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

《傷寒六書》~ 傷寒瑣言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瑣言卷之一 (1)

1. 辯張仲景傷寒論

客有過予而問之曰:甚矣,傷寒之深奧,桂枝麻黃二湯之難用也,服之而愈者,才一二;不愈而變重者,嘗八九。仲景立法之大賢也,何其方之難憑,有如此哉!今人畏而不用,以參蘇飲和解散等平和之劑而代之,然亦未見其妙也。子盍與我言之。予曰:籲,難言也,請以經語證之。

白話文:

有位客人來到我家拜訪,問我說:「唉呀,傷寒病的病理變化實在是太深奧難懂了,桂枝湯和麻黃湯這兩帖藥方的使用也很困難。服用了這兩帖藥之後痊癒的人,只有區區一兩成;不僅沒有痊癒,病情反而加重的人,有八九成之多。張仲景是制定這兩帖藥方的偉人,為什麼他的藥方這麼難以信賴,竟然會這樣呢?現在的人們害怕而不敢使用這兩帖藥,而是以人參、蘇葉飲、和解散這種溫和的藥方代替,但是我也沒有見過使用這些藥方有什麼奇效。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原因呢?」我回答說:「唉,這真是難以言喻,讓我用經書上的話作為證明吧。」

經曰:冬氣嚴寒,萬類潛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以此言之,傷寒者,乃冬時感寒即病之名。

白話文:

經典記載:在寒冷的冬天,萬物都潛伏起來,人體也應當封閉固藏,這樣就不會受到寒氣的傷害。如果觸犯了這個規律,就會導致傷寒。傷寒不僅可以在冬天發作,在其他季節也能發病。之所以把冬天的傷寒稱作「毒」,是因為它是最具有殺傷力的寒氣。中傷後馬上發病,稱為「傷寒」;如果沒有馬上發病,寒毒就會潛伏在肌膚中,到了春天變為溫病,到了夏天變為暑病。暑病是熱極重的溫病。由此可見,傷寒指的是冬天感寒後立即發病的一種疾病。

桂枝、麻黃二湯,為當時之傷寒設,與過時之溫暑者,有何預焉?夫受病之原則同,亦可均謂之傷寒。所發之時既異,治之則不可混也。請略陳之。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者,四時之正氣也,以成生長收藏之用。風亦因四時之氣,而成溫涼寒熱也。若氣候嚴寒,風亦凜冽。

白話文:

桂枝湯和麻黃湯是針對當時的傷寒而設立的藥方。這些藥方與過了時節的溫熱疾病有什麼關係呢?生病的原理都是相同的,都可以稱為傷寒。但發病的時間不同,治療方法就不能混為一談。讓我簡單地說明一下。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是四季正當的氣候,用來完成生長收藏的作用。風也依據四季的氣候,而形成溫涼寒熱。如果氣候非常寒冷,風也會非常凜冽。

天道和煦,風亦溫暖。冬時坎水用事,天令閉藏,水冰地凍,風與寒相因,而成殺厲之氣。人觸冒之,腠理鬱塞,乃有惡風惡寒之證。其餘時月,則無此證也。仲景固知傷寒乃冬時殺厲之氣所成,非比他病可緩,故其為言特詳於此書而略於雜病也。倘能因名以求其實,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春光明媚,春風也溫暖。到了冬天,坎水盛行,天命令萬物收藏閉藏,水結成冰,地都凍結,風和寒氣相互作用,化為兇猛暴戾的氣息。人如果接觸到,毛孔和筋脈就會堵塞,於是就會出現怕冷怕風的症狀。而在其他季節,就不會出現這種症狀。張仲景早就知道傷風是因為冬天兇猛暴戾的氣息造成的,不是其他可以慢慢治療的疾病,所以他特別詳細地寫了這本書,卻簡略地寫了雜病。如果能根據名字來探求它的真實情況,那麼思考就能完成一半了。

不幸此書傳世久遠,遺帙頗多。晉太醫令王叔和得於散亡之餘,詮次流傳,其功博矣。惜乎以己論混經,未免穿鑿附會。成無己氏因之,順文註釋,並無缺疑正誤之言,以致將冬時傷寒之方,通解溫暑,遺禍至今而未已也。溫暑必別有方,今皆失而無徵也。我朝宋景濂學士嘗嘆《傷寒論》非全書,得其旨哉!蓋傷寒之初中人,必先入表。

白話文:

很遺憾,這本書流傳的時間太久,遺失的篇章不少。晉朝太醫令王叔和在散失的殘餘中得到了它,並加以詮釋流傳,他的功勞很大。可惜他將自己的觀點混入經書中,難免牽強附會。後來的成無己先生順著他的註釋,並沒有補充疑問或更正錯誤,導致把冬季傷寒的方劑誤解為治療溫熱病,至今仍遺毒未除。溫熱病必定有不同的方劑,現在這些方劑都失傳了,已無跡可循。我朝宋景濂學士曾感嘆《傷寒論》並非完整的著作,真是說到了要點!因為傷寒的初期,必定先侵犯人體內部。

表者何?即足太陽寒水之經。此經行身之後,自頭貫脊,乃有頭疼脊強,惡寒之證。在他經,則無此證矣。況此經乃一身之綱維,為諸陽之主氣,猶四通八達之衢,治之一差,其變有不可勝言者矣。故宜此二湯發散表中寒邪,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若以此湯通治春溫夏熱之病,則誤之甚矣。

白話文:

「表」指的是什麼?就是足太陽膀胱經。這條經絡沿著身體後側行進,從頭部貫穿到脊椎,所以會出現頭痛、脊背僵硬、畏寒的症狀。其他經絡不會有這些症狀。況且這條經絡是人體的綱領,是諸陽經的統帥,就像四通八達的道路一樣。如果治療稍有偏差,其變化難以預料。因此,適合用這兩帖湯藥發散體表的寒邪,正如經文中所說:「辛甘發散,為陽者。」如果用這帖湯藥來治療春季溫病或夏季暑熱,那就大錯特錯了。

曰:傷寒發於冬時,已聞命矣。邪之在表,為太陽經也。一經而有二藥之分又何耶?曰:在經雖一,然則有榮衛之分焉。寒則傷榮,證乃惡寒發熱而無汗,脈浮緊。蓋浮為在表,緊為傷寒,有寒則見,無寒則不見也。當用麻黃輕揚之劑發而去之,寒邪退而汗出表和而愈矣。

白話文:

古文:傷寒發病於冬季,這是已經知道的事情。邪氣在人體表層,便是太陽經受影響。一個經絡卻有兩種不同的藥物區分,這是為什麼呢?

白話文:雖然是在同一個經絡,但卻有榮衛之分的區別。寒氣侵襲了榮衛,就會出現惡寒、發燒但不出汗的症狀,脈象浮緊。浮脈表示邪氣在表層,緊脈表示受了寒氣,有寒氣才會出現,沒有寒氣就不會出現。應該使用麻黃這種發汗的藥物,驅除寒氣,寒邪退去,汗出表示表層調和,病就能好了。

曰:緊脈固為矣。脈之緩者,亦用桂枝又何耶?曰:風則傷衛,衛傷則自汗。緣太陽受風,不能衛護,腠理疏而汗泄,所以脈見浮緩也。脈雖浮緩,其受寒則一,故亦宜桂枝辛溫之藥解散寒邪,腠理閉而汗止表和而愈。又有榮衛俱傷者,二湯又難用也,故復設大青龍湯。然此藥難用,非庸俗得而識也。

白話文:

他說:脈搏緊實,當然可以用桂枝湯。脈搏緩慢的,也用桂枝湯,這是為什麼呢?他說:風邪會損傷衛氣,衛氣受傷就會自發出汗。因為陽明經受風,不能保護身體,皮膚腠理疏鬆,汗液就會外泄,所以脈象表現為浮緩。脈象雖然浮緩,但是受寒的情況是一樣的,所以也適合用桂枝這種辛溫的藥物來驅散寒邪,閉合腠理,止住汗液,調和表氣而讓疾病康復。還有榮氣和衛氣同時受傷的情況,前面的兩種藥方就難以使用了,所以又制定了大青龍湯。不過這種藥方很難使用,不是一般俗人能夠認識的。

曰:溫暑既無方法,治之則將奈何?脈證與傷寒有何分別?曰:溫暑雖殊,亦冬時感受寒邪而不即散,在人身中伏藏,歷二三時之久,天道大變,寒化為熱。人在氣交之中,亦隨天地之氣而化。觀仲景以即病之傷寒與溫暑時令為之名,豈無異哉!治之之方,亦必隨時以用辛涼苦寒矣。

白話文:

有人說:溫病和暑病既然沒有具體的方法,那麼治療時該怎麼辦呢?脈象和證狀與傷寒有什麼不同?

