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六 (1)

1. 小兒五疳論

夫小兒托質胞胎。成形氣血。誕生之後。骨肉輕軟。腸胃細微。哺乳須是合宜。臟腑自然調適。若乳母寒溫失理。動止乖違。飲食無恆。甘肥過度。喜怒氣亂。醉飽傷勞。便即乳兒。致成疳也。又小兒百日以後。五歲以前。乳食漸多。不擇生冷。好食肥膩。恣食甘酸。臟腑不和。

白話文:

新生兒的身體是由母體所孕育,形成後身體的氣血逐漸完好。出生後,嬰兒的骨骼和肌肉都比較柔軟,腸胃功能也較弱。哺乳時必須做到適宜,這樣嬰兒的五臟六腑才能得到自然調節。如果乳母的寒熱失調、行為舉止乖張、飲食不規律、過度攝入甜膩的食物、喜怒無常、醉酒暴飲、勞累過度,這些情況都會通過乳汁影響嬰兒,導致嬰兒患上疳病。此外,嬰兒在百日齡以後,五歲以前,乳食逐漸增多。如果嬰兒不忌生冷、喜好肥膩、肆意食用甜食和酸性食物,也會導致臟腑不調。

並生疳氣。凡五疳者。一曰肝疳。其候搖頭揉目。白膜遮睛。流汗遍身。合面而臥。目中澀癢。肉色青黃。發豎頭焦。筋青腦熱。腹中積聚。下痢頻多。久而不痊。轉甚羸瘦。此是肝疳。亦名風疳也。二曰心疳。其候。渾身壯熱。吐利無恆。頰赤面黃。胸膈煩滿。鼻乾心躁。

白話文:

出現疳氣。所謂「五疳」,分別是:

1. 肝疳: 症狀包括搖頭揉眼、白膜覆蓋眼睛、全身出汗、兩手合抱著睡覺、眼睛乾澀發癢、膚色青黃、頭髮豎起頭發焦黃、筋脈青色腦部發熱、腹中積聚、腹瀉頻多。久治不癒,會逐漸瘦弱無力。這是肝疳,也稱為風疳。

2. 心疳: 症狀包括全身發熱、嘔吐腹瀉反覆無常、臉頰發紅面黃、胸悶氣促、鼻腔乾燥心浮氣躁。

口舌生瘡。痢久不愈。多下膿血。有時盜汗。或乃虛驚。此是心疳。亦名驚疳也。三曰脾疳。其候。腹多筋脈。喘促氣粗。乳食不多。心腹脹滿。多啼咳逆。面色萎黃。骨立毛焦。形枯力劣。胸膈壅悶。水穀不消。口鼻常干。好吃泥土。情意不悅。愛暗憎明。腸胃不和。痢多酸臭。

白話文:

口舌生瘡

  • 口腔內長瘡。

痢疾長期不癒

  • 腹瀉持續很長時間,拉出的糞便中帶有膿血。

偶爾盜汗

  • 睡覺時出汗,但醒來後停止出汗。

有時會無故驚嚇

  • 沒有任何原因地感到恐懼。

這是心疳

  • 心臟出現問題。

又稱驚疳

  • 由驚嚇引起的疾病。

三、脾疳

症狀:

  • 腹部有很多筋脈。
  • 呼吸急促,氣息粗重。
  • 吃奶不多。
  • 心腹脹滿。
  • 經常啼哭、嘔逆。
  • 面色萎黃。
  • 骨瘦毛焦。
  • 形體消瘦,體力虛弱。
  • 胸膈鬱悶。
  • 吃不下東西和水。
  • 口鼻經常乾燥。
  • 喜歡吃泥土。
  • 情緒不佳。
  • 喜歡陰暗,討厭光明。
  • 腸胃不協調。
  • 腹瀉頻繁,糞便酸臭。

此是脾疳。亦名食疳也。四曰肺疳。其候。咳嗽氣逆。皮毛乾焦。饒涕多啼。咽喉不利。揉鼻咬甲。壯熱憎寒。口鼻生瘡。唇邊赤癢。腹內氣脹。乳食漸稀。大腸不調。頻頻泄痢。糞中米出。皮上粟生。此是肺疳。亦名氣疳也。五曰腎疳。其候。肌骨消瘦。齒齦生瘡。寒熱作時。

