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本經逢原》~ 卷一 (2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4)

1. 天麻

《本經》名離母,一名定風草,莖名赤箭

辛平微溫,無毒。濕紙裹煨熟,切片用。

《本經》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

白話文:

《本經》中的記載將其命名為「離母」,又名「定風草」,它的莖部稱為「赤箭」。

藥性:辛、平、微溫,沒有毒性。用濕紙將其包裹,烤熟後,切片使用。

主治:根據《本經》的記載,可治療鬼神作祟、蠱毒惡氣。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滋養身體,促進身體健康強壯。

發明天麻味辛濃厚,性升,屬陽,為肝家氣分藥。故肝虛不足,風從內生者,天麻、芎藭以補之。諸風掉眩,眼黑頭旋,風虛內作,非天麻不治。小兒驚痰風熱,服天麻即消。天麻乃定風草,久服則遍身發出紅斑,是驅風之驗也。按:天麻性雖不燥,畢竟風劑,若血虛無風,火炎頭痛,口乾、便閉者,不可妄投。《本經》言殺鬼精物蠱毒惡氣者,以其能定風、鎮八方之邪氣也。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者,其性屬陽,陽生則陰長也。

白話文:

介紹,天麻味道辛辣濃鬱,屬性偏熱,屬於陽性,是肝臟的氣分藥。所以肝虛不足,風從內部生長的人,可以用天麻、芎藭來補。各種風眩暈旋轉,眼睛發黑頭暈目眩,風虛在體內發作,非天麻無法治癒。小兒驚痰風熱,服用天麻即可消除。天麻是定風草,服用時間長了,全身會出現紅斑,這是驅風的驗證。註解:天麻的性質雖然不燥,但畢竟是風邪藥,如果體內血虛沒有風,火氣上炎頭痛,口乾、大便不通,不能隨便服用。本經說可以殺死鬼怪精物、蠱毒和邪氣,因為它能定風、鎮壓八方邪氣。服用時間久了,能增加氣力、養陰肥健,這是因為它的性質屬陽,陽生陰長。

2. 白朮

一名山姜

白話文:

別名山薑

甘溫,無毒。云術肥大氣壅。臺術條細力薄。寧國狗頭術皮赤稍大,然皆栽灌而成,故其氣濁,不若於潛野生者氣清,無壅滯之患。入諸補氣藥,飯上蒸數次用。入肺胃久嗽藥,蜜水拌蒸。入脾胃痰濕藥,薑汁拌曬。入健脾藥,土炒。入瀉痢虛脫藥,炒存性用。入風痹痰濕利水破血藥,俱生用。然非於潛產者,不可生用也。

白話文:

甘味溫和,無毒性。雲術肥大,氣味壅滯。臺術條細,藥力薄弱。寧國狗頭術,皮紅稍大,但都是靠栽種灌溉而成的,所以其藥氣較濁,不如於潛野生者氣味清透,沒有壅滯之患。用於各種補氣藥中,在飯後蒸服數次。用於肺胃久咳藥中,用蜂蜜水拌勻後蒸服。用於脾胃痰濕藥中,用薑汁拌勻後曬乾。用於健脾藥中,用土炒。用於瀉痢虛脫藥中,炒後保留藥性使用。用於風濕痹痛、痰濕、利水、破血的藥物中,均生用。但如果不是於潛出產的,就不能生用。

《本經》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

白話文:

《本草經》中記載此藥材主治風寒濕痺,身體僵死、肌肉痙攣、黃疸,止汗退熱,消食製成湯藥或丸劑服用。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年益壽,並且不覺得飢餓。

