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世馨

《醫學集成》~ (8)

回本書目錄

(8)

1. 臟腑明堂圖

(附圖:臟腑明堂圖)

腦者髓之海,諸髓皆屬於腦,上至腦,下至尾骶,腎主之也。

兩乳中間名曰膻中,為氣聚之海,能分佈陰陽,不可損也。

膈膜在心肺之下,肝腎之上,周回相隔如幕,以遮濁氣,使不薰蒸上。

闌門在大小腸之間。

津液滲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

溺之所出,精之所施。

搖心旌則欲動,命門三焦之精從此泄矣。

人之五臟、六腑、百骸、九竅、脈絡盡皆貫通,節節相續,無有間斷,今畫其大略使觀者便覽。

心係六節

腎係七節

七節之旁有小心係,小心係者命門也,由下而上六七節也,腎係十四節。

經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浹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

2. 正人明堂圖

(附圖:正人明堂圖)

手太陰肺經絡,起於中府穴,終於少商穴。

手厥陰心包絡,起於天地穴,終於中衛穴。

足厥陰肝經絡,起於大敦穴,終於期門穴。

手少陰心經絡,起於極泉穴,終於少衝穴。

足少陰腎經絡,起於湧泉穴,終於俞府穴。

足太陰脾經絡,起於隱句穴,終於大包穴。

凡人兩手足各有三陰脈三陽脈,以合為十二經也。

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脈絡傳至,周流不息,故經脈者,行氣血、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手陽明注足陽明太陰,足太陰注手少陰太陽,手太陽注足太陽少陰,足少陰注手心、足少陽,手少陽注足少陽厥陰,足厥陰腹還注手太陰。其氣*以平旦為紀,以漓水下百刻,晝夜流行,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

3. 伏人明堂圖

(附圖:伏人明堂圖)

手太陽小腸經絡,起少澤穴,終於地宮穴。

手少陽三焦經絡,起於關衛穴,終耳門穴。

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睛明穴,終於至陰穴。

手陽明大腸經絡,起商陽穴,終於迎香穴。

足陽明胃經絡,起於頭維,終於屬兌穴。

足少陽膽經絡,起於瞳子窌,終於竅陰穴。

凡人脈,循十二經,環八奇據經,合長一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合行八百十丈。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二刻則周身一度也。

4. 側人明堂圖

(附圖:側人明堂圖)

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肝之原出於太衛,脾之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心之原出於太兌骨即神門也,膽之原出於坵墟,胃之原出於衛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脘骨。見十二經之原,又不可不知也。

嘉慶二十四年恩賜太醫院六品御醫錢松鏡湖氏重鐫

5.

道光二十八年雙流縣劉仕廉清臣氏繪書

同治十二年蓉城李仲元子乾氏校刻

6. 程鍾齡醫門八法

論病之原,以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裏、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蓋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病變雖多,而法歸於一。此予數十年來,心領神會,曆試而不謬者,盡見於八篇中矣。學者誠熟讀而精思之,於以救濟蒼生,亦未必無小補云。

7. 論汗法

汗者,散也。

經云:血在皮毛者,汗而發之是也。又云: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

然有當汗不汗誤人者;有不當汗而汗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妄汗之誤人者;有當汗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汗之不得其道以誤人者;有當汗而汗之不中其經,不辨其藥,知發而不知斂以誤人者,是不可以不審也。

何則?風寒初客於人也,頭痛發熱而惡寒,鼻塞聲重而體痛,此皮毛受病法當汗之。若失時不汗或汗不如法,以致腠理閉塞,榮衛不通,病邪深入,流傳經絡者有之,此當汗不汗之過也。

亦有頭痛發熱與傷寒同,而其人倦怠無力、鼻不塞、聲不重,脈來虛弱,此內傷元氣不足之症。又有勞心好色,真陰虧損,內熱晡熱,脈細數而無力者;又有傷食病,胸膈滿悶,吞酸噯腐,日脯潮熱,氣口脈緊者;又有寒厥痰逆,濕淫腳氣,內癰外癰,瘀血凝積,以及風溫、濕溫、中暑、自汗諸症,皆有寒熱,與外感風寒似同而實異,若誤汗之,變症百出矣。所謂不當汗而汗者,此也。

若夫症在外感應汗之例,而其人臍之左右上下,或有動氣,則不可以汗。

經云: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則衄而渴,心煩飲水即吐。動氣在左,不可發汗,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動氣在上,不可發汗,汗則氣上衝,心中怔悸。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則無汗,心大煩,骨節痛,食入則吐。又脈沉咽燥,病已入裏,汗之則津液越出,大便難而譫語。

