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血崩集方

2. 治血熱崩漏

荊芥四物湯,治崩漏初起不問虛實服之立止。

四物加荊芥穗、炒條芩、炒香附各一錢。

如不止加防風升麻白朮蒲黃;一方加地榆尤妙;一方四物加芩、連、梔子黃柏;一方並加膠、艾。

武叔卿曰:血藏於肝,肝氣不升則熱迫於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況厥陰之經環陰器,廷孔前陰皆屬之。荊芥升肝氣,香附理肝氣,條芩除內熱,四物中生地、白芍養血涼血故能收功也。

膠艾四物湯,治崩漏不止及損動胎氣漏血。

四物加膠、艾各一錢,炙草五分。水酒各半,煎,空心服。

(眉批:此方入勞傷類,不宜血熱崩漏。)

奇效四物湯,治肝經虛熱血沸騰久不止。

膠艾四物湯甘草黃芩炒一錢,水煎服。

(眉批:此方用熟地以補肝之母,以阿膠、黃芩益肝之氣,艾葉溫下元以助真氣之升,所謂陰從陽起也。)

河間生地黃散,治經漏下血,脈虛洪,色紫黑。

生地,熟地,白芍,黃耆枸杞子天冬地骨皮柴胡

水煎服。便血者加地榆。

武叔卿曰:脈虛洪者,氣不足也;色紫黑者,熱之甚也。黃耆所以補氣,氣盛則生火;天冬、地骨以清氣中之火;熟地所以生血,血生而不涼,尤慮妄行,故以生地、黃連涼心;芍藥、甘草緩肝益脾;柴胡升舉;枸杞、地黃又肝腎同歸者也。

涼血地黃湯,治血崩腎水汙,不能鎮守胞絡相火。

生地,歸尾(各五分),黃連,黃柏,知母藁本川芎,升麻(各二分),柴胡,防風,羌活,黃芩,細辛,荊芥,蔓荊,炙草(各一錢),紅花(少許)

水煎,空心稍熱服。

(眉批:慎齋曰:血崩不止則血去過多矣,方中風藥大半不敵生地一味,獨不慮風藥燥血乎,雖云升舉而血之耗者已多,用者酌之。)

武叔卿曰:《經》云:陰者,從陽而亟起也。血屬陰,陰不自升,故諸經之血必隨諸經之氣而後升,若氣有所陷則熱迫血而內崩矣。故用黃柏以清下焦胞絡之火。心者,火之主也。故以生地、黃連治火之原;知母、黃芩滋水之母;歸尾破瘀,紅花生血所以去故生新也;川芎行血海之餘;蔓荊涼諸經之血;升、柴、羌、防、藁本、細辛諸風藥皆所以升諸經之氣也。諸經氣行則陰血不得不隨之而起矣,故曰從陽亟起也。

簡易黃芩湯,治崩中下血,陽乘陰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者。

黃芩研細末,每服三錢,霹靂酒下(即燒秤錘酒。)一方荊芥湯下。

3. 治勞傷崩漏

當歸芍藥湯,治勞傷脾胃經漏氣短其色鮮紅,自汗身熱,惡食支倦,便泄。

黃耆(一錢半),白朮蒼朮(泔浸),當歸白芍(各一錢),熟地(五分),生地(三分),陳皮(五分),柴胡(二分),炙草(三分)

(眉批:據見證悉屬脾胃氣虛,當用補中益氣為主。此方不用人參升麻何也?蒼朮氣悍燥散其色鮮紅又何用之?況與生地同用,豈不為時人所笑。要之,古人皆因症立方,俱求至理所在,而不必拘方以試病也。)

東垣為一婦制此方,諸證悉去。蓋血虛須兼補氣血猶水也,氣猶堤也,堤堅則水不橫決,氣固則血不妄行。此方黃耆最多,白朮次之,所以神效,俗醫不達此理,專用涼藥,不知涼藥傷胃,正氣愈弱,血安得固。

補中益氣湯

歸脾湯,氣猶夫也,血猶妻也,血隨氣升,夫倡婦隨之道耳。夫營出中焦,脾胃氣虛則中氣下陷,是營血失其主矣,此方益營助脾而以氣藥為君者,正此意。

柏子仁湯,治婦人憂思過度,勞傷心經不能藏血,遂致崩中下血不止。

柏子仁(炒),香附(炒),芎藭,鹿茸(擦去毛,酒蒸焙),茯神,當歸(各一錢半),川斷(二錢),阿膠(炒),遠志(去心,各一錢),炙草(五分)

生薑五片,水煎,空心服。

心脾氣虛氣結者宜之。鹿茸乃陰中至陽,陰體而陽用也,非血脫氣衰者不用此濟生方也,而立齋加柴、梔以清厥陰之火,以升肝脾之氣。

養血平肝散,治大怒經血暴下。

當歸(酒浸),白芍(炒),香附(炒,各二錢),青皮,柴胡,川芎,生地(各八分),甘草(五分)

水煎,食前服。

以大怒而用,是故曰平肝。香附、青皮、柴胡、白芍、甘草、川芎緩肝疏肝升提肝氣;當歸、生地養血榮肝。然所重在大怒,故立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