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齒膏

LAO CH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6%
心經 15%
肺經 12%
腎經 8%
膀胱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2%
心包經 1%
三焦經 0%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牢齒膏」

  • **中文名稱:**牢齒膏
  • **主要成分:**豬脂膏,蜂蠟,雄黃,莨菪,丁香,白芷,黃柏,木香,細辛,花椒,肉桂,松節,沉香,乳香,麝香,川芎,藁本,當歸,升麻,甘草
  • **主治功效:**牙齒腐蝕,以及嘴脣和鼻子疼痛,牙齦外露。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藁本:**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
  •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功效。
  •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
  • **松節:**性溫、味辛,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牢齒膏」,主要成分是豬脂膏,蜂蠟,雄黃,莨菪,丁香,白芷,黃柏,木香,細辛,花椒,肉桂,松節,沉香,乳香,麝香,川芎,藁本,當歸,升麻,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補血活血、消食化積、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牙齒腐蝕,以及嘴脣和鼻子疼痛,牙齦外露。

傳統服藥法


豬脂5兩,羊脂2兩,野駝脂1兩,黃蠟3分半,鹽(炒)半兩,雄黃(研)1兩,莨菪子(炒)1分,丁香2枚,白芷半兩,黃柏(去粗皮,熬),青木香3分,細辛(去苗葉)1分,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桂(去粗皮)半分,松節1分,沈香半兩,乳香(研)半兩,麝香(研)1分,芎藭3分,藁本(去苗土)3分,當歸(銼,焙)半兩,升麻3分,莎草根半兩,甘草(炙)半兩。除脂及研藥外,為細散,入研藥重細研如面,然後取三般脂煎熔入藥,匙攪勿住手,待至欲凝即膏成,以瓷器貯之,臘日合妙。
當於靜處,每取少許敷齒上。
(《普濟方》卷六十八)。方中黃柏、蜀椒用量原缺。

方劑組成解釋


牢齒膏由豬脂膏、蜂蠟、雄黃、莨菪、丁香、白芷、黃柏、木香、細辛、花椒、肉桂、松節、沉香、乳香、麝香、川芎、藁本、當歸、升麻、甘草等中藥組成。其中,豬脂膏具有滋潤、保護牙齒的作用;蜂蠟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雄黃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莨菪具有止痛、消炎的作用;丁香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白芷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木香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細辛具有祛風、散寒的作用;花椒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肉桂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松節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沉香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乳香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麝香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的作用;藁本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當歸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升麻具有升清、止痛的作用;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牢齒膏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牢齒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組成:豬脂5兩,羊脂2兩,野駝脂1兩,黃蠟3分半,鹽(炒)半兩,雄黃(研)1兩,莨菪子(炒)1分,丁香20枚,白芷半兩,黃柏(去粗皮,熬)、青木香3分,細辛(去苗葉)1分,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桂(去粗皮)半分,松節1分,沉香半兩,乳香(研)半兩,麝香(研)1分,川芎3分,藁本(去苗土)3分,當歸(銼,焙)半兩,升麻3分,莎草根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齒疳蝕齒,及唇鼻風疼,齒齦宣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