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津壽泉

《幼科證治大全》~ 四七,口瘡 (1)

回本書目錄

四七,口瘡 (1)

1. 四七,口瘡

小兒口舌生瘡。乃心脾受熱也。口瘡赤心藏熱。白脾藏冷。口瘡黃脾藏熱。

【聖惠】瀉心湯,治小兒口瘡。屬實熱者。

黃連

上為末。每一字。蜜水調下。

【千金】甘露飲,治小兒胃中客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或牙齦腫出膿血等症。

枇杷葉,生地,熟地,天門,麥門,枳殼,茵陳,石斛黃芩(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本事方。無麥門、茵陳。加山豆根犀角屑。大有神效。

【東垣】柴胡地骨皮散,小兒口瘡。心胃壅熱者。

柴胡,地骨,升麻

上水煎服。

【直指】升麻湯,治小兒心脾有熱。口舌破裂生瘡。

升麻,玄參川芎,生地,麥門(各五錢),大黃赤芍,黃連,黃芩(焙各三錢)

上水煎服。

【集成】黑參散,治小兒口舌生瘡。久不愈。

天門,麥門,黑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白湯下。

【準繩】五味異功散,治脾胃虛熱。口舌生瘡。或因誤服克伐之劑。脾胃復傷。而口舌生瘡。或弄舌流涎。吐瀉不止。飲食少思。或驚搐痰嗽。睡而露睛。手足並冷。若母有病。致兒患者。子母並服。泉按口瘡。有虛有實。若不辨虛實。一向用苦寒清冷之劑。則作虛虛之患也。

準繩云。若元氣虧損。或服寒涼之藥。或兼作嘔少食者。此虛熱也。用本方加升麻柴胡。

【宮氣方】治小兒舌上生瘡。如粥皮。桑白皮汁傅之。三兩度痊。

【千金】一方,治小兒舌上生瘡。乳飲不得。

白礬

上和雞子置醋中。塗兒足底。二七即愈。

【保元】加味五苓散,治小兒滿口白爛。生瘡口糜。

白朮豬苓澤瀉木通,生地,赤茯苓肉桂,甘草

上水煎服。

【大全】湯氏方,治小兒心有客熱。滿口生瘡。

天南星

上為末。醋調貼腳心。

【家傳】錢氏白朮散,古林氏曰。小兒病後。口舌生瘡者。此藥最可也。舌胎亦用之妙也。泉按舌胎者。俗云。志多志登岐。

【百問】吳茱萸散,治初生兒。吃乳後。口內即生白屑。煩躁。吳茱萸不拘多少。醋調傅兒腳心。內退即去之。泉按藥性雖熱。能引熱下行。

【準繩】清熱消毒散,治小兒實熱。口舌生瘡。及一切瘡瘍腫痛。形病俱實。

黃連(炒),山梔子(炒),連翹當歸(各五分),川芎,芍藥,生地(各六分),金銀花(一錢),甘草(二分)

上水煎服。乳母同服。

【正傳】白梅散,治小兒口瘡。

白梅(燒存性),鉛丹(火飛),紅棗(去核燒存性),人中白(火飛),龍腦(少)

上為末。服之神效也。

【宮氣方】一方,治小兒口瘡。及風疳瘡等。

晚蠶蛾

上細研。貼瘡上妙也。

【正傳】一方,治小兒口瘡。

黃柏細辛

上為末。傅之。

【入門】一方,治滿口生瘡糜爛者。

黃柏,細辛,青鹽

上為末噙之。吐涎三日。即愈。大人亦宜。

【醫林】一方,治小兒口瘡通白者。及風疳瘡蝕透者。以白姜蠶炒令黃色。拭去蠶上黃肉毛為末。用蜜和傅之立效。

【直訣】薛氏曰。口舌生瘡。作渴飲冷。屬胃經實熱者。瀉黃散可也。作渴畏冷。屬胃經虛熱者。四君子湯。或錢氏白朮散。五味異功散

【無擇】牡蠣散,治小兒口瘡。

牡蠣(煅通紅取出候冷研細以紙裹入土中七日出火氣三錢),甘草(炙為末一錢)

上和勻。時時挑少許。摻口中。或吐皆無害。

【田氏】口瘡之治方,乳母同見。宜服洗心散。瀉心湯。而後用黃柏末。研細糝之。瀉心湯。黃連一味為末。蜜水調。不可煎。

【湯氏】治口瘡驗方。

黃柏(蜜炒半兩),青黛(二分)

上為末。頻摻口內。

【斗門】口瘡服冷藥不愈者。此中焦之氣不足。虛火泛上。宜附子理中湯

【簡易】一方,治小兒口瘡不能吮乳。

密陀僧末。醋調塗足心。瘡愈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