白話文:

脾疳

也叫食疳。

肺疳

症狀:咳嗽、氣喘,皮膚乾燥發焦,流鼻涕、哭鬧多,咽喉不適,揉鼻子、咬指甲,發高燒、怕冷,口腔和鼻子長瘡,嘴脣周圍發紅發癢,腹脹,奶食逐漸減少,大便失常,頻繁腹瀉,糞便中帶有米粒,皮膚長粟粒。這是肺疳,也叫氣疳。

腎疳

症狀:肌肉骨骼消瘦,牙齦長瘡,時有寒熱。

口鼻乾燥。腦熱如火。腳冷如冰。吐逆既增。乳食減少。瀉痢頻並。下部開張。肛門不收。疳瘡癢痛。此是腎疳。亦名急疳也。今以一方同療之。故曰五疳也。

白話文:

口鼻乾澀。腦袋發熱好像著火。腳底冰冷如冰。嘔吐更加頻繁。母乳減少。腹瀉和痢疾同時發生。下體張開。肛門閉合不起來。皮膚糜爛疼痛瘙癢。這是腎虛引起的疳病。也叫急疳。現在用一個方子一起治療。所以稱之為五疳。

2. 小兒五疳可治候論

凡小兒疳在內。眼澀腹脹。痢色無常。或如泔澱。日漸羸瘦。此候可療。若鼻下赤爛。自揉其鼻。頭上有瘡。生痂痛癢。漸漸引繞於兩耳。時時目赤。頭髮稀疏。腦皮光緊。頭大項細。肌體羸瘦。亦可治也。若唇口被蝕。齒齦作五色。或盡峭黑。舌下有白瘡。上齶有竅子。口中時有臭氣。

白話文:

凡是小孩患有疳病,病竈在體內,表現為眼睛發乾澀、腹部脹氣、大便顏色不固定,有時像稀飯一樣,體重逐漸減輕、瘦弱。這些症狀是可以治療的。

如果鼻孔下方紅腫糜爛,小孩經常揉鼻子;頭上有瘡,結痂後疼痛發癢,逐漸蔓延到兩耳;眼睛經常發紅;頭髮稀疏;頭皮發緊發亮;頭大脖子細;身體瘦弱,這些也可以治療。

如果嘴脣口緣被侵蝕,牙齦呈現五種顏色,或者全部變黑,舌頭下面有白色潰瘍,上顎有破洞,口中經常有異味。

齒齦漸染欲爛。必可治也。若下部開張。有時赤爛。癢不可忍。下痢無恆。亦可治也。若疳蝕脊膂。十指癢。自咬指甲。發豎作穗。脊骨如鋸。有時腹脹。有時下痢。若急治之。無不瘥也。

白話文:

牙齦逐漸染紅,腐爛。一定要治療。如果下半身皮膚潰爛,有時紅腫腐爛,癢得受不了,拉肚子沒有規律。也可以治癒。如果口腔潰瘍侵蝕脊椎,十指發癢,自己咬指甲,頭髮豎起像稻穗,脊椎像鋸子一樣疼痛,有時腹脹,有時腹瀉。如果緊急治療,沒有治不好的。

3. 小兒五疳不可治候論

凡小兒肝臟疳。若目睛帶青脈。左脅下硬。多吐涎沫。眼角左右有黑氣所沖。不可治也。心臟疳。若愛驚啼。常好飲水。便食辛味。耳邊有脈。舌上有黑靨者。不可治也。脾臟疳。若肚大唇無血色。人中平滿。下痢無度。水穀不消。好吃泥土。皮枯骨露。不可治也。肺臟疳。

白話文:

肝臟疳

  • 眼睛帶有青筋
  • 左肋骨下方硬塊
  • 常吐口水
  • 眼角有黑氣
  • 無法醫治

心臟疳

  • 容易受驚嚇和哭泣
  • 常口渴愛喝水
  • 喜愛辛辣食物
  • 耳邊有脈搏
  • 舌頭上有黑色斑點
  • 無法醫治

脾臟疳

  • 腹部腫大
  • 嘴脣沒有血色
  • 人中平滿(鼻下凹陷處平坦)
  • 腹瀉嚴重,無法控制
  • 消化不良
  • 愛吃泥土
  • 皮膚乾燥,骨頭外露
  • 無法醫治

