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堂散記》~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逍遙散

古方逍遙散疏肝散郁第一方,木喜條達,鬱則脾土受克,病生於內,故見寒熱往來、頭旋胸脹、口苦舌乾、目暗耳鳴、咳嗽便澀、月候不調等症,治宜調理肝脾。當歸白芍補肝血之藥也,陳皮白朮茯苓甘草補脾土之藥也,其中柴胡、煨薑、薄荷三味最妙。論云:東方先生木,木者生生之氣,即火氣也,火伏木中,木鬱則火鬱,火鬱則土鬱,土鬱則金鬱,金鬱則水鬱。以一方治木鬱而諸郁皆解,逍遙散是也。

白話文:

古老的逍遙散是疏通肝氣、散解鬱結的首選方劑。肝氣喜條達,如果鬱結不舒,就會剋制脾臟,導致內部疾病。因此會出現寒熱交替、頭暈胸悶、口苦舌燥、視物模糊、耳鳴、咳嗽便祕、月經不調等症狀。治療時宜調和肝脾。當歸和白芍能補益肝血,陳皮、白朮、茯苓和甘草能補益脾氣。其中,柴胡、煨薑和薄荷三味藥材尤為精妙。

理論上來說,東方屬木,木氣主生發,同時也主火氣。火性潛藏於木中,如果木氣鬱結,火氣也會鬱結。火氣鬱結就會導致土氣鬱結,土氣鬱結就會導致金氣鬱結,金氣鬱結就會導致水氣鬱結。逍遙散能治療木氣鬱結,而木氣鬱結疏解後,其他鬱結也會隨之解除。

蓋膽為甲木少陽之氣,其氣柔嫩,象草穿地而未伸,惟得溫風一吹,鬱氣始得條達,柴胡、煨薑、薄荷之妙,真化工肖物之妙,有難以言語形容者,婦人多郁,鬱則生熱,薛氏加丹皮、梔子名黑逍遙,亦善於用古矣。

白話文:

膽經屬於木行少陽之氣,它的氣質柔嫩,就像小草剛穿出地面而尚未展葉一樣。只有遇到溫暖的風吹拂,鬱結的氣才能疏通。柴胡、煨薑、薄荷這些藥物的功效,就像造化之功,巧妙地模仿自然現象,難以用語言形容。女性多有鬱結,鬱結就會生熱。薛氏加上丹皮、梔子,名為「黑逍遙散」,也是古人擅用古方的一個例子。

2. 滋腎丸

東垣先生治王善夫小便不通漸成中滿,腹堅如石,腿裂出水,夜不得眠,不能飲食。思得治法至旦不寐,因記《素問》云:「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此病便秘是無陰則陽無以化也,此因膏梁積熱,損傷腎水,火又逆上而為嘔噦,內關外格之症悉具,死在旦夕矣。

白話文:

東垣先生治療王善夫小便不通,逐漸形成腹部脹滿,肚子硬得像石頭,腿部出現水腫,夜不能寐,不能進食。東垣先生思考治療方法到天亮,想起了《素問》中說:「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產生;沒有陰氣,陽氣就無法變化。」又說:「膀胱是水液輸布的總匯,津液儲存在那裡,氣化後才能排出。」王善夫的便祕是因為沒有陰水,陽氣無法化解。這是因為膏粱厚味積聚的熱氣,損傷了腎水,火氣又逆行往上,導致嘔吐呃逆,內外阻隔的症狀全部具備,命在旦夕。

遂處此方大苦寒之劑,黃柏知母各一兩,桂一錢為引,藥才入腹,須臾前陰如刀刺火燒,溺如瀑泉,腫脹遂消。此亦聖於制方者,不入仲景之室,何以能此!

白話文:

於是在這裡用了極其苦寒的藥劑,黃柏、知母各一兩,用一點桂枝引藥,藥物才入口,片刻間下體像刀刺火燒,小便傾瀉而出,腫脹就消退了。這也是高明於制定藥方的聖人,如果沒有進入中醫大師仲景的門室,怎麼能有這樣的成就呢!

