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介部第四十六卷 (1)

回本書目錄

介部第四十六卷 (1)

1. 介之二

(蛤蚌類二十九種)

白話文:

蛤蚌類二十九種

※ 蛤蜊:即文蛤,海濱多有。

※ 蜆子:又稱青蜆,多產於江河中。

※ 蚶子:殼堅厚,殼緣有 зуб 或顆粒。

※ 牡蠣:殼薄而脆,生於淺海。

※ 海螺:又稱螺螄,種類繁多。

※ 地螺,外形似海螺,但殼較厚。

※ 螄螺,又稱螄蚶,殼薄而圓。

※ 赤貝,又稱紅貝,殼色鮮紅。

※ 文蛤,殼上紋路清晰,似文字。

※ 偏口螺,殼口偏於一邊。

※ 灘貝,潮汐時出現在灘塗上。

※ 江瑤,殼較大,外觀類似扇子。

※ 薄殼,殼薄如紙,多產於海中。

※ 血蛤,殼較厚,肉質肥美。

※ 芸蛤,又稱花蛤,殼上有花紋。

※ 瀨蛤,又稱香螺,殼上有條紋。

※ 蚶蜆,殼較小,形狀似蜆。

※ 馬蹄螺,殼形似馬蹄。

※ 毛蚶,殼上覆蓋有毛。

※ 刀貝,殼呈刀形。

※ 鴿螺,殼形似鴿子。

※ 象牙螺,殼色似象牙。

※ 盤螺,殼形似盤子。

※ 喜碟螺,殼上有 spiral。

※ 蠑螺,殼形似螺具。

※ 槌螺,殼形似槌子。

※ 海蛤,殼較大,肉質肥美。

※ 蜃蛤,殼較厚,可產出珍珠。

2. 牡蠣

(《本經》上品)

【釋名】牡蛤(《別錄》)、蠣蛤(《本經》)、古賁(《異物志》)、蠔。

白話文:

【名稱】蠔 (《別錄》)、牡蛤(《本經》)、古賁(《異物志》)

弘景曰:道家方以左顧是雄,故名牡蠣,右顧則牝蠣也。或以尖頭為左顧,未詳孰是。

白話文:

弘景說:道家的方術認為左顧的是雄性牡蠣,所以叫牡蠣。右顧的是雌性牡蠣。或者以尖頭的是左顧,目前尚未詳知哪個說法正確。

藏器曰:天生萬物皆有牡牝。惟蠣是鹹水結成,塊然不動,陰陽之道,何從而生?《經》言牡者,應是雄耳。

白話文:

藏器曰:凡天生地養的萬物都有雄性和雌性。只有牡蠣是在鹹水中形成的,形狀堅固不動,陰陽之道怎麼會從中產生?《周易》中所說的雄性,應該是指牡蠣雄性個體。

宗奭曰:《本經》不言左顧,止從陶說。而段成式亦云:牡蠣言牡,非謂雄也。且如牡丹,豈有牝丹乎?此物無目,更何顧盻?

白話文:

宗奭說:《本經》沒有提到左顧(牡)、右顧(牝)牡蠣的分別,我只是引用了陶弘景的說法。段成式也說:牡蠣,是指牡牡蠣,並不是指雄的牡蠣。舉個例子,牡丹花,難道有雌丹花嗎?這種生物沒有眼睛,哪有左顧右盼之說?

時珍曰:蛤蚌之屬,皆有胎生、卵生。獨此化生,純雄無雌,故得牡名。曰蠣曰蠔,言其粗大也。

【集解】《別錄》曰:牡蠣生東海池澤。採無時。

白話文:

李時珍說:蛤蚌這一類,都有胎生、卵生的。只有牡蠣是化生而來的,沒有雌性,只有雄性,所以稱為「牡」。稱之為「蠣」或「蠔」,是因為它的個頭較大。

【集解】《別錄》記載:牡蠣生長在東海的池澤中。全年都可以採收。

弘景曰:今出東海、永嘉、晉安。云是百歲雕所化。十一月採,以大者為好。其生著石,皆以口在上。舉以腹向南視之,口斜向東,則是左顧。出廣州南海者亦同,但多右顧,不堪用也。丹方及煮鹽者,皆以泥釜,云耐水火,不破漏。皆除其甲口,止取胐胐如粉耳。

