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二 (2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二 (22)

1. 口瘡

瀉心湯

治血盛將養過溫,心有客熱,熏發於上焦,遂成瘡。

白話文:

治療氣血旺盛,過度溫補所致的心臟鬱熱,熱氣燻發於上焦,形成瘡瘍。

上用黃連一兩去須,或加腦子、麝香硼砂為末。每服一字,溫水臨臥服。

白話文:

使用一兩去須的 黃連,或加入腦子、麝香硼砂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量,用溫水化開,在睡前服用。

連翹飲

治心肺有熱,瘡發斑駁如丹,身體有熱,或熱煮大粟與食亦佳。(方見疹瘡類。)

洗心散

治心熱煩渴,作成口瘡。每用一字,乾摻兒口中,咽吃亦無妨。乳母同服尤妙。(方見大方科積熱類。)

白話文:

連翹飲

治療心肺有熱,皮膚出現紅色斑點,身體發熱,或將大粟煮熟食用也很好。(方劑請參考疹瘡類。)

洗心散

治療心熱口渴,形成口瘡。每次使用一個字(藥材),乾敷在孩子的口中,吞嚥也不妨礙。哺乳的母親同時服用效果更佳。(方劑請參考大方科積熱類。)

敷藥治滿口瘡爛。黃丹一兩、好蜜一兩、瓦盞盛,甑上蒸一炊久,取出,以鵝翎刷瘡上,效。

白話文:

將黃丹和蜂蜜各一兩,放入瓦罐中,然後用鍋蒸煮一段時間,取出後,用鵝毛刷塗抹在口腔潰瘍處,可以有效治療。

貼藥

吳茱萸末,醋調貼兩腳心,移夜即愈。藥性雖熱,能引熱就下,至良。

又方

白話文:

貼藥

將烏藥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敷貼在兩個腳心上,過一夜便能痊癒。雖然烏藥性屬熱,但能引熱向下,非常有效。

另一種方法

天南星密陀僧為末。(治口瘡不能吮乳,酷調貼兩手心,效即洗去。背熱加薄荷水試口內)

白話文:

天南星和密陀僧磨成細末。(治療不能吮吸母乳的鵝口瘡,將藥粉以涼水調成糊狀,塗抹在雙手心上,有效後立即洗淨。如果患者後背發燒,可在藥粉中添加薄荷水,再試著塗抹在口中)

又方

生硫黃為末,新汲水調貼手心,腳心,效即洗去。

白話文:

現代白話文:

將生硫磺磨成粉末,用新打上的水調和,敷在手心和腳心。見效後,立即沖洗乾淨。

2. 軟癤

白話文:

豬頭散

豬頭磨末一斤、白芷五兩、防風三兩、甘草二兩、川芎一兩五錢、白芷二兩,上藥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治軟癤愈而再作,用野蜂房一二個,燒灰存性,以巴豆三七粒去殼,煎清油三二沸,去巴豆,以油調藥敷,立效。白礬枯為末,清油調敷,亦效。(此藥有驗,人以豬頭為謝,遂名之。)

白話文:

治療癤腫好了之後又復發,可以使用一兩個野蜂巢,燒成灰保存藥性,再用三到七粒巴豆去殼,以清水煎煮三次,去渣,用油將藥膏調和後塗抹,即可快速見效。或者將白礬研磨成細末,以清油調和後塗敷,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療效。(此藥方很有效,有人用豬頭來感謝醫生,因此被命名為「豬頭膏」。)

又方

白話文:

另有方法:

枳殼一枚,去穰令空,地上磨令口平,以稠麵糊搽四唇,沾在癤上,自破,膿溜出盡,更無瘢痕。

白話文:

  1. 取一個大枳殼,取去裡面的穰,磨掉殼的邊緣使其平整。

  2. 用稠麵糊塗抹在四個嘴脣上,再沾在癤上。

  3. 癤會自行破裂,膿液會全部流盡,並且不會留下疤痕。

又方

治軟癤屢安再作者。

上用桑螵蛸燒炙存性,以清油調敷。

又方

白話文:

另一種治療軟癤的有效方法:

使用 桑螵蛸 燒炙後保存其藥性,用清油調和敷用。

另一個方法:

雞抱卵殼燒灰存性,為末,入輕粉少許,清油調敷。此物難得,只以雞子抱蛻殼,如上法用亦可。

白話文:

將雞蛋抱窩的蛋殼燒成灰後保存其特性,磨成粉末,再加入少量的輕粉,用清油調和後敷於患處。這種藥物很難得到,可以用雞蛋抱過的蛻殼,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也可以。

斂瘡口方

白話文:

斂瘡口方

材料:

  • 沒藥一錢
  • 乳香一錢
  • 只見青一錢
  • 冰片五分
  • 雞子白一個

做法:

將以上材料研成細末,用雞子白調勻。

用法:

塗抹於瘡口上。

白芨,赤石脂(各一錢,研),當歸(三錢,去蘆),龍骨(少許,研)

白話文:

白芨、赤石脂(各一錢,研磨成粉末),當歸(三錢,去除蘆頭),龍骨(少量,研磨成粉末)

上為細末,乾摻。

3. 脫肛

白話文:

釣腸丸

組成:

  • 大黃一兩
  • 甘草半兩
  • 芒硝一兩
  • 人參一兩
  • 枳殼一兩
  • 大棗三枚

製法:

將大黃、甘草、芒硝、人參、枳殼研為細末,用大棗肉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

瀉熱通便,除積滯。

主治:

胸滿腹脹,便祕不暢,胸痛嘔吐,飲食不消化。

用法:

每服10-15丸,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

  • 孕婦忌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屬正常現象,不需過於擔心。

治大腸虛寒,或因服涼藥過度,或久痢後臟寒所致。丸如粟米大。大者細嚼胡桃酒送下,小者木香湯下。(方見大方科諸痔類。)

白話文:

治療大腸虛寒,可能是因為服用過多寒涼藥物,或是久瀉之後,導致臟寒所引起的。藥丸的大小如粟米。如果藥丸較大,可以先細嚼,再用胡桃酒送服;如果藥丸較小,可以用木香湯送服。(詳細的方劑請參考相關書籍,查找治療各種痔瘡疾病的章節。)

栝蔞丸

白話文:

栝蔞丸

組成: 栝樓根(去皮,焙)二兩 山藥(生,切片)一兩

製法: 將栝樓根研成細末,與山藥片混勻,製成丸劑,每丸重三錢。

功效: 清肺化痰,潤腸通便。

主治: 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大便不通暢。

用法: 口服,一次三丸,一日三次。

忌用: 脾胃虛弱或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治初病脫肛,鼻梁青脈,唇白,齒根焦黃,久病兩頰光,眉赤唇焦,多啼哭。黃栝蔞(一個),白礬(半兩)

白話文:

治療初發脫肛,鼻樑青筋浮露,嘴脣蒼白,牙齒根部微黃,久患脫肛兩頰光亮,眉毛發紅嘴脣乾枯,病人常哭泣。使用黃瓜殼一個,白礬半兩。

上將白礬入栝蔞內固濟,火煅,為末,米糊丸。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痢頻脫肛黑色生殼方

白話文:

白礬入栝蔞內固濟,火煅,為末,米糊丸。

白話文:

將白礬放入栝蔞瓜中,紮緊固好,用火煅燒,煅成灰後研成細粉,用米糊和成丸劑。

每服三十丸。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三十粒丸劑。

米湯送下。

白話文:

用米湯送服丸劑。

上用巴豆殼燒灰,芭蕉自然汁煮,入朴硝少許,洗軟,用真清油點三滴,放三角,白礬煅過研爛,真龍骨少許同研,摻肛頭,用芭蕉葉托上,勿令便去,出入令大兒抱定。

白話文:

  1. 將巴豆殼燒成灰燼。

  2. 將芭蕉葉自然汁液煮沸。

  3. 加入少許朴硝,煮至軟化。

  4. 滴入幾滴真正清油,放置在三角形容器中。

  5. 將煅燒過的白礬研磨成粉末。

  6. 加入少許真龍骨,一起研磨。

  7. 將研磨好的混合物放入肛門,用芭蕉葉托住。

  8. 防止混合物從肛門排出。

  9. 讓一個可靠的大孩子抱著病人,防止病人亂動。

龍骨散

治大腸虛,肛門出。

白話文:

ERROR

龍骨,訶子肉(炒。各二錢半),沒石子(大者,二枚),罌粟殼(去頰,醋炙),赤石脂(各二錢)

白話文:

龍骨、炒訶子肉(各二錢半),沒石子(大的,二枚),醋炙過的罌粟殼(去皮肉),赤石脂(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洗方

香附子、荊芥、皂角,煎水洗。

又方

以蔥湯洗令軟,用芭蕉葉托上。

又方

白話文:

每服一錢,用米湯送服。

洗滌的方法:

藥方一: 使用香附子、荊芥、皁角,煎水洗滌。

藥方二: 用蔥湯清洗潰瘍處,使之軟化,再用芭蕉葉托起。

五倍子,朴硝,大腹皮煎水洗,以赤石脂末摻在芭蕉葉上,托入。

白話文:

將五倍子、朴硝、大腹皮煎煮,用煮好的藥水清洗傷口,用赤石脂粉末混合在芭蕉葉上,敷在傷口上。

貼方

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爛,水調作餅子,貼囟頂上,收上,立有效。

聖散子

治脫肛不收。

上用浮萍草不以多少,杵為細末,干貼患處。

紫蕺膏

治臟熱肛門脫出。

白話文:

ERROR

上用紫蕺一大握,又以魚腥草擂爛如泥,先用朴硝水洗,摻肛門,用芭蕉托入,卻用藥於臀下貼坐,自然致入。

白話文:

ERROR

又方

白話文:

又方

又一方:

若胃寒,

  • 紫蘇湯:紫蘇葉、生薑、大棗、甘草,水煎服。

若胃熱,

  • 黃連湯:黃連、黃芩、山梔、麥冬,水煎服。

若胃中寒熱互結,

  • 附子湯:附子、甘草、乾薑、肉桂,水煎服。

若胃中氣血不足,

  • 人參湯:人參、黃芪、白朮、茯苓,水煎服。

用新磚一片燒紅,以醋燒之,氣上即用腳布疊數重壓定,使熱氣上透,不可過熱,令病者以臀坐於布上,如覺布溫,逐旋減之,以常得溫熱為度。

白話文:

將一塊新的磚塊燒紅,然後用醋燒它,當蒸汽升起時,立即用幾層腳布疊好,壓住磚塊,讓熱氣從腳布中蒸騰而上。注意溫度不能過高,病人坐在腳布上,當感到布溫暖時,逐漸減少腳布的層數,以保持溫熱為宜。

灸法

頂上旋毛中三壯,即入。又灸尾翠骨三壯。又灸臍中隨年壯。

白話文:

頭頂旋毛中灸三壯,隨即入針。又灸尾椎骨三壯。又灸肚臍,依據年齡灸不同的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