肺臟疳

(未提供內容)

若咳逆氣促。多吐白沫。身上有斑。生如粟米大。色若黑者。不可治也。腎臟疳。若愛食酸鹹。飲水無度。小便如牛乳。牙齒青黑。耳腦幹燥。肩豎骨枯。不可治也。又五疳有五絕候。一襯著腳中。指底不覺疼。二抱著手足。垂嚲無力。三病未退。遍身不暖。四臟腑瀉青涎。

白話文:

若咳逆氣促,多吐白沫 如果咳嗽逆氣,喘息困難,經常吐出白色泡沫。

身上有斑,生如粟米大,色若黑者 身上有黑斑,大小像小米,顏色黑色。

不可治也。腎臟疳 這種情況無法治療。這是腎臟受到疳病侵蝕。

若愛食酸鹹,飲水無度,小便如牛乳 如果愛吃酸鹹的食物,喝水沒有節制,小便像牛奶一樣。

牙齒青黑,耳腦幹燥,肩豎骨枯 牙齒青黑色,耳朵和腦袋乾燥,肩膀骨骼乾枯。

不可治也。又五疳有五絕候 腎臟疳又分為五種絕症:

  1. 襯著腳中,指底不覺疼 腳趾中間腫脹,但腳底感覺不到疼痛。
  2. 抱著手足,垂嚲無力 抱著手腳,無法垂下來,感覺無力。
  3. 病未退,遍身不暖 病情沒有好轉,全身都感覺不暖和。
  4. 臟腑瀉青涎 臟腑內排出青色的液體。

及沫不止。五項筋舒展無力。如此候皆不可治也。凡醫用藥。切在審詳也。

4. 治小兒五疳諸方

治小兒五疳。頭熱眼澀。胸高腳細。頭大腹脹。面黃鼻乾。驚悸盜汗。肌肉羸瘦。寒熱不定。宜服金蟾丸方。

乾蟾(一枚大者塗酥炙令焦黃),胡黃連(一分),地龍(半兩微炒),硃砂(一分細研),蛇蛻皮灰(一分),雄黃(一分細研),天竹黃(一分細研),蟬殼(一分微炒),麝香(半分細研),莨菪子(半合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乾炒令黃黑色)

白話文:

  • 乾蟾蜍(一塊大的,塗抹上酥油烤至焦黃)
  • 黃連(1分)
  • 蚯蚓(半兩,微炒)
  • 硃砂(1分,研磨成細粉)
  • 蛇蛻皮灰(1分)
  • 雄黃(1分,研磨成細粉)
  • 丹參黃(1分,研磨成細粉)
  • 蟬殼(1分,微炒)
  • 麝香(半分,研磨成細粉)
  • 莨菪子(半合,用水淘洗去除浮沫,用沸水煮沸至發芽後撈出,炒至黃黑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充分研磨均勻。用糯米飯和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粥送服三丸。根據兒童的大小,增減服用量。

小兒五疳。面色黃瘦。身體壯熱。雖吃乳食。不能消化。眼目澀痛。胸膈痰涎。愛食酸鹹。常多瀉痢。胡黃連丸方。

黃連母丁香,黃連(去須微炒),蘆薈(細研),熊膽(以上各半兩),蟾頭(一枚塗酥炙焦黃),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胡黃連、母丁香、黃連(去除根須,微炒)、蘆薈(研磨成細粉)、熊膽(以上各半兩)、蟾蜍頭(一顆,塗上酥油,烤焦黃)、麝香(一分,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牛膽和丸。如綠豆大。若小兒心臟疳。煎蕪荑甘草湯下三丸。食疳瀉血。或赤白者。以新汲水下三丸。吐逆不止。及水瀉。生薑湯下三丸。眼疳。羊子肝血和酒。看多少。微煎過。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把上列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牛膽和丸,大小如綠豆。如果是小兒心臟疳,煎煮蕪荑甘草湯,服用三丸。若有食疳瀉血,或赤白疳,用剛取的新水服用三丸。如果是吐逆不止或水瀉,用生薑湯服用三丸。眼睛疳,用羊羔肝血和酒,酌量取用,稍微煎煮過後,服用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服用。