白話文:

弘景說:現在產於東海、永嘉、晉安的蛤蟆丸,據說都是百歲蛤蟆所化成的。在十一月採收,以較大的為好。蛤蟆丸生長在石頭上,嘴巴朝上。將蛤蟆丸拿起來,肚子朝南,看到嘴巴朝東的,那就是“左顧”。另外出產在廣州南海的蛤蟆丸,也跟這個差不多,只是很多蛤蟆丸都是“右顧”的,所以不能用。煉丹的藥方和煮鹽,都要用泥釜,因為泥釜既能耐水,又能耐火,而且不會破損、漏水。將蛤蟆丸的硬殼去掉,只取裡麪粉狀的東西。

頌曰:今海旁皆有之,而通、泰及南海、閩中尤多。皆附石而生,磈礧相連如房,呼為蠣房。晉安人呼為蠔莆。初生止如拳石,四面漸長,有至一二丈者,嶄岩如山,俗呼蠔山。每一房內有肉一塊,大房如馬蹄,小者如人指面。每潮來,諸房皆開,有小蟲入,則合之以充腹。

白話文:

解說:

根據古文,在沿海地區,特別是在通、泰、南海和閩中,都有大量的海蠣存在。它們依附在岩石上生長,一個個相連,就像房屋一樣,人們稱之為「蠣房」。晉安地區的人稱它們為「蠔莆」。

剛開始的時候,海蠣只有拳頭大小,隨著生長,它們逐漸長大,有些可以達到一兩丈高,看起來就像一座小山,俗稱「蠔山」。

每一個蠣房裡面都有一塊肉,大蠣房的肉像馬蹄一樣大,小蠣房的肉像人的指甲蓋一樣大。每當潮水漲起的時候,蠣房都會打開,如果有小蟲子進入,蠣房就會合攏,把小蟲子吃掉。

海人取者,皆鑿房以烈火逼之,挑取其肉當食品,其味美好,更有益也。海族為最貴。時珍曰:南海人以其蠣房砌牆,燒灰粉壁,食其肉謂之蠣黃

白話文:

取海的人們都會鑿開牡蠣殼,用烈火逼迫它,取出它的肉當成食物食用。它的味道鮮美,而且很有營養。海中出產的牡蠣最為珍貴。李時珍說:南海人常將牡蠣殼砌成牆,燒成灰粉刷牆,而將牡蠣肉當作食物,稱作蠣黃

保升曰:又有𮔻蠣,形短,不入藥用。

白話文:

還有蛤蜊,形狀短小,不入藥用。

斆曰:有石牡蠣,頭邊皆大,小夾沙石,真似牡蠣,只是圓如龜殼。海牡蠣可用,只丈夫服之,令人無髭也。其真牡蠣,用火煅過,以瑿試之,隨手走起者是也。瑿乃千年琥珀

白話文:

斆說:有石牡蠣,它的頭部很大,小一點的夾雜著沙子和石頭,看起來很像牡蠣,只是它的形狀很圓,像龜殼一樣。海牡蠣可以食用,只能由丈夫服用,可以使人沒有鬍鬚。真正的牡蠣,用火煅燒過後,用琥珀測試,隨手拿起來的那個就是真的。琥珀是千年琥珀。

【修治】宗奭曰:凡用,須泥固燒為粉。亦有生用者。

斆曰:凡用牡蠣,先用二十個,以東流水入鹽一兩,煮一伏時,再入火中煅赤,研粉用。

白話文:

修治

宋朝醫家宗奭說:凡要用牡蠣,須先將其用泥巴封固燒成粉末。也有直接生用牡蠣的。

炮製

明朝醫家斆說:凡是用牡蠣,先用二十個牡蠣,放入東流水中,加入一兩鹽,煮沸一晝夜,再放入火中煅燒成紅色,研磨成粉末使用。

時珍曰:按:溫隱居云:牡蠣將童尿浸四十九日(五日一換),取出,以硫黃末和米醋塗上,黃泥固濟,煅過用。

白話文:

李時珍說:溫隱居說將牡蠣在童子尿中浸泡四十九天(每五天換一次),取出後,用硫磺末和米醋塗抹,再用黃泥固濟,煅燒過後使用。

【氣味】咸,平,微寒,無毒。

白話文:

【氣味】鹹,性平,微寒,無毒。

之才曰:貝母為之使。得甘草、牛膝、遠志蛇床子良。惡麻黃、辛夷、吳茱萸。伏硇砂

白話文:

之才說:貝母作為君藥起作用。配伍甘草、牛膝、遠志、蛇牀子效果很好。忌用麻黃、辛夷、吳茱萸。相反,這些藥材入伏硇砂。

【主治】傷寒寒熱,溫瘧洒洒,驚恚怒氣,除拘緩鼠瘻,女子帶下赤白。久服,強骨節,殺邪鬼,延年(《本經》)。除留熱在關節營衛,虛熱去來不定,煩滿心痛氣結,止汗止渴,除老血,療泄精,澀大小腸,止大小便,治喉痹咳嗽,心脅下痞熱(《別錄》)。粉身,止大人、小兒盜汗。

白話文:

【主治】治療傷寒引起的寒熱症狀,溫瘧引起的發熱、寒戰交替的症狀,驚嚇、生氣引起的症狀,消除拘攣、緩解鼠瘻(一種皮膚病),治療女子帶下赤白。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骨骼和關節的強度,殺死邪惡的鬼怪,延長壽命(《本經》)。消除殘留在關節和營衛中的熱邪,虛熱不定時發作,煩悶、心痛、氣滯,止汗、止渴,清除體內的瘀血,治療精液泄漏,收澀大小腸,止大小便,治療喉嚨腫痛、咳嗽,心脅下痞熱(《別錄》)。將藥粉塗抹在身上,可以止大人、小兒的盜汗。

麻黃根、蛇床子、乾薑為粉,去陰汗(藏器)。治女子崩中,止痛,除風熱溫瘧,鬼交精出(甄權)。男子虛勞,補腎安神,去煩熱,小兒驚癇(李珣)。去脅下堅滿,瘰癧,一切瘡腫(好古)。化痰軟堅,清熱除濕,止心脾氣痛,痢下赤白濁,消疝瘕積塊,癭疾結核(時珍)。

白話文:

將麻黃根、蛇牀子、乾薑磨成粉末,可以消除陰汗(汗液在身體內部聚集)。治療女性崩漏、止痛、消除風熱溫瘧、鬼交而精出(甄權)。治療男性虛勞、補腎安神、消除煩熱、治療小兒驚癇(李珣)。消除脅下堅滿、瘰癧和一切瘡腫(好古)。化痰軟堅、清熱除濕、止心脾氣痛、痢疾下赤白濁、消疝氣、瘕積塊和癭疾結核(時珍)。

【發明】權曰:病虛而多熱者,宜同地黃、小草用之。

白話文:

明代醫家權鉉所言:「當病患體虛多熱時,應將地黃與小薊同用。」

好古曰:牡蠣入足少陰,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能去脅下硬。以茶引之,能消項上結核。以大黃引之,能消股間腫。以地黃為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本腎經血分之藥也。

白話文:

好古說:牡蠣入足少陰經,是一種能夠軟堅消腫的藥。用柴胡作為引導藥,可以去除脅下硬結。用茶作為引導藥,可以消散項上的結核。用大黃作為引導藥,可以消散股間的腫脹。用地黃作為輔助藥,可以益精收澀,止遺尿,是補益腎經血分的藥物。

成無己曰:牡蠣之咸,以消胸膈之滿,以泄水氣,使痞者消,硬者軟也。

元素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渴飲不思。故蛤蠣之類,能止渴也。

【附方】舊七,新十四。

心脾氣痛,氣實有痰者:牡蠣煅粉,酒服二錢。(《丹溪心法》)

