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6)

1. 三陰受病傳經欲愈脈證

《傷寒論》曰:陽去入陰,謂陽邪去表入里,傳於三陰經也。凡傷寒三日,三陽傳盡,三陰當受邪,其人身熱,雖微而煩躁者,是邪去陽入陰而不解也。若其人反能食而不嘔,脈靜小,小便清,是邪未入於陰,為不傳欲自愈也。

方有執曰:去者,往也。言表邪往而入於裡,所以外無他熱而內則煩躁也。蓋身無大熱,表熱微也;心煩身躁,裡熱盛也。

成無己曰:表邪傳裡,里不和則不能食而嘔。今反能食而不嘔,脈靜小,小便清,是邪不傳陰,但在陽止也。

汪琥曰:邪在少陽,原嘔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嘔,可徵裡氣之和而少陽之邪自解,故曰不傳,欲自愈也。

2. 太陰全篇

辨太陰傷寒初終脈證治法

《金鑑》曰:六氣之邪感人,雖同人受之,而生病各異者,何也?蓋以人之形有厚薄,氣有盛衰,藏有寒熱,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藏氣而化,故生病各異也。是以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譬諸水火,水盛則火滅,火盛則水耗,物盛從化,理固然也。誠知乎此,又何疑乎。

陽邪傳陰,變寒化熱,而遂以為奇耶?自後漢迄今,千載以來,皆謂三陰寒邪不傳,且以傷寒傳經陰邪謂之直中。抑知直中?乃中寒之證,非傳經之邪耶。是皆未熟讀仲景之書,致有此誤耳。如論中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等湯,攻表宜桂枝

此三陽之邪傳入太陰,邪從陰化之寒證也。如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此太陰寒邪傳少陰之寒證也。如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此少陰寒邪傳厥陰之寒證也。皆歷歷可據,豈得謂傷寒陰不相傳,無陽從陰化之理乎?夫太陰濕土,純陰之藏也。

故病一入太陰,則邪從陰化者多,從陽化者少。從陰化者,如論中腹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腹時自痛,宜服理中四逆輩者是也。從陽化者,如論中發汗後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又,腹滿大實痛者,宜桂枝加大黃湯主之者是也。蓋脾與胃同處腹中,故腹滿腹痛,兩皆有之。

然腹滿為太陰土病,心下滿為陽明主病。其陽明亦有腹滿者,以陽明腹滿與熱同化,故必有潮熱自汗、不大便之證,而不似太陰與濕同化,有發黃暴煩、下利穢腐之證也。誠能更於腹之時痛、大實痛、腹滿痛數條,詳審其虛實寒熱,隨證斟酌,溫之下之,則了無遺義矣。此篇總括太陰脈證治法之要訣也。

太陰陰邪總訣

三日滿,三陽盡,邪傳太陰變寒證,從陰化寒脈沉遲,吐食腹滿時痛甚。

理中湯,可頻進,手足自溫亦不論,下利不渴與諸般,此湯加減何容紊。

首章言傷寒初傳太陰,邪從陰化之寒證也。脈沉遲,太陰陰邪脈也。吐食腹滿,腹中有時痛,有時不痛,太陰裡寒證也。手足自溫,邪入陰也。主以理中湯(見醫方祛寒門)。

次章言有如前之脈證,正用理中湯治之。若兼他證,又當隨證加減也。如自利不渴,藏無熱也。若利少吐多,當去白朮、加生薑;惟下利多,雖兼吐證,仍用白朮;渴欲飲水,更倍白朮;腹滿,去白朮,加附子;臍下動,氣欲作奔豚,去白朮,加肉桂;中寒,倍乾薑;腹痛甚,倍人參;心下悸,加茯苓

太陰陰邪集解

《總注》曰:太陰脾經也,其脈布胃中,絡於嗌。寒邪傳於太陰,故腹滿時自痛。寒邪循脈犯胃,故吐食不下,此太陰裡虛,邪從寒化之證也,當以理中四逆輩溫之。若腹滿嗌乾,不大便,大實痛,始為太陰裡實,邪從熱化之證,當以桂枝大黃湯下之矣。若以太陰虛寒之滿痛,而誤認為太陰實熱之滿痛而下之,則寒虛相搏,必變為藏結,痞硬及自利不止矣。

此條為太陰病之提綱,後凡稱太陰病者,皆指此證而言也。

吳人駒曰:太陰自利,有時而腹自痛,非若蓄積而常痛者。若以時痛為實,從而下之,其滿益甚,必令胸下結硬,而自利不止。曰胸下者,陰邪結於胸下之陰分,異於陽邪結胸之在胸間,且按之而痛也。曰結硬者,無陽以化氣則為堅陰,異於痞之濡而軟也。彼皆陽從上陷而阻留,此則陰從下逆而不歸,寒熱大別也。

程應旄曰:陽邪亦有腹滿得吐則滿去而食可下者,今腹滿而吐食不下,則滿為寒脹,吐為寒格也。陽邪亦有下利腹痛得利則痛隨減者,今下利而腹時自痛,則利為寒利,痛為寒痛也。

論曰: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謂邪傳太陰之時,腹痛轉氣,下趨少腹者,因裡虛不能守而寒邪上迫,欲自利之候,確是太陰寒痛也。若不轉氣下趨,痛自下攻上,則屬陽明實痛矣。此仲景示人不可以寒痛為實而妄議下也。

