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園醫語》~ 懶園醫語(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懶園醫語(卷一) (1)

1. 答廣濟醫藥音門學校教務長阮其煜問

問曰:嘗聞病家有稱某醫為涼手,專用涼藥;某醫為熱手,專用熱藥,似乎用藥偏於一路,使病者多生疑忌,是否有此情形?尚祈指教。

答曰:此蓋有二因也:一因於醫者之誤人,一因於患者之自誤。夫症有寒溫虛實之別,即藥有涼熱補瀉之分,視病用藥,藥到病除,若執於一偏,未有不誤,此醫者之誤人也。患者因是而生疑忌,雖應用涼藥,疑其為涼手而忌之;應用熱藥,疑其為熱手而忌之,良醫因此而受謗,患者因此而遊移,勢必因循坐誤病入膏育,此患者之自誤也。

夫中醫之芩連、白虎去煩止渴,即西醫清涼之法也;中醫之桂、附、芍、草以治拘急疼痛,即西醫緩攣之法也;中醫之真武、四逆以救危,桃花、餘糧似固脫,即西醫收酸之法也;中醫之建中補虛助弱,即西醫強壯之法也;中醫之承氣下燥,豬苓利水,瓜蒂吐宿,即西醫漏泄之法也;中醫之桂枝麻黃解表邪,陷胸、瀉心祛痞積,抵當、桃承去蓄血,即西醫分解之法也。醫家用藥如兵家用兵,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豈可執於一偏概用涼,概用熱乎?

問曰:嘗聞人言,每有疾病不妨待其自愈,故有不藥為中醫之說,是否至當?

答曰:此言不足為訓,其原因蓋專為庸醫而設,實憤激之談也。中者,上之下,下之上也,言與其不得上醫而治,不若不為下醫所誤耳,不然有病不治,積而愈深,坐以待斃,安有是理哉?《素問·皮部論》曰: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入舍於腑臟。

故皮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是蓋言有病不醫,愈久愈深,必致不救,豈有待其自愈之理乎?要之中醫一道,良醫固多,庸醫亦不少。大凡欲學中醫,必先以國文宏通淹博為根底,《靈》、《素》諸經,辭義深奧,斷非國文淺陋者所能讀,即讀亦根銀宵肯不知所衷。宋神宗有鑑於此,考選諸生仿周禮遺制,設六科以教士(即今之醫校),惜乎後世遂廢。

每有讀書不成,學劍不就,日暮途窮,藉一二本藥性賦,湯頭歌以懸壺問世者,及問其臟腑、經絡、俞穴,茫然若聵若聾,則生理、解剖之學,更無論矣。不知解剖一科,中醫發明最早,《靈樞經》載死者解剖而視之說;《王莽傳》有太醫上方刳剝刑人之屍,量度五臟之事;《華佗傳》載麻藥之方,此外諸書不堪枚舉,且不獨此也,大凡欲從事醫學必先知天文地理,則基礎固而學始不浮,即如氣穴三百六十五,氣腑三百六十五,溪谷三百六十五,皆合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星辰。經脈十二,經絡十二,經筋十二,皆合乎地球十二經。

水之灌注,營衛之生會,合乎天道之循環。氣血與精髓合乎地中之四海(西醫謂造化主惠育群黎,所謂造化主者,即天地之神也,與中醫人本天地之中以生之義不約而同),故不知天文地理而貿然學醫者,終必流為庸醫,庸醫濫竿醫界,魚目混珠,致使社會一般人心理因恐慌而遂有不藥為中醫之說,吾知學校振興,人材蔚起,此語將不取消而自取消矣。

問曰:何為寒體、何為熱體?究由何而區別之?

答曰:寒熱者,陰陽也。寒為陰,熱為陽,《內經》曰:「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氣凝滯故體寒,陽氣升散故體熱。大凡身體怯弱,畏寒喜熱者皆寒體,由於陰氣凝滯故也;身體盛實,喜寒畏熱者皆熱體,由於陽氣升散故也。有寒不熱乃陰陽和平之人,無偏勝也。《靈樞經》曰:人有陰陽,分治五態。

何為陽人?何為陰人?約言之,則陰人陽人二態;分言之,則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異。古之善用針艾者,必視人之五態而分治之也。

分治之法,經云: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其陰血濁,其胃氣澀,陰陽不和,緩筋而厚皮,不之疾瀉,不能移之;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小胃而大腸,六腑不調,陽明脈小而太陽脈大,必審調之,其血易脫,其氣易敗;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必謹調之,無脫其陰而瀉其陽,陽重脫者易狂,陰陽皆脫者暴死;少陽之人,多陽少陰,烴小而絡大,血在中而氣外實,陰而虛,陽獨瀉,其絡脈則強,氣脫而疾,中氣不足,病不起也;陰陽和平之人,其陰陽之氣和,血脈調,謹診其陰陽,視其邪正,安容儀審有餘不足?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此即所謂視五態而分治之法也。

大抵陰陽和平者本無盛虛之可據,而或有邪正之不調,但求其所在之經而取病耳。偏陰偏陽之體,大半根於先天,中醫之所謂先天,即西醫所謂遺傳性也。

問曰:《驗方新編》內有陽和湯治陰疽甚效,其所以當用此等藥品之理如何?

答曰:按《驗方新編》,此方與《全生集》略有不同,《驗方新編》無白芥子,《全生集》有白芥子二錢,其餘各藥及分兩皆同,治陰疽用此方者,因陰疽之毒發於五臟,其症皆屬陽虛,多由陰寒之氣凝結而成,凡陰寒凝結之氣非得陽和之氣以解之,不能見功,名曰陽和湯,職是故也。

地黃熟用微溫,而大補真陰,重用一兩以為君,救陰虛也;鹿為純陽之性,角遇夏至,陰生即解,尤為純陽中之陽,用三錢以為臣,所以生陽和之氣也;肉桂甘辛大熱,性亦純陽,能解陽寒之凝結;甘草甘溫和中,能消五臟發之瘡疽,各用一錢以助陽和之氣為佐;炮姜溫中助陽能去沉寒痼冷而回陽;麻黃辛溫開腠散寒,各用五分以為使;加白芥子二錢,以其辛溫之氣除寒暖中,能消毒腫也;酒能和血養氣,通經脈,行藥勢,故服後再飲好酒數杯以助藥力。王洪緒曰:麻黃得熟地不發表,熟地得麻黃不凝滯,神用即在是也。

此方用熟地以補陰,用諸藥回陽則陽和之氣達而陰凝之氣散矣,其為陰疽之勝藥,不亦宜乎!稱之曰陽和湯其理由正在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