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吳茱萸證九(陽明六十)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土敗胃逆則作嘔吐,食谷欲吐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人參大棗培土而補中,茱萸生薑溫胃而降逆。若得湯反劇者,則由上焦之痞熱,非關中焦之虛寒也。

白話文:

當脾胃虛弱時,會出現嘔吐的症狀,如果在進食穀物後有想嘔吐的感覺,則屬於陽明胃虛。這時,可以使用吳茱萸湯,其中人參和大棗可以滋養脾胃,吳茱萸和生薑可以溫暖胃部,幫助降逆。如果服用了湯藥後病情反而加重,那可能是因為上焦有熱滯,而不是中焦脾胃虛寒造成的。

2. 吳茱萸湯(六十三)

吳茱萸(一升洗) 生薑(六兩)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吳茱萸(一斤,洗淨) 生薑(六兩)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顆)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3. 嘔多忌攻證十(陽明六十一)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傷寒經腑郁迫,不能容受,是以作嘔。嘔緣土虛胃逆,雖有陽明裡證,不可攻之也。

4. 五苓散證十一(陽明六十二)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方在太陽四十一)。

白話文:

太陽病,觸摸寸口脈搏緩慢,關脈浮而虛,尺脈微弱,患者發熱、出汗,接著又惡寒,不嘔吐,但感覺心下痞悶,這是應該使用瀉藥治療的證候。如果使用瀉藥後病情沒有好轉,患者不惡寒但口渴,說明病情轉變為陽明病。患者小便次數頻繁,大便一定會乾燥,如果沒有更換衣服超過十天,也不會覺得不適。口乾想喝水,要少量飲用,但主要還是按照治療方法救治。口渴的患者,適合使用五苓散(配方見太陽病第四十一條)。

太陽病,寸緩,關浮,猶是中風之脈,而尺弱則腎氣不充。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太陽表證未解,而但有心下痞者,此以醫誤下而成痞,非陽明也。如其心痞不因攻下,外不惡寒而內有渴證者,此是太陽表解,轉屬陽明也。蓋太陽之病,表未解而誤下則成痞。陽明之病,不俟攻下而胃氣上逆,壅礙膽經降路,亦成痞。

白話文:

中醫古文: 太陽病,寸緩,關浮,猶是中風之脈,而尺弱則腎氣不充。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太陽表證未解,而但有心下痞者,此以醫誤下而成痞,非陽明也。如其心痞不因攻下,外不惡寒而內有渴證者,此是太陽表解,轉屬陽明也。蓋太陽之病,表未解而誤下則成痞。陽明之病,不俟攻下而胃氣上逆,壅礙膽經降路,亦成痞。

因受風寒引起的發熱疾病,脈象寸部脈搏緩慢,關部脈搏浮動,這仍然是中風的脈象,但如果尺部脈搏虛弱,則說明腎氣不足。患者發熱、出汗,又感到寒冷,沒有嘔吐。太陽經證狀還沒有解除,只是有心窩脹滿的症狀,這是因為醫生誤用瀉下藥物導致的脹滿,而不是陽明經證狀引起的脹滿。如果心窩脹滿不是因為瀉下藥物引起,而且患者沒有畏寒發熱,但是有口渴症狀,這是因為太陽經證狀已經解除,轉變為陽明經證狀。總之,太陽經疾病,如果在證狀未解除時誤用瀉下藥物,可能會導致脹滿。陽明經疾病,即使沒有用瀉下藥物,也會因為胃氣上逆,阻礙膽經下行,導致脹滿。

而胃逆必嘔,土燥必渴,胃熱外蒸必不惡寒。合觀諸證,故知是轉屬陽明也。若其小便數者,其大便必硬。然尺弱,腎寒,原非陽旺,雖不更衣十日亦無所苦也。其渴欲飲水,止可少少與之,但以法稍救其口舌乾燥而已。緣其渴是土濕而非火升,非土燥而水涸,宜以五苓散泄水而燥土也。

白話文:

當胃氣上逆時,必定會出現嘔吐;當脾胃津液過於乾燥時,必定會感到口渴;當胃部有熱氣蒸發時,必定不會怕冷。綜合觀察這些症狀,就能知道病因已經轉移到陽明經。如果出現小便頻繁的狀況,那大便必定會比較硬結。然而,如果脈象微弱,腎氣虛寒,原本就不是陽氣旺盛,即使十天都不換衣服,也不會感到不適。對於口渴想喝水的狀況,只能給他少量的水喝,只要用方法稍微緩解口乾舌燥就可以了。因為他的口渴是因為脾胃濕熱而不是火氣上升,也不是因為脾胃乾燥而導致津液不足,所以應該使用五苓散來利尿並滋潤脾胃。

5. 心下硬滿證十二(陽明六十三)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痞者,太陰之證。太陰病腹滿而吐自利益甚,下之必胸下結硬是也。陽明之病而見太陰心下硬滿之證,陰盛陽弱故不可攻之,攻之脾陽陷敗利遂不止者死,陽回利止者則愈也。

白話文:

胃部脹滿堵塞是脾經寒濕的徵兆。脾經寒濕時,腹部脹滿,容易嘔吐,大便稀溏。如果用瀉下藥,就會導致胸下結硬。

如果胃經熱證出現脾經胃部脹滿的徵兆,這是因為陰盛陽衰,所以不能用攻伐的辦法治療。如果用攻伐的辦法,脾陽受損,腹瀉就不會停止,最終會導致死亡。如果陽氣恢復,腹瀉停止,那就會痊癒。

