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二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二十一 (2)

1. 齒齦宣露

論曰,牙齒雖為骨之所終,髓之所養,得齦肉而固濟,可以堅牢,今氣血不足,揩理無方,風邪襲虛,客於齒間,則令肌寒血弱,齦肉縮落,漸至宣露,永不附著齒根也。

白話文:

古文原文是說,牙齒雖是骨頭的終結處,也是骨髓滋養的地方,而牙齒之所以牢固,是因為牙齦的滋潤和包覆,如果氣血不足,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風邪入侵虛弱的身體,並侵襲牙齒之間,就會導致牙齒酸冷、牙齦萎縮,逐漸暴露牙根,牙齦永遠無法再附著在牙根上了。

治牙齒宣露,齦肉腐爛。升麻散

升麻(一兩半),防風(去叉三分),藁本(去苗土半兩),白芷(半兩),細辛(去苗葉一分)地骨皮(一分),木香甘松(去土),丁香(各一分),露蜂房(微炙三分),沉香(一分),柳枝心(切炒一兩)

白話文:

升麻(1.5兩),防風(切成小段,3分),藁本(去掉莖葉,0.5兩),白芷(0.5兩),細辛(去掉莖葉,0.1兩),地骨皮(0.1兩),木香(0.1兩),甘松(去掉泥土),丁香(各0.1兩),蜂房(微火烤過,0.3兩),沉香(0.1兩),柳枝心(切碎並炒過,1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散,以一錢匕,貼患處齒齦上,咽津,以瘥為度。

治齒齦宣露,口臭血出。茜根散

茜根,升麻,甘松(去土),牛膝(銼),細辛(去苗葉),羌活(去蘆頭),硫黃(研),槐白皮皂莢,鹽花(研),地骨皮,芎藭(各一分)

白話文:

茜草根、升麻、去土的甘松、銼碎的牛膝、去苗葉的細辛、去蘆頭的羌活、研磨過的硫磺、槐樹的白色樹皮、皁角、研磨過的鹽花、地骨皮、芎藭(各取一份)

上一十二味,細銼同入瓶子內燒,勿令煙盡,取出去火毒後,搗研為散,揩齒甚妙。

治牙齒宣露,口臭血出,不能飲食。雞舌香散

雞舌香,當歸(切焙),青葙子乾薑(炮裂),菖蒲,莎草根(去毛),木香,青黛(研),胡桐淚(研各一兩),棘刺(燒灰研半兩)

白話文:

雞舌香、當歸(切片後焙乾)、青葙子、乾薑(炮裂後)、菖蒲、莎草根(去除鬚毛)、木香、青黛(研磨成粉)、胡桐淚(研磨成粉,各一兩)、棘刺(燒成灰後研磨成粉,半兩)

上一十味,搗研為散,每用綿裹半錢匕,含化咽津,更於患處可齒齦貼之,亦得。

治口齒宣露,䘌蝕腫癢。地黃散

乾地黃(二兩),地骨皮(一兩),升麻(三分),牛膝(酒浸切焙一兩半),羌活(去蘆頭)芎藭,藁本(去土),細辛(去苗葉各一兩),胡桐淚(半兩研)

白話文:

生乾地黃(二兩):乾的地黃,重量為二兩。

地骨皮(一兩):地骨皮,重量為一兩。

升麻(三分):升麻,重量為三分。

牛膝(酒浸切焙一兩半):牛膝,用酒浸泡後切片,再焙乾,重量為一兩半。

羌活(去蘆頭)芎藭:羌活,去除蘆頭,與芎藭一起使用。

藁本(去土):藁本,去除泥土。

細辛(去苗葉各一兩):細辛,去除苗和葉,重量各為一兩。

胡桐淚(半兩研):胡桐淚,重量為半兩,研磨成粉末。

上九味,搗羅為散,先用溫鹽湯,淨漱口,次以藥揩之,揩了更不漱,早起臨臥用之。

治牙齒宣露疼痛。並齒浮動。紅綿散

柳絮(一兩),麋角(鎊煮過焙半兩),海蛤(紅者半兩),丹砂(研半兩),紫石英(研半兩)龍腦(一兩),白石英(半兩),凝水石(研一兩)

白話文:

柳絮(一兩)、麋茸(敲碎煮沸過,焙乾後半兩)、海蛤(紅色的一種,半兩)、

丹砂(研磨半兩)、紫水晶(研磨半兩)、龍腦(一兩)、白水晶(半兩)、凝水石(研磨一兩)。

上八味,搗研為散,每服半錢匕,揩牙良久漱口,不計時候用。

治牙齒浮腫宣露,鮮血不止。芎藭散方

芎藭,胡桐淚,石律,防風(去叉),白芷,莽草(各一兩)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用半錢匕,揩牙鹽湯漱之。

治風牙腫疼宣露。細辛湯

細辛(去苗葉三分),升麻,芎藭,荊芥穗,木通(銼各半兩),莽草(半兩),莎草根(去毛一兩)