3. 玉屏風散

古方治表虛自汗玉屏風散黃耆白朮防風三味。黃耆補氣專固肌表,白朮補脾專主肌肉,防風為卒伍之職,黃耆畏防風而使之衛外,藥至病所亦猶補中益氣之用升柴也。

白話文:

古方「玉屏風散」用於治療表虛自汗:

成分:黃耆、白朮、防風

作用:黃耆補氣,專門固護肌表;白朮補脾,專門主掌肌肉;防風負責統領,黃耆怕防風,所以防風讓黃耆發揮作用於肌表。這些藥物到達病竈的作用,就像在補中益氣湯中加入升柴(柴胡)一樣。

4. 五苓散

五苓散,仲景太陽膀胱腑之下藥也。太陽之邪在表則汗而發之,在裡則引而竭之,此仲景制方之義也。後人通治濕熱泄瀉小便不利者多效,遂為濕家通用之方。曾世榮治小兒驚風泄瀉用五苓散以瀉丙火滲土濕,云:內有桂能抑肝風而扶脾土。可謂善用五苓者矣。

白話文:

五苓散是由東漢名醫張仲景創制的治療太陽膀胱經腑熱的藥方。當太陽經的邪氣在體表時,就用發汗的方法驅散它;當邪氣在體內時,就用利尿的方法引出它。這就是張仲景制定這個藥方的原理。後來的人發現這個藥方對於治療濕熱引起的腹瀉、小便不利等症狀也很有效,於是成為了治療濕證的常用方劑。

清代名醫曾世榮曾經用五苓散來治療小兒的驚風和腹瀉,他認為這個藥方可以清瀉體內的丙火(相火)和濕土。曾世榮說:“五苓散中含有桂枝,可以抑制肝風,扶助脾土。”這說明曾世榮善於運用五苓散。

5. 地黃飲子

河間云:風病多因熱甚,俗言風者,言未而忘其本也。中風而有癱瘓諸症者,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於風也。良由將息失宜,腎水虛衰則心火暴盛,水不制火也。火熱之氣怫鬱,神明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亦有因喜怒悲思恐五志過極而卒中者,五志過極熱甚故也。

白話文:

河間的醫書中提到,風病大多是因為體內有過多熱氣。一般人所說的風,都是指後遺症而已,並非根本的原因。中風後出現癱瘓等症狀,並不是因為肝木之風過盛而導致突然昏厥,也不是因為外來的風氣入侵。主要原因是休息不當,導致腎水虧虛,心火過旺,水無法控制火。火熱之氣鬱結於體內,神志昏亂,筋骨無法活動,突然倒下失去知覺。也有一些人因為喜怒哀思恐等五種情緒過於強烈而突然昏厥,這是因為五種情緒過度激動,導致體內熱氣過盛。

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脾臟受邪故舌強;火氣炎上,傳化失常,故津液湧而為痰,痰涎上潮,稠黏難出故作聲也。一以屬脾,一以為胃熱,謂之屬火與土不亦宜乎,此地黃飲子之所由作也。

白話文:

脾臟的經脈連接到舌頭的根部,散佈在舌頭下方。當脾臟受到邪氣侵犯時,舌頭就會發硬。火氣往上衝,身體的運化機能失常,導致津液產生過多,變成痰液。痰液黏稠難以排出,導致說話時發出聲音。一種說法認為這與脾臟有關,另一種說法認為這是胃熱所致,因此稱之為「屬火與土」,這就是地黃飲子治療原理的由來。