白話文:

**古代文字:**成無己曰:牡蠣之鹹,以消胸膈之滿,以泄水氣,使痞者消,硬者軟也。

牡蠣味道鹹,可以消除胸腔和橫膈膜的脹滿,通利水氣,讓堅硬的痞塊解消,腫塊變軟。

**古代文字:**元素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渴飲不思。故蛤蠣之類,能止渴也。

牡蠣是水中的強壯藥物,能抑制陽光[即火氣],所以口渴不想喝水。因此,牡蠣這類食物可以止渴。

**附方:**舊方七個,新方十四個。

**針對心脾氣痛,氣實有痰的人:**牡蠣煅燒成粉末,用酒送服兩錢。(出自《丹溪心法》)

瘧疾寒熱:牡蠣粉杜仲等分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普濟方》)

白話文:

瘧疾病情發作時寒熱交替:牡蠣粉和杜仲等分研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送服。(《普濟方》)

氣虛盜汗:上方為末。每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白話文:

上方搗碎成細末。每次以酒送服一匙。(《千金方》)

虛勞盜汗:牡蠣粉、麻黃根黃耆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一。(《本事方》)

白話文:

虛勞盜汗:牡蠣粉、麻黃根、黃耆等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約7.2公克),加水一盞(約180毫升),煎煮至剩下七分之二,溫熱飲用,每天服用一次。(出自《本事方》)

產後盜汗:牡蠣粉、麥麩(炒黃)等分。每服一錢,用豬肉汁調下。(《經驗》)

白話文:

產後盜汗:取牡蠣粉、麥麩(炒到金黃色),各等量。每次取一錢藥粉,用豬肉汁調服。(《經驗方》)

消渴飲水:臘日或端午日,用黃泥固濟牡蠣,煅赤研末。每服一錢,用活鯽魚煎湯調下。只二三服愈。(《經驗方》)

白話文:

治療消渴症引起的口渴多飲:臘八節或端午節那天,用黃泥巴封固牡蠣,煅燒至赤色後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活鯽魚煎煮的湯汁送服。只需要服用二、三次就能夠治癒。(《經驗方》)

百合變渴:傷寒傳成百合病,如寒無寒,如熱無熱,欲臥不臥,欲行不行,欲食不食,口苦,小便赤色,得藥則吐利,變成渴疾,久不瘥者。用牡蠣(熬)二兩,栝蔞根二兩,為細末。每服方寸匕,用米飲調下,日三服取效。(張仲景《金匱玉函方》)

白話文:

百合變渴:傷寒傳變成百合病,既不像寒證,也不像熱證,想睡覺卻睡不着,想行走卻走不動,想吃飯卻吃不下,口苦,小便呈赤色,服藥後就會嘔吐腹瀉,變成了消渴症,長期不愈的病人。用牡蠣熬二兩,栝蔞根二兩,磨成細末。每次服用方寸匕,用米粥送服,每天服用三次以見效。(張仲景《金匱玉函方》)

病後常衄,小勞即作:牡蠣十分,石膏五分,為末。酒服方寸匕(亦可蜜丸),日三服。(《肘後方》)

白話文:

病後經常流鼻血,稍微勞累就會發作:牡蠣 10 錢,石膏 5 錢,研成粉末。用酒送服方寸勺(也可以做成蜜丸),每天服用 3 次。(出自《肘後方》)

小便淋閟,服血藥不效者:用牡蠣粉、黃柏(炒)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小茴香湯下,取效。(《醫學集成》)

白話文:

小便淋瀝不通,服用血藥無效的患者,可使用牡蠣粉和炒黃柏等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 1 錢,用小茴香湯送服,即可達到治療效果。(《醫學集成》)

小便數多:牡蠣五兩。燒灰,小便三升,煎二升,分三服。神效。(《乾坤生意》)

夢遺便溏:牡蠣粉,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日二服。(丹溪方)

白話文:

小便數多:

牡蠣五兩。燒成灰,小便三升,煎煮成二升,分三次服用。效果神速。(《乾坤生意》)

夢遺便溏:

