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二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三 (2)

1. 痔瘡門主論

陳實功曰:夫痔者,乃素有濕熱,過食炙煿,或因久坐而血脈不行;又有七情,過傷生冷,以及擔輕負重,竭力遠行,氣血縱橫,經絡交錯;又或酒色過度,腸胃受傷,以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又有婦人臨產用力過甚,血逆肛門,亦能致此。初起為痔,久則成漏。(《正宗》)

白話文:

陳遠公說:人體的肛門內外四邊,突然長出紅色的痔瘡,起初會感到搔癢,之後會疼痛,最後形成痔瘡。長久不癒合,這是由濕熱引起的。而這種痔瘡多是由於過度飲酒引起的,江南地區的人經常患上這種痔瘡,這都是由於當地的濕熱,加上酒的熱毒,所以痔瘡結在肛門,不能很快消散。

陳遠公曰:人肛門內外四旁忽生紅瘰,先癢後疼,後成為痔。日久不愈,此用濕熱所致也。而得之縱飲者為多,江南人常多患此,皆由地之濕熱,加之酒熱之毒,所以結於肛門不能遽化也。

夫肛門通於大腸,凡有濕熱應隨大便同出,何以積而成痔?蓋濕在大湯,不能久留,必盡趨肛門,而肛門為大腸鎖鑰,有防範之司,不容濕熱出於門外,於是蓄積既久,而濕熱之毒肛門獨受之矣。有毒必然外形,不生肛門之內,必生肛門之外,雖內外少殊,而作楚則一也。

白話文:

肛門與大腸相通,有濕熱應該隨同大便排出,為什麼會積聚成為痔瘡呢?濕氣在大腸中,不能停留太久,最終會流向肛門,而肛門是大腸的鎖鑰,有防範的職責,不允許濕熱排出體外,於是積聚久了,濕熱之毒只會在肛門發作。有毒必然在外形上表現出來,不長在肛門內,就一定長在肛門外,內外雖然略有不同,但造成的痛苦卻是一樣的。

治法烏可舍濕熱而他求乎!但肛門去脾胃甚遠,化濕熱之毒,必假道於脾胃,肛門未必受益,而脾胃先損,所以無功耳。故用藥必須毋損於脾胃,有益於肛門者,始可奏功。益後湯治之:白芍茯苓山藥、薏仁各一兩,地榆三錢,穿山甲一片土炒,水煎服,四劑肛門寬快,又四劑內外痔消,再以此方十倍蜜丸,每日開水下五錢,服完一料不再發。(《冰鑑》。

白話文:

治療痔瘡的藥物不能損害脾胃,但肛門遠離脾胃,化解濕熱之毒,必須通過脾胃,肛門未必受益,而脾胃先受損,所以沒有療效。因此,用藥必須不損害脾胃,又能有益於肛門的,才能奏效。益後湯的治療方法是:白芍、茯苓、山藥、薏仁各一兩,地榆三錢,穿山甲一片土炒,用水煎服,四劑後肛門就會寬快,再服四劑,內外痔就會消退。然後再以這個方子十倍的量製成蜜丸,每天用開水送服五錢,服完一料後就不再發作了。(《冰鑑》)

此方利水去濕,既無損於脾胃,又有益於脾與肛門兩得也。)

又曰:有肛門邊先生小癤,因不戒酒色,以致腐爛變成痔漏,不能收口,長成肉管,每年一管,流膿淌血,甚以為苦。世人治法多用刀針掛線,徒受苦楚而內毒未除,外口難長,經年累月,難以奏功,豈漏瘡終不可治乎?抑犯酒色之戒乎?皆治不得法耳。

白話文:

當在補益身體的同時兼顧消除痔瘡,那麼還擔心痔漏不能痊癒嗎!青龜丸:烏龜一隻,茯苓五兩,黃耆八兩,當歸三兩,人參二兩,薏仁六錢,穿山甲五錢土炒,瓦松二條,陰乾不可見火,白芷、槐米、幹青苔各一兩,羊蹄後爪四副,土炒,研末。將龜殼在石臼中搗碎,用藥末拌勻,放入飯鍋中蒸熟,將龜肉與龜殼火焙乾磨成粉末,與前面的藥一同加蜂蜜做成丸劑,每天服用三錢。服用一個月痔漏乾結,兩個月痔漏痊癒,服用完全後可完全治癒不再復發。