6. 清燥湯

東垣氏言:「諸痿生於肺熱。」只此一句,便見治法大意。《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此固是就生克言補瀉,而大經大法不外於此。東方木,肝也。西方金,肺也。南方火,心也。北方水,腎也。五行之中,惟火有二,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故《經》曰一水不勝二火,理之必然。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所有的萎縮症都源自肺部的熱邪。」這句話就點出了治療萎縮症的大致方法。《黃帝內經》說:「東邊有實熱,西邊有虛寒,瀉掉南方的心火,補益北方的腎水。」這句話是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說明如何滋補或瀉火的,所有的大原則都離不開這個道理。東方的屬木,對應肝臟,西方的屬金,對應肺臟,南方的屬火,對應心臟,北方的屬水,對應腎臟。五行中,只有火有陰陽之分,陽火通常過剩,陰火通常不足,所以《黃帝內經》說,一味腎水是無法勝過陰陽兩味心火的,這是必然的道理。

肺金體燥而居上,主氣,畏火者也。脾土性濕而居中,主四肢,畏木者也。火性炎上,若嗜欲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侮所勝,肺得火邪而熱矣。木性剛急,肺受熱則金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管攝一身;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之病作。

白話文:

肺屬金性,乾燥而位於上部,主導氣息,害怕火氣的剋制。脾屬土性,潮濕而位於中部,主導四肢,害怕木氣的剋制。

火性炎熱向上,如果過度飲食飲酒,則水液無法得到滋養,火氣缺乏剋制而侵犯其所剋制的對象。肺受到火氣的侵害,就會產生熱症。

木性剛烈急進,肺受熱後,金氣失去滋養,木氣缺乏剋制而侵犯其所剋制的對象。脾受到木氣的侵害,就會受傷。

肺熱時,無法統攝全身;脾傷時,四肢無法使用,就會產生各種痿軟的疾病。

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故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治痿之法,無出於此,此清燥湯之所由作也。

白話文:

瀉心肺之火,肺金清涼,但木氣不足;補腎水,心火下降,但金氣不足。所以當陽明胃經實熱時,筋脈潤澤,能束縛骨骼,利於關節活動,治療萎縮的良法,莫過於此,這就是「清燥湯」的由來。

7. 補中益氣湯

東垣李氏云:人以胃氣為本,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榮氣、元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名也。若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或七情耗損元氣,既脾胃氣衰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土令,相火代之,相火者,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

白話文:

東垣李氏說:人體以胃氣為根本,人賴飲食中的水穀之氣才能生存。所謂的清氣、榮氣、元氣、衛氣、春升之氣,都是胃氣的不同名稱。如果飲食無度、寒暖失宜,就會損傷脾胃,或者七情消耗元氣,脾胃之氣衰弱而心火獨盛。心火屬於陰火,源於下焦,與心臟相連。心臟無法抑制心火,相火就會代之而起,相火是元氣的賊,火與元氣不能共存,一方強盛另一方就衰退。

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溺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症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則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與外感風寒之症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

白話文:

脾胃虛弱,氣血向下流入腎臟,導致虛火乘虛而入。因此,脾臟疾病初期會出現氣息上逆、喘息、身體發熱、煩躁的症狀。脈搏會又大又強,頭痛、口渴難耐。皮膚無法抵禦風寒,容易產生寒熱交替。這是因為陰虛火旺導致氣息上逆,產生喘鳴、煩熱的症狀,進而引起頭痛、口渴和脈搏強盛。而脾胃之氣下陷,導致穀氣無法向上蒸發,春生之氣無法運行,陽氣不足以保護榮衛,所以無法抵禦風寒,才產生寒熱交替的症狀。這些都是脾胃之氣不足所致,與外感風寒的症狀類似,但本質上有所不同。內傷脾胃損傷的是氣,而外感風寒損傷的是形體。

傷其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傷不足之病誤作外感而反瀉之,是虛其虛也。然則奈何?當以辛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經》曰:「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又云:「溫能除大熱。」今立治始得之症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傷於身體外部,屬於實證(有餘),應瀉之;傷於身體內部,屬於虛證(不足),應補之。把內傷虛證誤認為外感實證,而反過來瀉治,這是在虛上加虛。那麼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用辛、甘、溫的藥材來補益內臟,升發陽氣;用甘、寒的藥材來瀉火,這樣才能治癒。經典著作中說:「勞倦的人要溫補,受損的人要滋益。」又說:「溫熱可以消除大熱。」現在建立治療方法,針對初期症狀,使用補中益氣湯。

