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 (2)

1. 小兒囟陷門主方

嬰寧湯,治吐瀉後感寒囟陷。

人參(五分),白茯苓木通(各七分),炙甘草(一分),川芎酸棗仁(炒,各四分),升麻(煨),製附子(各三分),姜引

白話文:

人參(五錢),白茯苓、木通(各七錢),炒炙甘草(一分),川芎、炒酸棗仁(各四錢),煨升麻、製附子(各三錢),薑片引

烏附湯,治囟陷。

生附子(五錢),雄黃,綿川烏(生用,各二錢)

研末,用連根、葉生蔥搗成膏,空心貼囟上。

2. 小兒解顱門主論

馮魯瞻曰:解顱者,頭縫開解而顱不合也。書曰:母虛羸瘦,父虛解顱。是由稟氣不足,先天腎元大虧,腎主腦髓,腎虧則腦氣不足,故顱解開。然人無腦髓,猶樹無根,不過千日,則成廢人。有以父精不足則解顱,眼白睛多為論者,有以屬母之血虛熱多而論者,其候多愁少喜,目白睛多,面㿠白色,若成於病後者尤凶。宜久服地黃丸,外用封囟法可也。

白話文:

馮魯瞻說:解顱是指頭蓋骨縫隙鬆開而不能閉合的病症。《黃帝內經》中記載:「母親瘦弱,父親虛弱,容易發生解顱。」這是因為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損,腎臟主導腦髓,腎虛則腦氣不足,所以頭蓋骨縫隙鬆開。一個人如果沒有腦髓,就像樹木沒有根一樣,活不過一千天,就會變成廢人。有人認為解顱是由於父親精氣不足引起的,眼白較多就是這個原因;也有人認為是母親血虛熱多造成的,症狀是經常憂愁,很少歡喜,眼白較多,臉色蒼白。如果解顱是疾病後遺症,則情況更嚴重。應該長期服用地黃丸,並採用封囟法治療。

亦有因懷胎五月,忽被大風大雨,雷電驚胎,以致顱骨開解者。然是證若至年長不合,必至骨中蒸熱,肉乾皮黑,肢體柴瘦,骨節皆露,成鶴膝者,大宜調補天元,以圖萬一。(《錦囊》)

白話文:

也有因為懷孕五個月,突然遇到大風大雨,雷電驚嚇而導致顱骨分離的。這種情況如果到了年老的時候還沒有好轉,那麼一定會導致骨頭裡面蒸熱,肉乾皮黑,身體枯瘦,骨節全部露出來,變成鶴膝狀的。這種情況非常適合用調補天元的方法來治療,以求萬一。(出自《錦囊》)

陸亭川曰:六味地黃丸,本滋肝養腎之仙丹,用之於初生嬰孩,其功更大。凡小兒百日外,每早白湯化服一丸,此時小兒知識未開,服之培補先天,極有神功。蓋肝主筋,腎主骨,自幼服之,不但無解顱之患,且強其筋骨,膝蓋易滿,行走亦快,此發前人未發之論,故標之於此,以為保嬰之一助也。但小兒服丸後,隔一時再與乳吃,如外感風暑,內傷乳食,即暫停,愈後再服。

白話文:

陸亭川說:六味地黃丸,原本是滋養肝腎的仙丹,用於初生嬰兒,功效更大。凡是嬰兒出生一百天後,每天早上用白開水化服一丸,此時嬰兒心智尚未發育,服用後可培補先天,極有神效。因為肝主筋,腎主骨,從小服用,不但不會有囟門閉合遲緩的毛病,而且還能增強筋骨,膝蓋容易發育圓滿,走起路來也快,這是前人沒有發表的論述,所以我把它提出來,作為保嬰的一種輔助手段。但是,嬰兒服用丸藥後,要過一段時間再餵奶,如果有外感風寒,或內傷乳食,則暫停服用,痊癒後再繼續服用。

澄曰:解顱乃先天稟受本虧,乳食不調,生而多病,是以頭顱分解。惟六味地黃加紫河車為丸,服之自合,用之屢效。

白話文:

澄先生說:分解的顱骨是先天的遺傳缺陷,乳汁營養不調,出生後多病,因此頭骨就會分解。只有六味地黃加上紫河車製成藥丸,服用後自然就會癒合,這個方法屢試不爽。

3. 小兒解顱門主方

調元散,治稟受不足,顱囟開解,肌肉消瘦,齒語行遲。

山藥(一錢),白茯神人參,白茯苓黃耆(蜜炙),熟地白朮白芍藥(各五分),川芎,炙甘草(各六分),石菖蒲(四分),薑、棗煎。

白話文:

山藥(六克),白茯神、人參、白茯苓、黃耆(蜂蜜炙烤過)、熟地、白朮、白芍藥(各三克),川芎、炙甘草(各三點六克),石菖蒲(二點四克),薑、棗水煎服。

人參地黃丸,嬰孩顱囟開解,此乃腎氣不成,腎主骨髓,腦為髓海,腎氣不成,所以腦髓不足,故不合。

白話文:

人參地黃丸,適用於嬰兒囟門未閉合的病症,這都是因為腎氣不足造成的。腎臟主導骨髓,腦是髓海,腎氣不足,所以腦髓不足,因此囟門不能閉合。

人參(二錢),熟地(四錢),鹿茸(酒焙),懷山藥,白茯苓,山萸肉(去核),牡丹皮(各三錢)

白話文:

人蔘(二錢),熟地(四錢),鹿茸(用酒炒過),懷山藥,白茯苓,山萸肉(去核),牡丹皮(各三錢)

為末,蜜丸芡實大。參湯調化,食遠服,神效。

治解顱(莊氏)

山茵陳,百合車前子(各五錢)

研末,烏牛乳汁調塗兩足心及頭縫開處,帛裹,三日一換。

封囟法,驢頭骨不拘多少,燒灰研細,以清油調敷頭縫中。

又法,狗頭骨炙黃為末,雞子清調塗。

河車地黃丸

紫河車(一具),熟地(搗膏,八兩),懷山藥(炒,四兩),丹皮,白茯苓,澤瀉(鹽水炒,各三兩),山萸肉(去核、酒炒,四兩)

白話文:

紫河車(一具),即人體的胎盤;熟地黃(搗成膏狀,八兩);炒淮山藥(四兩);丹皮,白茯苓,澤瀉(用鹽水炒過,各三兩);山茱萸肉(去核,用酒炒過,四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芡實大,每早晚白湯調服一丸。囟門不合,頭瘡不幹,敗龜版煅灰搽之。

4. 鱔拱頭門主論

陳實功曰:鱔拱頭,俗名腦豬。患小而稟受悠遠,此皆父精母血蓄毒而成。生後受毒,只發一次,其患腫高,破之又腫,皆由稟受時,原有衣膜相裹,毒雖出而膜未除,故愈而又發,膿熟腫甚者,用針刺破。又有風襲外口,患雖不腫,而不收口者,敗銅散主之。(《正宗》)

白話文:

陳實功說:鱔拱頭,通俗的名稱是腦豬。患上這種疾病很小,但病根卻很深遠,這都是父母的精血中蘊藏著毒素造成的。出生後受到毒素的影響,只發作一次,患處腫脹,破裂後又腫脹,都是由於在稟受的時候,本來有一層衣膜包裹著,毒素雖然出來了,但衣膜沒有去除,所以治癒後又會發作,膿液成熟腫脹得很厲害的,要用針刺破。還有的風襲擊了外口,患處雖然沒有腫脹,但不收口,可以用敗銅散來治療。(《正宗》)

澄曰:亦有小兒夜間以頭藏在乳母懷中睡覺,熱氣熏蒸而成。亦有小兒不避烈日暑毒而成者,初起甘草熬膏敷之,自消;已成逐個須用圍住根腳,庶不致相串難乾,此不易之法也。

白話文:

澄說:也有的小孩子夜裡躲在乳母懷裡睡覺,被熱氣燻蒸造成的。也有的小孩子不避夏季的烈日炎熱而造成的。初期可以用甘草熬成膏狀塗抹,就會自然消退;已經形成的,逐個塗抹,必須圍住根部,這樣就不會互相蔓延難以痊癒,這是不可改變的方法。

又曰:凡患鱔拱頭收功後,當戒鱔魚,否則次年必發。

《心法》曰:鱔拱頭,又名螻蛄癤,俗名貉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