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8)

1. 傷寒大小便不通第八

《巢氏病源》小兒傷寒大小便不通候:傷寒是寒氣客於皮膚,搏於血氣,使腠理閉密,氣不宣泄,蘊積生熱,故頭痛體疼而壯熱,其大小便不通,是寒搏於氣而生熱,熱流入大小腸,故澀結不通。凡大小便不通,則內熱不歇;或乾嘔,或言語而氣還逆上,則心腹脹滿也。

白話文:

《巢氏病源論》中關於小兒傷寒導致大小便不通的說明:傷寒是由於寒邪侵襲皮膚,與血氣相搏,使腠理閉塞,氣血不宣通,熱邪蘊積而生,因此頭痛、全身疼痛和發高燒。大小便不通的原因是寒邪搏擊氣血而產生熱邪,熱邪流入大腸和小腸,因此引起大便和尿液不通暢。凡是大小便不通,內熱就不會停止;或者嘔吐、或者說話時氣息逆行向上,則表明心腹脹滿。

《聖惠》治小兒傷寒,壯熱心躁,頭痛口乾,小便大便赤難。大黃散

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梔子仁,赤芍藥,甘草(炙微赤,銼),黃芩(各一錢)

白話文:

四川大黃(半兩,切碎,稍微炒過),梔子仁,赤芍藥,甘草(烤到微紅,切碎),黃芩(各一錢)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以利為效。

《聖惠》治小兒傷寒五六日,壯熱心躁,口乾煩渴,大小便難。三黃散

白話文:

《聖惠》方針對小兒傷寒五六天,壯熱心躁,口乾煩渴,大小便困難的情況,有以下治療方法:

三黃散配方:

  • 大黃:一兩
  • 黃連:三錢
  • 黃芩:三錢

製法:將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以溫開水送服,一日二次,連續服用三天。

功效:此方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可緩解小兒傷寒引起的發燒、煩躁、口乾、便祕等症狀。

川大黃(銼碎,微炒),麥門冬(去心,焙。各半兩),石膏(一兩,細研),甘草(炙微赤,銼),川芒硝,黃芩,黃連(去須。各一分)

白話文:

  • 川大黃(碎成小塊,微炒)

  • 麥門冬(去掉中心,烘烤。各半兩)

  • 石膏(一兩,研磨成細粉)

  • 甘草(烘烤至微紅,碎成小塊)

  • 川芒硝

  • 黃芩

  • 黃連(去掉根須。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頻服,以利為效。

張渙,犀角散方,治小兒傷寒六七日,大便不通熱甚者。

犀角(末),川大黃(炮),柴胡(去苗。各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朴硝,甘草(炙。各一分)

白話文:

犀牛角(磨成粉末),四川大黃(炮製過),柴胡(去除根鬚,各一兩),人參(半兩,去除根鬚),朴硝,甘草(炙製,各一分)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水八分一盞,入生薑二片,棗子一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上文所述為細小的藥材。每次服用一錢,用八分一杯的水,加入兩片生薑和一顆棗子,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三的量,去掉藥渣後溫熱服用。根據孩子的大小增減用量。

《活人書》,洗心散,治遍身壯熱,頭目碎痛,背膊拘急,大熱衝上,口苦唇焦,夜臥舌乾,咽喉腫痛,涕唾稠黏、痰壅,吃食不進,心神躁熱,眼澀睛疼;傷寒鼻塞,四肢沉重,語聲不出,百節痛,大小便不利;麩豆瘡,時行溫疫,狂語多渴及小兒天瘹風,夜驚,並宜服也。

白話文:

《活人書》,洗心散,可以治療遍身壯熱,頭暈頭痛,背部和肩臂拘急,大熱衝上,口乾舌燥,夜裡睡覺舌頭乾燥,咽喉腫痛,鼻涕和唾液黏稠、痰壅,吃不下東西,心神躁熱,眼睛模糊疼痛;傷寒鼻塞,四肢沉重,說話聲音都發不出來,全身各個關節疼痛,大小便不利;麩豆瘡,流行溫疫,狂語多渴以及小兒天花、風寒,夜驚症,都適合服用。

大黃(以米泔水浸一炊間,漉出令乾,慢炒取熟),當歸(炒),芍藥(生用),甘草(炙),荊芥(各四兩),白朮(一兩,炒)

白話文:

  • 大黃(用米泔水浸泡一次,濾出晾乾,小火慢炒至熟)

  • 當歸(炒製)

  • 芍藥(生用)

  • 甘草(炙製)

  • 荊芥(各四兩)

  • 白朮(一兩,炒製)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抄二錢,以水一盞,入生薑一片,薄荷二葉,同煎至八分,放溫,和滓服了,略臥仍去枕少時。如五臟壅實,煎四、五錢匕,若要溏轉,則熱服。

白話文:

把羅勒搗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水,放入一片生薑和兩片薄荷葉,一起煮到八分滿,放溫後連渣一起服用,服用後稍微躺一下,過一會兒再起來。如果五臟充實,就煮四、五錢匙;如果要通便,則趁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