將牡蠣粉末與醋糊成梧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以米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丹溪方)

水病囊腫:牡蠣(煅)粉二兩,乾薑(炮)一兩。研末,冷水調糊掃上。須臾囊熱如火,干則再上。小便利即愈。一方,用蔥汁、白麵同調。小兒不用幹姜。(初虞世《古今錄驗方》)

白話文:

水病囊腫:煅牡蠣粉二兩,炮乾薑一兩。研磨成粉末,用冷水調成糊狀,塗抹於患處。沒多久,囊腫處就會像火一樣熱,幹了之後再重複塗抹。如果能夠順利小便,這個病就會痊癒。還有一種方法,可以使用蔥汁和白麵調勻,塗抹於患處。如果是兒童患者,則不必加入乾薑。(出自初虞世的《古今錄驗方》)

月水不止:牡蠣煅研,米醋搜成團,再煅研末。以米醋調艾葉末熬膏,丸梧子大。每醋艾湯下四五十丸。(《普濟方》)

白話文:

月經不停:將牡蠣煅燒成粉末,用米醋將牡蠣粉末調成團,再次煅燒研磨成粉末。以米醋將艾葉末熬成膏狀,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用醋艾湯送服四五十丸。(出自《普濟方》)

金瘡出血:牡蠣粉敷之。(《肘後》)

破傷濕氣,口噤強直:用牡蠣粉,酒服二錢,仍外敷之,取效。(《三因方》)

發背初起:古賁粉灰,以雞子白和,塗四圍,頻上取效。(《千金方》)

癰腫未成,用此拔毒:水調牡蠣粉末塗之。干更上。(姚僧坦《集驗方》論)

白話文:

**金瘡出血:**用牡蠣粉敷上。

**破傷濕氣,口噤強直:**用牡蠣粉二錢,用酒送服,同時在患處敷上,即可見效。

**發背初起:**用古賁的貝殼粉和蛋清混合,塗在患處周圍,頻頻塗抹,即可見效。

**癰腫未成,拔毒法:**用牡蠣粉末調水塗在患處,乾了之後再塗。

男女瘰癧:《經驗》:用牡蠣(煅,研)末四兩,玄參末三兩,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日三服。服盡除根。初虞世云:瘰癧不拘已破未破。用牡蠣四兩,甘草一兩,為末。每食後,用臘茶湯調服一錢。其效如神。

白話文:

男女瘰癧:《經驗》:使用煅燒並研磨成粉的牡蠣四兩,玄參末三兩,用麵粉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吃完後,就可以除根。

初虞世說:瘰癧不管已經破潰還是沒有破潰,都可以用。使用牡蠣四兩,甘草一兩,研磨成粉。每次飯後,用溫茶調服用一錢。其效果非常神奇。

甲疽潰痛:胬肉裹趾甲,膿血不瘥者。用牡蠣頭厚處,生研為末。每服二錢,紅花煎酒調下,日三服。仍用敷之,取效。(《勝金方》)

白話文:

指甲往肉裡長,膿血不癒合的。用牡蠣頭較厚的地方,生研為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紅花煮的酒送服,每天服用三次。另外還可以用藥敷在患處,可以起到治療效果。(《勝金方》)

面色黧黑:牡蠣粉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日一服。並炙其肉食之。(《普濟方》)

肉,

【氣味】甘,溫,無毒。

白話文:

面色黧黑:將牡蠣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水送服,每日服用一次。同時,也可以烤食牡蠣肉。

藥性:

甘,溫,無毒。

【主治】煮食,治虛損,調中,解丹毒,婦人血氣。以薑、醋生食,治丹毒,酒後煩熱,止渴(藏器)。炙食甚美,令人細肌膚,美顏色(蘇頌)。

白話文:

【主治】煮熟食用,可以治療虛弱受損的體質,調和身體機能,解毒(尤其是丹毒),治療婦女的氣血問題。用薑和醋生吃,可以治療丹毒,緩解酒後煩熱,止渴(《藏器》)。烤熟後食用非常美味,可以讓人皮膚細膩,容顏美麗(蘇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