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2)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2)

1. 4.虛勞咳嗽兼外感實熱證

撫順一童,九歲,因有外感實熱久留不去,變為虛勞咳嗽證。

病因,從前曾受外感,熱入陽明。醫者純用甘寒之藥清之,致病愈之後,猶有些些餘熱稽留臟腑,久之陰分虧耗,浸成虛勞咳嗽證。

白話文:

疾病的起因,是在以前曾受到外邪感染,熱毒侵入了陽明經。當時的醫生只用了寒涼的藥物來清熱,以致於疾病痊癒後,還有一些餘熱殘留在臟腑。時間一久,陰液虧損,逐漸形成了虛勞咳嗽的症狀。

證候,心中常常發熱,有時身亦覺熱,懶於飲食,咳嗽頻吐痰涎,身體瘦弱。屢服清熱寧嗽之藥,即稍效病仍反復,其脈象弦數,右部尤弦而兼硬。

白話文:

症狀:

  • 持續感到內心發熱
  • 有時也會感覺身體發熱
  • 沒有食慾
  • 頻繁咳嗽,咳出黏稠的痰液
  • 身體消瘦

治療情況:

  • 已經多次服用清熱止咳藥物,雖然暫時有效,但病情仍會復發
  • 脈象弦細且急促,尤其是右邊的脈象又弦又硬

診斷,其脈象弦數者,熱久涸陰血液虧損也。其右部弦而兼硬者,從前外感之餘熱,猶留滯於陽明之腑也。至其咳嗽吐痰,亦熱久傷肺之現象也。欲治此證,當以清其陽明餘熱為初步,熱清之後,再用藥滋養其真陰,病根自不難除矣。

白話文:

_**診斷:**脈搏弦緊,說明熱氣停留時間長,導致陰血虧虛。如果右邊脈搏既弦又硬,表明之前的外感餘熱還滯留在陽明腑。至於咳嗽吐痰,也是熱氣長期損傷肺部的表現。

治療: 首先要清熱化解陽明腑的餘熱,清除熱氣後,再用藥物滋養真陰,病根就不難消除了。

處方,生石膏(兩半搗細),大潞參(三錢),玄參(五錢),生懷山藥(五錢),鮮茅根(三錢),甘草(二錢)

白話文:

處方:

  • 生石膏:搗碎成細末,用量為兩半(約 15 克)
  • 大潞參:用量為三錢(約 4.5 克)
  • 玄參:用量為五錢(約 7.5 克)
  • 生懷山藥:用量為五錢(約 7.5 克)
  • 鮮茅根:用量為三錢(約 4.5 克)
  • 甘草:用量為二錢(約 3 克)

共煎湯一盅半,分兩次溫飲下。若無鮮茅根時,可用鮮蘆根代之。

方解,此方即白虎加人參湯以玄參代知母,生山藥代粳米,而又加鮮茅根也。蓋陽明久郁之邪熱,非白虎加人參湯不能清之,為其病久陰虧,故又將原方少為變通,使之兼能滋陰也。加鮮茅根者,取其具有升發透達之性,與石膏並用,能清熱兼能散熱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白虎湯加上人參的改良版,將知母換成玄參,粳米換成生山藥,還增加了鮮茅根。這是因為陽明經久鬱積的熱邪,必須用白虎湯加上人參才能清除。但由於患者病情長久,陰液已經不足,所以對原方進行了略微改動,以便兼顧滋養陰液。加入鮮茅根,是取其具有升發通達的性質,與石膏合用,既能清熱,又能散熱。

復診,將藥煎服兩劑,身心之熱大減,咳嗽吐痰已愈強半,脈象亦較前和平。知外邪之熱已清,宜再用藥專滋其陰分,俾陰分充足自能盡消其餘熱也。

白話文:

再次復診後,服用兩劑藥後,身體和心裡的燥熱感大大減輕,咳嗽和咳痰已好了一大半,脈象也比之前平和。得知外來的熱邪已經清除,現在應該用藥專門滋養人體的陰分,這樣陰分充足後,自然就能完全消除剩下的熱氣。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大甘枸杞(八錢),生懷地黃(五錢),玄參(四錢),沙參(四錢),生杭芍(三錢),生遠志(二錢),白朮(二錢),生雞內金(二錢黃色的搗),甘草(錢半)

白話文:

處方:

  • 生懷山藥:1 兩
  • 大甘枸杞:8 錢
  • 生懷地黃:5 錢
  • 玄參:4 錢
  • 沙參:4 錢
  • 生杭芍:3 錢
  • 生遠志:2 錢
  • 白朮:2 錢
  • 生雞內金:2 錢(搗碎後呈現黃色)
  • 甘草:1.5 錢

共煎湯一盅溫服。

效果,將藥連服三劑,飲食加多,諸病皆愈。

方解,陸九芝謂:「凡外感實熱之證,最忌但用甘寒滯泥之藥治之。其病縱治愈,亦恆稽留餘熱;永錮閉於臟腑之中,不能消散,致熱久耗陰,浸成虛勞,不能救藥者多矣。」此誠見道之言也。而愚遇此等證,其虛勞不至過甚,且脈象仍有力者,恆治以白虎加人參湯,復略為變通,使之退實熱兼能退虛熱,約皆可隨手奏效也。

白話文:

藥方解讀

陸九芝說:「凡是外來的實熱證狀,最忌憚只用甘寒粘滯的藥物治療。即使疾病痊癒,也經常會留下餘熱;餘熱長期封閉在臟腑中,無法消散,導致熱氣久耗陰血,逐漸形成虛勞,很多難以治癒。」這真是見解深刻的話。

而我遇到這種證狀時,如果虛勞不太嚴重,脈象仍然有力,我通常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並且稍加變化,讓它既能退實熱,又能退虛熱,大約都能立竿見影。

2. 5.勞熱咳嗽

鄰村許姓學生,年十八歲,於季春得勞熱咳嗽證。

病因,秉性剛強,勞心過度;又當新婚之餘,或年少失保養,迨至春陽發動,漸成勞熱咳嗽證。

證候,日晡潮熱,通夜作灼,至黎明得微汗其灼乃退。白晝咳嗽不甚劇,夜則咳嗽不能安枕。飲食減少,身體羸瘦,略有動作即氣息迫促。左右脈皆細弱,重按無根,數逾七至。夫脈一息七至,即難挽回,況復逾七至乎?猶幸食量猶佳,大便乾燥(此等證忌滑瀉),知猶可治。擬治以峻補真陰之劑,而佐以收斂氣化之品。

白話文:

症狀:

下午和傍晚發作潮熱,一整夜持續灼燒感,直到黎明時分稍微出汗後灼熱感才會退去。白天的咳嗽不太嚴重,但到了晚上咳嗽得無法安睡。

飲食減少,身體消瘦,稍微活動就會氣喘。左右兩側的脈搏都細弱無力,用力按壓也摸不到脈搏根源,脈搏跳動的次數超過每分鐘七次。一般來說,脈搏每分鐘七次已經難以挽回,何況現在還超過七次。

慶幸的是,食慾還算不錯,但大便乾燥(這種情況忌用瀉藥),表示還有治癒的希望。

擬定治療方案:

打算用大量補腎陰的藥物進行治療,輔以收斂氣化的藥物。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大甘枸杞(八錢),玄參(六錢),生懷地黃(六錢),沙參(六錢),甘草(三錢),生龍骨(六錢搗碎),淨萸肉(六錢),生杭芍(三錢),五味子(三錢搗碎),牛蒡子(三錢搗碎)

白話文:

藥方:

  • 生懷山藥:100 克
  • 大甘枸杞:80 克
  • 玄參:60 克
  • 生懷地黃:60 克
  • 沙參:60 克
  • 甘草:30 克
  • 生龍骨(搗碎):60 克
  • 淨萸肉:60 克
  • 生杭芍:30 克
  • 五味子(搗碎):30 克
  • 牛蒡子(搗碎):30 克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方解,五味入湯劑,藥房照例不搗。然其皮味酸,核味辛,若囫圇入煎則其味過酸,服之恆有滿悶之弊。故徐靈胎謂宜與乾薑之味辛者同服。若搗碎入煎,正可惜其核味之辛以濟皮味之酸,無事伍以乾薑而亦不發滿悶。是以欲重用五味以治嗽者,當注意令其搗碎,或說給病家自檢點。至於甘草多用至三錢者,誠以此方中不但五味酸,萸肉亦味酸,若用甘草之至甘者與之化合,可增加其補益之力(如酸能齼齒,得甘則不齼齒是明徵),是以多用至三錢。

