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and Yin deficiency

氣陰兩虛的原因,症狀與經絡,12個穴道12種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1-07-18

氣陰兩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熱傷氣陰

氣陰兩虛證是指機體的「元氣」和「真陰」兩個方面同時都出現不足,它既有肺、脾、腎三臟元氣虧損的症狀,又有五臟津液內耗,營陰不足的陰虛熱盛的表現。不論外感或內傷都會出現此證,多見於素體氣虛或陰虛之人,好發於夏季與秋季。

本證常見於溫病派所提出的「春溫」、「暑溫」、「濕溫」、「秋燥」及內傷雜病的「胃院痛」、「肺癆」、「心悸」、「勞淋」等病變中。

以「春溫」為例,春季溫熱之邪,邪熱客於氣分,熱結陽明,耗傷氣津,導致胃腸傳導失司而形成此證。以「暑溫」為例,夏季炎熱,熱邪讓體內流汗過多,容易耗傷氣陰而形成此證。

以「濕溫」病為例,由於季節濕性黏滯,汗出而濕熱不解,久之氣陰大虧而形成此證。以「秋燥」為例,秋季燥邪犯肺,燥易化熱而傷氣陰,灼傷肺胃,津液內耗而形成此證。若溫邪熱毒,深入下焦,耗傷真陰時會形成「心腎氣陰兩虛」證。

在內傷雜病辨證中,往往涉及多個臟腑。例如「胃院痛」時,多因飲食不節,脾胃素虛,更加七情內傷,肝氣郁滯,氣郁化火,橫逆犯胃,灼傷胃陰,表現為脾、胃、肝之氣陰兩虛。

以「肺癆」為例,多因稟賦虛弱,起居不慎,勞倦思慮,耗散元氣,正氣不足而損傷肺陰,出現脾、胃、肺之氣陰兩虛。以「心悸」為例,多因素體虛弱,脾胃不足,思慮過度,耗傷心血,血虛而陰虧,出現脾、胃、心之氣陰兩虛。

以「淋證」為例,多因久淋不愈,脾胃元氣虧損,更兼勞累過度,房室不節,出現脾、胃、腎之氣陰兩虛。由於過度疲勞就會發作,所以稱之為「勞淋」。

綜合上述,本證的主要症狀是: 疲倦乏力、汗出氣短、乾咳少痰、食慾不佳、口乾咽痛,頭暈目眩,午後潮熱,心悸,手足心熱,腰疫耳鳴,尿少便結,舌紅絳,苔少,脈細數無力等症狀。

氣陰兩虛證常與「氣血兩虛證」、「陰陽兩虛證」一起討論。

「氣血兩虛證」是「氣」與「血」兩個方面均見虧損,會有明顯血虛症狀(例如: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而氣陰兩虛證是氣陰同病,會有明顯的「陰虛生內熱」的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痛,午後潮熱,手足心熱。

氣血兩虛證在疾病演變過程中,可因血虛而致陰虧,導致氣陰兩虛。氣血兩虛證的治法是「補益氣血」,而氣陰兩虛證的治法是「益氣養陰生津」。

氣陰兩虛證若不能漸漸恢復,氣虛及陽,可導致「陰陽兩虛證」,氣血陰陽虛證發展至後期,必然會累及腎陰、腎陽的根本。最後,由於元陰、元陽的衰竭,陰陽離決時就會死亡。氣陰兩虛證的病變部位,不一定在腎,五臟皆可出現。

造成氣陰兩虛的4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氣陰兩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白膩舌上無苔,光滑潔淨舌苔乾燥(舌乾)舌紅沒有津液舌頭鮮紅色

脈相

虛脈沉脈芤脈細脈

氣陰兩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味覺減退食慾不振無尿及少尿打嗝呃逆嘔吐口瘡嘴破口角炎聲音嘶啞經常疲勞想睡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咳嗽暈眩潮熱心悸手心腳心發熱耳鳴大便秘結胸悶脹鼻子乾燥氣喘手腳容易出汗夜間盜汗噁心反胃腰膝軟弱無力發熱(發燒)口乾口渴心胸煩熱胸悶胸痛咽喉痛腰痛前胸上部位疼痛胸骨疼痛胸悶胸痛肋間神經疼痛麥粒腫鏈球菌性咽喉炎心包炎心肌炎

氣陰兩虛的相關證型


氣血兩虛陰陽兩虛

改善氣陰兩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氣陰兩虛的常用穴道


氣陰兩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氣陰兩虛證的可見於各種經絡型態之中,基於此證多見於「夏秋」兩季,在此列出夏秋兩季常見的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氣陰兩虛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外感溫熱篇》:「再有一種白捂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濕熱傷肺,邪雖出而氣液枯也,必以甘藥補之,或未至久延傷及氣液,乃濕郁衛分,汗出不出之故,當理氣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為氣液竭也。」
  • 溫病條辨·下焦篇》:「熱入血室,醫與兩清氣血,邪去其半,脈數,余邪不解者,護陽和陰湯主之。」「暑邪久熱,寢不安,食不甘,神識不清,陰液元氣兩傷者,三才湯主之。」「久痢陰傷氣陷,肛墜屁疫,地黃餘糧湯主之。」「久痢傷陰,口渴舌乾,微熱微咳,人參烏梅湯主之。」
  •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馬培之醫案》:「脈象虛細,左關較弦,脾胃久虧,肝陽偏旺,加以操持過度,心氣亦虛。入夏以來,又感寒暑之邪,致患腹痛洩瀉諸候,現巳就痊。黎明時腸鳴腹痛,口泛清涎,四肢骨節酸痛,口渴心煩,夜不安寐。餌瑩則便薄,舌苔中斡氣陰兩傷,中氣不能建立,偏寒偏熱之劑,在所難投。擬調養心脾,兼立中氣。黨參、淮藥、棗仁、烏梅、白芍、炙草、乾術、當歸、茯神、料豆、炙耆、益智、紅棗。」
  •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金子久醫案》:「又年逾七十,病越兩旬,不獨真陰受損,抑亦真氣被耗,投膠地入陰而保液,參參麥入氣以存津。兩日以來,似見轉機,烈勢漸見退捨,津液亦見來復。脈象剛躁亦減,舌質剛燥未澤,大便六日不更,腑氣通降失司,餘波熱痰,由此留戀。治法仍從原意增損。西洋參、鮮大生地、阿膠、犀角、煨石膏、人中黃、瓜萎仁、丹皮、銀花、桔梗、竹瀝、桑葉。」
  •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金子久醫案》:「經大汗則氣從此外耗,為大熱則陰由此內耗」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