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1)

1. 復熱第三十

麻疹收後喜無熱。若逢復熱毒未息。治宜和解與清涼。莫因收盡遂輕忽。

復熱者。謂熱已退而復作也。此候先無。必待麻收後。熱退身涼。越六七日而又復熱。此症非因復感風邪而然。必因餘熱未清。餘毒復還所致。治宜清涼和解為妙。以柴胡麥門冬散人參甘草。或以生地骨皮湯去甘草主之。然麻初起喜熱。惟忌麻愈之後復熱。何也。蓋麻發熱。

白話文:

復發發熱:是指熱症已經退去後又重新復發的情況。這種情況在麻疹的初期是不會發生的,必須是麻疹已經收斂退燒,身體逐漸涼爽之後,過了六七天熱症又復發。

這種情況並非是因為再次感染了風邪引起的,而是因為餘熱還沒有完全清除,餘毒又重新發作所導致的。

治療這種復發發熱,宜採用清涼解毒的方法。可以服用柴胡、麥門冬散,去人參、甘草。或者可以服用生地、骨皮湯,去甘草。

但是,麻疹在初期發熱時是喜熱的,只有忌諱麻疹痊癒之後再次發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麻疹發熱是病情發展的必然過程,但是麻疹痊癒之後再次發熱,則說明餘熱未清,餘毒未除,需要及時治療。

多至十一、二日。少亦不下七、八日。熱久元氣虛矣。加之出麻之後。飲食不進。今復重熱。陰陽虛耗。不死何待。急須調治。故再熱者必大補氣血可也。以柴胡四物湯主之。

白話文:

最長可達十一、二天。最短也不會少於七、八天。因為發燒太久,元氣就已經虛弱了。再加上出麻疹之後,飲食不能進食。現在又再次發燒,陰陽之氣消耗殆盡。如果不趕快治療,怎麼能夠等得下去呢?必須趕快調理治療。所以再次發燒的人,一定要大補氣血纔行。使用柴胡四物湯作為主要的藥方。

朱曰,已收復熱。在病家未有不引以為憂者。然總不外此三因。治之得法。必無妨礙。

柴胡麥門冬,治收後甚熱。

柴胡(酒炒),人參,元參(各五分),龍膽草(三分),麥冬(去心八分),甘草,水煎服。

白話文:

  1. 柴胡(用酒炒過):五分

  2. 人參:五分

  3. 元參:五分

  4. 龍膽草:三分

  5. 麥冬(去除中心):八分

  6. 甘草:適量

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地骨皮生地黃,元參,麥冬,龍膽草,牛蒡子連翹黃芩(酒炒),梔仁(炒),赤茯苓木通甘草梢,燈心引。

白話文:

地骨皮: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也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滋陰涼血、養陰清虛的功效。

元參: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涼血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

麥冬: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養陰清肺、潤燥止渴的功效。

龍膽草: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清熱瀉火、利濕退黃的功效。

牛蒡子: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清熱解毒、宣肺透疹的功效。

連翹:是一種灌木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黃芩(酒炒):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梔仁(炒):是一種灌木植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赤茯苓:是一種食用菌,具有利尿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木通:一種藤本植物,具有通利小便、清熱解毒的功效。

甘草梢:是一種草本植物,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收口的功效。

燈心引:是一種植物的花蕊,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的功效。

舌有白胎。加荊芥防風。舌有黃胎。加酒炒連翹。便閉。加枳殼火麻仁。閉甚。再加丑牛。

白話文:

  • 舌頭上有白色苔垢。增加荊芥、防風(藥材)。

  • 舌頭上有黃色苔垢。增加酒炒連翹(藥材)。

  • 大便不通暢。增加枳殼、火麻仁(藥材)。

  • 大便不通暢的症狀嚴重。再增加丑牛(藥材)。

柴胡四物湯,治麻後餘熱。

柴胡,黃芩,人參,生地黃,當歸身,川芎白芍藥,知母,麥冬,淡竹葉,地骨皮,水煎服。

白話文:

柴胡、黃芩、人參、生地黃、當歸身、川芎、白芍藥、知母、麥冬、淡竹葉、地骨皮,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2. 始終潮熱第三十一