治小兒五疳。頭大項細。心腹脹滿。皮膚干皴。毛髮焦黃。鼻下赤爛。口舌生瘡。瀉利不止。日漸羸瘦。四靈丸方。

大蟾(一枚去卻四足劈開腹去腸肚入胡黃末一兩在腹內以線縫合用濕紙三兩重裹以泥四面固濟令乾微火出陰氣便以炭火三斤燒令通赤即住待冷去泥及紙灰搗細羅為末更入後藥),蘆薈,麝香,熊膽(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大蟾蜍(一隻,去除四肢,剖開腹部,取出內臟,倒入一兩胡黃連粉末於腹部,用線縫合,用重約三兩的濕紙包覆,用泥巴緊緊包覆四面,讓其乾燥,用微火燒出陰氣,再用三斤木炭燒至通紅,立即停止,待其冷卻後去除泥巴和紙灰,搗碎過篩成粉末,再加入以下後續藥材):

蘆薈、麝香、熊膽(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或奶汁下三丸。日三服。三歲以上加丸服之。

治小兒五疳。乳食不成肌膚。心腹脹滿。或時下痢。壯熱昏沉。眼澀口乾。愛吃生冷。毛髮乾豎。揉鼻多嚏。日漸羸瘦。五疳丸方。

青黛(細研),雄黃(細研),麝香(細研),蘆薈(細研),熊膽(研入),胡黃連,黃連(去須),龍膽(去蘆頭),苦楝根,白鱔魚(炙令焦黃),蝦蟆灰,蝸牛(炒令微黃),夜明沙(微炒),蟾頭(一枚炙令黃焦),五倍子,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天漿子(內有物者微炒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 青黛(研成細粉)
  • 雄黃(研成細粉)
  • 麝香(研成細粉)
  • 蘆薈(研成細粉)
  • 熊膽(研磨入藥)
  • 胡黃連
  • 黃連(去除鬚根)
  • 龍膽(去除蘆頭)
  • 苦楝根
  • 白鱔魚(炙烤至焦黃)
  • 蝦蟆灰
  • 蝸牛(炒至微黃)
  • 夜明沙(微炒)
  • 蟾蜍頭(一枚,炙烤至焦黃)
  • 五倍子
  • 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烘烤)
  • 天漿子(含有種子的微炒)

以上各味藥材均取一份。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用粳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述的中藥搗碎成粉末。將所有藥粉研磨均勻。用煮熟的粳米飯和藥粉製成丸子,丸子的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時,用粥送服五顆丸子。一天服用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大小,適當增減丸子的數量。

治小兒五疳。面色萎瘁。頭熱發乾。胃氣不和。心腹滿悶。宿食不消。或時下痢。瘦弱無力。宜常服使君子丸方。

使君子丁香,沒石子,熊膽(細研),胡黃連,夜明沙(微炒),青黛(細研),黃連(微炒去須),肉豆蔻(去殼),蘆薈(細研以上各一分),龍腦(一錢細研),蟾頭(一枚炙令黃焦),麝香(一錢細研)

白話文:

使君子、丁香、沒石子、熊膽(研細)、黃連、夜明沙(微炒)、青黛(研細)、黃連(微炒去鬚)、肉豆蔻(去殼)、蘆薈(研細以上各一份)、龍腦(一錢,研細)、蟾蜍頭(一顆,炙烤至焦黃)、麝香(一錢,研細)

上件藥。搗羅為末。燒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或新汲水下五丸。日三服。三歲以上。加丸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成細末,用烤過的粟米飯和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時,用稀飯或新鮮井水送服五顆丸子。每天三次。三歲以上的孩子,可增加丸藥數量服用。

治小兒五疳。羸瘦。毛髮乾黃。吃食不恆。雄黃丸方。

雄黃(細研),麝香(細研),黃連(去須),胡黃連,蘆薈(細研以上各一分),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蟾頭(一枚炙令黃焦)

