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4)

1. 西江月

小兒或病咳嗽,醫家症要分明,咳為有傷於肺經,嗽則脾家病症。有聲無痰是咳,無聲有痰嗽真,時乎咳嗽病同臨,有聲有痰一定。

白話文:

小孩子的咳嗽,醫生要弄清楚病症。咳是肺經受損,嗽是脾胃疾病。有聲音沒痰是咳,沒聲音有痰是嗽。有時咳嗽和嗽同時發作,有聲音有痰是肯定的。

小兒傷風咳嗽,其症身熱憎寒,自汗躁煩不安然,日夜嗽聲無遍。時常鼻流清涕,咽喉不利痰涎,脈浮頭痛症多端,治則宜乎發汗。

白話文:

小兒感冒咳嗽,症狀包括發燒、怕冷、自汗、煩躁不安,晝夜不停咳嗽。經常流清鼻涕,咽喉不舒服,有痰液。脈象浮快,頭痛,症狀繁多。治療原則是促使發汗。

咳嗽或傷寒症,此因飲冷形寒,冬月坐臥濕地間,抑被冷風吹犯。其症脈緊無汗,煩躁不渴惡寒,治宜發散汗為先,藥用參蘇飲驗。

白話文:

咳嗽或感冒,是因為喝了冷飲,受了寒氣,在冬天坐或躺在濕地上,或是被冷風吹到。症狀是:脈搏緊實,不流汗,煩躁不安但不覺得口渴,怕冷。治療原則是發散汗液,可以用參蘇飲來治療。

若是咳嗽傷熱,其症面赤躁煩。飲水不止膈咽乾,咳唾稠黏症現。甚則急喘而嗽,痰涎必生喉咽,潮熱手足或冰寒,小兒多有此患。

白話文:

如果咳嗽是因為熱症造成的,症狀通常是臉紅、心煩意亂。喝水也不能止渴,橫隔膜和喉嚨都乾乾的,咳出的痰稠黏。嚴重時會喘不過氣,喉嚨裡會產生痰液,身體發熱,手腳則發冷。這種情況在兒童中比較常見。

咳嗽若患火症,決然咯唾血膿,甚者七竅血流通,此是肺熱火動。若吐青綠白水,胃冷停飲相攻,嗽吐痰涎乳食中,宿滯不消取用。

白話文:

咳嗽與火症

如果咳嗽伴有火症,就會吐出帶血或膿的痰液,嚴重時甚至會從七竅流出帶血的液體。這是因為肺部過熱,火勢旺盛所致。

咳嗽與胃寒

如果咳嗽時吐出青綠色或白色的水液,則說明胃部受寒,積聚了過多的液體,這些液體會湧上來導致咳嗽,吐出的痰液中帶有食物殘渣,這是因為宿食沒有完全消化造成的。

要知治嗽大法,依時認症扶持,春天外感症無疑,夏是炎上火氣,秋則肺傷濕熱,冬為風冷相隨,相時而動作良醫,對症依方用劑。

白話文:

相sac病得

大抵實者當下,虛則補藥為宜,寒者溫散藥中推,熱症清涼為貴。風則尤當發散,停痰消逐為施,初然止澀莫投之,總要化痰順氣。

白話文:

一般來說,身體實症應立即治療,虛症則宜使用補藥;寒症應使用溫暖發散的藥物,熱症則以清涼止熱為宜。風邪侵襲時,更應發散風寒;痰濕停滯,應當消散祛除。初發時不宜使用收澀藥物,總是以化痰順氣為主。

肺乃五臟華蓋,皮毛易感風寒,初醫發汗最為先,杏仁麻黃最驗。薄荷石膏甘草黃芩桔梗人參前胡枳殼臘茶煎,一服諸風發散。

白話文:

肺臟就像五臟六腑的保護傘,皮膚和體表容易受到風寒侵襲。初期治療以發汗為主,杏仁和麻黃是最好的選擇。

薄荷、石膏、甘草、黃芩、桔梗、人參、前胡、枳殼、蠟茶一起煎服,一劑下去,所有風寒之邪都會發散出去。

久咳不宜發汗,化痰順氣為宜,潤下玉液有神奇,不效再行湯劑。貝母陳皮枳殼,茯苓甘草芩梔,前胡薄荷杏仁泥,有熱石膏堪取。

白話文:

長期咳嗽不宜發汗,應以化痰順氣為宜。可以在舌下含服潤下玉液,有奇效。如果無效,再服用湯劑。藥方中包含貝母、陳皮、枳殼、茯苓、甘草、黃芩、梔子、前胡、薄荷、杏仁泥等藥材。如果有發熱症狀,可以添加石膏。

久咳痰壅發熱,看他二便何如,若還清利是中虛,只用抱龍區處;如果秘結實熱,葶藶五色驅除,要分虛實不須拘,此是小兒命主。

白話文:

長期的咳嗽、痰液堵塞導致發燒。檢查小兒的大便和小便狀況,若大便通暢、小便清澈,表示是體虛引起的。只用扶助陽氣的藥物治療即可。如果大便乾結、體格壯實,發燒明顯,就用葶藶等五種藥材來驅除邪氣。治療時要分清虛證和實證,不要拘泥於藥方。這是治療小兒咳嗽發燒的重要原則。

久咳連聲出血,清金降火為佳,芩連甘桔款冬花,知貝二冬多下,去白陳皮枳殼,前胡地骨霜瓜,茯苓玄參茅根加,此個方兒無價。

白話文:

長時間咳嗽伴有血絲,清熱降火的方子最有效。可用黃芩、黃連、甘草、桔梗、款冬花、知母、二冬湯劑服用。加入去除白膜的陳皮、枳殼、前胡、地骨皮、霜瓜、茯苓、玄參、茅根,這個方子非常珍貴。

大凡咳嗽治法,必須清化痰涎,化痰順氣最為先,氣順痰行咳減。順氣陳皮枳殼,化痰半夏天南,黃芩梔子火邪干,桔梗茯苓開滲。

白話文:

治療咳嗽的方法,必須要清化痰液,化痰順氣最為重要。氣順了,痰液就能排出,咳嗽就會減輕。順氣可以用陳皮、枳殼,化痰可以用半夏、天南星,黃芩、梔子可以治療火邪,桔梗、茯苓可以開通滲泄。

虛咳時加作熱,面黃氣短無神,當歸陳皮白茯苓,梔子黃芩桔梗,知貝前胡天麥,甘草枳殼人參,更加黃柏妙如神,煎用生薑作引。

白話文:

當虛弱的咳嗽轉為發熱,面容發黃、氣息短促、精神不振時,可使用當歸、陳皮、白茯苓、梔子、黃芩、桔梗、知母、前胡、天麥、甘草、枳殼和人參。如果加上黃柏,效果會非常好。煎煮時加入生薑作為引子。

久咳連聲不已,面青目竄常籲,胸高肩息汗如珠,臉白唇青背屈,骨瘦如柴潮熱,鼻乾發燥神虛,啞嗄驚搐不須拘,縱有靈丹無處。

白話文:

長期咳嗽連連不絕,臉色蒼白,眼睛充血浮腫,常覺得熱,胸部起伏劇烈,肩部呼吸急促,出汗如珠,臉色蒼白,嘴脣青紫,後背彎曲,身體瘦得像柴,潮熱,鼻子乾燥發熱,精神萎靡,聲音嘶啞,抽搐不止。即使有靈丹妙藥也無濟於事。

2. 蛤蟆瘴論症治歌

咳嗽小雞鳴,痰多吐血淋,升麻湯一劑,管叫得安寧。

3. 心腹痛門

心腹痛有六:有寒,有熱,有食,有積,有蟲,有霍亂。

凡小兒外感風寒,內傷冷物,胃氣當心而痛,啼哭悶絕,手足冷,或吐或不吐,以熱手按摩則止者,用草豆蔻丸主之。

白話文:

當兒童因感受風寒或誤食寒冷食物而導致胃氣上逆心痛,哭鬧不止,手腳冰涼,有時嘔吐,有時不嘔吐,用溫暖的手按摩後疼痛減輕者,可使用草豆蔻丸進行治療。

凡小兒受寒,繞腹疼痛,叫哭不寧,手足冷,汗出,或泄或不泄,得熱稍定,以理中湯主之。

白話文:

凡是小孩受了風寒,肚子周圍絞痛,哭鬧不止,手腳冰冷,出汗,可能拉肚子或不拉肚子,得到溫暖後稍微好轉,可以用理中湯來治療。

凡小兒腹痛,無時舉發者,此積痛也。不可數下,下則氣傷而難愈,以集聖丸調之。

白話文:

如果小孩子的肚子痛,沒有特定時間發作,這叫做「積食痛」。不可以反覆用瀉藥,因為這樣會損傷氣血,讓病情難以痊癒。應該使用「集聖丸」來調理。

凡小兒飲食之後,卒然腹痛,此傷食也。須問其平日,曾有此疾否?若原無此疾,作傷食看,以丁香脾積丸利去所傷之食,用原傷之物,煎湯送下。後以集聖丸調之。若原有此疾,當作積論。

白話文:

對於小兒在進食後突然出現腹痛,這種情況稱為「傷食」。

首先要詢問家長,孩子平時是否有這種問題。如果以前沒有,則可以判斷為傷食,可以使用丁香脾積丸來幫助排出體內未消化的食物。同時,用導致傷食的食物煎煮湯水,讓孩子服用後沖服藥丸。之後再用集聖丸來調理身體。

如果孩子以前就曾有腹痛問題,則應考慮是積食。

凡小兒心腹疼痛,嘈雜,口吐清水,面黃肌瘦,得食即止,肚飢又作嘈雜痛,此蟲痛也。先用雄黃解毒丸苦楝白皮煎湯吞下,追去其蟲,後用集聖丸調之。如元氣弱者,不可下,只用集聖丸主之。

白話文:

凡是小孩肚子痛、胸口痛、腹中發出噪音、嘴巴吐出清水、臉色發黃、肌肉消瘦,吃東西後疼痛就會暫停,餓的時候又開始腹痛、發出噪音,這就是寄生蟲導致的疼痛。

首先使用雄黃解毒丸來解毒,再喝下苦楝根白皮煎煮的湯汁,把寄生蟲趕走。然後再用集聖丸來調理身體。

如果小孩元氣很弱,不能使用瀉藥,只能使用集聖丸來治療。

凡小兒晝則無事,夜則啼哭,此腹痛也。蓋腹屬陰。痛主寒,遇夜則發,陰寒甚也。以理中丸,燈心燒灰煎湯下。

白話文:

如果小兒白天沒事,到了晚上就哭鬧,這是肚子痛的症狀。因為肚子屬陰,痛多由寒氣引起,而到了晚上,陰寒之氣更盛,就會發作。可以用理中丸,用燈芯燒成灰後煎湯服用。

草豆蔻(麵包煨去油,一錢),陳皮(六錢),澤瀉半夏(各一錢),桃仁(去皮尖,七粒),麥芽(炒,二錢半),神麯(炒),柴胡薑黃(各四錢)

白話文:

草豆蔻(用麵包烘焙去除油脂,1 錢)

陳皮(6 錢)

澤瀉(1 錢)

半夏(1 錢)

桃仁(去皮去尖,7 粒)

麥芽(炒製,2.5 錢)

神麯(炒製)

柴胡(4 錢)

薑黃(4 錢)

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白湯下。

丁香脾積丸

丁香,良薑(醋炙,各五錢),木香巴豆霜,三稜(煨),莪朮(各三錢),青皮(醋浸去白,五錢),皂角(燒存性,二錢),百草霜(四錢)

白話文:

丁香、良薑(用醋炙烤,各 50 公克),木香、巴豆霜、三稜(烘焙過)、莪朮(各 30 公克),青皮(用醋浸泡後去除白膜,50 公克),皁角(燒製後保留活性成份,20 公克),百草霜(40 公克)

共為末,醋糊丸。有積,茴香湯下。傷食,原物湯下。水瀉者,甘草湯下。

白話文:

做成粉末,用醋調和成丸子。有積食,用茴香湯送服。傷食,用原物湯送服。拉肚子,用甘草湯送服。

祖傳治腹痛,甚者,解毒丸下之,輕者,脾積丸下之。

凡小兒心腹痛急,面青,手足冷,指甲青,目上竄,悶亂煩躁,狂言邪語,噴藥喘急者,皆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