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八(貞集) (7)

回本書目錄

卷八(貞集) (7)

1. 產後諸證(六十六)

《要略》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曰病痓。病痓者,發熱惡寒,或口眼歪邪,角弓反張等症。此是氣血大虛使然。參、耆、歸、朮、炙甘草陳皮肉桂、炒黑乾薑熟地,大劑溫補。左手脈不足,補血藥重;右手脈不足,補氣藥重,切不可用小續命發表之劑作中風治。

二曰病鬱冒。鬱冒者,或浴身沐發,離褥太早,致感冒風寒濕氣而然。宜參、朮、歸、芎為君,加荊芥、紫蘇、防風羌活等藥選用,切不可大發表致損元氣;鬱冒者,清魂散加歸身、陳皮。

三曰大便難。大便難者,以氣血虛,亡津液,故腸胃燥澀也,雖五七日不解無妨。治宜八物去芍藥,倍歸尾、地黃,使之漸潤流通,切禁疏利之藥,惟血氣未大虛者,方可少服麻仁丸。一法用芝麻一撮搗碎,入煎藥內服之,即流利也。

產後惡寒、發熱、腹痛者,當去惡血,有惡血腹必滿。若腹不滿者,非惡血也。治血刺痛,用當歸,乃和血之法。若因積血而刺痛者,宜桃仁紅花、當歸頭之類。

惡露不盡,小腹作痛,名兒枕痛。用附、桂、五靈脂、紅花、炒蒲黃、當歸、白朮、乾薑、玄胡索有驗,或用醋炒桃仁、白芍、甘草、粟殼、香附者,醋以收之之義也。

新產後十日內,禁用自芍,以其酸寒能伐發生之氣也。產後補虛,用參、耆、歸、朮、陳皮、炙甘草、川芎。如發熱,加茯苓淡滲之,其熱自除,重則用乾薑。夫大熱而用乾薑何也?蓋此熱非有餘之邪熱,乃陰虛生內熱耳。乾薑能入肺分,利肺氣,又能入肝分,引眾藥生血,然必與補陰藥同用者。此造化之妙,非知者不足以語此也。

產後證候多端,或乍寒乍熱,似瘧非瘧;或大熱頭疼體痛,如傷寒狀;或卒中口噤,如痓如癇;或左癱右瘓,角弓反張;或妄言見鬼,心神恍惚;或耳目口鼻,忽覺黑氣如煙薰之狀;或腹中作痛,綿綿不已。以上諸症,若非惡露未盡,即是勞傷氣血,大虛之證。

丹溪曰:凡產前當清熱養血為主,產後宜大補氣血為要。雖有雜症,以末治之。此確論也。雖然亦有婦人體原壯盛,雖產後血猶未虛耗者,亦不可純用溫補重劑。善治者,診脈察候,合宜而行,斯得之矣。

《金匱要略》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蓋以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

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而更發熱者,此為胃熱氣實,承氣湯主之。

婦人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小腹堅痛,此為惡露不盡,四五日不大便,趺陽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譫語,不能食者,利之即愈,宜承氣湯。以熱在裡,結在膀胱也。

丹溪曰:產前脈細小,產後脈洪數,皆死。又曰:產前脈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豈得不死?此亦大概言之,嘗見產後亦有脈洪數而生者。

新產傷陰,出血不止,尺脈不能上關者,死。

2. 產後諸方

嚴氏清魂散,治產後血暈,不省人事。

蘭葉人參(各一兩),荊芥穗(四兩),川芎(二兩),甘草(八錢)

共為末,溫酒入童便調下。更用破漆器燒煙薰之,頻置醋炭,更服此藥。

愈風湯,治產後中風,口噤,牙關緊急,手足瘈瘲,角弓反張。

荊芥穗,川當歸

各等分為末,用黑豆炒焦,淋酒調下,或童便亦可。

治產後乳汁不通方

通草(七分),瞿麥柴胡,花粉(各一錢),桔梗青皮白芷木通赤芍連翹,甘草(各五分)

水煎,食後緩緩飲下,更手摩乳房。

又方當歸補血湯蔥白,治產後無乳。

當歸(三錢),黃耆(一兩),蔥白

共水煎服。

人參當歸散,治產後失血過多,血少則陰虛,陰虛生內熱,令人心煩短氣,自汗頭疼。

熟地,人參,當歸,肉桂,麥冬,白芍

淡竹葉生薑煎服。

當歸黃耆湯,治失血過多,腰痛,身熱,自汗。

歸身(三錢),黃耆(二錢),白芍(一錢五分)

加姜三片,煎服。

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疼痛欲死,及兒枕作痛。

蒲黃五靈脂

二味為末,白湯下。

三聖散,治兒枕痛。

當歸,肉桂,玄胡

抵聖湯,治產後血氣傷於脾胃,腹脅滿脹,嘔逆噁心。

赤芍,半夏陳皮,人參,澤蘭葉(各二錢),甘草

加姜煎服。

獨參湯,治產後血暈,不省人事。

人參(一兩)

水一升,煎半升,溫服。身熱氣急者,加童便一盅;身寒氣弱者,加附子三錢。

黃耆湯,治產後虛汗不止。

黃耆(二錢),白朮防風,熟地,茯苓,麥冬,炙甘草,牡蠣粉(各五分)

大棗一枚,煎服。

增減四物湯,治產後陰虛發熱,晝則明瞭,夜則寒熱。

川歸,川芎,生地,柴胡

定痛散,治產後惡血不盡,腹中作痛。

當歸,白芍(各二錢),肉桂(五分),五靈脂(一錢)

加姜三片,水酒各半,煎服。

麻仁丸,治產後大便秘結。

麻仁,枳殼,人參,大黃,當歸

等分為末,蜜丸梧子大,白湯下二十丸,以便潤為度。

豬腎湯,治產後虛羸喘乏,乍寒乍熱,病如瘧狀,名曰褥勞。

豬腎(一具),白糯米(一合),淡豉(半合),蔥白(十根),人參,川歸(各二錢)

神散,治胎死腹中,難產,經日而死者。法以產婦舌頭青黑為驗。

熟地,炒蒲黃,炒黑乾薑,當歸,白芍,桂心(各二兩),炙甘草(三錢),黑豆(炒去皮,二合半)

共為末,每服二錢,童便和酒調下。此方更治胎衣不下,產難血暈,兒枕疼痛,乍見鬼神等證。

又方,治死胎不下。其症指甲青、舌青、眼閉,甚者口中作屎臭。

先以平胃散一帖,作二服,每服酒水各一盅,同煎至一盅;再以朴硝半兩,研細投入,煎三五沸,傾出候溫,服盡,其胎即化為水。倘非死胎,不必用朴硝;骨縫未開者,加川芎二錢。

產後泄瀉方,此有積血在脾胃也。

蒼朮,白朮,赤茯,白茯,桃仁

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