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9)

1. 啟脾丸

治同上

人參白朮茯苓山藥、蓮肉(各一兩)、陳皮澤瀉甘草山楂(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

2. 參朮白朮散

方見脾胃門,治同上。

3. 五味子散

治脾腎泄

五味子(二兩) 吳茱萸(五錢)

二味炒香為細末,每服二錢,陳米飲調下。

4. 二神丸

治同上。

破故紙(四兩,炒);肉豆蔻(二兩,生)。

上為細末,用大棗四十個,同生姜四兩,煮爛,去核與姜不用,將棗肉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送下。

5. 固腸丸

治泄久腸滑不固

6. 豆蔻散

治同前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7. 升陽除濕湯

治脾胃虛弱,風濕下陷,飲食不思,腸鳴腹痛,四肢困軟

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8. 白朮芍藥湯

治痛泄

白朮(土炒) 芍藥(酒炒) 陳皮 防風 甘草

不用引煎服 久泄者加升麻

9. 肉豆蔻丸

治腎泄久不愈,脈沉細無力

破故纸(炒香) 肉豆蔻(用麵裹煨去油,為末,各等分)

上為細末,空心米飲送下

10. 病源

有寒 有熱 有食 有火 有痰 有氣

內經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火

東垣云:夫嘔吐噦皆屬於胃,胃者總司也,以其氣血多少為異耳。嘔者陽明也,陽明多血多氣,故有聲有物,氣血俱病也。吐者太陽也,少陽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血病也。噦者少陽也,少陽多氣少血,故有聲無物,氣病也。

11. 形證

丹溪云: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噦。

河間曰:胃膈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吐症有三:氣、積、寒也,皆從三焦論之。上焦在胃口,上通於天氣,主納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氣,下通地氣,主腐肉水穀;下焦在臍下,下通地氣,主出而不納。是故上焦吐者皆屬於氣,氣者天之陽也,其脈浮而洪。其症:食已即吐,渴欲飲水,大便燥結,氣上衝胸而發痛。

其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有陰有陽,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其脈浮而長。其症:或先痛而後吐,或先吐而後痛。治法當以峻藥去其積,檳榔木香行其氣。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氣也,其脈沉而遲。其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以峻藥通其秘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結而自愈也。

外有傷寒陽明實熱太甚而吐逆者,有內傷飲食填塞太陰以致胃氣不得宣通而吐者,有胃熱而吐者,有胃寒而吐者,有久病氣虛胃氣衰者,聞穀氣則嘔噦者,有脾濕太甚不能運化精微,致使清痰留飲壅滯上中二焦,時時噁心嘔吐清水者,宜各以類推而治之,不可執一見也。

12. 脈法

脈訣云滑脈居寸多嘔逆 陽脈浮緊,浮者胃氣虛,緊者寒在上,二氣相爭,其人即吐。

脈訣云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死,不吐者死。

又曰嘔而脈弱,小便弗利,身有微熱厥者難治。

胃中有熱脈數而滑,胃中有寒脈遲而滑。

13. 治法

一胃中有痰作嘔者宜 二陳湯加減用

一胃中有寒作嘔者宜 治中湯丁香 或養胃湯

一痰逆嘔吐眩暈者宜 旋覆花湯 茯苓半夏湯

一發熱而嘔者宜 柴胡竹茹湯

一食積作嘔中脘痛者宜 香砂養胃湯

一胃寒作嘔吐者宜 藿香散

一肝火逆上嘔吐者宜 抑青丸

一病人胃虛嘔吐者宜 丁香治中湯

一內傷飲食填塞胃氣嘔吐不已者宜用 藿香平胃散

一痰逆胸滿嘔吐者宜用 溫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