黃耆十分,甘草五分,人參三分,以上三味除濕熱、煩熱之聖藥也。

白話文:

黃耆:10 兩

甘草:5 兩

人參:3 兩

以上三種中藥是治療除濕熱、煩熱的最佳藥物。

當歸身酒洗二分,橘紅白朮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陳皮導氣,得諸甘藥又能益元氣。

白話文:

當歸兩錢,用酒清洗;橘紅、白朮可以清除胃中的熱,促進腰腹部血液循環;陳皮可以順導氣機。如果搭配其他甘味藥材,還能增強元氣。

升麻引胃氣上騰而復其本位便是行春令。柴胡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以上各三分。

白話文:

升麻可以引導胃氣向上升騰,讓它回到原本的位置,這種作用就如同執行春天的命令。柴胡可以引導清氣運行,讓少陽之氣上升,以上各佔三分之一。

右八味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稍熱服。如傷之重者不過二服而愈。若病久者,權立加減法治之。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物合併為一劑,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一碗,去除藥渣,放涼後趁稍熱時服用。如果受傷較重,一般兩劑即可痊癒。倘若病情持續一段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增減藥物分量。

腹中痛加酒炒白芍、炙甘草;惡寒冷痛加去皮中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於加白芍、甘草中更加生黃芩二、三分;天涼時惡熱而痛,芩桂並加少許。

白話文:

腹部疼痛,可以加入炒白芍和炙甘草。

如果怕冷腹痛,可以再加入去皮的中桂。

如果怕熱怕冷、腹部疼痛,可以在加白芍和甘草的同時,再加入二三分生黃芩。

天氣涼爽時,如果怕熱腹痛,可以少量加入黃芩和中桂。

如天寒腹痛去芍藥,加益智仁半夏生薑,以芍藥味酸而寒故也。

白話文:

如果天氣寒冷,腹痛時可以去掉芍藥,加入益智仁、半夏和生薑,原因是芍藥味道酸冷。

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腦頂痛加藁本,如苦痛者加華陰細辛二分。

白話文:

頭痛時加入蔓荊子,疼痛劇烈時加入川芎,頭頂痛加入藁本,疼痛伴有苦味時加入華陰細辛兩分。

如臍下痛者加熟地黃五分,其痛立止,如不止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二、三分。《內經》所說:少腹痛,皆寒症,從復報中來也。《經》云:「大勝必大復」,從熱病中變而作也,非傷寒、厥陰之症也。

白話文:

如果肚臍下方疼痛,加入五分熟地黃,疼痛可以立刻止住。如果疼痛沒有止住,表示寒氣很重,再加入二至三分肉桂。

《內經》中說:小腹疼痛,都是因為寒氣,是從發燒後復發中來的。經典中也說:「大病之後一定會有大的復發」,是由熱病轉變而來的,不是傷寒、厥陰的症狀。

如胸中壅滯加青皮二分;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蒼朮,病去勿再服,以風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也。

白話文:

如果胸中氣血壅滯,則添加青皮二分。如果風濕相搏,全身疼痛,則添加羌活、防風、蒼朮。病癒後不要再服用,因為風藥會損傷人體元氣,加重病情。

如大便閉加當歸梢,閉結不行者煎成湯,先用一口調元明粉一錢,得行則止,此症不宜下,下之恐變凶症也。

如春月咳嗽加佛耳草款冬花;夏月咳加五味子、麥冬。

白話文:

春天咳嗽時,可以加入佛耳草、款冬花。

夏天咳嗽時,可以加入五味子、麥冬。

如病人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一二分;不能食而心下痞勿加。

如脅下痛或脅下急縮,俱加柴胡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