白話文:

雄黃(研成細粉) 麝香(研成細粉) 黃連(去掉鬚根) 胡黃連 蘆薈(以上各研磨細粉,各一份) 硃砂(半兩,研磨細粉,再以水飛煉) 蟾蜍頭(一顆,炙烤至焦黃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一歲一丸。以新汲水下。日三服。

白話文:

將上面所列舉的藥材搗碎成粉末,研磨均勻。接著用豬膽汁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歲服一丸,用剛打上來的井水送服,一天服三次。

治小兒五疳。毛髮乾豎。枯瘦煩熱。肚大腳細。蟾頭丸方。

蟾頭(一枚炙令黃焦),青黛(細研),龍腦(細研),巴豆(去皮心紙裹壓去油),乾蠍(微炒),白附子(炮裂),膩粉(研入以上各半分),牛黃(細研),麝香(細研),天竹黃(細研),雄黃(細研),硃砂(細研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蟾頭(一枚,烤焦後使用) 青黛 (研細) 龍腦 (研細) 巴豆 (剝除外皮,用紙包覆並加壓吸出油脂) 乾蠍 (微炒) 白附子 (烘焙裂開) 膩粉 (研細後混入以上各成分的一半) 牛黃 (研細) 麝香 (研細) 天竹黃 (研細) 雄黃 (研細) 硃砂 (研細,以上各取一份)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青黛等。同研令勻。以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一歲。以粥飲下一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末。加入青黛等藥材。一起磨成均勻的粉末。用清水浸泡蒸餅,和著藥粉製成丸劑。每丸如同綠豆般大小。根據年齡,每次服用一丸,用稀飯送服。

治小兒五疳。寒熱腹脹。四肢瘦弱。煞疳丸方。

青黛(二錢),蟬殼(五枚微炒),硃砂(一錢細研),雄黃(一錢細研),胡黃連(一分),瓜蒂(二七枚),田父(一枚炙令黃),蛇蛻皮灰(一錢),膩粉(一錢研入),熊膽(一錢細研),蘆薈(一錢細研),麝香(一錢細研),蟾酥(兩皂莢子許大研入)

白話文:

  • 青黛:2錢
  • 蟬殼:5枚(微炒)
  • 硃砂:1錢(細研粉)
  • 雄黃:1錢(細研粉)
  • 胡黃連:1分
  • 瓜蒂:27枚
  • 田父:1枚(烤黃)
  • 蛇蛻皮灰:1錢
  • 膩粉:1錢(研磨加入)
  • 熊膽:1錢(細研粉)
  • 蘆薈:1錢(細研粉)
  • 麝香:1錢(細研粉)
  • 蟾酥:等於兩粒皁莢子的份量(研磨加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熬獖豬膽汁。浸蒸餅和丸。如黃米大。每服。以薄荷湯化破三丸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末,全部混勻研磨。熬煮野豬膽汁。浸泡蒸好的餅,和藥末揉成丸子,丸子大小如黃米粒。每次服用,用薄荷湯化開三顆丸子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治小兒五疳。形體羸瘦。蛇蛻皮丸方。

蛇蛻皮(一條燒灰),麝香(半分細研),蚱蟬(四枚微炒去翅足),夜明沙(一分微炒),地龍(一分微炒),乾蟾(一枚炙令焦黃),青黛(一分細研)

白話文:

  • 蛇蛻皮(將一條蛇蛻皮燒成灰)
  • 麝香(0.5 分,研磨成細粉)
  • 蚱蟬(4 隻,稍微炒過,去掉翅膀和腳)
  • 夜明沙(0.1 分,稍微炒過)
  • 地龍(0.1 分,稍微炒過)
  • 乾蟾蜍(1 隻,炙烤至焦黃)
  • 青黛(0.1 分,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白話文:

把以上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糯米飯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5粒,用粥送服。每天服用3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小兒五疳。煩熱羸瘦。不欲乳食。青黛丸方。

青黛(三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訶黎勒皮(三分),蘆薈(一分),熊膽(一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

白話文:

  • 青黛(研磨成細粉,取三分量)
  • 麝香(研磨成細粉,取一分量)
  • 訶黎勒皮(三份量)
  • 蘆薈(一分量)
  • 熊膽(研磨成細粉,取一分量)
  • 硃砂(研磨成細粉,取一分量)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粳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沙糖水下三丸。日三服。三歲兒以上。加丸服之。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全部研磨均勻。用粳米飯和勻,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藥時,用糖水送服三顆。一天三次。三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增加丸子的數量服用。

治小兒五疳。百病無辜。一切痢。肌膚羸瘦。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代赭(半兩細研),赤石脂(半兩細研),牡蠣粉(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泥),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硃砂(一分細研)

白話文:

牛黃(粉成細末,一分量) 代赭石(研成細末,半兩量) 赤石脂(研成細末,半兩量) 牡蠣粉(一分量) 人參(去鬚尾,一分量) 虎睛石(泡在酒中一晚,微烤後,數量一對) 杏仁(用熱水浸泡,剝去皮和尖端,研成糊狀,一分量) 巴豆(去皮和內仁,研成粉末,用紙包起來壓出油,取十枚) 硃砂(研成細末,一分量)

上件藥。除杏仁巴豆外。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一歲。以冷水下一丸。

治小兒五疳。驚熱。保童丸方。

青黛(細研),乾蟾頭(炙微焦黃),黃連(去須),蘆薈(細研),熊膽(研入以上各半兩),夜明沙(微炒),蝸牛殼(微炒),使君子,地龍(微炒),牛黃(細研),蟬殼(微炒以上各一分),龍腦(一錢細研),硃砂(一錢細研),麝香(一錢細研)

白話文:

青黛(研成細粉)、 乾蟾蜍頭(炙烤至微焦黃)、 去鬚黃連、 蘆薈(研成細粉)、 研入以上各半兩的熊膽、 微炒夜明沙、 微炒蝸牛殼、 使君子、 微炒地龍、 細研牛黃、 微炒蟬殼(以上各一分)、 細研龍腦(一錢)、 細研硃砂(一錢)、 細研麝香(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五疳。面黃發枯。頭熱盜汗。臥則合面。飢即食土。疳蟲蝕於口鼻。瀉痢日夜無恆。肌體羸瘦無力。蘆薈丸方。

蘆薈(半兩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麝香(半分細研),龍腦(半兩細研),胡黃連(半兩),牛黃(細研),蟬殼(微炒),蝸牛殼(微炒),夜明沙(微炒),蜣螂(微炒去翅足),熊膽(研入),蚺蛇膽,倒鉤棘針,瓜蒂(以上各一分),蟾酥(一錢研入)

白話文:

蘆薈(約 15 克,研成細末) 硃砂(約 15 克,研成細末,水飛提純) 麝香(約 1.5 克,研成細末) 龍腦(約 15 克,研成細末) 胡黃連(約 15 克) 牛黃(研成細末) 蟬殼(微炒) 蝸牛殼(微炒) 夜明沙(微炒) 蜣螂(微炒,去除翅膀和足) 熊膽(研磨,加入藥中) 蚺蛇膽 倒鉤棘針 瓜蒂(以上各約 3 克) 蟾酥(約 3 克,研磨,加入藥中)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奶汁研一丸。點入鼻中後。以桃柳湯洗兒。以青衣蓋裹。候有蟲子自出。即以粥飲下三丸。日三服。三歲以上。加丸服之。

白話文:

上述的藥,搗碎成粉末,再用研缽研磨均勻。用蜂蜜和成丸劑,丸劑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時,用母乳研磨一顆藥丸,滴入鼻腔內。然後用桃柳湯為孩子洗澡,用青布蓋住孩子。等待蟲子自行爬出,立即用粥吞服三顆藥丸。一天服用三次。三歲以上的兒童,適當增加丸劑的服用量。

治小兒五疳能充肌膚。悅澤顏色。宜常服此保生丸方。

干蝦蟆(一枚於小罐子內以瓦子蓋口勿令透氣燒灰),蜣螂(微炒去翅足),母丁香,麝香(細研),夜明沙(微炒),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苦葫蘆子,胡黃連,熊膽(細研以上各半兩)