夫肛門之肉,不比他處,肛門之皮,亦不比他處,他處肌肉非橫生即直生,惟肛門肌肉有縱有橫,最難生合,況大便不時出入,加以刀針掛線是已傷又傷,安能遽長皮肉乎!故刀針掛線,切戒輕試,惟消濕熱之毒內治為佳,然漏卮既久,勿論漏不可止,而氣血反傷,終難奏效也。

當於補中兼消,則何患漏之不痊哉!青龜丸:烏龜一個,茯苓五兩,黃耆八兩,當歸三兩,人參二兩,薏仁六錢,穿山甲五錢土炒,瓦松二條,陰乾不可見火,白芷槐米、干青苔各一兩,羊蹄後爪四副,土炒,研末。將龜石臼內搗死,以藥末拌之,飯鍋內蒸熟,將龜肉與甲火焙乾為末,同前藥蜜丸,每日服三錢。一月漏痔干,二月漏痔滿,服完全愈不復發。

但服丸時,必戒酒色三月,倘犯之不能奏功。(此方治漏神效,非俗方可比,有不可思議之炒,去濕而不散氣,敗毒又不損血,補破於無形,填隙於有孔,願人敬信此方,堅三月之戒,以去宿疾也。)

白話文:

痔瘡如果出現破損,就會有縫隙可供滲透,膀胱裡的血就會灌注進去。時間久了,就會以血引血,不僅是膀胱裡的血全部流進去,還會趁著大便的開關,血液先奪門而出。治療時應該趕快填補縫隙,讓血液沒有出口。但是私密的地方已經敞開,就像漏斗很容易漏水一樣,如果不趕快清除上游的根源,而只是截斷下游的縫隙,並不是好的辦法。

又曰:有大便時,先射血幾許,始下糞者,人以為便血證,誰知肛門暗生血痔乎!夫痔久必變漏,宜流膿血,殊不知受病不同,見證亦異,此多得過飲火酒,熱走直腸而不得遽泄,乃結成小痔,久則皮破血出,此血乃外出直腸之外,非出直腸之中,乃膀胱之血也。夫膀胱化氣而不化血,酒毒滲入膀胱,將酒氣化水出於陰器,而酒毒爍血不能從陰器而出,不得趨大腸肛門而出矣。無奈門徑各別,戶口牢閉,無可出路,而酒毒結直腸之外,毒向內攻而直腸之痔生矣。

痔生必破,有隙可乘,而膀胱之血注之,久則以血引血,不但膀胱之血盡歸之也,乘大便之開關,血先奪門而出耳。治當急填其隙,使血出而無路,然私竇既開,漏卮易泄,不急清上游之源,而但截下流之隙,非計之善也。

清源散黃連槐花、地榆、人參各三錢,茯苓、白朮各五錢,車前子葛根各三錢,白芷三分,穿山甲土炒一錢,研末,三七根研末三錢,水煎調末服,三劑血較前更多,減去黃連,又三劑血止痔愈。必須戒酒,終身勿服也。若女色只忌三月,永不再發。倘不能禁,不必徒治瀆吾方也。

白話文:

清源散:黃連、槐花、地榆、人參各三錢,茯苓、白朮各五錢,車前子、葛根各三錢,白芷三分,穿山甲(乾品)炒至微黃一錢,研磨成粉末,三七根研磨成粉末三錢,用水煎煮後,將藥粉調入湯水中服用。服用了三劑藥後,血便比以前更多,此時減去黃連,再服三劑藥,血便停止,痔瘡也痊癒了。服用此藥期間患者必須戒酒,終身都不能喝酒。如果患者有房事的話,只能戒掉三月,之後就永不再發作。倘若患者不能禁慾,那麼就不要輕率地服用我的藥方。

此方炒在多用黃連以解酒熱之毒,所謂清源也。上游無病,下流自安,各藥又分派得宜,無非去濕化熱,堵截有方,故慶平成,何患洪流沖決哉。

白話文:

此方常用大量的黃連來解酒的熱毒,這是所謂的根除根本方法。上游沒有了疾病,下游自然會平安,各種藥物也都能各司其職,無非是去除濕氣、化解熱氣,並且有效地堵截病因,所以才能慶賀平安無事,哪裡用得著擔心洪流會沖決呢。

