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實在易》~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痰飲詩

痰病卻緣水泛成,滾痰(丸)峻烈二陳(湯和)平,桂苓甘術湯同真武(一化太陽水府之氣,一鎮少陰水臟之氣,)五飲源流一脈清。

2. 附錄

痰飲之病源,皆水也。《經》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設三焦失職,因之聚成痰飲,變證多端。古人論痰有四:痰飲,懸飲,溢飲,支飲,詳於《金匱要略》。余著有《淺注》,宜細辨之。然又有聚而不散者,名留飲僻處脅下者,名癖飲;流移不定者,名流飲;沉伏於內者,名伏飲。又因酒而成癖者,名酒癖。

因寒所傷者,名冷痰,因熱所傷者,名熱痰。總由於三焦失職,氣道痞澀所致。是以氣行即水行,氣滯即水滯,惟能宣通三焦之氣,則為治其本而清其源矣。《金匱》曰:「當以溫藥和之。」此六字為金針之度也。所以然者,人之氣血則溫則宣流,反結而成病。尤在涇新立七法,授時醫之捷徑,余閱江蘇顧西疇,徐炳南之治案多本於此,今姑錄之,以見奇相賞疑與析,神交在三千里外云。

一、曰攻逐

古云治痰先補脾,脾復健之常,而痰自化。然停積既甚,譬如溝渠壅滯,久則倒流逆上,汙濁臭穢,無所不有,若不決而去之,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無是理也,故須攻逐之劑。

神仙墜痰丸控涎丹礞石滾痰丸十棗湯

二、曰消導

凡病痰飲未盛,或雖盛而未至堅頑者,不可攻之,但宜消導而已。消者損而盡之,導者引而去之也。

青礞石丸竹瀝丸半夏丸

三、曰和

始因虛而生痰,繼因痰而成實,補之則痰益固,攻之則正不支,惟寓攻於補,庶正復而痰不滋;或寓補於攻,斯痰去而正無損,是在辨其虛實多寡而施之。

六君子湯(按:此湯宜入補方,此條宜香砂六君子湯。)

四、曰補

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痰即液也,其本在脾。在腎者,氣虛水泛,在脾者,土虛不化。攻之則彌盛,補之則潛消,非明者不能知也。

濟生腎氣丸桂苓甘術湯君子湯(余新增。)

五、曰溫

凡痰飲停凝心膈上下,或痞,或嘔,或利,久而不去,或雖去而復生者,法當溫之。蓋痰本於脾,溫則能健之,痰生於濕,溫則能行之。

沉香伏苓丸,本事神術丸。

六、曰清

或因熱而生痰,或因痰而生熱,交結不解相助為瘧,昔人故言痰因火而逆上者,治火為先也。其證咽喉乾燥,或寒或壅,頭目昏重,或咳吐稠黏,面目赤熱。

二陳湯黃芩連翹、山梔、桔梗薄荷

七、曰潤

肺虛陰涸,枯燥日至,氣不化而成火,津液結而成痰,是不可以辛散,不可以燥奪。清之則氣自化,潤之則痰自消。

王節齋化痰丸

痢疾,伏邪之為病也。夏月受非時之小寒,或貪涼而多食瓜果。胃性喜寒,初不覺其病,久則鬱而為熱,從小腸以傳大腸。大腸喜熱,又不覺其為病。至於秋後,或因燥氣,或感涼氣,或因飲食失節,引動伏邪,以致暴瀉。以致裡急後重,膿血赤白,小腹疼痛,甚則為噤口不食之危證。

當知寒氣在胃,熱氣在胸,寒熱久伏。而忽發之病,用芍藥湯盪滌大腸之伏熱,令邪氣一行,正氣自能上顧脾胃。如若未效,即用理中湯以溫胃中之伏寒,加大黃以泄大腸之伏熱。一方而兩扼其要,紅者可加地榆,白者可加木香,紅白兼見者並加之。倘久而不瘥,可用理中湯原方以補之,或用真人養臟湯以澀之,或間用香連丸以堅之。

此定法亦活法也。如初起而發熱不休,方書皆云死證,其實非經絡不和,即外感風寒所致。惟審其發熱,而仍惡寒者,用當歸四逆湯。發熱胸脅滿而嘔吐者,用小柴胡湯和其經絡,而下利自松。倉廩湯更面面周到,足補古人所未及。痢為腸胃之病,故列於裡證。

(經義)《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論疾診尺篇》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腸澼。」《陰陽別論》曰:「陰陽虛,腸澼死。」《氣厥論》曰:「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按:《內經》所謂腸澼,即今之下痢,方書又名滯下是也。

本經《惟評虛實論》謂:「腸澼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大奇論》謂:「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又云:「心肝澼,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者死。」《論疾診尺篇》又謂:「飧泄脈小,手足寒者難已,脈小,手足溫者易已。」數句互異,而不知熱與溫有別,熱者壯熱,溫者溫和也。

且痢與瀉二證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