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1)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1)

1. 1.虛勞證陽亢陰虧

天津張媼,年九十二歲,得上焦煩熱病。

病因,平素身體康強,所稟元陽獨旺,是以能享高年。至八旬後陰分浸衰,陽分偏盛,胸間恆覺煩熱,延醫服藥多用滋陰之品始愈。迨至年過九旬,陰愈衰而陽愈亢,仲春陽氣發生煩熱,舊病反復甚劇。

白話文:

病因:

這位老人家平日身體強健,天生的陽氣特別旺盛,所以能長壽。但是到了八十歲以後,體內的陰氣逐漸衰退,陽氣相對偏盛,胸中經常覺得煩熱。去看醫生吃藥,大多用滋陰的藥物治療才會痊癒。等到超過九十歲,陰氣更加衰弱,陽氣更加旺盛,仲春陽氣發生的時候,煩熱的舊病復發得很厲害。

證候,胸中煩熱異常,劇時若屋中莫能容,恆至堂中,當戶久坐以翕收庭中空氣。有時,覺心為熱迫怔忡不寧。大便乾燥四五日一行,甚或服藥始通。其脈左右皆弦硬,間現結脈,至數如常。

白話文:

**症狀:**胸口灼熱感異常嚴重,發作時就像屋子裡容納不下自己,經常走到客廳,靠近門長時間坐下,藉由吸取庭院的空氣來緩解。偶爾會覺得心臟被熱迫著,心神不寧。大便乾燥,四五天才解一次,嚴重時甚至要服藥才能通便。

脈象: 左右兩手脈象皆緊繃,偶爾出現結脈,脈搏跳動速率正常。

診斷,證脈細參,純系陽分偏盛陰分不足之象。然所以享此大年,實賴元陽充足。此時陽雖偏盛,當大滋真陰以潛其陽,實不可以苦寒瀉之。至脈有結象,高年者雖在所不忌,而究系氣分有不足之處,宜以大滋真陰之藥為主,而少加補氣之品以調其脈。

白話文:

**診斷:**根據脈象細嫩,證實是陽氣過盛,陰氣不足的現象。然而能活到高壽的原因,實際上仰賴元陽充足。此時儘管陽氣偏盛,但應大量滋補真陰來潛藏陽氣,不可以使用苦寒藥物瀉下。至於脈象有結實現象,高齡者雖然並無大礙,但畢竟是氣分不足,宜以大補真陰的藥物為主,少量添加補氣藥物來調和脈象。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玄參(一兩),熟懷地黃(一兩),生懷地黃(八錢),天冬(八錢),甘草(二錢),大甘枸杞(八錢),生杭芍(五錢),野臺參(三錢),赭石(六錢軋細),生雞內金(二錢黃色的搗)

白話文:

處方:

  • 生淮山藥 30 克
  • 玄參 30 克
  • 熟地黃 30 克
  • 生地黃 24 克
  • 天冬 24 克
  • 甘草 6 克
  • 大甘枸杞 24 克
  • 生杭芍(牡丹根) 15 克
  • 野臺參 9 克
  • 赭石(研細) 18 克
  • 生雞內金(黃色的,研磨) 6 克

共煎三大盅,為一日之量,徐徐分多次溫飲下。

方解,方中之義,重用涼潤之品以滋真陰,少用野臺參三錢以調其脈。猶恐參性溫升不宜於上焦之煩熱,又倍用生赭石以引之下行,且此證原艱於大便,赭石又能降胃氣以通大便也。

白話文:

方劑的設計思想是,大量使用涼潤的藥物來滋養真正的陰液,少量使用三錢野臺參來調理脈絡。但仍擔心人參性溫升,不適合有上焦煩熱的症狀,所以加倍使用生赭石引導其下行,而且此證本來就難以大便,赭石還能降胃氣,通大便。

用雞內金者,欲其助胃氣以運化藥力也;用甘草者,以其能緩脈象之弦硬,且以調和諸涼藥之性也。

白話文:

使用雞內金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胃氣運化藥物;使用甘草的目的是因為它能緩解脈搏的弦硬,還可以調和各種寒涼藥物的性質。

效果,每日服藥一劑至三劑,煩熱大減,脈已不結,且較前柔和。遂將方中玄參、生地黃皆改用六錢,又加龍眼肉五錢,連服五劑,諸病皆愈。

白話文:

