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六(利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利集) (1)

1. 諸氣證(三十六)

《經》曰:百病皆生於氣。是氣也,在外則衛護皮毛,充實腠理;在內則導引血脈,調和陰陽,周流一身,運行不息,源出中焦,總統於肺。曷常病於人也?惟夫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於是為冷氣、滯氣、逆氣、上氣之諸症作焉。

其原皆由於肺受火邪,氣得上升之化,有升無降,河間所謂「五志過極即為火」,丹溪所謂「氣有餘便是火也」。

治之之法,當分有餘不足治之。有餘者,邪氣有餘也,宜行之;不足者,正氣不足也,宜補之。冷氣宜溫之,必明知身受寒氣,口食冷物,方作冷治。如病人自覺冷氣從下而上,此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自下而上,其熱為甚,乃火極似水,陽亢陰微,非真冷也。

氣滯宜開之,氣上宜降火。氣在胸臆,為痞滿、刺痛、伏梁等症,二陳加黃連枳實桔梗瓜蔞仁、木香;氣在下焦,為奔豚、七疝等症,二陳加桃仁山楂橘核茴香、川楝、荔核;氣在兩脅,攻築作痛,二陳加青皮白芍柴胡、膽草;氣在中焦,為痞滿脹急,二陳加木香、檳榔厚朴枳殼,或平胃散以平其敦阜之氣。惟婦人胎前產後一切氣疾,但用四物湯為主,加疏利行氣藥。

大抵男子屬陽,得氣易散,是以男子之氣病常少,治宜調氣以養血;女子屬陰,遇氣多郁,故女人之氣病常多,治宜調血以和其氣。此治氣之大旨也。

又按人身上有七氣,宗氣、榮氣、衛氣、中氣、元氣、精神沖和之氣、上升之氣。惟宗氣尤為一身之主,起自氣海下一寸五分,上出於胃,輸散於五臟六腑。若宗氣不虛,雖病不死。凡病人危篤之甚,而喘息奔急者,是宗氣將絕,有出而無入也。

《脈經》曰:脈滑者,多血少氣;澀者少血多氣;大者血氣俱多,脈來大而堅者血氣俱實;小者血氣俱少。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虛。代者氣衰,細者氣少。浮而絕者氣欲絕。闢大而滑,中有短氣。尺脈澀而堅,為血虛氣實;尺脈細而微,血氣俱不足也。

劉立之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病也。

2. 諸氣方

清膈丸,治濕熱氣滯。

黃芩黃連(各五錢),香附(一兩五錢),蒼朮(二兩)

上末,用瓜蔞仁搗爛如泥和丸梧子大,白湯下三四十丸。

正氣天香散,治婦人一切諸氣作痛。

烏藥(一錢五分),香附(二錢),陳皮,紫蘇,乾薑(各一錢)

木香檳榔丸(見痢證)

蘇子降氣湯,治氣不升降,痰涎壅塞作痛。

當歸前胡厚朴,炙甘草(各五分),肉桂(三分),陳皮(七分),半夏蘇子(各一錢)

加薑、棗煎服。

二陳隨症加減,治諸氣。(方見證內)

平胃散(見濕證),平敦阜之氣。

四物湯(見中風),治婦人胎前產後一切氣痰作楚。

本方加流利行氣藥。

又丸方,治諸氣作痛,並小腸氣痛,惟娠婦不可服。

沉香檀香乳香(去油),丁香,廣木香(各一錢),麝香(三分)

透明硃砂二錢,用甘草湯煮過,研極細末,飛去黃土,以一錢為衣,蜜丸綠豆大。每用一丸,噙舌上化下,隨氣上下用。

3. 疝氣證(三十七)

疝有七證,寒、水、筋、血、氣、狐、㿗。專主肝經,與腎經無干,子和七疝辨之詳悉,但一例施以攻下之法,其言非是。古方自《素問》而下,皆以為寒,以寒主收引,經絡得寒則收而不行,所以作痛。東垣、丹溪獨斷以為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得寒氣外來,不得疏散,是以作痛。

此發前人所未發,故治法宜祛逐本經之濕熱,消導下焦之瘀血,而以寒因熱用之法立方處治。其濕熱又當分多寡而治,濕則腫多,㿗疝是也。又有因痰飲、食積、死血鬱結為痛,及因水氣作腫者,亦有挾虛而發者,其脈沉緊而豁大無力是也,當以參、術為主,佐以疏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