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南山

《盤珠集胎產症治》~ 卷中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0)

1. 乳汁不行

乳汁乃氣血所化,故人衝任之脈盛,脾胃之氣強,則乳汁多而濃,衰弱則淡而少,治宜壯脾胃,滋化源。

氣血壅閉不行,宜通草土瓜根、漏蘆以疏之。

白話文:

當氣血運行不暢時,適合使用通草、土瓜根、漏蘆來疏通。

血氣衰弱不行,宜豬蹄鯽魚、生地、當歸之類以潤之,玉露散(補六十二)。加味四物湯(補六十一)。通乳湯(和四十三。)俱可補血以通乳汁。

白話文:

血氣衰弱不行,可以服用豬蹄、鯽魚、生地、當歸等滋潤之品,也可以服用玉露散(補六十二條)、加味四物湯(補六十一條)、通乳湯(和四十三條)等補血通乳之品。

2. 乳汁湧出

非氣血虛而不攝,則滿而流溢。當以人之強弱,乳汁之濃淡,驗其虛實也。

肝經血熱,加味逍遙散。(補二十一)

肝經鬱怒,加味歸脾湯。(補三)

脹急而痛,漏蘆散。(散三十)

氣血虛弱,十全大補湯。(補三十九)

3. 乳癰

足陽明之脈,從缺盆下乳內廉。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經為邪熱攻衝,則血為之擊搏,氣為之留滯。擊搏則痛作,留滯則腫生。此由乳汁壅積,與氣相擊搏故也。或忿怒所逆,鬱悶所遏,厚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故竅不通而汁不得出。治法宜疏厥陰之滯,清陽明之熱,青皮、生甘草節、栝蔞、銀花、當歸沒藥、皂角、橘葉橘核,少佐以酒,隨意消息可也。

白話文:

足の陽明経絡,從缺盆(位於膝蓋外側)通過乳房內側。足陽明經絡,夾著肚臍向上行,到達胸中而分散。如果經絡受到熱邪的侵襲,那麼血液就會因此急劇震動,氣就會因此停留在經絡中。氣血急劇震動就會產生疼痛,氣停留在經絡中就會產生腫脹。這都是由於乳汁積聚,與氣相互激蕩的緣故。或者由於憤怒所引起的逆氣,或者由於鬱悶所造成的阻滯,或者由於飲食厚味所造成的釀積,導致厥陰之氣不通,所以乳汁的通路不通而不能排出。

治療方法應該疏通厥陰之氣的阻滯,清泄陽明之氣的熱邪,可以選用青皮、生甘草節、栝蔞、銀花、當歸、沒藥、皁角、橘葉、橘核等藥物,酌情加入少許酒,根據患者的情況靈活調整藥物的劑量。

4. 乳懸

瘀血上攻,忽然兩乳伸長,細小如腸,直過小腹,痛不可忍。用川芎當歸,煎濃汁,不服時,又用此二味燒煙,令病人吸之。使瘀血消而乳自愈。

白話文:

氣血瘀滯,突然兩側乳房伸長變細,細小如腸,一直到小腹,疼痛難忍。服用川芎、當歸,煎成濃濃的汁液,不服用時,再用這兩種藥物燃燒成煙霧,讓病人吸入。使瘀血消散,乳房自然康復。

5. 玉門不閉

元氣素弱,失於調養,以致血氣不能收攝故也。

氣血虛弱,十全大補湯。(補三十九)

腫脹焮痛,肝經虛熱也。加味逍遙散。(補二十一)

6. 產戶痛

起居早,感風邪也,用祛風定痛湯。(散四)生地、當歸茯苓川芎荊芥防風肉桂大棗

白話文:

若因早起,感受風邪,可採用散四的「祛風定痛湯」,由生地、當歸、茯苓、川芎、荊芥、防風、肉桂、大棗等藥材組成,用來治療。

7. 陰蝕

此因心神煩郁,胃氣虛弱,致氣血留滯也。當補心養胃,川芎當歸白芍地榆,米泔水五升,煎二升,熏洗三夜,又荊芥薄荷、柏葉,煎湯洗淨,後用倍子、青黛、黃丹、水粉,為末摻之,如瘡水乾燥,用香油調末塗之。

