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26)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26)

1. 鶴膝風案(內科)

易華堂(住永川北門)

病者,周奠章,年甫二旬,住永川茶店場。

病名,鶴膝風。

原因,遠行汗出,跌入水中,風濕遂襲筋骨而不覺。

證候,始則兩足痠麻,繼而足膝腫大,屈伸不能,兼之兩手戰掉,時而遺精,體亦羸瘦。療治三年罔效,幾成廢人。

白話文:

症狀:剛開始只有雙腳痠麻,接著雙腳膝蓋腫脹,無法彎曲伸直,同時雙手還會發抖,偶爾會遺精,身體也變得瘦弱。治療了三年都沒有效果,幾乎成為廢人。

診斷,左手脈沉弱,右手脈浮濡。脈證合參,此鶴膝風證也。由其汗出入水,汗為水所阻,聚而成濕,濕成則善流關節。關節者骨之所湊,筋之所束,又招外風入傷筋骨,風濕相搏,故腳膝腫大而成為鶴膝風。前醫見病者手戰遺精,誤認為虛,徒用溫補,勢瀕於危。豈知手戰者系風濕入於肝,肝主筋而筋不為我用,遺精者系風濕入於腎,腎藏精而精不為我攝。溯其致病之由,要皆風濕階之厲也,設非驅風去濕,其病終無已時。

白話文:

根據診斷,患者的左手脈搏微弱,右手脈搏浮動無力。脈象與症狀相應,這是鶴膝風的徵兆。由於汗液無法正常排出,被水阻滯積聚成濕氣,濕氣形成後容易流向關節。關節是骨骼相交、筋腱附著的地方。風濕邪氣從體外侵入筋骨,風濕相互激發,導致腳膝腫大,形成鶴膝風。

之前的主治醫師看到患者手抖和遺精的症狀,錯誤地認為是虛症,盲目使用溫補藥物,病情已經瀕臨危險。殊不知手抖是因為風濕邪氣侵入肝臟,肝主筋,筋脈無法正常運作所致;遺精是因為風濕邪氣侵入腎臟,腎藏精,精氣無法固攝所致。追溯病因,都是因為風濕邪氣作祟。如果不盡快驅除風濕,病情永遠不會好轉。

療法,擇用仲景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芍藥、甘草調和營衛,麻黃防風驅風通陽,白朮補土去濕,知母利溺散腫,附子通陽開痹,重用生薑以通脈絡。間服芍藥甘草湯,補陰以柔筋。外用麻黃、松節芥子包患處,開毛竅以去風濕。

白話文:

在治療方法上,採用仲景配方的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芍藥、甘草可以調和人體的營陰營陽,麻黃、防風可以祛除風邪疏通陽氣,白朮可以補益脾胃祛除濕氣,知母可以利尿消腫,附子可以疏通陽氣緩解痹症,大量使用生薑可以疏通經脈。適當服用芍藥甘草湯,以養陰柔筋。外用麻黃、松節、芥子敷在患處,打開毛孔祛除風濕。

處方,川桂枝(四錢),生白芍(三錢),白知母(四錢),白朮(四錢),附子(四錢,先煮),麻黃(二錢),防風(四錢),炙甘草(二錢),生薑(五錢)

白話文:

處方:

  • 川芎(4 錢)
  • 白芍(3 錢)
  • 白知母(4 錢)
  • 白術(4 錢)
  • 附子(4 錢,先煮過)
  • 麻黃(2 錢)
  • 防風(4 錢)
  • 炙甘草(2 錢)
  • 生薑(5 錢)

次方,生白芍(六錢),清炙草(三錢)

三方,麻黃(一兩),松節(一兩),芥子(一兩),研勻,用酒和調,布包患處。

效果,服前方半日許,間服次方一劑,其腳稍伸。仍照前法再服半月,其腳能立。又服一月,漸漸能行。後守服半月,手不戰,精不遺,兩足行走如常,今已二十餘年矣。

白話文:

服用了前一個處方半日後,中間又服用了下一個處方一劑,腳可以稍微伸直。仍按照前一個方法再服用了半個月,腳能站立了。又服用了1個月,逐漸能行走了。後來又服用了半個月,手不再顫抖,精氣也不再遺失,兩隻腳行走自如,如今已經二十多年了。

