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瑞

《本草撮要》~ 卷六 金石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金石部 (3)

1. 【石膏】

味甘辛。入足陽明手太陰少陽輕。功專解肌發汗。得桂枝治溫瘧。得蒼朮治中暍。得知母甘草粳米治胃腑大熱。少壯火熱者功效神速。老弱虛寒者禍不旋踵。病邪未入陽明者。切勿遽投。或因其性太寒。用火煅則不甚傷胃。但少用則難見功。且須先煎。雞子為使。惡巴豆。畏鐵。亦名寒水石

白話文:

這種藥物味道是甘、辛。歸入足陽明、手太陰、少陽經。功效主要為解肌、發汗。搭配桂枝治療溫瘧。搭配蒼朮治療暑熱症。搭配知母、甘草和粳米治療胃腑過熱。年輕人火氣大時服用的話效果很快。老年人和身體虛弱的人服用後卻會適得其反。病邪尚未進入陽明經的時候,千萬不要馬上服用這種藥物。或者因為它性質太過寒冷,用火煅一下就不會太傷胃。但是用量少就不容易看到效果。而且必須先煎。雞蛋作為引子。忌巴豆。畏鐵。又名寒水石。

2. 【滑石】

味甘寒。入足太陽經。功專發汗利小便。得甘草解暑止瀉。加紅曲治赤痢。加乾薑治白痢。凡脾虛下陷。及精滑有孕。病當發表者均忌。石葦為使。宜甘草。

白話文:

甘草味甘,性寒,歸屬足太陽經。功效主要為發汗、利小便。與甘草搭配可解暑、止瀉,與紅麴搭配可治赤痢,與乾薑搭配可治白痢,凡脾虛下陷、精滑有孕,以及病症需發散表邪者皆忌用。使用石葦作為輔助藥材,宜配伍甘草。

3. 【赤石脂】

味甘溫酸澀。入手足陽明經。功專厚腸止利。得乾薑粳米治下利膿血。得蜀椒附子治心痛徹背。得故紙等分為末。米飲下。治經水過多。研粉或煅研。水飛用。畏芫花。惡大黃松脂。

白話文:

中藥:甘草

中醫解釋:味甘,性溫,微酸澀。歸手足陽明經。功能專擅補益脾胃,燥濕化痰,解毒,緩急止痛。

配伍應用:

  1. 配乾薑、粳米治療下利膿血。

  2. 配蜀椒、附子可治療心痛徹背。

  3. 配故紙,等分為末,用米湯送服,可治療經水過多。

  4. 研成粉末或煅研成末,經過水飛後服用。

禁忌:芫花、大黃、松脂。

4. 【禹餘糧】

味甘平性澀。入手足陽明經。功專鎮固下焦。得赤石脂治傷寒下利。得乾薑治赤白帶下。得牡蠣烏鰂骨桂心治崩中帶下。是藥既能固下。亦能催生。

白話文:

藥味甘甜,有收斂作用。主要作用在足陽明經。主要能治療下焦寒濕。加上赤石脂可治療傷寒腹瀉。加上乾薑可治療赤白帶下。加上牡蠣、烏賊骨、桂心可治療崩漏帶下。這藥物既能固下,又能催生。

5. 【爐甘石】

味甘溫。入足陽明經。功專止血消腫。收濕祛痰。治爛腿。去赤翳。得海螵蛸硼砂各一兩。硃砂五錢。研極細末。點目神效。以之煅醋淬七次。與兒茶為末。麻油調敷下疳陰瘡。今之黃銅皆爐甘石所點。

白話文:

味道甘溫。歸屬於足陽明經。功效專門止血消腫。收斂濕氣祛除痰液。治療爛腿。去除眼睛紅赤翳膜。取海螵蛸、硼砂各一兩。硃砂五錢。研磨成極細的末藥。點眼有神奇的療效。將它煅燒淬於醋中七次。與兒茶研成末藥。用麻油調和塗敷下疳陰瘡。現在的黃銅器皿都是爐甘石點染上去的。

6. 【無名異】

味鹹甘。入足厥陰經。功專和血。醋磨塗。治金瘡折傷癰疽腫毒。止痛生肌。

7. 【鍾乳】

味甘溫。入足陽明經。功專強陰益陽。通百節。利九竅。補虛勞。下乳汁。肺虛喘急不息。以光明鍾乳粉五錢。蠟三兩化和。飯甑內蒸熟。研丸桐子大。溫水下一丸。氣甚剽悍。命門火衰者只可暫用。否則有害。蛇床為使。畏紫石英。惡牡丹。忌胡荽蔥蒜羊血參術。一名鵝管。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歸屬足陽明經。主要功效是強壯陰氣、補益陽氣。能通達全身關節,暢通九竅。有補益虛弱、下乳汁的作用。若是肺虛引起喘急不停,可取光明鍾乳粉五錢、蠟三兩一起化開混合均勻。然後放進飯甑內蒸熟。研磨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溫水送下一丸服用。但如果氣勢剽悍、命門火衰的人,只能暫時服用,否則會有害。蛇牀為引經藥。畏紫石英,惡牡丹。忌胡荽、蔥、蒜、羊血、參、術。別名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