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雜病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雜病下 (2)

1. 蜥蜴丸

主症堅水腫,蜚屍、遁屍、寒屍、喪屍、屍注,骨血相注,惡氣鬼忤,蛄毒邪氣,往來夢寤存亡,流飲結積,虎狼所齧,猘犬咬,鴆毒入人五臟,服藥殺其毒,即消。婦人邪鬼忤之,亦能遣之方:

白話文:

主要症狀:

  • 水腫
  • 惡鬼附身
  • 躲避屍體
  • 寒冷的屍體
  • 成羣的喪屍
  • 屍毒感染
  • 骨血凝固
  • 邪惡鬼怪作祟
  • 蠱毒和邪氣
  • 夢中見死人活人交替出現
  • 體內積聚液體
  • 被老虎和狼咬傷
  • 被野狗咬傷
  • 服用鴆毒後毒素進入五臟
  • 服用藥物可以消除毒素
  • 女性被邪鬼附身的情況,也可以用方劑驅散

蜥蜴(兩枚),蜈蚣(二枚,炙),地膽(五十枚),䗪蟲(三十枚,熬),杏仁(三十枚,去尖、皮、雙仁),蜣螂(十四枚,炙),虻蟲(三十枚,去翅足,熬),朴硝(七分),澤瀉(半兩),芍藥(五分),虎骨(一兩半,炙),甘草(一兩,炙),桃奴(半兩),犀角(半兩),巴豆仁(七分),鬼督郵(半兩),赤桑雞(半兩),乾薑(一兩),款冬花(三分),甘遂(五分)

白話文:

  • 蜥蜴 2 枚
  • 蜈蚣 2 枚(先炙過)
  • 地膽 50 枚
  • 䗪蟲 30 枚(先熬製過)
  • 杏仁 30 枚(去尖、去皮,只取雙仁)
  • 蜣螂 14 枚(先炙過)
  • 虻蟲 30 枚(去翅足,先熬製過)
  • 朴硝 7 分
  • 澤瀉 半兩
  • 芍藥 5 分
  • 虎骨 1 兩半(先炙過)
  • 甘草 1 兩(先炙過)
  • 桃奴 半兩
  • 犀角 半兩
  • 巴豆仁 7 分
  • 鬼督郵 半兩
  • 赤桑雞 半兩
  • 乾薑 1 兩
  • 款冬花 3 分
  • 甘遂 5 分

上二十味,治巴豆、杏仁如膏,納藥末,研調下蜜搗二萬杵,丸如麻子,未食,服三丸,日一,不下加之,不取吐下者,一丸,日一,有人風冷注癖堅二十年,亦得愈。

白話文:

上述二十種藥材,用巴豆和杏仁搗成糊狀,加入藥粉,共搗二萬次,搓成如芝麻大小的藥丸。空腹時服用三丸,每天一次。如果不行,就再加一丸,每天一丸。有的人患有風濕寒症,造成注癖(小便不順)長達二十年,服用了這種藥丸也得到了痊癒。

2. 金牙散

主鬼注風邪,鬼語屍注,或在腰脊胸脅,流無常處,不喜見人,意志不定,面目脫色,目赤鼻張,唇乾甲黃等並治之方:

白話文:

針對由鬼氣引起的風寒,以及由屍氣引起的鬼語,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疼痛在腰部、脊椎、胸部或肋骨區,且不定時移動
  • 害怕見人,心神不定
  • 臉色蒼白,眼紅鼻塞
  • 嘴脣乾裂,指甲發黃

以下方劑可用於治療上述症狀:

蜈蚣(一枚,炙),人參(一兩),蜣螂(七枚,炙),雄黃(一分),徐長卿(十四枚),蜥蜴(一枚),桔梗(三分),鐵精(三分),桂心(一兩),鬼臼(半兩),金牙(一分,燒),野葛(一分),附子(一枚,炮去皮),毒公(三枚),芎藭(半兩),石長生(半兩),椒目(半兩),大黃(一分),甘草(一分,炙),芫菁(十四枚),鬼督郵(半兩),蜂房(一分,熬),曾青(一分),真珠(一分),蛇蛻皮(一分,熬),丹砂(一分),烏頭(半兩,炮去皮),狼毒(半兩),斑蝥(四枚,熬),石膏(五分),䕡茹(一分),蕪荑(半兩),鬼箭(半兩),藜蘆(半兩),貍骨(一分)雷丸(半兩),狼牙(一兩),乾漆(一分,熬),亭長,貝母(一分),凝水石(五分),牛黃(一兩),胡燕屎(一兩),鱉甲(半兩,炙),滑石(半兩)

白話文:

蜈蚣(一隻,烤過),人參(10克),蜣螂(七隻,烤過),雄黃(3克),徐長卿(14枚),蜥蜴(一隻),桔梗(6克),鐵精(6克),桂心(10克),鬼臼(5克),金牙(3克,燒過),野葛(3克),附子(一隻,炮製後去皮),毒公(三隻),芎藭(5克),石長生(5克),椒目(5克),大黃(3克),甘草(3克,烤過),芫菁(14枚),鬼督郵(5克),蜂房(3克,熬製),曾青(3克),真珠(3克),蛇蛻皮(3克,熬製),丹砂(3克),烏頭(5克,炮製後去皮),狼毒(5克),斑蝥(四隻,熬製),石膏(15克),䕡茹(3克),蕪荑(5克),鬼箭(5克),藜蘆(5克),貍骨(3克),雷丸(5克),狼牙(10克),乾漆(3克,熬製),亭長,貝母(3克),凝水石(15克),牛黃(10克),胡燕屎(10克),鱉甲(5克,烤過),滑石(5克)