廉按:足脛漸細,足膝漸大,骨中痠痛,身漸瘦弱,此鶴膝風證也。其證有二:一本於水濕之入骨,重而難移,痛在一處而不遷;一本於風濕之入骨,輕而可走,其痛移來移去而無定。二者困證不同,治亦隨之而各異。此案病因,系風濕內襲筋骨而成,法宗仲景,方亦對證,藥既瞑眩,厥疾自瘳,真古方學派之佳案也。

白話文:

廉按:小腿逐漸變細,膝蓋逐漸變粗,骨頭中痠痛,身體逐漸消瘦虛弱,這是鶴膝風的徵狀。鶴膝風的徵狀有兩種:一種是因濕邪侵入骨頭,濕邪重而難以移動,疼痛集中在一處而不遷移;一種是因風濕侵入骨頭,風濕輕而易於移動,疼痛遊走不定。這兩種鶴膝風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隨之不同。此病例的病因是風濕內侵筋骨所致,治療方法遵循仲景學派,藥方也對症,藥物服用後患者出現瞑眩反應,病疾自然痊癒,這是一個古代方劑學派治療鶴膝風的經典案例。

2. 膝眼風案(內科)

莊虞卿(住麗水第十一中學)

病者,鄭周阪人,年逾三稔,體強,住米湖。

病名,膝眼風。

原因,初受風濕而不覺,繼服滋補而疾作。

證候,膝蓋上下隱隱作痛,兩膝胖腫,屈不能伸。

診斷,脈左手浮緊,右手細緩。脈證合參,此膝眼風證也。其痛遊走不定,風勝也,外見胖腫,濕勝也,屈不能伸,風濕襲於筋也。但風濕為痹,盡屬外邪,經雖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然留而不去則成為實,治宜驅風滲濕,勿投滋補,庶無留邪之患。

白話文:

診斷

左手脈浮緊,右手脈細緩。脈象和症狀綜合判斷,這是膝蓋疼痛的風病。疼痛遊走不定,是風邪盛;外觀腫脹,是濕邪盛;不能屈伸,是風濕侵襲筋脈。風濕導致痹症,皆屬於外邪。經書上說「邪氣聚集,正氣就會虛弱」,但邪氣停留不去就會變成實邪。治療時應驅散風邪、滲泄濕邪,不要使用滋補藥物,以免邪氣滯留。

療法,治風先治血,用當歸川芎、酒芍以活其血,靈仙、秦艽防風獨活以祛其風,生苡仁、木瓜茯苓以滲其濕,淮牛膝、千年健以壯其筋骨,痛久必入絡,加鉤藤、海風藤以通其絡。然風濕去後,血液必傷,繼以加減四物湯合新絳旋覆湯,養血舒絡以善後。

白話文:

治療方法:

針對風濕病,首先要治療血瘀。使用當歸、川芎、酒芍藥來活血化瘀;靈仙、秦艽、防風、獨活來祛風止痛;生苡仁、木瓜、茯苓來化濕利水;淮牛膝、千年健來強健筋骨。

如果疼痛的時間過久,則必定會侵入經絡,這時需要加入鉤藤、海風藤來疏通經絡。然而,風濕祛除後,血液必然會受到損傷,因此接下來需要使用加減四物湯結合新絳旋覆湯來養血舒絡,以改善後遺症。

處方,全當歸(錢半),川芎(一錢),酒白芍(錢半),威靈仙(一錢),防風(一錢),左秦艽(錢半),獨活(一錢),北細辛(七分),生苡仁(四錢),木瓜(七分),浙茯苓(三錢),牛膝(錢半),千年健(錢半),雙鉤藤(錢半),海風藤(錢半),每日服兩劑。

白話文:

藥方:

  • 當歸:5 公克
  • 川芎:1.5 公克
  • 白芍:5 公克(加入米酒浸泡)
  • 威靈仙:1.5 公克
  • 防風:1.5 公克
  • 左秦艽:5 公克
  • 獨活:1.5 公克
  • 北細辛:1.05 公克
  • 生苡仁:6 公克
  • 木瓜:1.05 公克
  • 茯苓:4.5 公克
  • 牛膝:5 公克
  • 千年健:5 公克
  • 雙鉤藤:5 公克
  • 海風藤:5 公克

每天服用兩劑。

接方,酒洗當歸(錢半),細生地(三錢),真新絳(錢半),旋覆花(錢半,包煎),清炙草(七分),酒洗白芍(三錢),青蔥管(三寸,沖,炒香),桑枝三兩,煎湯代水

白話文:

續方:

  1. 用酒洗淨當歸(重半錢)

  2. 細生地(重三錢)

  3. 真正的新鮮紅花(重半錢)