白話文:

  • 蟾蜍(一隻,放進小罐子,用瓦片蓋住開口,不讓空氣通過,燒成灰燼)
  • 蜣螂(稍加翻炒,去掉翅膀和腳)
  • 母丁香
  • 麝香(研磨成細粉)
  • 夜明沙(稍加翻炒)
  • 甜葶藶(隔著紙炒成紫色)
  • 苦葫蘆子
  • 胡黃連
  • 熊膽(將以上材料各研磨成細粉,共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鯉魚膽(二枚),蝟膽(三枚),狗膽(一枚),烏賊魚骨(一分炙令黃),白附子(一分炮裂)

白話文:

鯉魚膽(兩枚),刺蝟膽(三枚),狗膽(一枚),烏賊魚骨(一份,烤至金黃),白附子(一份,炮製後裂開)

上件藥。先搗烏賊魚骨。並白附子為末相和。納入諸膽中。候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暖水調半錢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前述的藥方:首先將烏賊魚骨搗碎,再將白附子磨成粉末,和烏賊魚骨粉末混合均勻。放入豬膽中,等候乾燥後取出,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時,用溫水調和半錢的藥粉,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適當加減用量。

治小兒五疳。不生肌肉。酒煎乾蟾丸方。

乾蟾(一枚用無灰酒一升煎其酒半升以來卻去蟾骨煎令熟以後於乳缽內並酒一時研令如膏次用後藥),肉豆蔻(二枚去殼),檳榔(一兩(枚)),甘草(一寸炙微赤銼),乳香(半兩研入),硃砂〔一兩(錢)細研〕,麻黃(半兩去根節),膩粉(一錢研入),胡黃連(半兩),黃連(半兩去須),丁香(一分),蘆薈(一分研入),麝香(一錢細研),牛黃(一錢細研)

白話文:

乾蟾蜍(取一隻,用一升無灰酒熬煮,至剩下一半酒量時,取出蟾蜍骨,繼續煎煮變熟。然後將蟾蜍和酒一起放入乳鉢中,趁熱研磨成糊狀,此時加入以下藥材:)

  • 肉豆蔻(兩顆,去殼)
  • 檳榔(一兩,或一枚)
  • 甘草(一寸,炙烤後切碎)
  • 乳香(半兩,研磨)
  • 硃砂(一兩,研磨)
  • 麻黃(半兩,去根節)
  • 膩粉(一錢,研磨)
  • 胡黃連(半兩)
  • 黃連(半兩,去鬚)
  • 丁香(一分)
  • 蘆薈(一分,研磨)
  • 麝香(一錢,研磨)
  • 牛黃(一錢,研磨)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入蟾膏內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

治小兒五疳。羸瘦。定命牛黃丸方。

牛黃,硃砂,雄黃,麝香,龍腦(以上各一錢),瓜蒂(三十枚為末),丁香(一分末),蟾酥〔三(半)分〕

上件藥。同細研。用溫水浸蟾酥和丸。如黍米粒大。每服。先以溫水化二丸。滴兩鼻中。令嚏五七聲。再以溫水下三丸。日三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都研磨成細粉。用溫水浸泡蟾酥,然後和藥粉捏成丸劑,丸子的大小如同黍米。每次服用:先用溫水化開兩顆藥丸,滴在雙鼻孔中,讓自己打出五到七個噴嚏。再用溫水送服三顆藥丸。一天服用三次。

治小兒五疳羸瘦。蛇蛻丸方。

蛇蛻皮(一分),乾蟾(半兩),乾地龍(一分),蝸牛(一分)

以上四味。入瓷盒子內。泥封閉。使炭火燒令通赤。即住。候冷取出。研羅為末。更入黃丹一錢。微炒同研。丁香末(半錢),阿魏(半錢細研),硃砂(一分細研)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放入瓷盒子中,用泥土封閉。用炭火燒至瓷盒通紅後立即停止,待其冷卻取出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加入一錢黃丹粉一起研磨。加入半錢丁香粉、半錢研磨細緻的阿魏,以及一分研磨細緻的硃砂。