回答說:溫病和暑病雖然不同,但也是因為冬天感受了寒邪沒有及時散發,潛伏在人體內二三個月時間,天氣發生了巨大變化,寒氣轉化成了熱氣。人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也會隨著天地之氣而變化。你看仲景根據病情的不同和氣候時令將疾病命名為傷寒或溫暑,難道沒有區別嗎?治療的方法也必須根據時令使用辛涼苦寒的藥物。

安得概用冬時治寒辛溫之方乎?今無其方者,蓋散亡之也。經既稱變為溫,變為熱,則已改易冬時之寒為溫熱矣,方亦不容不隨時改更也。夫溫病欲出,值天時和煦,自內達表,脈反見於右關不浮緊而微數。曰,惡寒否乎?曰:傷寒自冬月風寒而成,外則有惡寒惡風之證。既名為溫,則無此證矣。

白話文:

怎麼能用冬天的治療寒症的辛溫之方來概括呢?現在找不到這種方法,可能是失傳了。經文已經提到病症會轉變成溫熱,那麼已經改變了冬天的寒冷,轉變為溫熱了,藥方也必須隨著病症變化而改變。溫病要發作的時候,碰上天氣和煦,從內達於表,脈象出現在右關脈上,不浮緊而微微數。問道:「惡寒嗎?」回答說:「傷寒是由冬月的風寒引起的,外部會有惡寒惡風的症狀。既然現在稱之為溫,就不會有這些症狀了。」

曰:然則子之言何所據乎?曰:據乎經耳。經曰:太陽病,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不惡寒則病非因外來,渴則明其自內達表。曰:春夏之病,亦有頭疼惡寒、脈浮緊者何也?曰:此非冬時所受之寒,乃冒非時暴寒之氣耳。或溫暑將發,又受暴寒,雖有惡寒脈浮之證,未若冬時之甚也,宜辛涼之藥通其內外而解之,斷不可用桂枝之劑矣。曰:溫熱與傷寒治之不同,既聞命矣。

白話文:

問:那麼你說的話有什麼依據嗎? 答:根據醫經。經上說:太陽病(指外感熱病),如果發熱、不畏寒卻口渴,這是溫病。不畏寒說明疾病不是由外來寒邪引起的,口渴說明體內的熱邪已經到達體表。

問:春夏之際發病,也有人有頭痛惡寒、脈象浮緊的症狀,這是什麼原因? 答:這不是冬天受的寒邪,而是感染了不時而至的寒氣。或者原本是溫熱病將要發作,又受了寒邪,雖然有惡寒、脈浮的症狀,但不及冬天的情況嚴重。應該用辛涼藥物疏通體內外寒熱,解除病症,不能使用桂枝類的藥物。

問:溫熱病和傷寒的治療方法不同,我已經明白了。

敢問傷寒之在三陽則為熱邪,既傳三陰則為陰證矣,法以熱治,固其宜也。三陰篇以四逆散涼藥以治四逆,大承氣湯以治少陰,其故又何耶?嗚呼,此蓋叔和以殘缺之經作全書詮次,將傳經陰證與直中陰經之陰證混同立論,所以遺禍至今而未已也。姑略陳之。蓋風寒之初中人也無常,或入於陰,或入於陽,皆無定體,非但始太陽終厥陰也。

白話文:

請問傷寒處於三陽經時會產生熱症,當它傳到三陰經時就會變成寒症。用熱性藥物治療,這固然是正確的。三陰篇用四逆散這個涼性藥物來治療四逆症,大承氣湯來治療少陰症,這是什麼道理呢?

唉,這應該是叔和用殘缺的醫經來編成整本書造成的,他把傳經陰證(從陽經傳到陰經)和直中陰經的陰證混為一談來立論,所以造成後世至今的禍害。我來簡單說明一下。風寒剛開始侵犯人體時,沒有固定的規矩,有時侵犯陰部,有時侵犯陽部,都不固定,不僅是從太陽經開始發展到厥陰經。

或自太陽始,日傳一經,六日至厥陰,邪氣衰不傳而愈者,亦有不罷再傳者,或有間經而傳者,或有傳二三經而止者,或有終始只在一經者,或有越經而傳者,或有初入太陽,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真陰證者,或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緣經無明文,後人有妄治之失。若夫自三陽傳次三陰之陰證,外雖有厥逆,內則熱邪耳。

白話文:

疾病可能從太陽經開始,每天傳播到一條不同的經絡,直到第六天傳到厥陰經。這時,邪氣衰弱,自然會痊癒,也有的不會再傳播。有的是隔了一個經絡才傳播,有的只傳播到兩三個經絡就停止,有的始終只在一個經絡中運行。有的會越過經絡傳播,還有的是剛進入太陽經,還沒有出現鬱熱的症狀,就進入少陰經,變成真正的寒證。也有的直接進入陰經,變成寒證。由於古籍中沒有清楚的記載,後人因此有錯誤治療的失誤。如果病情從三陽經傳到三陰經,變成陰證,雖然外表有厥逆的症狀,但內部其實是熱邪。

