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別論 (31)

回本書目錄

別論 (31)

1. 腎著湯、苓薑朮甘湯(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之注釋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如帶五千錢,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主之。(《金匱要略》)

白話文:

患有腎著病的人,身體沈重,腰部寒冷,宛如坐在水裡一般,身體浮腫如同水狀,但是卻不覺得口渴,小便正常,飲食也和從前一樣,這是屬於下焦的疾病。如果勞累出汗,衣服裡冷濕,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腰部以下冷痛,好像帶著五千個銅錢一樣沉重,這時可以用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來治療。(《金匱要略》)

【註】

和久田氏曰:「腎位夾臍左右,故腰以下病,名腎著,記其位也。水氣病多渴,故云反不渴。凡水氣病氣上衝者,小便不利,此病無衝逆之證,而在下焦,故小便自利也。所謂自利者,不用藥而自通,即小便比尋常較多之謂也。所謂飲食如故者,與未得病以前飲食無異也。此屬下焦,以示胃中無變化也。

白話文:

和久田先生說:「腎的位置在肚臍左右兩側,所以腰以下的疾病,稱為腎著,這是根據它的位置來命名的。水氣病的患者大多口渴,但這個病的患者卻不渴。水氣病的患者因為病氣上衝,所以小便不利。但這個病的患者沒有衝逆的症狀,而是在下焦,所以小便自然通暢。所謂自然通暢,就是不用藥物,小便就能自己通暢,也就是說小便比平時多。所謂飲食如故,就是和沒生病以前飲食沒有區別。這是因為這個病屬於下焦,說明胃中沒有變化。」

下焦,臍以下也。身勞云云,病因也。然此但云下焦得濕氣之由,不僅得諸衣裡之冷濕也。余按下焦易虛,故寒濕必感自下焦,蓋下焦感寒濕之所也。此方主以茯苓、乾薑者,去寒利水也,其無心下悸、目眩等證者,以無氣衝逆之候也。」

白話文:

下焦:指的是肚臍以下的部位。

文中提到「身勞云云」是引發疾病的原因。但這只說明瞭得濕氣的原因之一,不僅僅是衣服受涼的影響。

我認為,下焦容易虛弱,因此寒濕之氣必定是從下焦開始的,這正是下焦會受到寒濕之氣侵犯的原因。

本方以茯苓、乾薑為主,目的是祛除寒濕、利水消腫。之所以沒有心悸、目眩等症狀,是因為沒有氣血上逆的情況。

苓薑朮甘湯方

甘草、朮各6克,乾薑、茯苓各12克。

上銼細,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白話文:

苓薑朮甘湯方

甘草、白朮各六克,乾薑、茯苓各十二克。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六百毫升水煎煮至三百毫升。過濾去渣,一天分成三次,溫熱服用。

2. 苓薑朮甘湯之腹證

本方不但於苓桂朮甘湯桂枝乾薑,然二方之異處歸結於一為有乾薑而無桂枝,一為有桂枝而無乾薑之點。即苓桂朮甘湯無乾薑而有桂枝,故其證必有上衝目眩之證,是水毒之上衝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與苓桂朮甘湯不同之處,在於苓桂朮甘湯去掉了桂枝,加上了乾薑。兩個藥方的差別,就在於一個有乾薑而沒有桂枝,一個有桂枝而沒有乾薑。苓桂朮甘湯沒有乾薑,但有桂枝,所以它的症狀一定有上衝目眩的現象,這是水毒上衝的緣故。

然此毒主集於上半身,前證之外且現胃內停水,至本方以無桂枝而有乾薑,此水毒不上衝而下降,集中於下半身,故其證無上衝目眩之證,胃內停水完全不存,或雖存在亦不過些微而已。乾薑與附子併稱大熱藥,且有驅逐水毒之作用,故其證必有寒冷或厥冷與水毒之隱見,此仲景所以云身體重(總有重感,為組織中有水毒之徵也)。又稱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是浮腫狀也)。

白話文:

這種毒素主要積聚在上半身,除了之前的證狀外,還會出現胃內積水,到這個方劑中沒有桂枝而有乾薑,這種水毒不上衝,而是下降,集中在下半身,所以它的證狀沒有上衝,頭暈的證狀,胃內積水完全消失,或者即使存在也只有很少。乾薑和附子都被稱為大熱藥,並且具有驅逐水毒的作用,所以它的證狀一定會伴有寒冷或厥冷,以及水毒隱形出現,這就是仲景所說的「身體沉重」(總有沉重感,是組織中有水毒的徵兆)。又稱腰部寒冷,像坐在水中,形狀像水(這是浮腫的狀態)。

又云腰以下冷痛腫重,如帶五千錢也。如是,本方證因水毒聚集於下半身,為此毒浸潤之結果。組織弛縱膨大,故腹部軟弱無力也。往往類似八味丸證之臍下不仁,然無如彼之有口渴煩熱之證,得以分之。又本方證之小便自利疑似豬苓湯證之小便淋瀝,彼以陽證有口渴熱狀,本方證以陰證而無此等證,得以別之。

白話文:

又提到腰部以下的部位感到寒冷、疼痛、腫脹和沉重,就像綁了五千個銅錢一樣。如果是這樣,那麼這種症狀的根本原因是水毒聚集在下半身,這是毒素浸潤的結果。組織鬆弛、膨大,因此腹部軟弱無力。這常常類似於八味丸的症狀,臍下沒有知覺,但沒有像八味丸那樣有口渴、煩熱的症狀,因此可以將其區分開來。而且本方症的尿液自然通暢,類似於豬苓湯的症狀,尿液滴瀝。但豬苓湯是陽證,有口渴、發熱的症狀,本方症是陰證,沒有這些症狀,因此可以將其區分開來。