白話文:

細辛(去掉莖葉的三分之一),升麻,川芎,荊芥穗,木通(切碎,各半兩),莽草(半兩),莎草根(去除根毛,一兩)

上七味,搗為粗末,每用五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熱漱冷吐之,日三兩次。

治牙齒宣露。白楊皮湯

白楊皮(一握),地骨皮(一兩),防風(去叉半兩),蔓荊實(一兩),細辛(去苗葉一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生用三十枚),生乾地黃(焙二兩)

白話文:

  • 白楊皮:一把

  • 地骨皮:一兩

  • 防風:半兩(去除分岔的枝條)

  • 蔓荊實:一兩

  • 細辛:一兩(去除根部和葉子)

  • 杏仁:30個(去皮,尖端,雙仁,生用)

  • 生乾地黃:二兩(烘焙過)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用五錢匕,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留八合,入酒一盞,更煎三五沸,熱漱冷吐,即瘥。

白話文:

以上七味藥材,研磨至麻豆般大小,每次取五錢匕,加入兩碗水,煮至一碗水量,濾渣後留八合,加入一碗酒,繼續煮三到五次沸騰,熱時漱口冷時吐出,即可痊癒。

治牙齦宣露。牢牙散

栝蔞根(二兩用沙鍋子內甘草水煮軟取出令乾為末),白芷(半兩),雞舌香(七枚),白檀香(一兩),麝香(研一分)

白話文:

  • 天花粉(150公克,先以砂鍋內以甘草水煮軟,取出後晾乾並研磨成粉末)

  • 白芷(15克)

  • 雞舌香(7片)

  • 白檀香(30克)

  • 麝香(研磨成1.5公克)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用半錢匕,揩牙久使牢牙,誤咽無妨。

治齒齦宣露,及骨槽風,小兒急疳,齦肉腫爛。黃礬散

黃礬(坩堝燒通赤研入一兩),生乾地黃(焙),胡桐淚,升麻(各半兩),干蝦蟆頭(二枚炙焦)

白話文:

黃礬(用坩堝燒成通紅,研磨成粉末,取一兩)

  • 生鮮地黃(焙乾)
  • 桐樹汁液
  • 升麻(各取半兩)
  • 乾蟾蜍頭(兩枚,烤焦)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用半錢匕,干貼,良久吐津,甘草水漱口,一兩服立效。

治牙齦宣露,疳䘌蟲蝕。芎藭散方

芎藭,木香,乳香(研),丁香(各一分),燒鹽(研半兩)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用少許,患處敷貼,日三五上,即瘥。

治牙齦宣露,癢疼血出。地黃散

生乾地黃(二兩),細辛(去苗葉),白芷,皂莢(不蛀者去皮子各一兩)

上四味,同入藏瓶內,以紙泥固濟,曝乾,用炭火燒令煙盡,取出放冷,研令極細,次入白殭蠶末一分,甘草末二錢,再研令勻,早晨或臨臥,以少許揩牙齦,良久以溫水漱口。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一起放入盛有藏藥的瓶子內,用紙泥封好,放在陽光下曬乾,用炭火燒至冒出煙後取出冷卻,研磨至極細。然後再加入白殭蠶末一分、甘草末二錢,再次研磨均勻。每天早晨或睡覺前,取少許藥粉擦拭牙齦,過一會兒再用溫水漱口,效果很好。

治牙齒浮動,宣露疼痛。細辛散

細辛(去苗葉),荊芥(去梗),莽草,升麻(各一兩),胡桐淚(半兩)

上五味,同為粗末,每用五錢匕,水二盞,入槐枝十數莖,鹽二錢匕,同煎令濃,熱漱冷吐。

白話文:

將五種中藥,都用粗末的藥材,每次用五錢匕的用量,加入二茶杯的水,放入十幾支槐枝,二錢匕的鹽,一起煎煮至濃稠,趁熱漱口,吐出後再漱口。

治牙齒宣露腫癢。松節湯

松節(銼一兩),細辛(去苗葉半兩),胡桐淚(研半兩),蜀椒(去目閉口者一分)

白話文:

松節(銼成一兩),細辛(去掉根莖,取半兩),胡桐淚(研磨成半兩),蜀椒(只取去蒂封口的,一分)

上四味,銼如麻豆,每用五錢匕,以水二盞,煎十餘沸,熱漱冷吐,以瘥為度。

治牙齒宣露。海蛤散

海蛤(一枚燒灰),硫黃(研半兩),乾漆(炒令煙盡研細半兩)

上三味,更入麝香少許,細研為散,先用淨帛拭患處,以藥敷之,有涎吐卻即愈。

治風冷乘於齒間,發歇疼痛,口氣宣露。雞舌香散方

雞舌香,射干(各一兩),麝香(細研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入麝香再拌和令勻,每用少許揩齒良久,以溫湯漱口。