又少陰症,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則動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耳目,或從口鼻出者,此為下厥上竭為難治。又少陰中寒不可發汗,汗則厥逆倦臥,不能自溫也。又寸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陽;尺脈弱者,不可發汗,汗則亡陰也。又諸亡血家不可汗,汗則直視;淋家不可汗,汗則便血;瘡家不可汗,汗則痙。

又傷寒病在少陽不可汗,汗則譫妄。又壞病虛人,及女人經水適來者,皆不可汗,若妄汗之,變症百出矣。所謂當汗不可汗,而妄汗誤人者此也。

夫病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則將聽之乎是有道焉。傷寒賦云:動氣理中去白朮,是即於理中湯去朮,而加汗藥,保元氣而除病氣也。又熱邪入裏而表未解者,仲景有麻黃石膏之例,有葛根黃連黃岑之例,是清涼解表法也。又太陽症脈沉細,少陰症反發熱者,有麻黃附子細辛之例,是溫中解表法也。

又少陽中風,用柴胡湯桂枝,是和解中兼表法也。又陽虛者,東垣用補中湯加表藥;陰虛者,丹溪用芎歸湯加表藥,其法精且密矣。總而言之,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汗;(凡)一切陰虛者,皆宜養陰發汗;挾熱者,皆宜清涼發汗;挾寒者,皆宜溫經發汗;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汗;感重而體實者,汗之宜重,麻黃;感輕而體虛者,汗之宜輕,香酥散。

又東南之地不比西北,隆冬開花,少霜雪,人稟常弱,腠理空疏,凡用汗藥,只需對症,不必過重。予嘗治傷寒初起,專用香酥散,加防風川芎秦艽、蔓荊等藥,一劑愈,甚則兩服,無有不安。而麻黃峻劑,數十年來,不上兩余。可見地土不同,用藥迥別。其有陰虛、陽虛、挾寒、挾熱,兼食而為病者,即按前法治之。

但師古人用藥之意,而未嘗盡泥其方,隨時隨症酌量處治,往往有驗。此皆已試之成法,而與斯世共白之,所以拯災救急者,莫切乎此,此汗之之道也。

且三陽之病淺深不同,治有次第。假如症在太陽,而發散陽明,已隔一層;病在太陽陽明,而和解少陽,則引賊入門矣。假如病在二經,而專治一經,已遺一經;病在三經,而偏治一經,既遺二經矣。假如病在一經,而兼治二經,或兼治三經,則邪過經矣。況太陽無汗,麻黃為最;太陽有汗,桂枝可先。

葛根專主陽明,柴胡專主少陽,皆的當不易之藥。至於九味羌活,乃兩感熱症,三陽三陰並治之法,初非為太陽一經設也。又柴葛解肌湯,乃治春溫夏熱之症,自裏達表,其症不惡寒而口渴。若新感風寒,惡寒而口不渴者,非所宜也。又傷風自汗用桂枝,傷暑自汗則不可用。

若誤用之,熱邪愈盛,而病必增劇。若於暑症,而妄行發散,復傷津液,名曰重暍,多致不救。古人設為白朮、防風,例以治風,設益元散香茹飲,以治暑,俾(音bǐ,使,把的意思。)不犯三陽禁忌者,良有以也。

又人知發汗退熱之法,而不知斂汗退熱之法。汗不出,則散之,汗出多,則斂之。斂也者,非五味、酸棗之謂,其謂致病有因,出汗有由,治得其宜,汗自斂耳。譬如風傷衛,汗自出者,以桂枝湯和榮衛,祛風邪而汗自止。若熱邪傳裏令人汗出者,乃熱氣薰蒸,如釜中吹煮水氣旁流,非虛也,急用白虎湯清之。

若邪已結聚不大便者,則用承氣湯下之,熱氣退而汗自收矣,此與傷暑自汗略同。但暑傷氣,為虛邪,只有清補並行之一法。寒傷形,為實邪,則清熱之外更有攻下止汗之法也。復有發散太過遂至汗多亡陽身瞤動,欲擗地者,宜用真武湯,此救逆之良藥,與中寒冷汗自出者,同類並稱,又與熱症汗出者大相徑庭矣。其他少陽症,頭微汗或盜汗者,小柴胡湯;水氣症頭汗出者,小半夏加茯苓湯

至於虛人自汗盜汗等症,則歸脾、補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尋繹各盡其妙,而後即安。所謂汗之必中其經,必得其藥,知發而必知斂者,此也。

嗟嗟,百病起於風寒,風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汗法一差,夭枉隨之矣。

籲,汗豈易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