效果,每天服用一劑到三劑藥物,煩躁感和發熱明顯減輕,脈象已不緊結,而且比之前更柔和。於是把藥方中的玄參和生地黃都改用六錢,再加五錢龍眼肉,連續服用五劑,所有症狀都痊癒了。

2. 2.虛勞兼勞碌過度

天津寧氏婦,年近四旬,素病虛勞,偶因勞碌過甚益增劇。

病因,處境不順,家務勞心,飲食減少,浸成虛勞,已病倒臥懶起床矣。又因訟事,強令公堂對質,勞苦半日,歸家病大加劇。

白話文:

原因:

環境不順利,家庭事務令人費心,飲食減少。逐漸導致元氣虧損,已經病倒在牀上,懶得起牀。後來又因為官司,被強製出庭對質,勞累了一整天,回家後病情加重。

證候,臥床閉目,昏昏似睡,呼之眼微開不發言語,有若能言而甚懶於言者。其面色似有浮熱,體溫38·8℃,問其心中發熱乎?覺怔忡乎?皆頷之。其左脈浮而弦硬,右脈浮而芤,皆不任重按,一息六至。兩日之間,惟少飲米湯,大便數日未行,小便亦甚短少。

白話文:

症狀:

患者臥牀不起,閉著眼睛,昏昏沉沉像在睡覺,叫他時眼睛稍微睜開,但說不出話,好像會說話但很懶得說。他的臉色看起來有點浮腫和發熱,體溫 38.8℃。問他是否心口發熱和心神不寧,他都點了點頭。他的左手脈象浮而弦硬,右手脈象浮而緩弱,兩邊都經不起重按,一分鐘脈搏六次。在過去兩天,他只喝了一點米湯,幾天都沒有大便,小便也很少。

診斷,即其脈之左弦右芤,且又浮數無根,知系氣血虧極有陰陽不相維繫之象。是以陽氣上浮而面熱,陽氣外越而身熱,此乃虛勞中極危險之證也。所幸氣息似稍促而不至於喘,雖有咳嗽亦不甚劇,知尤可治。斯當培養其氣血,更以收斂氣血之藥佐之,俾其陰陽互相維繫,即可安然無虞矣。

白話文:

在診斷時,發現他的脈象是左手脈弦緊,右手脈緩弱,而且浮動而跳動次數多,且脈象浮動而沒有根基,判斷是氣血虧虛嚴重,導致陰陽無法相互協調的徵兆。因此,陽氣上浮,導致面部發熱;陽氣外越,導致身體發熱,這是虛勞到了極點的危險徵兆。

慶幸的是,患者的呼吸看起來稍微急促,但還不至於喘息,雖然有咳嗽,但也並不嚴重,說明病情還有治療的餘地。需要培補氣血,再輔以收斂氣血的藥物,讓陰陽相互調節,就可以安然無恙了。

處方,野臺參(四錢),生懷山藥(八錢),淨萸肉(八錢),生龍骨(八錢搗碎),大甘枸杞(六錢),甘草(二錢),生懷地黃(六錢),玄參(五錢),沙參(五錢),生赭石(五錢軋細),生杭芍(四錢)

白話文:

處方:

  • 野生黨參:40 克
  • 生懷山藥:80 克
  • 去核山茱萸肉:80 克
  • 生龍骨:80 克(搗碎)
  • 甘枸杞:60 克
  • 甘草:20 克
  • 生懷地黃:60 克
  • 玄參:50 克
  • 沙參:50 克
  • 生赭石:50 克(研磨細粉)
  • 生杭芍藥:40 克

共煎湯一大盅,分兩次溫飲下。

復診,將藥連服三劑,已能言語,可進飲食,浮越之熱已斂,體溫度下降至37.6℃,心中已不發熱,有時微覺怔忡,大便通下一次,小便亦利,遂即原方略為加減俾再服之。

白話文:

回診後,服用了三劑藥物,已經能說話,可以進食,浮躁的熱氣已經消退,體溫下降到 37.6℃,心中不再發熱,偶爾會覺得有點心神不安,大便通暢了一次,小便也順暢,於是以原來的藥方稍作加減,讓患者再服用。

處方,野臺參(四錢),生懷山藥(一兩),大甘枸杞(八錢),淨萸肉(六錢),生懷地黃(五錢),甘草(二錢),玄參(五錢),沙參(五錢),生赭石(四錢軋細),生杭芍(三錢),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

白話文:

藥方:

  • 山參(4 錢)
  • 生淮山藥(1 兩)
  • 大甘枸杞(8 錢)
  • 淨萸肉(6 錢)
  • 生懷地黃(5 錢)
  • 甘草(2 錢)
  • 玄參(5 錢)
  • 沙參(5 錢)
  • 生赭石(4 錢,研磨成細粉)
  • 生杭芍(3 錢)
  • 生雞內金(0.5 錢,搗成淡黃色粉末)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方解,方中加雞內金者,因虛勞之證,脈絡多瘀,《金匱》所謂血痹虛勞也。用雞內金以化其血痹,虛勞可以除根,且與臺參並用,又能運化參之補力不使作脹滿也。

白話文:

方解:方劑中添加雞內金,是因為虛勞的症狀中,脈絡多有瘀滯,正如《金匱要略》中所說的血痹虛勞。使用雞內金可以化解血痹,從根本上消除虛勞。此外,與參鬚一起使用,還能運轉參鬚的補益力量,避免出現脹滿等不適。

效果,將藥連服四劑,新得之病全愈,其素日虛勞未能盡愈。俾停服湯藥,日用生懷山藥細末煮粥,少加白糖當點心服之。每服時送服生雞內金細末少許以善其後。

白話文:

療效,服用四劑藥之後,新發生的疾病痊癒,但先前虛弱的身體問題尚未完全康復。因此停止服用湯藥,每天使用生懷山藥粉煮粥,加少許白糖當點心食用。每次食用時,搭配食用少許生雞內金粉,有助於改善後續的消化。

3. 3.肺勞咳嗽由於伏氣化熱所傷證

瀋陽高××,三十二歲。因伏氣化熱傷肺,致成肺勞咳嗽證。

病因,臘底感受寒涼,未即成病,而從此身不見汗。繼則心中漸覺發熱,至仲春其熱加甚,飲食懶進,發生咳嗽,浸成肺勞病。

白話文:

中文古文:

病因,臘底感受寒涼,未即成病,而從此身不見汗。繼則心中漸覺發熱,至仲春其熱加甚,飲食懶進,發生咳嗽,浸成肺勞病。

致病原因:在臘月時節,如果接觸了寒涼之氣,雖然沒有立即發病,但是從此以後身體便不再出汗。之後,心中會逐漸感到發熱,到了仲春時節,發熱會加重,飲食減少,出現咳嗽,逐漸演變成肺癆病。

證候,其咳嗽晝輕夜重,時或咳而兼喘,身體羸弱,筋骨痠疼,精神時昏憒,腹中覺飢而飲食恆不欲下咽。從前惟心中發熱,今則日昳時身恆覺熱。大便燥,小便短赤,脈左右皆弦長,右部重按有力,一息五至。

白話文:

症狀:

患者白天咳嗽較輕,晚上較重,偶爾咳嗽時會伴有喘氣。身體虛弱,肌肉和骨骼痠痛,精神時而昏沉不清醒。肚子感到飢餓,但卻總是吃不下東西。以前只有心中發熱,現在每天下午身體總是覺得發熱。大便乾燥,小便短赤(黃色而少),兩側脈搏都弦長,按壓右手脈時有力量,一分鐘脈搏跳動五次。

診斷,此病之原因,實由伏氣化熱久留不去。不但傷肺而兼傷及諸臟腑也。按此證自述,因臘底受寒,若當時即病,則為傷寒矣。乃因所受之寒甚輕,不能即病,惟伏於半表半里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氣化之升降流通,是以從此身不見汗,而心漸發熱。迨時至仲春,陽氣萌動,原當隨春陽而化熱以成溫病(《內經》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乃其所化之熱又非如溫病之大熱暴發能自里達表,而惟緣三焦脂膜散漫於諸臟腑,是以胃受其熱而懶於飲食,心受其熱而精神昏憒,腎受其熱而陰虛潮熱,肝受其熱而筋骨痠疼,至肺受其熱而咳嗽吐痰,則又其顯然者也。治此證者,當以清其伏氣之熱為主,而以滋養津液藥輔之。

白話文:

診斷: 這種疾病的根源在於潛伏體內的寒邪化熱,長期滯留不去。它不僅損傷肺部,還損傷其他臟腑。

根據患者自述,在臘月受了寒。如果當時就發病,那就是外寒侵襲引起的傷寒。但由於受寒較輕,沒有立即發病,寒邪潛伏在半表半里、三焦脂膜之間,阻礙了氣血的升降流通。因此,從那以後,患者就沒有出汗,而內心逐漸發熱。