  4. 旋覆花(重半錢,用煎布包著煎煮)

  5. 清炙草(重七分)

  6. 用酒洗淨的白芍藥(重三錢)

  7. 沖洗的青蔥管(長三寸,沖洗乾淨後用熱油炒香)

  8. 桑枝(重兩錢)

以上藥材一起煎煮,煎出的藥湯用來替代水。

效果,十日腫痛稍愈,半月足能伸屈,月餘已能步履,終用接方以收全功。

廉按:膝眼風者,在膝蓋下左右兩旁空陷中隱隱疼痛是也。如風勝其病則走注不定,寒勝則痛如錐刺,濕勝則外見胖腫。屈不能伸者,其病在筋;伸不能屈者,其病在骨;動移不遂者,沉寒痼冷之候也。日久夫治,即漸成鶴膝風。此證辨證處方,理明辭達,法美意良,可為後學標準,惟沉寒癰冷者不效。

白話文:

蓮子按:膝眼風的症狀是在膝蓋下方兩側的凹陷處隱隱作痛。如果風邪過盛,症狀會不定時發作;寒邪過盛,疼痛會像針刺一樣;濕邪過盛,外部會出現腫脹。屈膝不能伸展,則是筋絡受損;伸膝不能屈曲,則是骨骼受傷;動作時感到不順暢,則是沉寒痼冷的徵兆。這種病如果拖延不治,就會逐漸發展成鶴膝風。此文對症狀、辨證和處方都闡述得非常清楚,見解獨到,方法巧妙,意境深遠,可以作為後學者的學習典範。不過,對於沉寒癰冷的患者,此法並不奏效。

3. 風痢便膿案(內科)

何拯華(紹興同善局)

病者,金寶生,年二十六歲,業商,住紹興府前。

病名,風痢便膿。

原因,初由春傷於風,至首夏恣食瓜果而病發。

證候,先水瀉,後便膿,腹痛在臍上下,漉漉有聲,四肢微冷,小便清白。

診斷,脈沉弦而軟,舌苔白膩。予診畢詢病人曰:腹中響聲,從幾時起?病人答曰:初起即有。予曰:痢無響聲。病人謂糞有白膿,裡急後重。予云:腸鳴者風也,凡腸澼便膿,病雖在腸,而內關脾臟,皆由肝鬱乘脾,此乃伏氣所化之風痢也。

白話文:

我為病人診脈,脈象沉細而有力,舌苔白膩。診完脈後,我詢問病人:“你的肚子什麼時候開始發出響聲?”病人回答說:“從一開始就有。”我說:“痢疾是不會發出響聲的。”病人告訴我大便中有白色膿液,大便急迫且排便不盡。我說:“肚子發出響聲是由於風疾,凡是腸道中有膿液,這種病雖然在腸道,但與脾臟有關,都是由於肝氣鬱結,乘脾虛弱發作的,這是一種潛伏在身體裡的風疾引起的痢疾。”

療法,以小建中湯加減抑肝蠲痛為君,以白朮健脾為臣,佐防風以祛伏風,使以陳皮白芷行氣敗膿。

白話文:

治療方法:

採用小建中湯加減方,以抑肝蠲痛為主要藥效。補脾健胃的白朮為輔,佐以防風祛除潛藏的風邪。最後,加入陳皮和白芷行氣化膿。

處方,炒白芍(五錢),清炙草(八分),大紅棗(四枚),炒於朮(錢半),白芷(一錢),川桂枝(一錢),黑炮姜(六分),新會皮(一錢),煨防風(一錢),炒飴糖(三錢)

白話文:

藥方

  • 炒白芍(30克)
  • 甘草(4克)
  • 大紅棗(4顆)
  • 炒蒼朮(7.5克)
  • 白芷(6克)
  • 川桂枝(6克)
  • 黑炮姜(3克)
  • 新會陳皮(6克)
  • 煨防風(6克)
  • 炒飴糖(18克)

效果,服二劑,痛痢大減。原方加鮮荷葉一錢拌炒生穀芽三錢,再進二劑,痛痢止而胃健乃愈。

白話文:

藥物發揮作用後,服用了兩劑藥,腹痛腹瀉大幅減輕。在原有的藥方中,加入一錢新鮮荷葉拌炒三錢生的穀芽,再服用了兩劑藥,腹痛腹瀉停止,胃功能健康才痊癒。

康按:腸澼便膿,果由腸風及瓜果釀成,此案方法,確係歷驗不爽。故為醫者,不可不研究漢方也,予日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