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定中丸

JIU JI DING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匯抄良方》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22%
肺經 16%
肝經 13%
大腸經 8%
腎經 7%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2%
心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救急定中丸」介紹

「救急定中丸」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嘔吐腹瀉,肌肉痙攣之功效。其組成如下: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胡椒: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該方劑組成藥性平和,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在臨牀上廣泛應用。

傳統服藥法


紫蘇葉(生,曬)1兩5錢,木香(生,曬)1兩,制香附(炒)2兩,藿香(生,曬)2兩,檳榔(炒)1兩,紫厚朴(薑汁炒)1兩,江枳殼(麩炒)1兩5錢,山楂炭3兩,焦麥芽3兩,砂仁(鹽水炒)8錢,吳茱萸(泡淡)4錢,宣木瓜(炒焦)2兩,青皮(醋炒)8錢,烏藥(生,曬)1兩,白胡椒10粒,澤瀉(鹽水炒)1兩5錢,法半夏1兩5錢,陳皮(炒)1兩,生甘草(曬)3錢,真川連(濃生薑汁炒)1兩。
上為細末,用灶心土4兩,大腹皮3兩(洗淨),煎濃湯泛丸,如椒子大。
每服3錢,重者2服,滾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紫蘇葉、木香、香附、藿香、檳榔、厚朴、枳殼、山楂、麥芽、砂仁、吳茱萸、木瓜、青皮、烏藥、胡椒、澤瀉、半夏、陳皮、甘草等中藥組成。

紫蘇葉、木香、香附、藿香、檳榔、厚朴、枳殼、山楂、麥芽、砂仁、吳茱萸、木瓜、青皮、烏藥、胡椒、澤瀉、半夏、陳皮、甘草等中藥均具有和胃止嘔、止瀉止痛的功效。

因此,本方具有和胃止嘔、止瀉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急性胃腸炎、腸胃功能紊亂所致的嘔吐、腹瀉、腹痛、腹部絞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和胃止嘔、止瀉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救急定中丸, 出處:《經驗匯抄良方》。 組成:紫蘇葉(生,曬)1兩5錢,木香(生,曬)1兩,制香附(炒)2兩,藿香(生,曬)2兩,檳榔(炒)1兩,紫厚朴(薑汁炒)1兩,江枳殼(麸炒)1兩5錢,山楂炭3兩,焦麥芽3兩,砂仁(鹽水炒)8錢,吳茱萸(泡淡)4錢,宣木瓜(炒焦)2兩,青皮(醋炒)8錢,烏藥(生,曬)1兩,白胡椒10粒,澤瀉(鹽水炒)1兩5錢,法半夏1兩5錢,陳皮(炒)1兩,生甘草(曬)3錢,真川連(濃生薑汁炒)1兩。 主治:吐瀉腹痛,轉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