等到仲春時節,陽氣開始萌動,按理說,寒邪應該隨着春陽而化熱,形成溫熱病(《內經》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但患者所化的熱,不像溫熱病那樣大熱暴發,能夠由內達表。而是由於三焦脂膜遍佈於各臟腑,所以胃受到熱邪影響而不想進食,心受到熱邪影響而精神昏沉,腎受到熱邪影響而陰虛潮熱,肝受到熱邪影響而筋骨痠痛。而肺受到熱邪影響而咳嗽吐痰,則是顯而易見的症狀。

治療這種疾病,重點應當是清解潛伏熱邪,同時輔以滋養津液的藥物。

處方,生石膏(一兩搗碎),黨參(三錢),天花粉(八錢),玄參(八錢),生杭芍(五錢),甘草(錢半),連翹(三錢),滑石(三錢),鮮茅根(三錢),射干(三錢),生遠志(二錢)

白話文:

處方藥:

  • 生石膏(1 兩,搗碎)
  • 黨參(3 錢)
  • 天花粉(8 錢)
  • 玄參(8 錢)
  • 生地黃(5 錢)
  • 甘草(1.5 錢)
  • 連翹(3 錢)
  • 滑石(3 錢)
  • 鮮茅根(3 錢)
  • 射干(3 錢)
  • 生遠志(2 錢)

共煎湯一大盅半,分兩次溫服。若無鮮茅根,可以鮮蘆根代之。

方解,方中之義,用石膏以清伏氣之熱,而助之以連翹、茅根,其熱可由毛孔透出;更輔之以滑石、杭芍,其熱可由水道瀉出;加花粉、玄參者,因石膏但能清實熱,而花粉、玄參兼能清虛熱也;用射干、遠志者,因石膏能清肺寧嗽,而佐以射干、遠志,更能利痰定喘也;用甘草者,所以緩諸涼藥之下趨,不欲其寒涼侵下焦也;至加黨參者,實仿白虎加人參湯之義,因身體虛弱者,必石膏與人參並用,始能逐久匿之熱邪外出也。

白話文:

處方分析:

這個方子中,用石膏來清除體內的熱氣,再輔以連翹、茅根,讓熱氣從毛孔中排出;另外還有滑石、杭芍,幫助熱氣從尿液中排出;加花粉和玄參,是因為石膏只能清除實熱,而花粉和玄參還能清除虛熱;用射干和遠志,是因為石膏能清肺,止咳,佐以射干和遠志,還能化痰,緩解哮喘;用甘草,是用來緩和這些寒涼藥材的下行作用,避免它們傷及下焦;最後加黨參,是效仿白虎加人參湯的思路,對於體虛的人來說,一定要同時使用石膏和人參,才能把體內積累的熱毒排出體外。

復診,將藥連服四劑,熱退三分之二,咳嗽吐痰亦愈強半,飲食加多,脈象亦見緩和。知其伏氣之熱已消,所餘者惟陰虛之熱也,當再投以育陰之方,俾多服數劑自能全愈。

白話文:

第二次看診,連續服用了四劑藥,發燒退了三分之二,咳嗽吐痰也好了大半,飲食也比之前多了,脈象也緩和下來。這表明他體內的熱氣已經消退,剩下的只是陰虛引起的發熱。因此,應該再給他服用滋陰的藥方,連服數劑就能完全康復。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大甘枸杞(八錢),玄參(五錢),生懷地黃(五錢),沙參(五錢),生杭芍(三錢),生遠志(二錢),川貝母(二錢),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甘草(錢半)

白話文:

藥方:

  • 生懷山藥:1 兩
  • 大甘枸杞:8 錢
  • 玄參:5 錢
  • 生懷地黃:5 錢
  • 沙參:5 錢
  • 生杭芍:3 錢
  • 生遠志:2 錢
  • 川貝母:2 錢
  • 生雞內金:1.5 錢(搗碎,取黃色部分)
  • 甘草:1.5 錢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方中加雞內金者,不但欲其助胃消食,兼欲借之以化諸藥之滯泥也。

效果,將藥連服五劑,病遂全愈。而夜間猶偶有咳嗽之時,俾停服湯藥,日用生懷山藥細末煮作粥,調以白糖當點心服之以善其後。

白話文:

_效果_服用藥物五劑後,病情痊癒。不過夜裡偶爾還是咳嗽,於是暫時停止服藥,改用生淮山藥研磨成細末煮粥,加白糖調味當點心食用,可以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