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蘭室秘藏》~ 卷下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7)

1. 補陽湯

時初冬,一小兒二歲,大寒證,明堂青脈,額上青黑,腦後青絡高起,舌上白滑,喉鳴而喘,大便微青,耳尖冷,目中常常淚下,仍多眵,胸中不利,臥而多驚,無搐則寒。

白話文:

大約初冬時分,一個兩歲的小男孩出現了嚴重的寒證:

  • 鼻樑上的青色脈絡明顯
  • 額頭青黑
  • 腦後的青色脈絡凸出
  • 舌苔白滑
  • 喉嚨發出鳴叫聲,呼吸困難
  • 大便微青
  • 耳尖冰冷
  • 眼睛經常流淚,還有很多眼屎
  • 胸中不適
  • 躺下後容易受驚,沒有抽搐的時候就感到寒冷

黃柏橘皮葛根連翹、蠍梢、炙甘草(各一分)、升麻黃耆柴胡(各二分)、當歸身、麻黃(各三分)、吳茱萸生地黃地龍(各五分)

白話文:

黃柏、橘皮、葛根、連翹、蠍子尾、炙甘草(各 3 克) 升麻、黃耆、柴胡(各 6 克) 當歸身、麻黃(各 9 克) 吳茱萸、生地黃、地龍(各 15 克)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盞半,煎至六分,去渣,乳食後熱服。服藥之後,添喜笑,精神出,氣和順,乳食旺。

2. 大蕪荑湯(一名梔子茯苓湯)

治黃疳土色為熱為濕,當小便不利,今反利,知黃色為燥,胃經中大熱發黃脫落,知膀胱與腎俱受土邪,乃大濕熱之證。鼻下斷作瘡者,土逆行榮氣伏火也。能乳者,胃中有熱也。寒則食不入,喜食土者,胃不足也。面黑色者為寒為痹。大便青寒褐色,血黑色熱蓄血中間,黃色腸中有熱。治法當滋榮潤燥,除寒熱致津液。

白話文:

如果得了黃疳病,皮膚呈土黃色,是因為體內有熱氣和濕氣。應該小便不利才對,但現在卻反過來小便頻繁,說明黃色是乾燥的緣故。胃經有大熱,導致黃疸,皮膚發黃脫落。可以知道膀胱和腎臟都受到了濕邪的影響,這是濕熱證的表現。鼻子下面長瘡,是因為濕土反流,榮氣受到阻滯,闇火旺盛所致。有乳汁的分泌,說明胃中有熱。寒冷時不能進食,喜歡吃土,表明胃氣不足。面色發黑是寒冷和痺症的表現。大便呈青寒褐色,說明血色發黑,表示體內有熱,血瘀積於中間。黃色的大便是腸中有熱所致。治療的方法應該是滋養榮氣,潤燥除濕熱,讓津液充盈。

防風 黃連(各一分) 黃柏 炙甘草 麻黃(不去根節) 羌活(各二分) 山梔子仁 柴胡 茯苓(各三分)當歸(四分) 大蕪荑 白朮(各五分)

白話文:

防風、黃連(各 1 錢) 黃柏、生甘草、帶根麻黃、羌活(各 2 錢) 山梔子仁、柴胡、茯苓(各 3 錢) 當歸(4 錢) 大蕪荑、白朮(各 5 錢)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一大盞半,煎至六分,去渣食前稍熱服。

3. 塌氣退黃湯(一名茯苓滲濕湯)

治小兒面色痿黃,腹䐜脹,食不能下

白朮 柴胡(各半分) 升麻(一分) 桂枝 麻黃 吳茱萸 厚朴 羌活 草豆蔻 神麯末蒼朮 澤瀉 白茯苓 豬苓 黃柏 橘紅(各二分) 青皮 黃連(各五分) 杏仁(二個)

白話文:

白朮、柴胡(各佔一半) 升麻(佔十分之一) 桂枝、麻黃、吳茱萸、厚朴、羌活、草豆蔻、山藥粉、蒼朮、澤瀉、白茯苓、豬苓、黃柏、橘紅(各佔二分之一) 青皮、黃連(各佔五分之一) 杏仁(2粒)

上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

4. 中滿分消丸

枳實 黃連(去須) 厚朴(各五分) 乾薑 薑黃 豬苓(各一錢) 橘皮 甘草 白朮(各一錢五分) 砂仁 澤瀉 茯苓(各二錢) 半夏(四錢) 黃芩(一兩二錢)

白話文:

枳實、黃連(去除根須)、厚朴(各 0.6 克) 乾薑、薑黃、豬苓(各 1.3 克) 橘皮、甘草、白朮(各 1.9 克) 砂仁、澤瀉、茯苓(各 2.6 克) 半夏(5.3 克) 黃芩(16 克)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下。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研磨成細末,用湯汁浸泡蒸熟的麵餅,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顆,用溫水送服。

5. 消痞丸

黃連(五錢) 黃芩(二錢) 厚朴(七分) 薑黃(五分) 乾生薑 人參(各四分) 甘草(三分) 枳實(二分) 橘皮(一分)

白話文:

黃連(25克) 黃芩(10克) 厚朴(3.5克) 薑黃(2.5克) 乾生薑、人參(各2克) 甘草(1.5克) 枳實(1克) 橘皮(0.5克)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隨乳下。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細末,用湯浸泡饅頭,蒸熟後製成丸劑,丸子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30粒,搭配乳汁服用。

6. 癍疹論

夫癍疹始出之證,必先見面燒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煩悶,乍涼乍熱,咳嗽嚏噴,足稍冷,多睡驚,並瘡疹之證,或生膿胞,或生小紅癍,或生癮疹。此三等不同,何故俱顯上證而後乃出?蓋以上諸證,皆太陽寒水起於右腎之下,煎熬左腎,足太陽膀胱寒水夾脊逆流上頭下額,逆手太陽丙火不得傳導,逆於面上,故顯是證。蓋旺癸寒水克丙丁熱火故也。

白話文:

當發出水痘、麻疹等疹子時,一定會先出現面部發紅、眼睛發紅,眼瞼也紅,打呵欠、感到煩悶,一會兒覺得冷一會兒覺得熱,咳嗽、打噴嚏,腳稍微有點冷,經常在睡夢中驚醒,接著就會出現疹子。這些疹子可以分為三種:有的會變成膿包,有的會變成小紅斑,有的會變成發癢的小疹子。這三種疹子雖然不同,但為什麼都會先出現上述症狀?那是因為這些症狀都是太陽經寒水從右腎以下開始發作,灼燒左腎,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水沿著脊椎逆流而上,到達頭部和額頭,阻擋了逆行的手太陽丙丁熱火,導致丙丁熱火逆行到面部,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癸水寒冷剋制了丙丁熱火所致。

諸癍證皆從寒水逆流而作也。醫者當知此理,乃敢用藥。夫胞者,一名赤宮,一名丹田,一名命門,主男子藏精施化,婦人系胞有孕,俱為生化之源,非五行也,非水亦非火,此天地之異名也,象坤土之生萬物也。夫人之始生也,血海始淨,一日二日,精勝其血,則為男子;三日四日五日,血脈已旺,精不勝血,則為女子。二物相搏,長生先身,謂之神,又謂之精。

白話文:

所有疾病的症狀都源於寒氣和水液逆流所致。醫生必須懂得這個原理,才能正確用藥。子宮又被稱為「赤宮」、「丹田」、「命門」,是男性藏精和孕育的場所,是女性系胞懷孕的地方,都是生命誕生的源頭。它不屬於五行中的任何一種元素,也不是水或火,而是天地間特有的存在,就像坤卦中的土能生長萬物一樣。人出生時,血海剛剛清澈,一兩天后,精氣會戰勝血氣,就形成男胎;三天四五天後,血脈已經旺盛,精氣無法戰勝血氣,就形成女胎。這兩種物質互相搏鬥,孕育了身體和神識,也就是精氣和神氣。

道釋二門言之,本來面目是也。其子在腹中十月之間,隨母呼吸者陽氣也,而生動作滋益精氣神,飢則食母血,渴則飲母血。兒隨日長,皮肉筋骨血脈形氣俱足,十月降生,口中尚有惡血,啼聲一發,隨吸而下。此惡血復歸命門胞中,僻於一隅,伏而不髮,直至因內傷乳食濕熱之氣下流合於腎中,二火交攻,致榮氣不從,逆於肉理,惡血乃發。諸癍疹皆出於膀胱旺水。

白話文:

道家和佛教都認為,本來面目就是胎兒在腹中的成形過程。胎兒在母親子宮裡的十個月,隨著母親呼吸著陽氣,而生活、活動,滋養精氣神,餓了就吃母親的血,渴了就喝母親的血。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皮肉筋骨血脈形氣都具備了。十月後出生,口中還有惡血,一哭之後,隨吸而下。這些惡血又回到命門胞中,隱伏在一個角落,不發作。等到因為內傷飲食濕熱之氣下流,與腎中之火交攻,導致榮氣不順,逆於肉理,惡血才會發作。所有的癍疹都是膀胱旺水所致。

其瘍後聚肉理歸於陽明。故三番癍始顯之證,皆足太陽旺膀胱克丙小腸,其始出皆見於面,終歸於陽明,肉理熱化為膿者也。二火熾甚,反勝寒水,遍身俱出。此皆出從足太陽傳變中來也。當外發寒邪,使令消散,內瀉二火,不令交攻其中,令濕氣上歸復其本位,可一二服立已,仍令小兒以後再無二番癍出之患。此內經之法,覽者詳之。

白話文:

當患處癒合生肌後,病勢會轉移到陽明經。因此,小兒患上三番癍時最初的症狀,都是由於足太陽經旺盛,膀胱經剋制小腸經所致。病症一開始都表現於面部,最後轉移至陽明經,肌肉組織因熱化而化膿。體內兩股熱火過於熾盛,反而會剋制寒水,導致全身都長癍。這些癍都是從足太陽經傳變而來。治療時應從外部發散寒邪,令其消散,從內部瀉下兩股熱火,阻止它們在體內交攻,讓濕氣上升歸位,一般一兩服藥就可以痊癒,且能防止小兒以後再患三番癍。這是《內經》記載的方法,希望讀者仔細參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