若不發熱,四肢便厥冷而惡寒者,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自叔和立說之混,使後人蒙害者夥矣。夫太陽受邪,行盡三陽氣分,傳次三陰血分,則熱入深矣。熱入既深,表雖厥冷,真熱邪也。經云:亢則害,承乃制。熱極反兼寒化也。若先熱後厥者,傳經之陰證也。經云: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是也。

白話文:

如果不發燒,四肢就冷得要死,還怕冷,這纔是真正被寒邪侵入陰經造成的症狀。從《叔和脈經》提出這個混淆的說法以來,後人因此受到誤導者不知有多少。

太陽經受到邪氣入侵,會循序經過三陽氣分,再傳到三陰血分,這時候熱氣已經深入體內。熱氣深入後,即使體外表感覺很冷,其實真正的熱邪氣還在體內。經書上說:陽氣過盛會造成傷害,陰氣充足才能制陽氣。也就是說熱氣極盛時,反而會產生寒氣。

如果先發燒後才四肢冰冷,纔是陰經傳入經絡的症狀。經書上說:四肢冰冷嚴重,體內熱氣也嚴重;四肢冰冷不嚴重,體內熱氣也不嚴重。

故宜四逆散、承氣湯,看微甚而治之。如其初病便厥,但寒無熱,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急宜四逆輩以溫之。經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尚何疑哉!又有日傳二經為兩感者,傳經未終而斃矣。病有標本,治有逆從,豈可概論之乎?曰:陰證之不同,已聞命矣。

白話文:

因此應該使用四逆散、承氣湯,視情況輕重而治療。例如患者在發病初期就昏厥,但只有寒冷沒有發熱,這就是直接由陰經引發的寒證,必須立刻使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溫補。經書上說:發燒怕冷的是因為陽經感受寒邪;不發燒怕冷的是因為陰經感受寒邪。這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還有的日傳兩經,稱為兩感,病邪傳到另一條經脈時,患者就死掉了。疾病有標證和本證,治療有逆治和從治,怎麼能一概而論呢?他說:陰證的區別,我已經聽教誨了。

嘗讀劉守真書云:傷寒無陰證,人傷於寒則為熱病,熱病乃汗病也。造化汗液,皆陽氣也。遍考《內經》、《靈樞》諸篇,並無寒證,乃雜病也,叔和誤入之耳。守真高明之士,亦私淑仲景者,而議論之異又何耶?曰:雖守真之明達,蓋亦因《傷寒論》以桂枝、麻黃湯通治寒暑之誤而有是說。故叮嚀云:天道溫熱之時,用桂枝湯必加涼藥於其中,免致黃生斑出之患。

白話文:

我曾經讀過劉守真的書,他說:傷寒沒有陰證,人受寒了就會發熱,發熱就是出汗的病。人體出汗,都是陽氣在發揮作用。仔細考察《內經》、《靈樞》等醫書,裡面都沒有記載什麼寒證。寒證其實是其他雜亂的疾病,是張仲景誤認為寒證罷了。劉守真是高明的醫生,也算是張仲景的私淑弟子,那為什麼他們的見解會不同呢?原因在於,儘管劉守真見識淵博,但他也是因為《傷寒論》中用桂枝湯、麻黃湯治療寒熱疾病的錯誤觀點而有這樣的說法。所以,他再三強調:在天氣溫暖的時候使用桂枝湯,一定要加入涼藥,以避免皮膚上長黃斑。

若知此湯自與冬時即病之傷寒設,不與過時之溫暑設,則無此論矣。觀其晚年悟道,著《病機氣宜保命集》,其中羌活湯辛涼之藥,以治非時傷寒,其妙如神,足可補仲景之遺亡,何其高哉!夫《內經》言傷寒即為熱病而無寒者,語其常也。仲景之論有寒有熱者,言其變也。

白話文:

如果知道這個方劑是專門針對冬季發病的傷寒而設,而不是針對過期的溫熱暑邪而設,那麼就不會有這個爭議了。看孫思邈晚年悟道後,寫了《病機氣宜保命集》,其中羌活湯是一味辛涼的藥物,用來治療非時傷寒,其效果神奇,足以彌補張仲景所遺漏的不足,真是太高明瞭!《黃帝內經》中說傷寒就是熱病,沒有寒症,這是說的一般情況。仲景的理論中有寒有熱,這是說到了寒症的變化。

合常與變而無遺者也。所謂道並行而不悖,而反相為用也。此其所以為醫家萬世之準繩標的也歟。客唯而退,遂請著其說於上云。

白話文:

這是醫學中結合常規與變通,面面俱到的原則。所謂「道並行而不悖,而反相為用」,指的就是這一點。因此,它成為歷代醫家的指南針和目標。客人聽後心悅誠服地告退,並請求將這個理念寫在上面(指字帖或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