《宣明論》曰:「腎著湯治胞痹(膀胱麻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

求真按:「小便自利者,有膀胱括約肌之麻痹。小便不利者,為利尿肌之麻痹也。」

《古方便覽》本方條曰:「友人某,患淋瀝之證多年,腰腳冷而夜不能寐,心下悸,與此方,諸證痊愈。」

白話文:

**《宣明論》說:「腎著湯治膀胱麻痹,小便排不出來,鼻涕透明。」

求真按:「小便自己能排的,是膀胱括約肌麻痺。小便排不出的,是利尿肌麻痺。」

《古方便覽》中方劑的條目說:「我的一個朋友,患淋瀝症(小便頻繁)多年,腰和腳冰冷,晚上睡不著,心臟撲通撲通跳,給他用了這個方子,所有的症狀都痊癒了。」

一婦人平素上衝頗甚,且有心悸之證,先師令服苓桂朮甘湯,盡夜大腹痛,苦楚不可言。師往復診,見疼痛之狀集於腰部,因與此方一劑,頓瘥。

白話文:

有一位婦女 平時經常感到胸悶氣急、心悸,我的老師讓她服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組成的中藥湯劑,她服用後整晚肚子劇烈疼痛,痛苦不堪。老師再次診視,發現疼痛的部位集中在腰部,於是給她開了這個新的藥方,她服用後很快就痊癒了。

一人年七十三,平生小便頻數,腰冷如坐水中,厚衣蓋坐,時精液自泄不禁,諸治無效,已十餘年矣。余診有心下悸,即用此方痊愈。

白話文:

有一個人今年七十三歲,從小到大一直頻尿,腰部就像坐在水裡一樣寒冷,即使穿著厚厚的衣服也會感到寒冷,而且還時常不小心漏出精液,多年來一直尋求各種治療方法,卻沒有任何效果,已經有十幾年之久了。我診斷出他患有心悸,便使用以下方劑,經過治療後他完全康復了。

《生生堂醫談》曰:「一老婦人來請治,腰腳冷,腳痿弱,一步不能行,如此已十年矣。予乃作苓薑朮甘湯,並放痧使出血甚多。初來時,以肩輿,次以人扶,又次以杖倚,復次能自步不俟杖矣。」

白話文:

《生生堂醫談》記載:「有一個老太太來求醫,她的腰腳很冷,腿腳很弱,一步都走不了,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十年。我給她開了一個方子,叫做「苓薑朮甘湯」,並放血,放了很多血。她第一次來的時候,要抬著她來,第二次有人扶著她,第三次她可以拄著柺杖走,然後又可以自己走路,不用柺杖了。」

求真按:「此病者為本方證兼有瘀血也。」

白話文:

求真曰:「此病應屬本方證,兼而有瘀血。」

《用方經權》本方條曰:「吾子幹先生,以此劑專治夏秋之月身體懈惰,手足酸疼,腰以下重或浮腫,或發熱惡寒,泄瀉腹痛,渴而引飲,或下利後重者,活潑自在,其效如神,蓋是得心應手者。先生嘗云:『夏秋月,水冷大行。當此時,若人有固有之寒飲,則內外相感,成上述之患,令備此劑,以為通治。』」

白話文:

《用方經權》本方的條文說:「我的老師幹先生,用這個藥方專門治療夏秋之月的身體懈怠、手足痠疼、腰部以下沉重或浮腫、發熱惡寒、泄瀉腹痛、口渴而想喝水、或下痢後感覺沉重等症狀,藥方效果很好,就像神靈保佑一樣,這是因為對症下藥的緣故。老師曾經說:『夏秋之月,水寒之氣盛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有固有的寒飲,則內外互相影響,就會形成上述的疾病,備好這個藥方,可以用來通用治療。』」

求真按:「吾氏所述,有發熱惡寒,渴欲引飲之證,正與師論矛盾。本方果有此等症狀否?余未知之,茲記之以為後日之參考。」

白話文:

求真按:我的家族中有人敘述有發熱畏寒,口渴想喝水的情形,與老師的論點相矛盾。這個處方是否真的有這些症狀?我不知道,現在先把這些情形記下來,做為日後參考。

《麻疹一哈》曰:「一婦女,年約三十,發疹時,身熱甚,疹出不多,兩顴色赤,如以帛裹朱,喘咳短氣,煩躁不得眠,口渴欲飲水,因作大青龍湯使服之。五帖,前證稍安,遍身汗出如流,疹子從汗而出。疹收後,月經至期不來,右脅下凝結成塊,腰以下至足跗皆浮腫,大便自利,小便不利,更作苓薑朮甘湯使飲之。三十餘日,月經倍常,或下黑塊數枚,於是脅下凝結者消,浮腫亦退,經信不違矣。

白話文:

在《類聚方廣義》的本方條款中提到,如果在這個方劑中加入杏仁,就叫做腎著湯。它可以治療孕婦浮腫、小便自利、腰髀冷痛和喘咳。另外,它也可以治療老人平日小便失禁、腰腿沉重冷痛的情況。此外,對於男女遺尿,即使到了十四五歲還沒有康復的,也是最難治療的,此時可以在此方中加入反鼻,就能夠發揮療效。另外,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加入附子。(譯者註:「反鼻詳情請參閱拾掇篇」)

求真按:「本方有治遺尿之效,雖如尾臺氏說,然非特效藥,不可漫用。以余之經驗,則此病者反多石膏劑之證。」

白話文:

求真:「本藥方有治療遺尿的功效,雖然如尾臺氏所說,但並非特效藥,不可隨意使用。以我的經驗來看,這種病反而多是石膏劑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