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3)

1. 除濕湯

治濕症身重痛胸不快大便溏

半夏厚朴蒼朮藿香陳皮茯苓白朮甘草,水二鍾,姜七片,紅棗一枚,煎八分,前服。

白話文:

半夏、厚朴、蒼朮、藿香、陳皮、茯苓、白朮、甘草這些藥材,加水兩碗,生薑七片,紅棗一顆,煎成八分藥水,先服下。

2. 腎著湯

治腎虛腰重如坐水中

白話文:

**乾薑:**味道辛辣溫熱,能溫暖身體,促進血液循環。

甘草: 味道甜,能補氣益脾,調和藥性。

茯苓: 味道甘淡,能利水消腫,健脾安神。

白朮: 味道甘溫,能補脾益胃,健運脾胃。

3. 滲濕湯

治坐臥卑濕或風雨蒸襲身重腳弱關節疼痛小便澀大便滑

白朮乾薑、芍藥、附子茯苓人參桂枝甘草、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用白朮、乾薑、芍藥、附子、茯苓、人參、桂枝、甘草、三片生薑和一顆棗子煎煮後服用。

4. 生附湯

治受濕腰胯疼痛

附子、牛膝、厚朴乾薑白朮茯苓甘草蒼朮杜仲,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附子、牛膝、厚朴、乾薑、白朮、茯苓、甘草、蒼朮、杜仲,加水兩碗,生薑三片,大棗一顆,煎煮到剩八分,趁熱服用。

5. 清燥湯

治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行,兩足欹側

蒼朮黃耆五味子白朮陳皮當歸黃連麥門冬、神麯、甘草人參黃柏生地黃豬苓澤瀉柴胡升麻、白茯苓,不用引食,遠服。

白話文:

使用蒼朮、黃耆、五味子、白朮、陳皮、當歸、黃連、麥門冬、神曲、甘草、人參、黃柏、生地黃、豬苓、澤瀉、柴胡、升麻、白茯苓這些中藥材,並不需要特定的引子藥,可以長期服用。

6. 羌活勝濕湯

治項似拔腰似折頭疼脊強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蔓荊子川芎甘草;濕重加蒼朮;不用引食遠服。

白話文:

常規中藥:羌活、獨活、藁本、防風、蔓荊子、川芎、甘草。

如果濕氣較重,則加入蒼朮。

服用方法:不要用食物引導,空腹服用。

7. 秦艽羌活湯

治患濕熱歷節作痛,痛處紅腫,身微發熱

秦艽羌活當歸防風茯苓黃芩(酒炒)、薄桂、防己獨活甘草柴胡,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秦艽、羌活、當歸、防風、茯苓、黃芩(用酒炒過)、薄桂、防己、獨活、甘草、柴胡,加入兩碗水和三片生薑,煎煮成八分之一。不限時間服用。

8. 蒼朮半夏湯

治形肥人患右胯疼痛,惡心不食,此濕痰為病。

蒼朮半夏、南星、陳皮、牛膝、白芥子當歸羌活茯苓甘草,水二鍾,姜五片,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蒼朮、半夏、南星、陳皮、牛膝、白芥子、當歸、羌活、茯苓、甘草。用兩碗水,加五片薑,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9. 病源

內經曰:諸澀枯、乾涸、勁皺、揭皆屬於燥。原病式曰:風熱火同陽也,寒燥濕同陰也。燥濕少異。故火熱盛則金衰而風生。風能勝濕,熱能耗液。陽實陰虛則風熱勝於濕而為燥也。

白話文:

**內經原文:**諸澀枯、乾涸、勁皺、揭皆屬於燥。

肌膚乾燥、粗糙、皺紋增多、皮膚脫落皆屬於燥證。

原病式原文: 風熱火同陽也,寒燥濕同陰也。燥濕少異。故火熱盛則金衰而風生。風能勝濕,熱能耗液。陽實陰虛則風熱勝於濕而為燥也。

風、熱、火屬陽,寒、燥、濕屬陰。燥與濕類似。當火熱過盛時,肺金功能衰弱,風邪便會產生。風能剋制濕氣,熱能損耗津液。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時,風熱就會勝過濕氣,導致燥證的產生。

10. 形證

丹溪曰:皮膚皺、揭、折、裂、血出、大痛,或肌膚燥癢,皆火燥肺金燥之甚也。

11. 脈法

脈緊而澀,浮而弦,芤而虛

12. 治法

燥是火熱,因火盛傷金,宜用血藥,以四物湯川芎,加天花粉麥門冬黃柏之類,以潤其燥。

白話文:

「燥」性質酷熱,因火氣旺盛而損傷肺金,此時宜用補血藥物,如四物湯中去除川芎,再加入天花粉、麥門冬、黃柏等藥材,以滋潤其燥熱。

一、血虛肺燥,皮膚折裂及肺痿,宜用天門冬膏

一、治諸燥,宜用白蜜同生地黃汁調服。

一、口燥舌乾,肌肉消瘦,宜用和血益氣湯

一、膚燥津涸,口乾,宜用辛潤緩肌湯

一、大便燥結,腸胃乾涸,宜用潤燥湯潤腸丸通幽湯

白話文:

一、大便乾結難以排出,腸胃乾燥,可以用潤燥湯、潤腸丸、通幽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