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卷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6)

1. 烏梅丸方第一百

烏梅(三百個味酸溫),細辛(六兩辛熱),乾薑(十兩辛熱),黃連(一斤苦寒),當歸(四兩辛溫),附子(六兩炮辛熱),蜀椒(四兩去子辛熱),桂枝(六兩辛熱),人參(六兩甘溫),黃柏(六兩苦寒),

白話文:

  • 烏梅(三百個):味酸,性溫。

  • 細辛(六兩):味辛,性熱。

  • 乾薑(十兩):味辛,性熱。

  • 黃連(一斤):味苦,性寒。

  • 當歸(四兩):味辛,性溫。

  • 附子(六兩,炮製):味辛,性熱。

  • 蜀椒(四兩,去除果核):味辛,性熱。

  • 桂枝(六兩):味辛,性熱。

  • 人參(六兩):味甘,性溫。

  • 黃柏(六兩):味苦,性寒。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白話文:

將上列十味藥,分別搗碎、篩過後混合,用苦酒浸泡烏梅一整晚,然後取出烏梅核。將五升大米蒸熟,把蒸好的米飯搗成泥,並將混合好的藥材與米飯泥混合均勻。將混合物放入臼中,加入蜂蜜,用杵搗二千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在服用前,先吃一些食物或飲水,再服用十顆藥丸,每天服用三次。逐漸增加藥丸數量,至每次服用二十顆為止。忌食生冷、滑膩、具有強烈氣味的食品。

肺主氣。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烏梅之酸。以收肺氣。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之甘。以緩脾氣。寒淫於內。以辛潤之。以苦堅之。當歸桂椒細辛之辛。以潤內寒。寒淫所勝。平以辛熱。姜附之辛熱。以勝寒。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

白話文:

肺主導氣機,肺具有收斂的作用。若要急於使肺氣收斂,則食用酸味食物。烏梅的酸味,可以收斂肺氣。脾具有舒緩作用。若要急於使脾氣舒緩,則食用甘味食物。人參的甘味,可以舒緩脾氣。若寒邪侵犯於內臟,則使用辛味潤之,苦味堅之。當歸、桂椒、細辛的辛味,可以溫潤內寒。若寒邪入侵過度,則用辛熱之物來平衡。生薑、附子辛熱之性,可以勝寒。蛔蟲得甘則會跳動,而得苦則會安靜。黃蓮、黃柏的苦味,可以讓蛔蟲安靜。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白話文:

傷寒熱病少陰病微弱的症狀。手指頭冰冷。默默不想要吃東西。煩躁不安好幾天。小便通暢。小便顏色白色的人,這是發熱的症狀消失了。想吃東西。他的病即將好了。如果出現昏厥而嘔吐,胸脅部煩躁脹滿的人,之後一定會大便帶血。

指頭寒者。是厥微熱少也。默默不欲食。煩躁者。邪熱初傳裡也。數日之後。小便色白。裡熱去。欲得食。為胃氣已和。其病為愈。厥陰之脈。挾胃貫膈。布脅肋。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傳邪之熱甚於里也。厥陰肝主血。後數日。熱不去。又不得外泄。迫血下行。故致便血。

白話文:

手腳冰冷的人,是厥症的早期、熱又少。悶悶不樂,不想吃東西。煩躁的人是,邪熱初入裡面的原因。幾天後,小便顏色變白,表示裡面的熱邪退了,此人才會想吃東西,胃氣已經開始和緩,病症也逐漸好轉。厥陰經的脈絡,挾著胃經,通過橫隔膜,分佈在兩脅與肋骨之間。厥證的人會嘔吐,胸脅煩滿,是因為邪熱傳入裡面很嚴重。厥陰肝經主要掌管血,又過幾天,熱還沒退,又不能往外透散,只好壓迫血液向下走,所以導致便血。

王宇泰云。設未欲食。宜乾薑甘草湯。嘔而胸脅煩滿者。少陽證也。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邪干其腑。故嘔而胸脅煩滿也。肝主血。故後必便血。

白話文:

王宇泰說,如果不想吃東西,應該服用乾薑甘草湯。嘔吐而胸脅煩滿的,是少陽證。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邪氣侵犯了厥陰腑,所以嘔吐而胸脅煩滿。肝主血,所以後面一定會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手足厥。不結胸者。無熱也。小腹滿。按之痛。下焦冷結也。

吳氏云。小腹滿。俱是熱病。惟冷結膀胱一證為寒。有手足厥冷可辨。

又云。小腹。下焦所治。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或用真武湯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先熱後厥者。陽氣邪傳裡也。發熱為邪氣在表。至四日後厥者。傳之陰也。後三日復傳陽經。則復熱。厥少則邪微。熱多為陽勝。其病為愈。至七日傳經盡。熱除則愈。熱不除者。為熱氣有餘。內搏厥陰之血。其後必大便膿血。

白話文:

發熱後出現手腳冰冷、出汗的症狀,是由於邪氣傳入裡面的緣故。發熱是邪氣在體表,到了四天以後出現手腳冰冷、出汗的症狀,是邪氣傳入陰經。三天以後又傳回陽經,就會再次發熱。手腳冰冷、出汗的症狀少,說明邪氣微弱。發熱的症狀多,說明陽氣勝過陰氣。這種疾病會痊癒。到了第七天,邪氣傳遍體內各經脈,發熱的症狀消失就會痊癒。發熱的症狀沒有消失,是因為熱氣過多,向內侵犯厥陰經的血液。這樣以後大便中一定會有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陰勝者先厥。至四日。邪傳裡。重陰必陽。卻熱三日。七日傳經盡。當愈。若不愈而復厥者。傳作再經。至四日。則當復熱。若不復熱。至五日厥不除者。陰勝於陽。其病進也。