6. 寒熱脈緊證十三(陽明六十四)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陽明中風而口苦咽乾,是有少陽證;腹滿,是有太陰證;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脈證又與傷寒太陽中風,大青龍湯相似。此在陽明腑熱外蒸,應當汗出而脈緩,乃脈緊而惡寒者,是衛氣外斂,胃家陽虛而不能發也。外有甲木之克,里有太陰之侵,而經腑雙郁,不得發越陽明,至此困憊極矣。若復下之,則遂成太陰之證,腹滿而小便難也。法詳下章豬苓湯一段。

白話文:

陽明經中風時,出現口苦咽乾的症狀,表示同時兼有少陽經的證候;腹脹滿,表示同時兼有太陰經的證候;發熱怕冷,脈浮而緊迫,脈象和證候與傷寒太陽經中風,服用大青龍湯的表現相似。這種情況下,由於陽明腑內熱氣蒸發外散,應該會發汗,脈象應緩和,但如果脈象緊迫,且怕冷,表示衛氣外斂,胃裡的陽氣虛弱而無法發散。外有少陽經甲木之氣剋制,內有太陰經的寒濕侵犯,導致經絡和腑臟鬱結不通,無法發散出陽明經的病邪,此時病症已經嚴重到極點。如果再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就會轉變成太陰經的證候,出現腹脹飽滿和小便困難的症狀。具體治療方法詳見下一章豬苓湯的說明。

7. 梔子白虎豬苓證十四(陽明六十五)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方在太陽八十九)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在太陽三十九)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白話文:

陽明病

症狀: 脈搏浮而有力,咽喉乾燥、口苦,腹部脹滿、喘息,發熱出汗,不畏寒,反而畏熱,全身沉重。

治療: 若發汗則會導致煩躁、心神不寧,甚至胡言亂語。若使用灸法(燒針),必定會感到恐懼不安、煩躁不安,無法入睡。若下瀉,則胃中空虛,外邪會侵犯橫膈,導致心中懊悔、舌苔出現。此時應使用梔子豉湯治療。(方劑見《傷寒論》太陽篇第89條)

若有下列情況:

  • 口渴,想要喝水,口乾舌燥。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方劑見《傷寒論》太陽篇第39條)
  • 脈搏浮發熱,口渴,想要喝水,小便不利。應使用豬苓湯治療。

陽明病脈浮而緊,有太陽證,咽燥舌乾,有少陽證,腹滿,有太陰證。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則胃熱外發矣。但有太陰腹滿,則土濕頗旺,未免身重,耳濕盛,陽虛。汗下燒針,俱屬不可。若發汗,則陽亡,躁生,神敗,心惛而反譫語。若加燒針,汗去陽亡,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臥。

白話文:

陽明脈症狀:脈搏浮動且緊繃,伴有太陽經證狀(如頭痛、惡寒),咽喉乾燥、舌頭乾澀,伴有少陽經證狀(如口苦),腹部脹滿,伴有太陰經證狀。

發燒出汗,不畏寒,反而怕熱,表示胃中有熱邪外發。但若同時有太陰腹滿,表示濕氣過重,可能會出現身體沉重、耳中濕氣過盛、陽氣虛弱的狀況。

這種情況禁止發汗,或使用燒針治療。如果發汗,陽氣會耗盡,導致精神躁動、心神失守、糊塗、胡言亂語。如果再用燒針,汗液散失後陽氣會更加虛弱,必定會驚慌不安、煩躁不安,無法入眠。

若下之,則陽亡,土敗,胃中空虛,不能堤防陰邪,下焦客氣,遂逆動於膈下,拒格胸中之陽,心中懊憹而生瘀濁,心竅於舌。瘀濁在心,舌上苔生者,宜梔子豉湯,湧瘀濁而清煩熱也。若下後陰亡,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宜白虎加人參湯,清金而泄熱,益氣而生津也。若下後陽旺而土濕,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宜豬苓湯。

白話文:

如果瀉得太過,會導致陽氣喪失,脾胃虛弱,胃中空虛,無法抵禦陰邪的入侵。下焦(膀胱、小腸)的寒氣逆行到橫膈膜以下,阻礙胸中的陽氣,導致心中煩悶鬱結,產生瘀血,瘀血會上浮到舌頭。如果心中有瘀血,舌苔會變厚,這時應使用梔子豉湯,來清除瘀血,緩解煩熱。

如果瀉後陰液不足,出現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的症狀,應使用白虎湯合人參湯,以清熱降火,益氣生津。

如果瀉後陽氣旺盛,脾胃濕熱,脈浮虛、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應使用豬苓湯。

二苓滑澤,利水而瀉濕,阿膠潤木而清風也。土濕木遏郁,生下熱,是以發熱。木氣堙塞,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木鬱風生,肺津傷耗,是以發渴。風氣發揚,是以脈浮腹滿身重之人,下之,陽敗濕增,故見證如此。此申明上章腹滿小便難之義。

白話文:

二苓具有滑利通暢的作用,可以利尿祛濕。阿膠可以滋潤肝腎,清熱除風。當脾胃濕熱,阻礙肝氣運行時,會產生內熱,導致發熱。肝氣受阻,經絡不暢,所以小便不利。肝鬱化風,肺津液損耗,所以會口渴。風氣鼓動,所以脈搏浮動、腹脹、身體沉重的人,如果下利,會導致陽氣衰敗,濕氣加重,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段話進一步說明瞭上一章中腹脹、小便困難的原因。

8. 豬苓湯(六十四)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滑石(碎) 阿膠(各一兩)

白話文:

豬苓(去皮)一兩 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 滑石(研磨成粉末)一兩 阿膠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煎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