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16)

回本書目錄

(16)

1. 咳嗽門(附哮 附喘)

有聲無痰之謂咳,有痰無聲之謂嗽,有聲有痰者名曰咳嗽。然謂無聲者,非全無聲也。

咳而易出,聲之不甚響也。謂無痰者,非果無痰也。嗽而費力痰之不易出也。分而言之,咳為在肺,嗽為在脾。合而言之,肺與脾迭相為用,而又互相為害者也。使肺不受熱,則化氣自清,亦可以利脾,而何至於生痰。脾不受熱,則游溢情氣,自足以滋肺,而何以至於成嗽。

此肺與脾之互相為害也。由是觀之,則脾肺雖分二經,而咳嗽總為一病。病之所由,成皆火之所致也。雖然火固能致病矣,而亦有得於外,或傷於風,或傷於寒熱,如此之類,種種不同,亦皆歸咎於火乎。殊不知始之者,風寒與熱也,而成之者火也。內外夾攻,病斯成焉,而不可以一端求也。

然此特論夫咳嗽之由耳。而咳嗽之名非一言之所能盡悉,而數之有火痰嗽,濕痰嗽,鬱痰嗽,頑痰嗽清痰嗽風寒痰嗽,酒食痰嗽,乾咳嗽時行嗽,瘀血嗽,與大肺脹嗽之異焉。而諸嗽之形症,又何以別之。蓋火痰嗽者,嗽必面赤,聲多痰少,用力久而後出,脈數喘急是也。濕痰嗽者,喉中漉漉有聲,嗽而易出者是也。

鬱痰嗽者,胸臆脹滿,連嗽不出,喉中有喘聲,夜不得眠,上飽下餓者是也。頑痰嗽者,膠住咽喉咯不能出必努力大嗽,而後出少許,如脂膏之狀者是也。清痰嗽者,必待嗽而後出,其痰不稠粘者是也。

風痰嗽者,肺氣壅盛,必頓嗽而後出,其痰浮而有沫,狀如津唾,而略稠粘者是也。寒痰嗽者得於秋冬之交,或為冷雨所淋,或為冷風所侵,或露卧星月,或寒天入水所致,其嗽必哮喘,而或肩背覺寒,得熱湯飲之則緩者是也。酒痰嗽者,醉後感冒風熱,腹中有酒積,飲濁酒即發者是也。

食積痰嗽者,每食後則嗽,胸膈不寬,其痰稠粘,覺有甜意,面上蟹爪路,一黃一白者是也。乾咳嗽者平素陰血不足,虛火有餘,喉中常癢,癢即頻嗽,有聲而無痰是也。時行嗽,發寒熱鼻塞氣急。瘀血嗽,喉間常有腥氣。肺脹嗽,動則喘滿氣急或左或右眠不得者。此痰與瘀血礙氣而病也。

又有嗽而兩脅痛者,名曰肝咳。有嗽而腰軟痛者,名曰腎咳。有嗽而中脘作痛者,名曰脾咳。有嗽而鼻流清涕者,名曰肺咳。有嗽而口苦舌乾者,名曰心咳。又有嗽而遺尿者,氣虛也。又有嗽而五心煩熱者,血虛也。凡治病者,當精詳而審之。

【脈雲】

肺脈實者,浮大有力。若沉而滑,則痰氣盛也。虛者,弦洪無力。若沉而帶數,則火鬱也。大要浮大者生,沉伏匿者不治。

【立方】

嚀嗽抑火湯治肺火上炎咳嗽痰多,午後面赤。

知母 栝蔞仁(去油) 貝母(各二錢) 玄參 麥門冬 黃芩 天花粉 山梔仁 枳實(各一錢) 竹茹 桔梗(各八分) 生薑三片煎服。

開鬱降痰湯

2. 附:哮

哮者即痰喘也。甚而常發者。喉中有水雞聲。牽引胸背是也

【立方】

四陳散 治痰哮。

陳 茶 陳薄荷 陳皮 陳紫蘇(各二錢) 薑十片。煎熟溫服。

必勝飲 治哮症久久不愈。一服即止。

半夏 枳實(各二錢) 石膏( 三錢) 杏仁(去皮尖) 茶葉 麻黃 栝蔞霜(去油) 甘草(各一錢) 薑五片。不拘時服。

二仙丹 治一切哮症。

沉香(一兩) 萊菔子(淘凈蒸熟曬乾。五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為細丸。每服八分。白滾湯送下。

3. 嘔吐門(附翻胃)

嘔者有物在中,其所來之道遠,故必嘔而出也。吐者亦有物在中,其所來之道近,故一吐而即出也。分而言之,微有不同,合而言之,同歸於火。飲食痰涎停積不化,胃氣一升,則涌而出矣。其與翻胃相似,而實各有所屬。翻胃屬寒,嘔吐屬熱。惟其熱也,故其出也,無定時,或隨食隨吐,或食良久而後吐。

隨食隨吐者,火邪急速不及入胃而即出,無嘔吐之苦,無揮咯之勞是即吐之謂也。食良久而後吐者,火猶稍緩,必入胃餘時,委曲而出,酸苦萬狀,傷神勞精,腸卷而腹急,是即嘔之謂也。而所出之物,亦不甚盡。惟翻也,則陰氣下結,水谷暫容。朝食則暮吐,暮食則朝吐,或朝食至午而吐,午時至暮而吐,其吐必盡所食。

日日如此,不少愆期。蓋胃家受寒不能運化,自不容於不出。此翻胃與嘔吐所以不同也。又有吞酸吐酸者何也?蓋飲食入胃,胃弱不能消,而又挾肝火,是以作酸。浮飲停蓄,變為酸痰。肝火升即吐,肝火降即吞。其吞與吐,皆肝火升降之所為也。故治嘔吐者,必治其熱。治翻胃者,必治其寒。

治吞酸吐酸者,必抑其肝。而後所投之藥無不中矣。

【脈雲】

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勻者,必吐逆。又雲,嘔吐無他,寸緊滑數,微數血虛,單浮帶芤則有瘀,最忌澀弱。

【立方】

安胃和中退 治嘔吐,因飲食過多,一時不能克化,胃窄不能容,又挾寒邪於內。

山楂 檳榔 草果 藿香 白豆蔻(各一錢五分) 半夏(薑礬制) 南星(泡過) 濃樸 蘇梗(各一錢) 生薑十片。煎服。

薑橘飲 治嘔吐乾噦,四肢厥冷。

橘皮(四兩) 老生薑(六兩) 水煎不拘時服。

藿香定嘔湯 治七情傷感氣鬱於中,變成嘔吐寒熱眩暈,不進飲食。

人參 藿香 半夏(各一錢) 枇杷葉(五片蜜炙) 蒼朮(一錢二分) 內桂 木香 橘紅 桔梗(各七分) 甘草(三分) 水煎空心熱服。

加味二陳湯 治氣鬱傷脾,飲食停胃,以致嘔吐。

半夏 陳皮茯苓 甘草(各八分) 藿香梗 砂仁 濃樸 香附(各一錢) 山楂肉 紅豆蔻(各六分) 生薑五片。煎服。

調胃和中湯 治中脘寒痰,嘔吐不止。

附子(童便制) 橘紅 蒼朮 青皮 草果 子丁香 半夏(各一錢五分) 生薑十片。

六妙飲 治吐嘔不止口渴身熱。

陳皮 半夏(薑礬制) 黃連(薑汁炒) 梔子仁(酒炒) 檳榔(各三錢) 老生薑(五錢)

水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