《總注》曰:三陰同屬藏寒,少陰厥陰有渴證,太陰獨無渴證者,以其寒在中焦,總與龍雷之火無涉;少陰中有龍火,底寒甚則龍升,故自利而渴。厥陰中有雷火,故有消渴,太陽一照,雷雨收聲,故發熱則利,見厥而複利也。又曰:少陰屬腎水,熱入而耗其水,故自利而渴。太陰屬脾土,寒入而從其濕,則不渴而自利,故太陰自利,法當溫也。

太陰陽邪總訣

太陰邪,從陽化,脈數咽乾腹滿大,實痛桂枝加大黃,若成胃實大承下。

脈浮弱,休議下,腹中時痛或時罷,桂枝湯加芍藥醫,邪陷太陰能自化。

首章言太陰邪從陽化之熱證也。有因太陽病誤下之,致邪陷太陰,脈數咽乾,太陰熱也。腹大滿痛,痛無止時,太陰有餘證也,宜以桂枝加大黃湯,升舉陽邪而瀉內實(見醫方發表門)。

若成陽明胃實,痞滿燥實堅全見者,當用大承氣湯先攻裡,後解表(見攻裡門)。

次章申言太陰邪從陽化,亦有虛實之分也。如脈浮弱,胃氣虛也。腹不大滿,時痛時止,不足之證也,但用桂枝加芍藥湯和之(見發表門)。

太陰陽邪集解

《總注》曰:本太陽中風病,醫不以桂枝湯發之,而反下之,因而邪陷入里,如無他證,惟腹滿時痛者,此屬太陰裡虛痛也,故宜桂枝加芍藥湯,以外解太陽之表而內調太陰之裡虛也。若大滿實痛,則屬太陰熱化,胃實痛也,故宜桂枝加大黃湯,以外解太陽之表而內攻太陰之裡實也。

劉宏壁曰:太陰無可下之法也。設在經則各經已無可下之理,在藏則太陰尤無受下之處,桂枝加大黃湯安能無疑乎?不知脾與胃相表裡也。太陽誤下,太陰受邪,適胃有宿食,則脾因胃之實而實,亦即因太陽之邪而痛矣。若既大滿大痛,已成胃實,又非此湯所能勝任,故宜大承氣湯急攻其里,而後和表也。

程應旄曰:脈浮弱,腹滿時痛者,太陰之證見矣。然太陽表邪內陷,留滯於太陰,非藏寒痛也,仍用桂枝湯升發陽邪,但倍加芍藥以調和之。

柯琴曰:腹滿為太陰陽明俱有之證,然位同而職異。太陰主出,太陰病則腐穢氣凝不利,故滿而時痛。陽明主納,陽明病則腐穢燥結不行,故大實而痛。是知大實痛是陽明病而非太陰病矣。仲景因表證未解,陽邪已陷入太陰,故倍芍藥以益脾調中,而除腹滿之時痛,此用陰和陽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陽邪陷入陽明,則加大黃以潤胃通結而除其大實之痛,此雙解表裡法也。

凡妄下,必傷胃之氣液。胃氣虛,則陽邪襲陰,故轉屬太陰;胃液涸,則兩陽相搏,故轉屬陽明。屬太陰則腹滿時痛而不實,陰道虛也;屬陽明則腹滿大實而痛,陽道實也。滿而時痛,是下利之兆;大實而痛,是燥屎之徵。故一則倍加芍藥,小變建中之劑;一則少加大黃,微示調胃之方也。

太陰陽明同病總訣

太陰寒,陽明熱,表裡同病須詳擇,汗後腹滿時減復,寒虛厚朴方可啜。

發汗後,表不徹,腹滿大痛無休歇,實熱內壅便不通,大承攻裡為先策。

首章言脾與胃表裡同病,當分虛實寒熱也。如發汗後,表邪已解,但見腹中時滿,時不滿,減復如常,而無腹痛燥結之證者,此是太陰寒邪。寒虛之氣上逆作滿,乃可溫之證,服厚朴生薑半夏人參甘草湯,以散滿溫中降逆(方見和解門)。

次章申言脾胃同病,有屬實熱者。如發汗後,表邪不解,從陽化熱,則見腹滿大痛,終日不減,常常而滿,或不大便,此為轉屬陽明實熱內壅之滿,乃可攻之證,服大承氣湯(見攻裡門)。下之而腹滿如故,即減去一二分,算不得減,不妨再下之,必當以減盡為度。

太陰陽明同病集解

成無己曰:吐後脹滿與下後脹滿皆為實者,言邪氣乘虛入里而為實也。今發汗後,外邪已解,腹時脹滿,知非裡實,由太陰不足,脾氣不通,故壅而為滿也,與此湯和脾氣而降逆氣,宜矣。至後條,發汗後,表不解,腹滿大痛者,乃腹滿不減、減不足言之實滿也,當用大承氣湯下之。

《總注》曰:太陰為病,必腹滿而痛,治之之法,當以脈消息之。若其人脈弱,續自便利,則其中不實,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胃氣弱,難堪峻攻,其便易動故也。由此推之,可知大便硬者,不論在陰在陽,凡脈弱,皆不可輕下也。或問:大黃能傷胃氣,故宜減。芍藥能調脾陰,何以亦宜減?答曰:脈弱則氣餒不充,仲景以溫甘之藥能生氣。

芍藥之味酸寒,雖不若大黃之峻,要非氣弱者所宜多用,故亦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