蔣示吉曰:痔類不一,有牛奶痔、雞心痔、雞冠痔、菱角痔、蓮花痔、珍珠痔、珊瑚痔、蜂窩痔、雞肝痔、翻花痔、穿腸痔、鼠奶痔、櫻桃痔、鼠尾痔、核桃痔、蜆肉痔、內痔、外痔,因形定名,總不外乎醉飽入房,膏粱醇酒,負重致遠,以致濕熱風燥,濁氣瘀血流注肛門,俱能生痔。婦人產後用力太過,瘀血凝滯,亦能致此。

白話文:

蔣示吉說:痔瘡的種類不一,有牛奶痔、雞心痔、雞冠痔、菱角痔、蓮花痔、珍珠痔、珊瑚痔、蜂窩痔、雞肝痔、翻花痔、穿腸痔、鼠奶痔、櫻桃痔、鼠尾痔、核桃痔、蜆肉痔、內痔、外痔。這些痔瘡的命名都是根據它們的形狀而定的。總的來說,痔瘡的形成與醉酒飽食、膏粱醇酒、負重遠行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導致濕熱風燥、濁氣瘀血流注肛門,最終形成痔瘡。此外,婦女產後用力過度,瘀血凝滯,也有可能導致痔瘡。

毒淺者其形正而平常,毒深者其形異而頑惡。久則崩潰成漏,新則墜重刺疼,甚者糞從孔出,血自竅流。氣血日虧,形容日削,治法當以涼血行氣為主,其外治法,須分內外,內痔以喚痔、枯痔之法治之,外痔疼甚者清之,頭大蒂小者線結之,頭小根大者枯之。(《說約》)

白話文:

毒氣淺的,痔瘡形態較正常,毒氣深的,痔瘡形態較怪異,變硬惡化。時間久了,痔瘡會崩潰成一個洞,或者是墜下出血,造成痛苦。嚴重的,可能會排便出血、膿血從孔中流出。氣血逐漸虧損,身體日益消瘦。治法應以涼血行氣為主。外治法應分內痔和外痔,內痔用喚痔、枯痔的方法治療,外痔疼痛嚴重的,予以清熱解毒,頭大蒂小的,用線綳結法,頭小根大的,用枯痔法。

又曰:凡瘡久不收口,日流膿水,甚而醫家任意以紙捻紝入,日逐磨璘,漸生膿管,如燈草蔥管,遂名曰漏證。此皆氣血虧損,熱毒鬱結,使榮衛運行而失職也。遍身虛怯處多有之,惟痔瘡成漏最易。若用刀針掛線,徒受痛楚,不若以推車客散內消之為妙也。內服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以培助之。

白話文:

另外,凡是瘡口長久都不癒合,經常流出膿水,甚至有些醫生敷衍了事地用紗布條從上而下反覆擦拭瘡口,漸漸地產生了膿管,就像燈草或蔥管一樣,所以稱為「漏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氣血虧損,熱毒鬱結,使全身氣血運行失去了正常的功能,這種情況在虛弱的地方經常發生,尤其以痔瘡最容易形成漏證。如果採用刀針掛線的方式治療,只能白白地受到痛苦,不如使用推車客散來內部消散的方法更管用;另外還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來調養身體。

馮魯瞻曰:痔漏其名有五:曰牡,曰牝,曰氣,曰血,曰酒。又有腸風痔、脈痔、雌雄痔,皆五痔之別名也。初生具在肛邊,狀如鼠乳,或結小核,癢痛注悶,甚者身熱惡寒,皆由房勞飲酒過度,久嗜甘肥,不慎醉飽,以致陰陽勞撓血脈,腸澼滲漏,沖注下部而成。治法,始覺便服秦艽槐角連翹、土貝之類,外用熏洗以取內消,倘仍姿情嗜欲,則腐潰膿血,逗留日久,傍穿竅穴,即變為漏。必須補氣血,慎調攝,方可以漸收功。

白話文:

馮魯瞻說:痔瘡有五個別名,分別是:牡痔、牝痔、氣痔、血痔、酒痔。另外還有腸風痔、脈痔、雌雄痔,這些都是五痔的不同名稱。痔瘡最初發作時,常在肛門邊緣,狀如鼠乳,或結成小核,會癢痛、悶脹,嚴重的患者會發熱畏寒,這些都因為房事過度、飲酒過度、長期嗜好甜食肥甘,不注意飲食、喝醉暴飲暴食,導致陰陽勞累、血脈疲倦,腸道膿血滲漏,衝擊下部而形成的。治療方法是,剛開始發作時服用秦艽、槐角、連翹、土貝等藥材,再以藥物燻洗患處,以達到內服外洗雙管齊下的效果;如果還是一直放縱情慾,痔瘡就會潰爛流膿血,長久阻塞不去,從旁邊穿破竅穴,就變成了痔漏。治療時一定要補氣血,謹慎調養,才能逐漸見效。

