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5)

1. 六聚

白話文:

散聚湯

**組成:**甘草、茯苓、澤瀉、白朮、蒼朮、薏苡仁、山藥、丹參、赤芍、木香、檳榔、橘紅、白芥子、香附、川芎、當歸、烏賊骨、樸硝、陳皮、枳殼、青皮、木瓜、麥芽

**功效:**調整氣血循環,促進水濕代謝,消腫止痛。

**適應症:**氣滯血瘀、水濕停滯所致的腫痛、edema、水腫、尿少、胸脅脹滿、四肢痠痛等症。

治久氣積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㽲痛,攻刺腰脅,上氣窒塞,喘咳滿悶,小腹䐜脹,大小便不利,或復泄瀉,淋瀝無度,遺精白濁,狀若虛勞。

白話文:

用來治療既久之氣積聚不散,表現出癥瘕之狀,隨氣上下遊走,發作有時間性,心腹疼痛難忍,疼痛隨著腰及兩脅的地方發展,上氣鬱積,喘咳氣悶,小腹脹脹,以上症狀導致大小便不順暢,有時還會腹瀉,小便出現淋瀝不盡、無度,遺精白濁,看起來像是虛勞之症。

半夏(湯洗七次),檳榔當歸(各三分),橘皮杏仁(麩炒,去皮尖),桂心(各二兩),茯苓甘草(炙),附子(炮,去皮臍),川芎枳殼(去穰,麩炒),厚朴(薑汁製炒),吳茱萸(湯洗。各一兩)

白話文:

半夏(用熱水洗七次),檳榔,當歸(各三分),橘皮,杏仁(用麩皮炒香,去皮和尖端),桂心(各二兩),茯苓、甘草(用火烤製),附子(用炮製方法處理,去皮和肚臍),川芎,枳殼(去除果肉,用麩皮炒香),厚朴(用薑汁浸泡後炒製),吳茱萸(用熱水洗淨。各一兩)

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大便不利,加大黃煎服。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克),加入一杯半(約300毫升)水,煎煮至七分水量,去渣,在飯前服用。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加些大黃一起煎服。

荊蓬煎丸,(方見痰飲類。治同上。)

白話文:

荊蓬煎丸

(此方見於痰飲類。用以治療上述症狀。)

2. 息積

白話文:

古文:

磨積丸

白話文:

磨積丸

治腸胃因虛氣癖於肓膜之外,流於季脅,氣逆息難。積日頻年,醫所不治。久則榮衛停凝,一旦敗濁,潰為癰膿,多致不救。

白話文:

治療腸胃因身體虛弱,氣與食積聚在肝臟與胃之間的部位,流竄到季脅,氣逆而難以呼吸。積日累月,年復一年,醫生無法治癒。久了之後,血氣停滯凝結,若是突然敗壞化膿,潰爛成膿瘡,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挽救。

胡椒(五百五十粒),木香(一分),全蠍(十個,去毒)

白話文:

  • 白胡椒(550 粒)

  • 木香(1 分)

  • 全蠍(10 隻,去毒)

上為末,粟米飲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橘皮湯下。

白話文:

研成細末,用粟米粉與水丸成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橘皮水送服。

白話文:

化氣湯

組成藥物:

  • 蘇葉
  • 藿香
  • 佩蘭
  • 茯苓
  • 白朮
  • 甘草
  • 紫蘇
  • 枳殼
  • 厚朴
  • 生薑
  • 桂枝

功能主治: 夏季濕熱侵襲,導致體內氣滯濕阻,胸悶腹脹、噁心嘔吐、肢體沉重等症狀。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日一劑。

注意事項:

  • 脾胃虛寒者慎用。
  • 孕婦禁用。

治息積,癖於腹脅之下,偏脹膨滿,不妨飲食,諸藥不能取轉。及治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

白話文:

治療因氣質積聚而引起的偏向腹部一側的腫脹滿悶的癥狀,不影響飲食,但各種藥物都不能治癒。還用於治療心脾疼痛,嘔吐酸水,男性小腸氣,女性脾血氣虛等病。

砂仁,桂心,木香(各一分),甘草(炙),茴香(炒),丁香皮,青皮(炒),陳皮,生乾薑,蓬朮(炮。各半兩),胡椒,沉香(各一錢一字)

白話文:

縮砂仁、桂心、木香(各一分),甘草(炙)、茴香(炒)、丁香皮、青皮(炒)、陳皮、生乾薑、蓬朮(炮。各半兩),胡椒、沉香(各一錢一字)。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蘇、鹽湯調下。婦人醋湯調服。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二錢,用薑、蘇、鹽調勻的湯送服。婦女用醋調勻的湯送服。

導引法:以兩手拇指,壓無名指本節作拳,按髀,趺坐,扣齒三十六,屏氣二十一息,嚥氣三息,再屏息,再咽,如是三作,以氣通為效。遇子午卯酉時則行。然按摩導引之法甚多,隨意用之皆可,不必拘此法。余見養生書。

白話文:

導引法:用雙手拇指壓住無名指的根部,握成拳頭,按住大腿,盤腿而坐,叩齒三十六次,屏住呼吸二十一次,嚥下三次,再屏住呼吸,再嚥下,這樣做三遍,以氣通為效。在子午卯酉時進行。然而,按摩和導引的方法有很多,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使用,不必拘泥於這種方法。我在養生書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