白話文:

在中醫方劑中,五味子通常以湯劑的形式服用,藥房通常不會將其搗碎。然而,五味子的果皮味道酸,果核味道辛辣,如果將其整顆放入湯中煎煮,可能會導致味道過酸,服用後容易出現腹脹、胸悶等不適。因此,徐靈胎認為應該將五味子與味道辛辣的乾薑同時服用。如果將五味子搗碎再煎煮,則可以兼顧果核的辛辣味和果皮的酸味,無需額外添加乾薑,也不會引起腹脹、胸悶。因此,如果想要使用大量的五味子來治療咳嗽,應該注意將其搗碎煎煮,或告知患者自行搗碎後煎煮。至於甘草,方中使用量較大,達三錢,這是因為方中除了五味子的酸味外,萸肉也有酸味。甘草甘甜之味可以中和酸味,增加補益功效(就像酸性物質會腐蝕牙齒,但加入甘甜物質後腐蝕性就會降低)。因此,方中使用甘草的量較大,達三錢。

復診,將藥連服三劑,灼熱似見退,不復出汗,咳嗽亦稍減,而脈仍七至強。因恍悟此脈之數,不但因陰虛,實亦兼因氣虛,猶若力小而強任重者其體發顫也。擬仍峻補其真陰,再輔以補氣之品。

白話文:

又看了幾天,病人把藥連續服用了三劑,燥熱的症狀似乎消退了,也不再出汗,咳嗽也減輕了一些,但是脈象仍然很強,且跳動得很快。我突然醒悟到,脈象跳動如此之快,不僅是因為陰虛,也是因為氣虛,就像力氣小的人卻要負重一樣,身體會發抖。因此,我決定繼續重點滋補真陰,再輔以補氣的藥材。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野臺參(三錢),大甘枸杞(六錢),玄參(六錢),生懷地黃(六錢),甘草(三錢),淨萸肉(五錢),天花粉(五錢),五味子(三錢搗碎),生杭芍(三錢),射干(二錢),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白話文:

處方:

  • 生地山藥(50克)
  • 野臺參(15克)
  • 大枸杞(30克)
  • 玄參(30克)
  • 生地黃(30克)
  • 甘草(15克)
  • 淨萸肉(25克)
  • 天花粉(25克)
  • 五味子(15克,搗碎)
  • 生杭芍(15克)
  • 射干(10克)
  • 生雞內金(7.5克,黃色的,搗碎)

共煎一大盅溫服。為方中加臺參恐服之作悶,是以又加雞內金以運化之。且凡虛勞之甚者,其脈絡間恆多瘀滯,雞內金又善化經絡之瘀滯也。

白話文:

把所有藥材一起煎煮成一盅熱藥服用。因為方劑中添加了人參,可能會導致服用後感到胸悶,所以又添加了雞內金來幫助藥物運化。另外,所有虛勞症嚴重的人,他們的經絡中通常會有很多瘀滯,雞內金還能化解經絡中的瘀滯。

三診,將藥連服四劑,灼熱咳嗽已愈十之七八,脈已緩至六至,此足徵補氣有效也。爰即原方略為加減,多服數劑,病自除根。

白話文:

經過三次診斷,連續服用了四副中藥,灼熱和咳嗽已經好了七八成,脈象也變緩至六至,這充分證明瞭補氣的方法有效。因此在原來的方子上稍作加減,再服幾副中藥,就能徹底根除疾病。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野臺參(三錢),大甘枸杞(六錢),玄參(五錢),生懷地黃(五錢),甘草(二錢),天冬(五錢),淨萸肉(五錢),生杭芍(三錢),川貝母(三錢),生遠志(二錢),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白話文:

處方:

  • 生懷山藥:一兩
  • 野臺參:三錢
  • 大甘枸杞:六錢
  • 玄參:五錢
  • 生懷地黃:五錢
  • 甘草:二錢
  • 天冬:五錢
  • 淨萸肉:五錢
  • 生杭芍:三錢
  • 川貝母:三錢
  • 生遠志:二錢
  • 生雞內金(黃色):半錢,搗碎

共煎一大盅溫服。

效果,將藥連服五劑,灼熱咳嗽全愈,脈已復常,遂停服湯劑。

俾日用生懷山藥細末煮作茶湯,兌以鮮梨自然汁,當點心服之,以善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