)
  • 赤茯苓(一兩)
  • 川升麻(一兩)
  • 黃耆(一兩,切片)
  • 防風(三分,去除蘆頭)
  • 羌活(一兩)
  •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 羚羊角屑(二分)
  • 薏苡仁(二兩)
  • 桂心(一兩)
  • 生乾地黃(二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煉製的蜂蜜,再搗三、二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不限時間,每次服用 20 丸。用薄荷湯送服。

忌食生冷、油膩、豬肉和雞肉。

治偏風手足不遂。筋脈緩弱。肢節疼痛。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銼),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赤茯苓(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麻黃(一兩去根節),防風(一兩去蘆頭),羌活(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一兩),柏子仁(一兩),薏苡仁(一兩),桂心(一兩),生乾地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話文:

中藥材:

  • 萆薢:1 兩,切碎
  • 白蒺藜:1 兩,微炒後去除刺
  • 赤茯苓:1 兩
  • 附子:1 兩,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胚芽
  • 麻黃:1 兩,去除根和節
  • 防風:1 兩,去除蘆頭
  • 羌活:1 兩
  • 人參:1 兩,去除蘆頭
  • 羚羊角屑:1 兩
  • 柏子仁:1 兩
  • 薏苡仁:1 兩
  • 桂心:1 兩
  • 生乾地黃:1 兩
  • 當歸:1 兩,切碎後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偏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宜服海桐皮丸方。

海桐皮(一兩),柏子仁(三分),羌活(三分),石斛(一兩去根銼),防風(三分去蘆頭),當歸(三分銼微炒),桂心(一兩),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仙靈脾(一兩),芎藭(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牛膝(一兩去苗),莽草(一兩微炙),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譯文:

海桐皮(60克),柏子仁(18克),羌活(18克),石斛(60克,去根後研磨),防風(18克,去蘆頭),當歸(18克,研磨後微炒),桂心(60克),側子(60克,炮裂後去皮臍),仙靈脾(60克),芎藭(60克),麻黃(60克,去根節),牛膝(60克,去苗),莽草(60克,微炙),枳殼(60克,麩炒至微黃後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宜服仙靈脾浸酒方。

仙靈脾(一斤好者)

上細銼。以生絹袋盛。於不津器中。用無灰酒二斗浸之。以厚紙重重密封。不得通氣。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旋開取。每日隨性暖飲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若酒盡。再合服之。無不效驗。合時切忌雞犬見。

白話文:

用研磨機將上等銀杏磨成細末。

將細末裝入生絲綢袋中,放入密閉容器裡。

倒入兩鬥未經煤炭蒸餾的酒,浸泡銀杏。

用厚紙重重密封容器,保證不透氣。

春夏季節浸泡三天,秋冬季節浸泡五天。

然後旋開容器取出銀杏,每天根據自己的體質溫熱飲用。

保持微醺狀態,但不要過度飲用。

如果酒喝完了,可以再次混合服用。

使用期間,必須避免讓雞和狗接觸到銀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