白話文:

之所以會產生這個症狀,是因為心神煩悶憂鬱,導致胃的能量虛弱,以致氣血在該處滯留。因此應該補養心和胃,使用川芎、當歸、白芍、地榆這四味藥材,加入五升米泔水,煎煮後取兩升藥液來燻洗患處,連續三天。另外,也可以用荊芥、薄荷、柏葉煎煮藥湯來清洗患處。之後,再使用倍子、青黛、黃丹、水粉這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然後敷在患處。如果患處的膿水已經乾燥,則改用香油調和藥末塗抹患處。

8. 陰中濕爛

多由七情鬱火,濕熱下注,或腫、或痛、或癢,先以甘草煎濃湯,乘熱熏洗;或五倍子白礬蔥白,煎湯熏洗;或甘菊花葉,不拘多少,搗爛,以百沸湯淋汁熏洗,挹干,用烏賊骨末炒黃,水粉煅過,爐甘石煅,淬童便,加冰片少許,研細末摻之。

白話文:

大多是因為七情鬱火,濕熱下行,引起腫脹、疼痛或瘙癢,先用甘草煎煮濃湯,趁熱燻洗患處;也可以利用五倍子、白礬、蔥白,煎煮藥湯燻洗;或用甘菊花葉,數量不拘,搗碎後,用沸騰的湯水淋汁燻洗,直到藥汁被吸乾為止。另外,可以用烏賊骨末炒至黃色,再用水粉煅燒過,加上爐甘石煅燒,再用童便淬火,加入少許冰片,研磨成細末,撒在患處。

腫痛潰爛,四物湯(補七)。加梔子、丹皮、膽草、荊芥。或加味逍遙用。(補二十一)

白話文:

如果腫脹處已經潰爛,可以使用四物湯(代表方劑七)加梔子、丹皮、膽草和荊芥治療。

也可以加味逍遙散(代表方劑二十一)來使用。

9. 陰脫

此因分娩損傷胞絡也,治宜升補元氣,固真陰。

分娩過勞,氣陷而脫,加參生化湯(散五十八)。或歸脾湯(補三)。外用硫黃、海螵蛸、北五味為末敷之。

白話文:

分娩過勞,體內的氣血虛脫,可以用參生化湯(散五十八)來治療。或者用歸脾湯(補三)來調理氣血。外用硫黃、海螵蛸、北五味研成粉末敷在患處。

陰虛滑脫,加味固陰煎。(澀二)

氣虛下陷,補中益氣湯(補六)。或十全大補湯(補三十九)。

白話文:

如果氣虛下陷,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補六)或十全大補湯(補三十九)。

10. 陰突

血虛氣陷,不能固攝,陰中突出,如芝如菌,或挺出數寸,謂之陰挺。

血虛陰挺,四物湯(補七)。衝入煅龍骨末少許,空心連進二服,外用蛇床子五兩。

白話文:

血虛陰虛,用四物湯來治療(補七次)。衝入少量煅龍骨粉,空腹連續服兩次,另外外用蛇牀子五兩。

烏梅十四枚。煎湯熏洗。

鬱熱下墜,加味逍遙散(補二十一)。或龍膽瀉肝湯(寒十一)。

白話文:

鬱熱下墜:鬱結的熱邪往下走。

加味逍遙散(補二十一):加味逍遙散是中醫方劑,由柴胡、當歸、白芍、茯苓、甘草、薄荷、檳榔、砂仁、花蕊等藥物組成,具有疏肝理氣、清熱化痰、健脾益氣的功效。

龍膽瀉肝湯(寒十一):龍膽瀉肝湯是中醫方劑,由龍膽草、黃芩、梔子、大黃、黃柏、木通、澤瀉、滑石、車前子等藥物組成,具有清熱瀉肝、利膽退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