治齒齦宣露。青黛散

青黛(研),樺皮(燒灰),蝦蟆(取五月五日者燒灰各一兩研)

上三味,於乳缽中,研令細,每用少許,敷齒宣露處,立驗,有津吐之。

治風毒壅滯,齒齦虛腫,出血宣露疼痛。白殭蠶散方

白殭蠶(八兩溫水洗過入鹽末八兩逐旋入銀石器內趁潤炒令黃去鹽不用搗為細末),麝香(細研半兩)

上二味,同研令勻,每用少許揩齒,良久以荊芥湯稍熱漱口,冷吐去。

治齒齦宣露風癢。牛膝散

牛膝(燒灰半兩),細辛(生用為末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更於乳缽中細研,敷於宣露處,日三五上,即驗。

治齒疳蝕齒,及唇鼻風疼,齒齦宣露。牢齒膏

豬脂(五兩),羊脂(二兩),野駝脂(一兩),黃蠟(三分半),鹽(炒半兩),雄黃(研一兩)莨菪子(炒一分),丁香(二十枚),白芷(半兩),黃柏(去粗皮熬),青木香(三分),細辛(去苗葉一分),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桂(去粗皮半分),松節(一分),沉香(半兩),乳香(研半兩),麝香(研一分),芎藭(三分),藁本(去苗土三分),當歸(銼焙半兩),升麻(三分),莎草根(半兩),甘草(炙半兩),上二十四味,除脂及研藥外,搗羅為細散,入研藥重研細如面,然後取三般脂,煎熔入藥,匙攪勿住手,待至欲凝,即膏成,以瓷器貯之,臘日合妙,當於靜處,勿令雞犬婦人見之,每取少許,敷齒上良。

白話文:

豬油(五兩),羊油(二兩),野駝油(一兩),黃蠟(三分半),鹽(炒過後、半兩),雄黃(研磨成粉末,一兩),莨菪子(炒過後,一分),丁香(二十枚),白芷(半兩),黃柏(去掉粗皮後熬製),青木香(三分),細辛(去掉苗和葉,一分),蜀椒(去掉眼睛和嘴巴,炒到出汗),肉桂(去掉粗皮,半分),松節(一分),沉香(半兩),乳香(研磨成粉末,半兩),麝香(研磨成粉末,一分),川芎(三分),藁本(去掉苗和泥土,三分),當歸(切成薄片後焙乾,半兩),升麻(三分),莎草根(半兩),炙甘草(半兩)。

以上二十四種藥材,除了豬油、羊油、野駝油和研磨過的藥材外,都要搗碎成細末,然後再將研磨過的藥材加入,研磨細如麵粉。然後取三種油脂,放在鍋中煎熔,倒入藥末中,用湯匙攪拌,不要停手。等油脂快要凝固時,藥膏就做好了。將藥膏裝入瓷器中保存,在臘月合制此膏藥最佳。製作藥膏時要注意,要在安靜的地方進行,不要讓雞、狗、婦女看到。每次取出少許藥膏,敷在牙齒上,效果很好。

治風齒血弱,齦肉縮,漸至宣露。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莽草,乾漆,豬牙皂莢,生薑(切作片焙乾),菟絲子皂麻子(胡麻亦可)

白話文:

  1. 生乾地黃:將乾地黃切片或打碎,曬乾備用。

  2. 莽草:將莽草切碎,曬乾備用。

  3. 乾漆:將生漆塗在器皿上,曬乾後研磨成粉末備用。

  4. 豬牙皁莢:將豬牙皁莢切碎,曬乾備用。

  5. 生薑(切作片焙乾):將生薑切片,焙乾備用。

  6. 菟絲子:將菟絲子曬乾備用。

  7. 皁麻子(胡麻亦可):將皁麻子或胡麻炒熟,研磨成粉末備用。

上七味,各四兩入瓶內,以黃泥固濟,火煅一日後,入地一尺二寸深窖,卻三複時,取出合子盛,露三夜,不得見日氣,搗羅為散,如齒藥用之。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各四兩放入瓶中,用黃泥密封,用火鍛燒一天後,埋入地下十二寸深的窖穴中,經過三個月後,取出藥合盛放,在晚上戶外放置三天,不能見陽光,搗碎研磨成散劑,像刷牙粉一樣使用。

治齒齲宣露。去風散

升麻(一兩半),白芷,藁本(去苗土),沉香(銼),細辛(去苗葉),丁香(各一兩),凝水石(研二兩)

上七味,搗羅為細散,再研勻,揩齒。

治牙齒風齲,齦腫宣露,膿出氣臭。藁本散

藁本(去苗葉),升麻,皂莢(不蚛者燒灰存性各半兩),石膏(一兩半)

上四味,搗羅為散,臨臥時,以手揩蘸,揩搽齒上,微漱存藥氣。

治牙齒齦宣露,有膿血出,乃小兒蟲疳蝕齦,方

葶藶,胡桐淚(各半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於患處摻之,即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