上四十五味,為散,酒服一刀圭,日再,稍加,如有蟲皆隨大小便出矣。

白話文:

四十五味散,以酒送服一錢,每日服用兩次,逐漸增加用量。如果有寄生蟲,皆會隨著大小便排出體外。

3. 大金牙散

主南方百毒,瘴氣疫毒,腳弱腫痛,濕痹風邪鬼疰方。

白話文:

主南方百毒 瘴氣疫毒 腳弱腫痛 濕痹風邪 鬼疰

方名:

白芷豬苓湯

組成:

  • 白芷
  • 豬苓
  • 茯苓
  • 甘草

用法:

口服,煎湯服用。

主治:

  • 南方瘴氣疫毒
  • 腳弱腫痛
  • 濕痹風邪
  • 鬼疰

功效:

  • 清熱解毒
  • 除濕祛風
  • 化痰利水
  • 通絡止痛

金牙(燒),雄黃,丹砂,龍膽,防風,玉支,大黃,曾青,茯苓,桂心,松脂,乾薑烏頭(炮去皮),斑蝥(去翅足,熬),亭長,細辛,硝石,野葛,大戟商陸蛇蛻(熬),芫青鸛骨芫花附子(炮去皮),寒水石人參貫眾龍骨,蜀椒(汗,去目、閉口者),露蜂房(熬),巴豆(去皮心),蜥蜴蜈蚣(炙),礜石(燒),天雄,貍骨(炙),石膽,莽草

白話文:

金屬牙燒成灰燼、雄黃、丹砂、龍膽草、防風草、玉竹、大黃、曾青、茯苓、桂皮、松脂、乾薑、附子(炒後去皮)、斑蝥(去翅足を後,熬煮)、亭長草、細辛、硝石、野葛、大戟、商陸、蛇蛻(熬煮)、芫荽、鸛骨芫花、附子(炒後去皮)、寒水石、人參、貫眾、龍骨、花椒(蒸後,去除籽和嘴)、蜂巢(熬煮)、巴豆(去皮和胚芽)、蜥蜴、蜈蚣(炙烤)、石灰石(燒成灰燼)、川烏頭、貍骨(炙烤)、石膽、莽草根

上三十九味,各等分為散,以絳囊佩帶之,男左女右,未食以漿水或酒隨意服一刀圭,以知為度。

白話文:

取上記三九味中藥,等量研磨成細粉,裝入紅色香囊中隨身佩戴。男性佩戴在左邊,女性佩戴在右邊。在未進食時,用漿水或酒隨意服用一小勺,以藥湯出汗為度。

4. 小金牙散

主南方瘴氣疫毒,腳弱,風邪鬼注方:

白話文:

南方瘴氣疫毒

**癥候:**身倦頭昏,腹痛吐瀉,胸膈脹滿,四肢厥冷,肌肉消瘦。

**治法:**利氣化毒,醒腦開竅。

方劑:

  • 蒼朮一兩
  • 白朮二錢
  • 藿香二錢
  • 茯苓二錢
  • 甘草一錢
  • 炙耆二錢
  • 佩蘭一錢
  • 羌活一錢
  • 陳皮一錢
  • 半夏一錢
  • 方竹茹一錢
  • 木香一錢
  • 蒼耳子一錢

腳弱

**癥候:**足部無力,酸軟沉重,行走困難。

**治法:**補益氣血,疏筋活絡。

方劑:

  • 黃芪三錢
  • 白朮二錢
  • 黨參二錢
  • 山藥一錢
  • 當歸一錢
  • 川芎一錢
  • 獨活一錢
  • 防風一錢
  • 細辛一錢
  • 杜仲一錢

風邪鬼注方

**癥候:**頭部昏沉,肢體倦怠,心煩口渴,畏寒怕冷。

**治法:**驅風解表,溫補陽氣。

方劑:

  • 柴胡二錢
  • 當歸一錢
  • 白芍一錢
  • 生薑一錢
  • 大棗一錢
  • 人參一錢
  • 桂枝一錢
  • 白朮二錢
  • 茯苓二錢
  • 甘草一錢
  • 炙耆二錢

金牙(五分,燒),女萎(三分),莽草(三分),乾薑,桂心,天雄(炮去皮),細辛,萆解(各三分),犀角(屑),烏頭(炮去皮),麝香虎杖黃芩雄黃硃砂,蜀椒(半兩,汗,去目、閉口者),黃連(一兩),牛黃(一分),蜈蚣(一枚七寸者,炙)

白話文:

  • 金牙(五分,燒成灰)
  • 女萎(三分)
  • 莽草(三分)
  • 幹薑、桂心、天雄(炮製去皮)、細辛、萆解(各三分)
  • 犀牛角(碾成粉末)
  • 烏頭(炮製去皮)
  • 麝香
  • 虎杖
  • 黃芩
  • 雄黃
  • 硃砂
  • 四川花椒(半兩,取其汗液,去除眼睛、封閉開口)
  • 黃連(一兩)
  • 牛黃(一分)
  • 蜈蚣(一隻七寸長的,炙烤過)

上一十九味為散,訖,納牛黃、麝香更搗三千杵,溫酒服一錢匕,日三夜二,以知為度,絳囊盛,帶之闢不祥,弔喪問病皆塞鼻良。(一方用由跋,無虎杖。)

白話文:

前面所列的十九味藥材研成細末後,再加入牛黃和麝香,繼續搗杵三千遍。用溫酒送服一錢匕,白天三次,晚上兩次,直到藥力消失為止。藥末裝入紅色絲囊中,佩戴身上可以辟邪,弔喪或探病時塞住鼻子也有好處。(另一個方子是用由跋代替虎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