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彙補》~ 卷之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6)

1. 反胃

大意

王太僕曰。食入反出。是謂無火。張潔古曰。下焦吐者因於寒。合是兩說而並衡之。其為真火衰微。不能腐熟水穀則一也。(匯補)

內因

病由悲憤氣結。思慮傷脾。或先富後貧之失精。或先貴後賤之脫營。抑鬱無聊。而寄情詩酒。或豔冶當前。而縱飲高歌。皆能釀成痰火。妨礙餉道而食反出。(匯補)

外候

或食已則吐。或再食則吐。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心胸痞悶。往來寒熱。或大便不實。或噯腐噫酸。(丹溪)

反胃分辨

有損傷胃氣而吐者。有脾不運化而吐者。有中焦積熱者。有下焦虛寒者。脈大有力。當作熱治。脈小無力。當作寒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士材)

脈法

趺陽脈浮而澀。虛而微。弦而遲。小而滑者。均為反胃。右尺濡弱者。亦成反胃。

治法

治宜開胃順氣以調上。培脾扶土以和中。壯火回陽以溫下。其他如化痰抑肝鎮墜諸藥。酌而用之。

用藥

主以二陳湯。加藿香、蔻仁、木香砂仁香附、蘇梗。消食。加神麯、麥芽。助脾。加人參白朮。抑肝。加沉香白芍。溫中。加炮薑、益智。壯火。加肉桂丁香。甚用附子理中湯。或八味丸。反胃。用伏龍肝水煎藥以補土。糯米汁以澤脾。代赭以鎮逆。烏銘以抑肝。

若服藥初愈者。切不便與粥。復傷胃家。惟以人參五錢、陳皮一錢、老黃米一兩。作湯細啜。旬日之後。方可食粥。否則倉廩未固。卒至不救。

反胃選方

二陳湯(方見痰症),理中湯(方見中寒),八味丸,六君子湯(二方見中風)

木香調氣散

白豆蔻,丁香,木香(各二錢),檀香(一錢半),藿香(八分),砂仁(四錢),甘草(八分)

為末。每服二錢。加鹽少許。沸湯下。

滋血潤腸湯(統旨),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飲食不下反出。便燥。

當歸(三錢),白芍,生地(各一錢半),紅花桃仁大黃(煨),枳殼(各一錢)

水煎。入韭汁服。

滋陰清膈散,治陰火上衝而食反出。

當歸,白芍,黃柏黃連(各一錢半),黃芩,山梔,生地(各一錢),甘草(三分)

水煎。入童便、竹瀝服。

九伯餅,治反胃飲食不下。下即吐痰涎。

南星(薑汁製炮七次),人參(各三錢),半夏(薑汁洗七次),枯礬,枳實(麩炒七次),厚朴(姜炒),甘草(各五錢),木香(四錢),豆豉(一兩)

為末。老米打糊為餅。如錢大。瓦上焙乾。露過。每服一餅。細嚼。以姜煎平胃散下。此方加阿魏三錢神效。

附子散

用大附一隻。坐磚上。四面著火。漸逼干。淬入薑汁中。又依前火逼干。復淬之。約薑汁盡碗許。搗為末。將粟米飲下一錢。

金桃酒,治反胃吐酸。

古銅四錢。敲如米大。再入核桃肉一斤。與前同研爛。用燒酒一斤。和銅挑勻。入瓶內。封口。隔水慢火煮一時。取出埋地下一二時。每日空心服一盞。如病重者。午後再服。

2. 吞酸

大意

諸嘔吐酸。皆屬於火。(內經)酸者木之味。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火自甚。故為酸也。(原病式)

內因

有濕熱在胃上口。飲食入胃。被濕熱鬱遏。食不得化。(戴氏。)以致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氣逆於內。故欲吐復入。是為吞酸。(方氏)

外候

素有濕熱。因外感風寒。或食生冷。則內熱愈郁。酸味刺心。欲吐不吐。胸中無奈。(入門)或吐出酸水。令上下齒牙酸澀。不能相對。(發明)是為吐酸。

吞吐各別

吐酸者。吐出酸水。平時津液上升之氣。鬱滯清道。濕中生熱。故從火化。遂作酸味。如穀肉在器。得熱則易酸也。吞酸者。鬱滯日久。不能自湧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咯不得上。咽不得下。(指掌)

本熱標寒

肌表遇風寒。則濕熱愈郁。而酸味入心。肌膚得溫曖。則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則津液流通。鬱熱得行。亦可暫解。蓋標寒而本熱也。河間言熱者。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者。言其標也。(指掌)

酸分寒熱

大凡積滯中焦。久郁成熟。則本從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熱也。若客寒犯胃。頃刻成酸。本無鬱熱。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匯補)

脈法

弦滑為痰滯於內。浮緊為寒束於外。沉遲為中氣寒。洪數為火氣盛。(醫鑑)

治法

初因標寒。宜暫與辛溫反佐以開發之。久成鬱熱。宜以寒涼清解。或分利之。結散熱去。則氣自通和。酸亦自已也。(入門)

氣實宜疏

吞酸為中氣不舒。痰涎鬱滯。須先用開發疏暢之品。不宜食黏滑油膩。令氣不宣暢。宜入清虛淡蔬。使氣道通利也。(丹溪)

酸久成噎

吞酸。小疾也。然可暫不可久。久而不愈。為膈噎反胃之漸也。若脈兩關俱弦者。尤宜慎防。以木來凌土故耳。(匯補)

用藥

主以二陳湯。加吳萸、黃連。順其性而抑之。佐以山梔、蒼朮茯苓。以行濕熱。如食不化。平胃散香附、神麯、枳實等。如朝食甘美。至晚心腹刺酸吐出者。此血虛火盛。宜加歸、芎。若勞役過度。及病後氣虛。食入吞酸。稍頃乃止。此胃弱難化。宜加參、術。

【附吐清水】

吐清水者。其因有五。身受寒氣。口食生冷而作者。胃寒也。食少而吐清水者。火虛也。食後而吐清水者。宿食也。胸膈間轆轆有聲者。痰飲也。心腹間時時作痛者。蟲也。宜辨而治之。(匯補。)

吞酸選方

茱連丸,治吞酸吐水。更兼胸脅病者。每服二十丸。妙。

黃連(一兩),黃芩陳皮吳茱萸(各五錢),蒼朮(七錢),神麯糊丸。白湯服。

二陳湯(方見痰症),六君子湯(方見中風),平胃散(方見暑症),越鞠丸(方見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