(《錦囊》)

又曰:痔者,肛門之傍生瘡腫痛者是也。亦有生瘡有孔,惡水不幹,而為漏者。皆由母食酒面煿炙,在胎受之,或因後天失調,心經蘊熱,熱傳於肺,注於大腸而成者。治小兒痔瘡,宜內服涼血解毒,外用熏洗可也。

白話文:

所謂痔瘡,就是肛門旁邊長瘡腫痛的病症。也有長瘡有孔,流膿水不止,形成漏瘡的。這些都是由於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食不當,吃了酒、麵食、烤炙的食物,胎兒受到影響,或出生後飲食不節制,使心經蘊熱,熱氣傳到肺部,最後集中在大腸而形成的。治療小兒痔瘡,宜服用涼血解毒的藥物,外用燻洗的方法也可以緩解疼痛。

又曰:痔漏之源,受病者,燥氣也,為病者,濕熱也。皆由酒色過度,濕而生熱,充於臟腑,溢於經絡,墜乎穀道左右,衝突為痔。雖見證於大腸,實陰虛而火實所致,經所謂開竅於二陰,久則潰而成漏。然痔輕而漏重,痔實而漏虛。治痔不過涼血清熱,治漏初則涼血清熱燥濕,久則澀竅殺蟲,兼乎溫散。

白話文:

中醫古文:又曰:痔漏之源,受病者,燥氣也,為病者,濕熱也。皆由酒色過度,濕而生熱,充於臟腑,溢於經絡,墜乎穀道左右,衝突為痔。雖見證於大腸,實陰虛而火實所致,經所謂開竅於二陰,久則潰而成漏。然痔輕而漏重,痔實而漏虛。治痔不過涼血清熱,治漏初則涼血清熱燥濕,久則澀竅殺蟲,兼乎溫散。

另外說:痔瘡和肛瘺的病源,是由於燥氣引起的,而發病的原因則是由於濕熱。這些都是由於飲酒過度和沉迷於房事所造成的。濕氣而生熱,充斥於臟腑,溢出到經絡,下墜到肛門左右,衝突形成痔瘡。雖然痔瘡在直腸表現出來,但實際上是由陰虛火旺引起的。經書上說:直腸是陰道的通竅。時間久了,痔瘡就會潰爛而形成肛漏。然而,痔瘡的症狀輕,而肛瘺的症狀重;痔瘡是實證,而肛漏是虛證。治療痔瘡的方法只不過是涼血清熱;治療肛瘺,初期是涼血清熱、燥濕,時間久了則是用收斂性藥物滋潤殺蟲,同時兼用溫通散結的方法。

或曰痔漏,火是根源,何故而用濕澀?殊不知痔只出血,始終是熱,漏流膿水,始是濕熱,終是濕寒,不用溫藥,何以去濕而散寒乎!非止痔漏,百病中多有始熱而終寒者,即如瀉利嘔吐,初則腸胃氣實而熱,久則腸胃虛為寒。丹溪下血條云:下血久不愈者,後用溫劑,正此義也。

白話文:

也有人說痔瘡漏膿是由火引起的,為什麼反而要採用潤濕的方法呢?其實痔瘡僅只是出血,始終是熱症,漏膿是有濕熱,最後轉為濕寒。如果不使用熱性藥物,怎麼能解決濕寒呢!不是隻有痔瘡漏膿,在很多疾病中,都有從熱性轉成寒性的例子,就像腹瀉、嘔吐,剛開始是腸胃氣足且熱,時間久了就會轉成腸胃虛寒。丹溪寫的下血條文提到,長期出血不癒的人,後來使用溫性藥劑,就是根據這個意思。

朱丹溪曰:漏瘡須先服補藥生氣血,參、朮、耆、歸為主大劑服之,隨以附子末唾和作餅如錢厚,以艾炙之,漏大炷大,漏小炷小,灸令微熱,不可使痛,干則易餅再灸,如困則止,來日又灸,直至肉平為效。亦有用附子片灸,仍用前補劑膏貼之,尤妙。(治漏法。)

白話文:

朱丹溪說:治療漏瘡,首先要服用補藥來生血養氣,以人參、白朮、熟地黃、當歸為主,配伍成大劑量服用。隨後,將附子末用唾液和成餅狀,厚度如銅錢,用艾草灸它。漏瘡大就用大炷,漏瘡小就用小炷,灸到微熱即可,不要讓它疼。灸乾了就換餅再灸,如果發困了就停止,第二天再灸,一直到肉平為止。治療漏瘡還可以採用附子片灸,仍然用前面補藥製成的藥膏貼敷,效果特別好。(治漏瘡方法。)

李東垣曰:腸頭成塊者,濕也;作大痛者,風也;大便燥結者,兼受火熱也。是濕熱風燥四氣合邪,法當瀉火潤燥,疏風和血止痛,是其治也。(《十書》)

白話文:

李東垣說:大腸裡面大便成塊者,是濕的病症;大腸裡面大便疼痛者,是風的病症;大便乾硬阻塞者,是合併了火熱的病症。這是濕熱、風、乾燥、四種邪氣合在一起的惡疾,治療的方法是:瀉出火毒,潤滑腸道,疏散風邪,調和氣血,止住疼痛,這是治療的原則。

馮魯瞻曰:痔漏初起,須用芩、連之類,以涼大腸,枳殼以寬大腸。澀竅用赤白石脂、枯礬、黃丹、腦子之類。(《錦囊》)

白話文:

馮魯瞻說:痔漏初期,需要用黃芩、連翹之類藥材來清涼大腸,用枳殼來擴張大腸。收斂肛門可以赤白石脂、枯礬、黃丹、腦子之類藥材。

又曰:痔漏若能味無味之味,正味足矣,事無事之事,百事備矣。若服餌調節謹慎合宜,未有不瘥者也,若不知謹慎,強治無功。

白話文:

又說:痔漏如果能品嚐出無味之味,那麼正味就足夠了。如果能做到無所事事,那麼所有的道理都齊備了。如果服藥飲食調節,謹慎合宜,沒有治不好的,如果不知道謹慎,強行治療也不會有效果。

竇漢卿曰:大法治痔以涼血為主,如肛旁別有一竅出膿血,名曰單漏。治之宜溫暖之劑補其內,生肌之藥敷其外。

白話文:

竇漢卿說:治療痔瘡的大原則是以涼血為主,如果有膿血從肛門旁的另一個小孔流出,稱為「單漏」。治療時宜選用溫熱的藥補益內部,再用生肌的藥敷在外部。

竇夢麟曰:竅在皮膚者易愈,臟腑有損而致竅者,未易治也。

《養生必效方》載:乾義傳,僧覺海少年患痔疾,其行業比冰霜,緣此飽食久坐,知痔疾者,不必酒色過度矣。故《素問》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三神丸治僧道痔疾,故治有不同也。

白話文:

《養生必效方》中記載:乾義傳,僧覺海年少時患有痔疾,他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如同冰霜一般寒冷,因此他飽食久坐,他知道痔疾並不一定是因為過度飲酒和女色。因此《素問》中說:吃太飽,筋脈就會橫生,腸子就會因彎曲而形成痔瘡。三神丸可以治療僧道痔疾,所以不同的痔疾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岐天師曰:人有糞門內拖出一條,似蛇非蛇,或進或出,便糞之時,又安然無礙,此乃大腸濕熱之極,生此怪物,長於直腸之間,非蛇也乃肉也。但伸縮如意,又似乎蛇,法當用逐邪殺蛇丹服之,外用好木耳一兩煎湯洗之,洗後用冰片一分,研末掃上,掃盡即縮進而愈,神驗。(《秘錄》)

白話文:

岐天師說:有的人肛門內拖出一條東西,像蛇又不是蛇,有時進出,拉肚子時也安然無恙,這是大腸濕熱到了極點,生出這種怪物,長在直腸之間,不是蛇,而是肉。但它能伸能縮,就好像蛇一樣。方法是用驅邪殺蛇丹服用,外用好木耳一兩煎湯清洗。洗後用冰片一分研成末末,掃在上面,等掃乾淨就縮回去了,就能治癒,效果非常明顯。(《祕錄》)

澄曰:治痔漏鸛口等證,患者欲坐不能,須用定鋪極厚蘆花坐墊,中開一洞,將患處坐向洞中,自無壓擠傷瘡之患。

白話文:

澄說:醫治痔瘡、漏肛等症狀,患者想要坐下來也不行,必須使用舖得極厚的蘆花坐墊,中間開一個洞,讓患處對著洞口坐,這樣就不會因為壓擠而使傷口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