發明白朮甘溫味厚,陽中之陰,可升可降,入脾胃二經。生用則有除濕益燥、消痰利水,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散腰臍間血及衝脈為病,逆氣裡急之功。制熟則有和中補氣,止渴生津,止汗除熱,進飲食,安胎之效。《本經》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者,正以風、寒、濕三者合而成痹,痹者,拘攣而痛是也。《經》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筋骨。死肌者,濕毒侵肌肉也。痙者,風寒乘虛客於肝肺腎經所致也。疸者,脾胃虛而濕熱瘀滯也。如上諸證,莫不由風、寒、濕而成,術有除此三者之功,故能祛其所致之疾也。止汗除濕進食者,濕熱盛則自汗,濕邪客則發熱,濕去則脾胃燥,燥則食自消、汗自止、熱自除矣。又主大風在身,而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膚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暖胃,消穀嗜食,得參、苓大補中氣,得枳、橘健運飲食。《本經》言,消食作煎餌,留其滓以健運脾氣,食自化矣。仲景五苓散,祖《素問》澤術麋銜湯並用生者,但彼兼麋銜以統血,則汗自止;此兼桂枝以通津,則渴自除。潔古枳朮丸,祖《金匱》枳實湯,彼用生者以健胃,則逆滿自愈。此用熟者以助脾,則飲食自強,且以荷葉裹飯為丸,取清震之氣,以鼓克運之力也。蓋白朮得中宮沖和之氣,補脾胃藥以之為君,脾土旺則清氣升而精微上,濁氣降而糟粕輸。仲淳有云:白朮稟純陽之土氣,除邪之功勝,而益陰之效虧。故病屬陰虛血少,精不足,內熱骨蒸,口乾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齒衄,便閉滯下者,法咸忌之。術燥腎而閉氣,肝腎有動氣者勿服。劉涓子云:癰疽忌白朮,以其燥腎而閉氣,故反生膿作痛也。凡臟皆屬陰,世人但知白朮能健脾,寧知脾虛而無濕邪者用之,反燥脾家津液,是損脾陰也,何補之有,此最易誤,故特表而出之。

白話文:

白朮性味甘、溫、味厚,屬於陽中帶陰的藥物,既可補益陽氣,又可祛除濕氣,主要歸脾胃二經。生用白朮具有除濕燥濕、消痰利水的作用,可治療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散佈在腰臍之間的血癥以及衝脈為病引起的逆氣裡急等症狀。炮製熟用的白朮具有和中補氣、止渴生津、止汗除熱、增進食慾、安胎等功效。《本經》中記載,白朮主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是因為風、寒、濕三種邪氣合在一起而形成痹症,痹症的症狀是肢體拘攣疼痛。《黃帝內經》中說:地上的濕氣侵犯人體就會傷害皮肉筋骨。死肌是指濕毒侵犯肌肉。痙攣是指風寒之邪乘虛侵犯肝肺腎經所致。疸是指脾胃虛弱,濕熱瘀滯所致。以上諸種證候,大多是由風、寒、濕三種邪氣引發,白朮具有祛除這三種邪氣的作用,因此能夠治療這些疾病。白朮可以止汗、除濕、增進食慾,這是因為濕熱盛則自汗,濕邪侵犯人體則發熱,濕氣祛除後,脾胃燥熱,燥熱則飲食自然消化,汗液自然停止,熱氣自然消除。白朮還可以治療大風在身,而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膚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暖胃,消穀嗜食,配伍人參、茯苓大補中氣,配伍枳實、橘皮健運飲食。《本經》中說,白朮可以消食,做成煎服的藥餌,剩下的藥渣用於健運脾氣,飲食自然消化。仲景的五苓散,祖述《素問》中的澤術麋銜湯都採用生白朮,但《素問》中的麋銜湯兼用麋銜來統血,就可以止汗;《傷寒論》中的五苓散兼用桂枝通津(疏通津液),就可以止渴。潔古的枳朮丸,祖述《金匱要略》中的枳實湯,枳實湯中用生白朮健胃,就可以自愈逆滿。枳朮丸中用炮製熟用的白朮助脾,就可以增強消化功能,枳朮丸中還配伍荷葉包飯做丸,取荷葉清震之氣,以鼓動脾胃運化的力量。白朮得中宮沖和之氣,是補脾胃藥中的君藥,脾土旺盛則清氣上升,精微物質輸布到全身;濁氣下降,糟粕排出體外。仲淳說:白朮稟受純陽的土氣,祛除邪氣的作用勝,而滋補陰氣的作用不足。因此,陰虛血少、精不足、內熱骨蒸、口乾脣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齒衄、便閉、下痢等病症,都忌用白朮。白朮燥腎而閉氣,肝腎有動氣的患者不要服用。劉涓子說:癰疽忌用白朮,因為白朮燥腎而閉氣,反而會產生膿液並引起疼痛。凡是臟腑都屬陰,世人只知道白朮能健脾,卻不知道脾虛而無濕邪者服用白朮,反而會燥脾家津液,這是損傷脾陰,哪有什麼補益作用呢?這就是最容易誤解的地方,所以特別提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