白話文:

傷寒,陰勝的病人,先會出現厥(昏迷不清或神志恍惚)。到了四天,邪氣傳入內裡,重的陰必轉陽。再發熱三天,七天後,邪氣遍傳經脈,應該痊癒。如果沒有痊癒,又重新出現厥的症狀,表示邪氣再傳一經,到了四天,就應該再發熱。如果沒有再發熱,到了第五天,厥的症狀仍然沒有消除,表示陰勝於陽,病情加重了。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六七日。則正氣當復。邪氣當罷。脈浮身厥。為欲解。若反脈微而厥。則陰勝陽也。煩躁者。陽虛而爭也。灸厥陰以復其陽。厥不還。則陽氣已絕。不能復正而死。

白話文:

到了傷寒的六、七天,正氣應該恢復,邪氣應該消退。如果此時脈象浮、四肢厥冷,是體內邪氣將要消退的徵兆。如果相反,脈象反而微弱,同時身體仍四肢厥冷,就表明陰氣壓倒了陽氣。如果煩躁不安,證明是陽氣虛弱在與邪氣抗爭。灸厥陰穴,以恢復陽氣。若四肢厥冷無法恢復正常,則表明陽氣已經衰竭,無法恢復正常,可能導致死亡。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熱。邪在表也。下利厥逆。陽氣虛也。躁不得臥者。病勝臟也。故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傷寒發熱。為邪氣獨甚。下利至甚。厥不止。為腑臟氣絕。故死。

白話文:

《金匱要略》說,六腑的元氣在體表耗盡,手腳就會發冷。五臟的元氣在體內耗盡,就會拉肚子,而且無法控制。傷寒發熱,是邪氣特別旺盛。拉肚子非常嚴重,虛脫不止,這是因為腑臟的元氣耗盡,所以死亡。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至七日。為邪正爭之時。正勝則生。邪勝則死。始不下利。而暴忽發熱下利。汗出不止者。邪氣勝正。陽氣脫也。故死。

白話文:

傷寒至七天之時,正是正邪爭鬥之時,正氣勝則生,邪氣勝則死。一開始沒有拉傷,突然發燒腹瀉,汗出不止,這是邪氣勝正,陽氣脫離,所以死亡。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復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傷寒五六日。邪氣當作裡實之時。若不結胸而腹濡者。里無熱也。脈虛者。亡血也。復厥者。陽氣少也。不可下。下之為重虛。故死。金匱玉函曰。虛者重瀉。真氣乃絕。

白話文:

傷寒病症狀持續五六天。邪氣當正值體內實熱之時。但出現不感到胸悶腹脹的患者,說明體內沒有熱症。脈搏虛弱的人,是失血的緣故。再次出現中風症狀的人,是陽氣虛弱。不能再瀉下,再次瀉下會使身體非常虛弱,因而死亡。金匱玉函經》說:身體虛弱的人如果再瀉下,體內正氣就會斷絕死亡。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發熱而厥。邪傳裡也。至七日傳經盡。則正氣勝邪。當汗出而解。反下利。則邪氣勝。裡氣虛。則為難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脈促。則為陽虛不相續。厥逆。則為陽虛不相接。灸之以助陽氣。

王三陽云。厥逆則為陽虛。陽虛二字。當作陰勝二字。必有差訛。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滑為陽厥。氣內陷。是裡熱也。與白虎湯以散裡熱也。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手足厥寒者。陽氣外虛。不溫四末。脈細欲絕者。陰血內弱。脈行不利。與當歸四逆湯。助陽生陰也。

白話文:

手腳冰涼的人,是陽氣外虛,四肢得不溫暖。脈搏細弱,隨時可能斷掉的人,是陰血內弱,氣血運行不順暢。這兩種情況,都與當歸四逆湯對症。因為當歸四逆湯,可以幫助陽氣生長,滋陰養血。

2. 當歸四逆湯方第一百零一

當歸(三兩辛溫),桂枝(三兩辛熱),芍藥(三兩酸寒),細辛(二兩辛熱),大棗(二十五個甘溫),甘草(二兩炙甘平),通草(二兩甘平),

白話文:

當歸:三兩,辛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桂枝:三兩,辛熱,發汗解表,溫經通脈。

芍藥:三兩,酸寒,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細辛:二兩,辛熱,宣肺通竅,散寒止痛。

大棗:二十五個,甘溫,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甘草:二兩,炙甘平,調和諸藥,益氣補脾。

通草:二兩,甘平,清熱利尿,潤肺止咳。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內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諸血者。皆屬心。通脈者。必先補心益血。苦先入心。當歸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之酸。以收心氣。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大棗甘草通草之甘。以緩陰血。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脈是血的通道,所有的血液都屬於心。要想疏通脈絡,必須先補益心血。苦味能先到達心臟,當歸的苦味可以幫助補益心血。心的苦味緩慢,需要用酸味來收斂。芍藥的酸味可以收斂心氣。肝的苦味急促,需要用甘味來緩和。大棗、甘草、通草的甘味可以緩和陰血。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茱萸辛溫以散久寒。生薑辛溫。以行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