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震集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震集 卷四 (7)

1. 發熱

論五臟有邪,身熱各異。

以手捫摸有三法:以輕手捫之則熱,重按之則不熱,是邪在皮毛、血脈也;重按之至筋骨之分則熱蒸手極甚,輕手則不熱,是邪在筋骨之間也;輕手捫之不熱,重力以按之不熱,不輕不重按之則熱,是邪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脈之下,乃熱在肌肉也。

2. 論熱在氣在血之分

東垣曰: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晝則發熱煩躁,夜則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也,當亟瀉其陽,峻補其陰。

傷寒發熱,是寒邪入衛與陽氣交爭而為外熱,陽氣主外,為寒所薄而其失職,故為熱。其脈緊而有力,是外之寒邪傷衛也,治主外。

傷暑發熱,是火邪傷心,元氣耗散,而熱邪入客於中,故發為熱。汗大泄,無氣以動,其脈虛遲而無力,是外之熱邪傷榮也,治主內。

內傷發熱,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傷,乃陽虛也,故其脈大而無力,屬脾肺。

陰虛發熱,是陰血自傷,不能制火,陽氣升騰內熱,乃陽旺也,故其數而無力,屬心腎。《經》云:脈大無力為陽虛,脈數無力為陰虛,無力為虛,有力曰實。

升陽散火湯,治男婦四肢發熱,筋骨間熱,肌表熱,如火燎,捫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生冷,郁遏陽氣於脾土之中,火鬱則發之。

升麻葛根獨活羌活防風白芍人參(各六分),柴胡(三分),生甘草(一分),炙甘草(一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熱服。忌生冷。

清心連子飲,治熱在氣分,口乾,小便白濁,夜間安靜,晝則發熱。又治口舌生瘡,或口苦咽乾,煩躁作渴,小便赤澀,下淋不止,或莖中作痛。

黃芩(炒),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炒),甘草(各一錢半),石蓮肉,茯苓黃耆(炒),柴胡,人參(各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參朮四物湯,治午後發熱屬血分。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人參,白朮牡丹皮

上銼,水煎服。如熱從左邊起,肝火也,實則四物、龍膽、山梔;虛則四物、參、朮、黃耆。熱從臍下起,陰火也,四物、參、朮、黃柏知母(酒拌炒黑)、五味、麥門、肉桂,如不應,急用加減八味丸。不時而熱,或無定處,或從腳心起,此無根虛火也,用加減八味丸十全大補湯加五味、麥門主之。

一婦人年四十餘,夜間發熱,早晨退,五心煩熱無休止時,半年後六脈皆數伏而且牢,浮取全不應手。以東垣升陽散火湯四帖,而熱減大半,胸中覺清爽勝前。再與兩帖,熱悉退。後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少佐以炒黑乾薑,服二十劑全安。

一人虛勞發熱,自汗,諸藥不能退其熱者,以當歸補血湯一服如神。(方見補益。)

治骨蒸內熱之病,時發外寒,寒過,內熱附骨蒸盛之時,四肢微瘦,足趺腫者,其病在臟腑之中,以:

大白散,白石膏火煅為末,新汲水調下方寸匕,以身無熱為度。

十全大補湯,治虛勞發熱,加柴胡、地骨皮、秦艽

3. 惡熱

惡熱非熱,明是虛證。《經》曰:陰虛則發熱。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淫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當作陰虛火動治之。

4. 惡寒

惡寒非寒,明是熱症。亦有久服熱藥而得。河間謂火極似水,熱甚而反覺自冷,實非寒也。有熱藥而少愈者,卒能發散郁遏暫開耳。又曰:火熱內熾,寒必蕩外,故惡寒實非寒症。

凡背惡寒甚者,脈浮大而無力者,陽虛也。用參、耆之類、加附子少許。

5. 厥症

厥者,極也。指尖冷者,曰厥;手冷過肘,足冷過膝,曰逆。

陽厥者,初得病身熱頭痛,大小便閉澀,或畏熱或飲水,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安臥,譫言昏憒,蓋陽極則發厥也,宜六乙順氣湯主之。

陰厥者,初得病四肢逆冷,脈沉而細,足攣,臥而惡寒,引衣蓋覆,不欲水,或下利清穀而厥逆者,陰厥也,宜四逆湯理中湯主之。

屍厥、飛屍、卒厥,此即中惡也。因犯冒不正之氣,忽然手足厥冷,肌膚慄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者,緊口噤,或昏不知人,頭旋暈倒,此是卒厥。客忤、飛屍、鬼擊、吊死問喪、入廟登塚多有此病,以蘇合香丸灌之,俟稍蘇,以調氣散平胃散。(余以藿香正氣散加南星、木香殊效。)

痰厥者,寒痰迷悶,四肢厥冷,宜姜附湯。(以生附子代熟附子。)

蛔厥者,乃胃寒所生。《經》曰:蛔者,長蟲也。胃中冷即吐蛔,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檳榔五分,吞烏梅丸

氣厥者,與中風相似,但風中身溫,氣中身冷,以八味順氣散。如有痰,以四七導痰湯主之。

調氣散

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二錢),藿香甘草(炙,各八錢),砂仁(四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雞聲者是也。用牙皂二根,白礬二錢,二味生研為末,吹入鼻中,即燒竹瀝,薑汁灌之,自醒。

治卒暴痰厥,不醒人事,以香油一盞,入薑汁少許,灌入喉中,須臾逐痰涎立愈。

治卒厥不醒人事,因痰火氣鬱,迷塞心竅者,清熱導痰湯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