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介部第四十五卷 (8)

回本書目錄

介部第四十五卷 (8)

1. 鱟魚

(音後。宋《嘉祐》)

【釋名】時珍曰:按:羅願《爾雅翼》云:鱟者,候也。鱟善候風,故謂之鱟。

【集解】藏器曰:鱟生南海。大小皆牝牡相隨。牝無目,得牡始行。牡去則牝死。

白話文:

【釋名】李時珍說:根據羅願的《爾雅翼》記載:「鱟」這個字的意思是「候」。鱟善於預測風向,所以稱為鱟。

【集解】別錄記載:鱟生長在南海。不論大小,雌雄都會成對同行。雌性沒有眼睛,必須依賴雄性才能行動。如果雄性離開,雌性就會死亡。

時珍曰:鱟狀如惠文冠及熨斗之形,廣尺余。其甲瑩滑青黑色。鏊背骨眼,眼在背上,口在腹下,頭如蜣螂。十二足,似蟹,在腹兩旁,尺長五、六寸。尾長一二尺,有三稜如棕莖。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狀。每過海,相負於背,乘風而遊,俗呼鱟帆,亦曰鱟簰。

白話文:

李時珍說:鱟的形狀就像惠文王后👑的冠和熨斗,寬約一尺多。它的甲殼光滑青黑色。背上有很多骨質的眼眶,眼睛長在背上,嘴巴在腹部下面,頭部像蜣螂。有十二隻腳,長得像螃蟹,在腹部的兩側,長約五、六寸。尾部長約一、二尺,有三個稜角,就像棕櫚莖。背上有一根骨頭像角,高約七、八寸,形狀像石珊瑚。鱟經常在海裡成羣結隊地活動,它們背著對方,乘著風遊弋。人們通常稱之為鱟帆,也叫鱟簰。

其血碧色。腹有子如黍米,可為醯醬。尾有珠如粟。其行也雌常負雄,失其雌則雄即不動。漁人取之,必得其雙。雄小雌大,置之水中,雄浮雌沉,故閩人婚禮用之。其藏伏沙上,亦自飛躍。皮殼甚堅,可為冠,亦屈為杓,入香中能髮香氣。尾可為小如意。脂燒之可集鼠。其性畏蚊,螫之即死。

白話文:

這種烏龜的血是碧綠色的。它的腹中長有像小米的卵,可以用來做成醋和醬。它的尾巴里有一顆像小米的珍珠。這種烏龜進出都是雌性在前面揹負着雄性一起行動,如果失去了雌性,雄性就不會再移動了。捕龜人捕撈這種烏龜,一定要把雌雄兩隻都一起捕撈到。雄性比雌性小,如果把它們放在水裏,雄性會浮起來而雌性會沉下去,所以福建人用它們來進行婚慶儀式。它們通常潛伏在沙子上,也會跳躍。它們的龜殼非常堅硬,可以用作頭冠,也可以彎曲製成勺子,如果把這種龜殼放在香料中,龜殼能散發出香味。它們的尾巴可以用來製作成小的如意飾品。它們的脂肪在燃燒時可以吸引老鼠。它們很害怕蚊子,如果被蚊子叮咬就會死亡。

又畏隙光,射之亦死,而日中曝之,往往無恙也。南人以其肉作鮓醬。小者名鬼鱟,食之害人。

肉,

【氣味】辛、咸,平,微毒。藏器曰:無毒。

詵曰:多食發嗽及瘡癬。

【主治】治痔殺蟲(孟詵)。

尾,

【主治】燒焦,治腸風瀉血,崩中帶下,及產後痢(《日華》)。

白話文:

原文:

又畏隙光,射之亦死,而日中曝之,往往無恙也。南人以其肉作鮓醬。小者名鬼鱟,食之害人。

這種生物害怕洩露出的光線,射它也會死,但暴露在陽光下卻往往安然無恙。南方人用它的肉來做醬。小的叫鬼鱟,吃了會對人有害。

,

【氣味】辛辣、鹹味,溫和,有微毒。藏器說:無毒。

孟詵說:多食會引起咳嗽和皮膚病。

【主治】痔瘡,殺蟲(孟詵)。

,

【主治】燒烤成焦炭,治療腹瀉、崩漏、帶下和產後痢疾(《日華》)。

【發明】藏器曰:骨及尾燒灰,米飲服,大主產後痢。但須先服生地黃、蜜煎等訖,然後服此,無不斷。

白話文:

《藏器》說:將骨頭和尾椎燒成灰,用米飲調服,可以治療產後痢疾。但必須先服生地黃、蜜煎等藥物,然後再服此藥,沒有不痊癒的。

膽,

【主治】大風癩疾,殺蟲(時珍)。

【附方】新一。

白話文:

**主治:**大風癩,殺蟲(李時珍)。

**附方:**新一。

鱟膽散:治大風癩疾。用鱟膽、生白礬、生綠礬、膩粉、水銀麝香各半兩,研不見星。每服一錢,井華水下。取下五色涎為妙。(《聖濟總錄》)

白話文:

鱟膽散:用來治療大風癩。用鱟膽、生白礬、生綠礬、膩粉、水銀、麝香各半兩,研磨至看不到顆粒。每次服一錢,用井華水送服。如果是服用之後,排出五種顏色的涎液,則療效最好。(出自《聖濟總錄》)

殼,

【主治】積年呷嗽(時珍)。

【附方】新一。

白話文:

【主治】長年咳嗽(李時珍)。

【附方】另有方劑。

積年咳嗽,呀呷作聲:用鱟魚殼半兩,貝母(煨)一兩,桔梗一分,牙皂一分(去皮酥炙),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含一丸,咽汁。服三丸,即吐出惡涎而瘥。(《聖惠》)

白話文:

多年的咳嗽,喘鳴作響:使用鱟魚殼半兩、貝母(用火煨)一兩、桔梗一分、牙皁一分(去除表皮,用酥油炙烤),將其全部磨成粉末,並與蜂蜜混合製成彈珠大小的丸劑。每次含服一丸,吞嚥其汁液。服用三丸後,就會吐出惡臭的痰液而痊癒。(《聖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