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倓

《楊氏家藏方》~ 卷第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4)

1. 內炙丸

治腸胃虛寒,裡急後重,痢下赤白,臍腹㽲痛。

高良薑(四兩,切成片子,水二碗,慢火煮水盡為度),肉桂(去粗皮),當歸(洗焙),茴香(微炒),乾薑(炮),肉豆蔻(麵裹煨香。以上五味各二兩),半夏(一兩半,生薑制),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白話文:

材料:

  • 高良薑:4 兩,切片
  • 水:2 碗
  • 肉桂:2 兩,去粗皮
  • 當歸:2 兩,洗淨並焙乾
  • 茴香:2 兩,微炒
  • 乾薑:2 兩,炮製
  • 肉豆蔻:2 兩,麵粉包裹後煨香
  • 半夏:1.5 兩,生薑汁處理
  • 附子:1 兩,炮製並去除皮和肚臍

上件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空心、食前。

2. 堅腸丸

治一切疾痢,不問赤、白膿血,並主之。

黃連(半兩,去須),龍骨赤石脂厚朴(薑汁塗炙三遍。以上三味各三分),烏梅肉一分,甘草(炙,一分),阿膠(二錢,蚌粉炒)

白話文:

黃連(半兩,去掉根鬚) 龍骨(三分) 赤石脂(三分) 厚朴(用薑汁塗抹炙烤三次,以上三味各三分) 烏梅肉(一分) 甘草(炙烤過,一分) 阿膠(兩錢,與蚌粉炒製)

上件為細末,用湯浸蒸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送下,食前。

白話文:

上述方法較為細膩,需要將藥材以湯汁浸泡,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50 顆,以米湯送服,在進食前服用。

3. 滲腸丸

治泄瀉不止,久痢不瘥,不問赤、白膿血,並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臍),阿膠(蛤粉炒),白朮訶子(煨去核),白龍骨赤石脂乾薑(炮。以上七味各等分)

白話文:

附子(經過炮製,去掉外皮和臍) 阿膠(用蛤粉炒過) 白朮 訶子(煨熟後去掉果核) 白龍骨 赤石脂 乾薑(經過炮製。以上七種藥材各取等量)

上件為細末,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米飲下,空心、食前。

白話文:

以上這些藥材都很細小,要煮成麵糊狀,製成像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五到七十丸,用溫米湯送服,應在空腹或進食前服用。

4. 二香丸

治冷痢久不瘥,諸藥不能治者。

肉豆蔻(麵裹煨香),丁香木香乾薑(炮。四味各等分)

白話文:

肉豆蔻(用麵粉包裹後烘烤,使其具有香味),丁香,木香,乾薑(炮製後,以上四味等量)

上件一處用白麵裹定,慢火煨令面熟為度,取出去面不用,同為末,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食前。

白話文:

用白麵包裹住上述藥材,用文火慢煨,直到麵皮熟透為止。取出麵皮,不要用。將藥材和麵皮一起研磨成粉末,煮成麵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30 丸,用溫米湯送服,在飯前服用。

5. 萬應丸

治久挾積滯,固傷生冷,遂作痢疾,或赤或白,經久不瘥。

白牽牛,檳榔,肉豆蔻(麵裹煨。三味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湯。白痢,乾薑湯。赤白痢,甘草乾薑湯下。食前。

白話文:

以上的方法都比較細緻,將藥煉製成綠豆般大的蜜丸,每次服用 50 丸。

  • **赤痢:**服用甘草湯。
  • **白痢:**服用乾薑湯。
  • **赤白痢:**服用甘草乾薑湯。

以上湯藥均在餐前服用。

6. 縛虎丸

治休息痢經一、二年不瘥,羸瘦。兼治脾冷腰痛。

砒(成塊好者,兩,研極細),黃蠟(半兩)

上將黃蠟溶開,下砒,以柳枝七條,逐條攪,頭焦即換一條,候七條用遍取起,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痢疾,冷水下。脾疼,亦冷水下。腰痛,冷酒下。並食前。小兒服參米大一丸。

白話文:

先把黃蠟加熱融化,加入砒,用七根柳條依序攪拌,燒焦一段就換一根,等到七根都用完就取出,搓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

  • 痢疾:用冷水送服。
  • 脾痛:也用冷水送服。
  • 腰痛:用冷酒送服。

以上藥物都必須在飯前服用。

  • 嬰幼兒服用:搓成像蔘米一樣大小的丸狀,服用一丸。

7. 斂紅丸

治伏熱下血,裡急後重。

臘茶(不以多少)

上件為細末,以上等釅醋和丸,每一兩作一十五丸。每服一丸,濃煎烏梅湯化下,空心、食前。

白話文:

以上是細小的藥方,要用上等濃醋來和丸,每一兩做成十五顆丸藥。每次服一顆,用濃煎的烏梅湯送服,要在空腹和飯前服用。

8. 育腸湯

治腸胃虛弱,內挾風冷,臍腹撮痛,下利虛滑,或變膿血。

人參(去蘆頭),白朮高良薑肉桂(去粗皮),赤石脂(煅過),當歸(洗焙),附子(炮,去皮臍),甘草(炙),厚朴(去粗皮,生薑汁製炒),肉豆蔻(麵裹煨香)

白話文:

人參(去除鬚根),白朮,高良薑,肉桂(去除粗皮),赤石脂(煅燒過),當歸(洗淨並烘乾),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甘草(炙烤過),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炒製),肉豆蔻(用麵粉包裹後,隔火烘烤至香)

上件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入粳米二百粒,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9. 御米飲子

治久痢赤白,臍腹刺痛,發歇無時,晝夜頻並,及下血不止。

當歸(洗焙),乾薑(炮),黃柏(去粗皮炙。三味各半兩),枳殼(去穰麩炒),罌粟甘草(炙。三味各一兩),罌粟殼(蜜炙微黃,二兩)

白話文:

當歸(洗淨、烘烤),乾薑(炮製),黃柏(去粗皮、炙烤。三者各半兩),枳殼(去穰麩、炒製),罌粟,甘草(炙烤。三者各一兩),罌粟殼(用蜂蜜炙烤至微黃,二兩)

上件併為粗末。每服三錢,用水一盞半入連根薤白二莖,拍碎同煎至一盞,濾滓通口服。年老及七、八歲兒每服一錢半;二、三歲,每服一錢。水一盞,依前煎至六分盞服,食前。

白話文:

以上藥材合用算是粗劣的湯劑。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盞半的水,放入連根的薤白兩株,拍碎後一同煎煮,直到剩下約一盞的量。過濾掉藥渣,趁熱口服。年紀較大以及七、八歲的孩童,每次服用一錢半;二、三歲的孩童,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盞的水,同樣煎煮至剩下約六分之一盞的量,在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