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鏡》~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疝氣

疝氣者,下部之病,俗名小腸氣,其實非小腸病也。而所屬者,足厥陰肝經也。人之一身,惟兩脅與小腹,以至陰囊、睪丸,皆統於肝。肝主筋而脈循陰器。陰器者,筋之宗也,一著於寒,則宗筋短縮,而小腹急痛,下連睪丸,牽引作疼,甚至有升上入腹者焉。又有脅旁動氣,或時脹起,橫入陰處,響如蛙聲,而作下墜者,此皆為寒疝也。

白話文:

疝氣是一種下腹部的疾病,俗稱小腸氣,但其實病根並不在小腸,而是屬於足厥陰肝經。人體中,只有兩側肋部、小腹,以及陰囊、睪丸,都歸屬於肝臟管轄。肝臟主宰筋絡,而筋絡循行於陰器部位。陰器是筋絡的總樞紐,如果受到寒氣侵襲,總樞紐會收縮,導致小腹急痛,並延伸到睪丸,引起疼痛,甚至會往上擴散到腹部。還有一種疝氣,會讓脅部旁側有動氣,有時會脹起來,橫向進入陰部,發出像青蛙鳴叫的聲音,並且有下墜的感覺,這都是因為寒疝所致。

至於感濕而成者,一丸漸大,一丸漸小,而小者或至於消盡,皆並於大者,而成獨丸焉。其冷如冰,其硬如石,其大如鵝卵,沉沉而痛,上連小腹,筋脈牽引,坐臥不能安,乃肝木得濕,暢茂條達,如樹得地氣,易於長成,此為濕疝也。又有身體發熱,陰囊脹大,皮破水流,痛不可忍,乃得之於房勞,因婦人不潔,穢水浸淫,熱氣蒸染所致,此為勞疝也。

白話文:

至於因濕氣導致的疝氣,會出現一個逐漸變大,一個逐漸變小的結塊。小的結塊可能會消失,全部併入大的結塊,最後形成一個單一的腫塊。

這個腫塊像冰一樣冷,堅硬如石,大小如鵝蛋。它會沉重而疼痛,向上連接小腹,牽扯筋脈。患者坐臥不安。這是因為肝臟木氣受濕,暢通茂盛,就像樹木得到地氣,很容易生長。這就是濕疝。

還有一種疝氣,身體發熱,陰囊腫大,皮膚破裂流液,疼痛難忍。這是因房事過勞,女性不潔,導致穢水浸淫,熱氣蒸染所致。這就是勞疝。

又有身體發熱,耳後忽生痄腮,紅腫脹痛,痄腮將退,而睪丸忽脹,一丸極大,一丸極小,有似乎偏墜,而非偏墜也。蓋耳旁乃少陽膽經之分,與厥陰肝經相為表裡,少陽感受風熱,故痄腮忽生,後又遺熱於厥陰,故痄腮既減,而睪丸即大,此為熱疝也。又有陰囊脹大如斗,陰莖反縮入內,小便淋瀝,不能通快,行履滯礙,不能輕健者,非疝也,乃膀胱氣也。蓋腎與膀胱為表裡,腎主水而不能藏,故膀胱受之,氣化則能出焉。

白話文:

有人會發燒,耳後突然長出腮腺炎,紅腫疼痛;腮腺炎快消退時,睪丸突然腫脹,一顆大一顆小,看起來像是偏一邊,但又不完全是。

這是因為耳旁是少陽膽經的循行部位,與厥陰肝經相表裡。少陽經受了風熱,所以突然長出腮腺炎;後來熱氣又傳到厥陰經,所以腮腺炎消退後,睪丸就變大,這是熱疝氣。

有人會出現陰囊脹大如一個鬥,陰莖縮進身體裡,小便淋瀝不暢,行走困難,覺得不輕鬆的情況。這不是疝氣,而是膀胱氣。

因為腎臟與膀胱是表裡關係,腎臟主水,如果不能藏住水,就會傳給膀胱;膀胱氣化後,水就能排出。

惟腎虛為邪所客,遺病於膀胱,膀胱受邪,氣秘而下墜,小便滲入陰囊,日積月累,故脹大如斗也。治此病者,以伐腎邪為主。若夫小兒偏墜,當以食積治。蓋食積不消,脾濕下行,流入肝部,故成此症,又豈可以大人之疝同論哉!至於婦人小腹兩旁逼近陰處,忽然並結脹痛,或皮肉頂起如雞子頭者,乃寒氣聚於厥陰所致。小腹受寒,其病即發,是之謂陰疝。