始終潮熱總不休。飲食不進亦堪憂。咳嗽口渴與痰候。養陰退陽妙方投。

麻症初起。最喜潮熱。正收與收後。又喜無熱。若自初起至收後。而始終潮不退者。或飲食不進。或咳嗽。或口渴。或見痰症。俱屬血虛血熱。夫麻症屬陽。血多虛耗。滋陰補血。其熱自除。此養陰退陽之義也。宜用四物湯(見二十五條)。按症加減主之。如口渴加麥冬、天花粉

白話文:

麻風病一開始的時候,最喜歡潮熱。在大便時或大便之後,又喜歡沒有潮熱。如果從麻風病一開始到治癒之後,潮熱始終不退,或者不吃東西,或者咳嗽,或者口渴,或者出現痰症,這些都屬於血虛血熱。麻風病屬於陽症,血液多有消耗。滋陰補血,其熱自然消除。這是養陰退陽的道理。宜用四物湯(見二十五條)。根據症狀加減藥物為主。如口渴加入麥冬、天花粉。

犀角汁。如咳加栝蔞霜、杏仁霜。如有痰加貝母、陳皮。如有喘加芥子、葶藶。總宜加元參、骨皮、黃芩黃柏之類以治之。切忌用人參半夏白朮之類。

白話文:

或可以服用犀角汁。如果咳嗽,可以加入栝蔞霜、杏仁霜。如果有痰,可以加入貝母、陳皮。如果有喘,可以加入芥子、葶藶。總宜加入元參、骨皮、黃芩、黃柏之類的藥物來治療。切忌服用人參、半夏、白朮之類的藥物。

朱曰,始終潮熱。非血虛即血熱。滋陰補血。治法最佳。加法亦合拍。

3. 煩躁第三十二

心火內熾煩躁干。急宜瀉火清心源。若因久病元氣虛。法用養陰病即痊。

麻本火候。火者手少陰心經主之。心火內熾。故煩躁不寧。若麻症火邪太甚。煩渴便閉。致麻不出。危篤之極。宜清心、瀉火、清金。以清陽湯(見第九條)除升麻桔梗甘草生薑。倍用麥冬、黃芩玄參。以三劑與服。而麻即出。或以加味人參白虎湯(見二十九條)去人參、甘草、粳米。

白話文:

麻疹屬於火症。火是由手少陰心經主導。心火旺盛,就會煩躁不安。如果麻疹的火邪過於嚴重,就會煩渴不暢通,導致麻疹不出,危重至極。此時應該清心、瀉火、清金。用清陽湯(見第 9 條)去除升麻、桔梗、甘草、生薑。加倍使用麥冬、黃芩、玄參。連服三劑,麻疹就會出來。或者使用加味人參白虎湯(見第 29 條),去除人蔘、甘草、粳米。

加黃芩、元參主之。若系久病之人。元氣虛弱。或變煩躁口渴。麻竟不收。凝滯在皮膚間者。此血虛故也。則不宜用前二方。當以養陰湯主之。此乃養陰配陽之義也。

白話文:

加入黃芩,元參為主藥。如果是久病之人,元氣虛弱,或者是出現煩躁口渴,麻疹不消退,凝聚在皮膚之間的,這是因為血虛引起的。那麼就不適合使用前面兩種方劑,應當以養陰湯為主藥。這屬於養陰配陽的治療原則。

朱曰,煩渴便閉。致麻不出。亦麻證之至險者。知瀉火清金之法。雖險必安。至本條所示清陽湯及加味人參白虎湯。內中皆有散藥。所以為佳。

白話文:

朱丹溪說:煩渴和便祕,導致大便乾燥無法排出,也是麻疹證中最危險的症狀。如果知道瀉火清金的方法,即使病情危險也能安然度過。如同本條所顯示的清陽湯和加味人參白虎湯,裡面都有散藥,因此都很有效。

養陰湯

熟地黃牛蒡子(炒研各八分),當歸白芍藥,麥冬(冬七分),荊芥(三分),川芎薄荷(各二分),元參,連翹(各五分),二劑、水煎服。後劑。加黃連二分五釐。

白話文:

熟地黃、牛蒡子(各炒研八分)、當歸、白芍藥、麥冬(冬七分)、荊芥(三分)、川芎、薄荷(各二分)、元參、連翹(各五分),分二劑,以水煎煮後服用。後一劑,再加入黃連二分五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