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論(宋本)》~ (7)

回本書目錄

(7)

1.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112)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病發作時,脈搏浮動,醫生使用溫熱藥物驅散寒邪,但卻導致陽氣受損,必定會出現驚狂、臥不安穩的症狀,此時應使用桂枝湯去除芍藥,加入生漆、牡蠣和龍骨等藥材組成的救逆湯來治療。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牡蠣五兩,熬,蜀漆三兩,洗去腥,龍骨四兩

白話文: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配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烤過;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牡蠣五兩,熬煮;蜀漆三兩,洗去腥味;龍骨四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加入一斗二升的水,先煮蜀漆,煮到剩二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三升,過濾去渣,溫熱後服一升。原書說:這是桂枝湯,現在減去芍藥,加入蜀漆、牡蠣、龍骨。

2. 傷寒脈弱 (113)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白話文:

當你罹患傷寒時,脈搏通常不會又緊又弦,而是呈現虛弱的狀態。脈搏虛弱的人必然會感到口渴。若發高燒,一定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脈搏虛弱、發熱且脈象浮浮的患者,解熱時應該會出汗,這樣才會好得快。

3. 火邪 (114)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白話文:

太陽病(熱性疾病),用火燻治法,如果病人沒有發汗,一定會煩躁,而且疾病會拖延不愈,一定要使其清血(清涼血液),這就是「火邪」的徵候。

4. 脈浮,熱甚,反灸之 (115)

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白話文:

脈虛浮,發熱嚴重,卻對其進行灸治,這是將實證當作虛證來治療,因為火熱會引起人體活動,必然會導致咽喉乾燥、吐血。

5.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 (116)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白話文:

脈絡很細微,不能用灸法治療,因為火會傷及正氣,反而生出煩躁和不順。追逐虛邪(外邪)和攻擊實邪(內邪),使得血液散佈在脈絡中。即使火氣很微弱,但由內部發作時力量很強,會灼傷骨頭和損及筋脈,血液難以復原。脈浮,宜用發汗法治療,如果用火灸,邪氣無法排出,會因火而加重,使得病狀從腰部以下惡化而麻痹,這稱為火逆。如果想要自行化解,一定要先感到煩躁,煩躁之後才會有汗水而出,藉此化解。為什麼知道這樣?脈浮所以知道會出汗而化解。

6. 桂枝加桂湯 (117)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白話文:

如果燒針後發汗,針孔部位卻發冷,出現腫塊而且發紅,必定會引發奔豚氣(急促喘氣)。如果氣從小腹往上衝到心臟,則在腫塊上方各灸一壯,並服用桂枝加桂湯,再額外添加兩兩桂枝。

桂枝加桂湯

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桂枝加桂湯配方: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片 甘草二兩,炙烤 大棗十二枚,掰開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氣也。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材料放入七升水中熬煮,取三升湯汁,過濾後溫熱服用一升。原文註解:桂枝湯原本不加桂枝,現在加滿五兩。之所以加桂枝,是因為要祛除奔豚氣。

7.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118)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白話文:

火逆導致的煩躁,可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龍骨二兩

白話文: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配方:

  • 桂枝:一兩,去除樹皮
  • 甘草:二兩,炙烤過
  • 牡蠣:二兩,熬煮過
  • 龍骨:二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加入五升水,熬煮至剩兩升半,過濾去渣後,溫服八合(約 150 毫升),一日三次。 太陽經受寒邪而傷寒的人,針灸時若使用溫灸,患者必定會驚嚇。

8. 傷寒加溫針必驚 (119)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白話文:

太陽經受寒邪而傷寒的人,針灸時若使用溫灸,患者必定會驚嚇。

9. 醫吐之過 (120)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白話文:

太陽病,曾發生惡寒、發熱的症狀,現在病患自發出汗後,反而沒有惡寒發熱的現象了。關上脈搏,發現脈象細數。這是因為經過過度催吐導致的。

如果是一、二天內催吐的,會出現腹中飢餓、口不能進食的狀況。如果是三四天內催吐的,會出現不喜歡吃稀粥,反而想吃涼食,早上吃下的食物傍晚就吐出來的狀況。這都是因為過度催吐所導致的,稱為小逆。

10. 吐之內煩 (121)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白話文:

太陽病症,發吐症狀,但太陽病會惡寒,現在卻不惡寒,且不願意靠近衣物,這是因為發吐後產生體內煩燥症狀。

11. 發汗令陽氣微 (122)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白話文:

太陽病在發病六、七天之後,表證還沒有消除,脈象微弱而沉,但沒有得結胸病,這個人卻發狂,這是因為熱氣在小腹以下,少腹部位腫脹堅硬,小便自然順暢,如果下血的話就會痊癒。之所以會有這些症狀,是因為太陽經絡瘀熱積聚在體內所致。治療可以用抵當湯。

12. 調胃承氣湯 (123)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太陽病在發病六、七天之後,表證還沒有消除,脈象微弱而沉,但沒有得結胸病,這個人卻發狂,這是因為熱氣在小腹以下,少腹部位腫脹堅硬,小便自然順暢,如果下血的話就會痊癒。之所以會有這些症狀,是因為太陽經絡瘀熱積聚在體內所致。治療可以用抵當湯。

13. 抵當湯 (124)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在發病六、七天之後,表證還沒有消除,脈象微弱而沉,但沒有得結胸病,這個人卻發狂,這是因為熱氣在小腹以下,少腹部位腫脹堅硬,小便自然順暢,如果下血的話就會痊癒。之所以會有這些症狀,是因為太陽經絡瘀熱積聚在體內所致。治療可以用抵當湯。

抵當湯

水蛭熬,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

白話文:

抵當湯配方: 水蛭熬製,虻蟲各三十隻,去掉翅膀和腳,熬製,桃仁二十顆,去掉皮和尖端,大黃三兩,用酒洗過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白話文:

以上四味藥材,加入水五升,煎煮取三分之一,去掉渣滓,溫熱後服用一升。如果沒有效果,可以繼續服用。

14. 抵當湯 (125)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如果出現全身發黃、脈象沉結、小腹堅硬、小便不順暢的情況,是屬於「無血癥」。

而如果小便順暢,但病人卻行為異常,好像發狂一樣,這就確實是「血證」了。這個時候,可以使用「抵當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