白話文:

只有腎氣虛弱才容易被邪氣入侵,遺留疾病在膀胱。膀胱受邪氣侵襲,氣閉塞下墜,小便滲透到陰囊,日積月累,所以才會腫脹大如鬥。治療這種疾病,以驅除腎臟邪氣為主。至於小孩子的單側陰囊下墜,應當以飲食積滯來治療。因為食物積滯不消,會導致脾臟濕熱下行,流入肝臟部位,因此產生這個症狀,怎麼可以和成人的疝氣同等看待呢!至於婦女小腹兩側靠近陰道的地方,突然結塊腫脹疼痛,或者皮肉隆起如雞蛋頭,那是寒氣聚集在厥陰經脈所致。小腹受寒,這種疾病就會發作,這稱為陰疝。

孰謂婦人無疝乎!大法以熱治寒,以燥治濕,以活血治勞,有食積則消之,有邪則伐之,有寒則祛之,斯得之矣。

白話文:

誰說女人不會得疝氣呢?一般的治療方法是:寒症用熱藥治,濕症用燥藥治,疲勞症狀用活血藥治,食物積滯就消化掉,有邪氣就驅除掉,有寒氣就祛除掉,這樣才能治好疝氣。

藥例

睪丸升上入腹者,寒疝也。

宜以青皮、官桂為主治,佐以荔枝核橘核、大小茴香、酒炒芍藥、木通烏藥之類。先用好酒煎乾,次入水煎,加飛鹽一二錢,磨沉香五六分,空心服之。

白話文:

建議使用青皮、官桂作為主藥,搭配荔枝核、橘核、大茴香、小茴香、炒過的芍藥、木通、烏藥等。

首先用好酒將藥材煎乾,接著加入水煎,加2-3錢飛鹽,磨5-6分沉香,空腹服用。

或用雞子殼,或鵝子殼,燒灰為末,空心熱酒送下三錢。不過二服,即能壓下睪丸,復歸故所,其效如神。

白話文:

可以取雞蛋殼或鵝蛋殼燒成灰末,空腹時熱酒送服三錢(約9克)。一般兩次服用後,就能把脫出的睪丸壓回原位,效果神乎其神。

脅旁動氣,橫入陰處,下墜作聲者,亦寒疝也。

宜以青皮、官桂為主治,其餘佐藥同前,但少加升麻,照前煎法,磨木香錢許熱服,而飛鹽、沉香則不可用,恐其墜下故也。蓋或升或降,雖曰總屬於寒,而氣有上下,則不可不斟酌用之也。

白話文:

應該以青皮、肉桂為主要藥物治療,其他輔助藥物與前面相同,但減少升麻的用量,按照前面的煎煮方法來煎煮。研磨木香少許,趁熱服用。然而,飛鹽、沉香則不可使用,因為恐防它們沉降到下方。

因為升或降,雖然都屬於寒性,但氣有上下之分,因此必須仔細斟酌用藥。

或用熟附子、川烏、大小茴香、丁香、官桂、乾薑良薑、木香等分,少加麝香為丸,好酒送下五六十丸。良久,即覺內氣如雷動,前攻後擊,甚為驚人。少頃如欲大便之狀,祛出寒氣,有聲連發,其痛即寬。能使三四年不發,乃劫藥也。

白話文:

可以將熟附子、川烏、大小茴香、丁香、官桂、乾薑、良薑、木香等藥材各等分混合,再加入少量的麝香製成藥丸,用好酒送服五六十丸。經過一段時間,會感覺體內氣息如雷聲般翻滾,從前往後衝擊,令人驚訝。不久後會有想要排便的感覺,排出寒氣時會有聲響,疼痛感就會減輕。這種藥物可以讓寒氣不發作三四年,是一種強效藥物。

睪丸一大一小者,濕疝也。

宜以蒼朮防風白朮為主治,佐以官桂、青皮、木通、茯苓澤瀉、烏藥、大小茴香、橘核之類煎之。仍以帶須蔥一大握,煎湯,浸睪丸於內,即服此藥,嘗添熱湯浸之,以手挪之,立能使之一樣。就坐湯中撒尿,其病易去。

白話文:

應該以蒼朮、防風、白朮為主要藥物,搭配官桂、青皮、木通、茯苓、澤瀉、烏藥、大小茴香、橘核等藥材煎煮。另外準備一把帶鬚的蔥,煎成湯汁,將睪丸浸泡在湯汁中,隨即服用此藥。時不時加入熱湯浸泡,用手輕揉移動睪丸,很快就能使睪丸消腫。在湯汁中小便,此病容易好轉。

陰囊脹大,皮爛水流者,勞疝也。

宜以豬尿脬一個,當歸三錢為主治,佐以紅花桃仁、官桂、橘核、青皮、鹽炒黃柏、酒炒芍藥、茴香、茯苓、木通、甘草之類,煎服。

白話文:

使用一個豬膀胱,當歸三錢作為主藥,輔以紅花、桃仁、肉桂、橘核、青皮、鹽炒黃柏、酒炒芍藥、茴香、茯苓、木通、甘草等藥材,煎熬後服用。

痄腮退後,忽患偏墜者,熱疝也。

宜以柴胡、青皮、鹽炒黃柏為主治,佐以赤芍、赤苓、甘草梢、橘核、生地、當歸之類。若挾風邪,加荊芥、防風。

白話文:

應該以柴胡、青皮、鹽炒黃柏作為主要治療藥材,配以赤芍、赤苓、甘草梢、橘核、生地、當歸等。如果伴有風邪,則加入荊芥、防風。

陰囊大如斗,小便淋瀝者,膀胱氣也。

宜伐腎邪,用澤瀉一斤,切片,分作四分,一分童便浸,一分鹽水浸,一分酒浸,一分醋浸,各七日夜,日中曬乾,不要去汁,收至極干,略焙為末,陳米粉粥為丸。每空朝白滾湯下二錢,至下午飢時,又服一錢,如此服去,自然小便流利,陰腫漸寬,將久而自愈矣。不可求速效。

白話文:

治療腎臟邪氣,可以使用澤瀉一斤,切成薄片,分成四份。一份用童便浸泡,一份用鹽水浸泡,一份用酒浸泡,一份用醋浸泡,各淹漬七天七夜。每天中午取出曬乾,不要倒掉浸泡液,重複浸泡曬乾的步驟,直到徹底乾燥。然後略微烘焙成粉末,用陳米粉粥為丸劑。每次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二錢,到下午飢餓時,再服一錢。這樣持續服用,自然會利尿通暢,陰囊腫脹也會逐漸減輕,長時間服用就可以自愈。不要急於求成。

婦人小腹近陰之處,並結脹痛,或皮肉頂起,如雞子頭者,陰疝也。

宜以官桂為主治,佐以木香、檳榔、青皮、大腹皮、大小茴香、香附、烏藥之類煎之,磨沉香五六分,空心服。

白話文:

宜以官桂為主藥治療,輔以木香、檳榔、青皮、大腹皮、大小茴香、香附、烏藥等藥材煎煮,磨入沉香五六分,空腹服用。

小兒偏墜,乃食積也。

宜用山楂麥芽枳實黃連、檳榔、草果砂仁、蓬朮、神麯、白朮、蒼朮、半夏陳皮、甘草之類。等分為丸,白湯調下,量兒大小與之,久而自愈矣。大抵疝皆屬肝經,惟小兒偏墜,乃由脾經而反傳於肝也。

白話文:

可以使用山楂、麥芽、枳實、黃連、檳榔、草果、砂仁、蓬朮、神麯、白朮、蒼朮、半夏、陳皮、甘草等。將這些藥材等分成丸狀,用白湯送下。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服用,服用一段時間後自然會痊癒。大部分的疝氣都屬於肝經,只有小孩子的疝氣會偏墜,這是因為脾經的問題,而反過來影響了肝經。

凡一切疝症,皆禁用薑、橘同服。或單用姜,或單用橘,則無所妨,但二味相合,斯補肝矣。至於細辛,尤為補肝,能閉氣,患肝經症者服之,即時悶脹,慎之!慎之!肝無補法,以其嘗有餘也,五臟惟肝有餘,而疝氣則又肝氣有餘之甚者也,其可以復補乎哉!

白話文:

凡是所有疝氣疾病,都禁止同時服用薑和橘子。單獨使用薑或橘子沒關係,但如果兩者一起服用,就會補肝。至於細辛,更是補肝的藥物,能閉氣。患有肝經疾病的人服用了細辛,會立即出現悶脹感,一定要小心!小心!肝臟沒有補益的方法,因為它本來就容易過剩。五臟中只有肝臟容易過剩,而疝氣更是肝氣過剩的極端情況,怎麼可以再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