上件藥。同研今勻。以蒸餅和丸。如麻子大。每於空心。以熟水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五疳。金粟丸方。

穀精草(寒食前後花出時收令乾一兩),白薔薇根(花出時收用一兩),丁香末(一兩),蝦蟆〔一兩干(雄)者炙為末〕

白話文:

  • 穀精草(寒食節前後花朵盛開時採摘晾乾,取一兩)
  • 白薔薇根(花朵盛開時採摘,取一兩)
  • 丁香粉(一兩)
  • 癩蛤蟆(取一兩乾燥的雄性癩蛤蟆,炙烤成粉)

上件藥。取上二味。端四日用水一斗宿浸。端午日煎至三升。去滓澄清。重於小鐺中煎成膏。後入丁香蝦蟆末令勻。和丸如黍米大。在懷抱每服半丸。一二歲一丸。七歲二丸。十歲三丸。才服藥後。以桃柳湯於盆中。從頭淋浴之。候湯冷。以衣拭乾。青衣蓋。不得衝風。恐蟲不出。

白話文:

按照上方的藥方,取前兩種藥材,在端午節前四天用水一斗浸泡。端午節當天煎煮至三升。去掉藥渣,澄清後,再放入小鍋中煎成膏。最後加入丁香和蝦蟆末,攪拌均勻。捏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放在懷中,每次服用半丸。一兩歲的兒童服用一丸,七歲的兒童服用兩丸,十歲的兒童服用三丸。服藥後,將桃柳湯倒入盆中,從頭上淋浴。等到湯水變冷,用衣物擦乾身體。用青衣蓋住,避免吹風。以免蟲子無法排出。

如睡最佳。良久如醉。疳蟲於頭面背膂。如汗津。如蟣子。或如麩片。並微細色白稀者。七日內瘥。不再服。如色黃赤。當隔日更依前法服。蟲黑者不用服藥。此方入硃砂為金粟丸。入青黛為青金丸。入麝香為萬勝丸。

白話文:

睡覺是最好的治療方法。睡後會感覺很舒服,像喝醉了一樣。頭、臉、背、腰等部位出現像汗珠、蟣子或麩片一樣的東西,形狀細小,顏色發白。服用此方七天內可以痊癒,不用再服用。如果出現黃色或紅色,應間隔一天按照前面所說的方法服用。如果出現黑色的蟲子,則不需要服用藥物。這個方子加入硃砂可以製成金粟丸,加入青黛可以製成青金丸,加入麝香可以製成萬勝丸。

治小兒五疳。蘆薈。四肢黃瘦。百晬後至十五歲以前。並宜服此五蟾丸方。

乾蟾(五個大者細銼和骨用好酒五升文火煎至二升濾去骨於砂盆內研以絹濾去滓入熟蜜四兩於重湯內煮令成膏),胡黃連〔一(二)兩〕,黃連(二兩去須),白蕪荑(二兩輕炒去皮)

白話文:

乾蟾蜍(五個大的,細細研磨成粉末,連骨頭一起用上好的酒五升,以小火煎煮至剩兩升,過濾掉骨頭,在砂鍋中研磨,用絹布過濾掉渣滓。再加入四兩煮熟的蜂蜜,放進熱水裡煮成膏狀。)

胡黃連〔一(二)兩〕

黃連(二兩,去掉鬚根)

白蕪荑(二兩,輕輕炒一下,去掉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煎內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用人參湯下三丸。乳汁下亦得。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成細末,加入前面的煎煮液中攪拌成丸劑,大小如芝麻。每次服用,用人參湯送服三丸。也可以用乳汁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酌情增減服用量。

治小兒五疳。麝香丸方。

麝香,熊膽,蚺蛇膽,牛黃,赤小豆(為末以上各一分),蟾酥(如柳葉二片)

白話文:

麝香、熊膽、蚺蛇膽、牛黃、赤小豆(研末,每種一錢),蟾酥(像柳葉那樣大小的兩片)

上件藥。同研如粉。用瓜蒂半兩。煮取汁。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同研磨成細粉。用半兩瓜蒂煮成湯汁。把藥粉和湯汁混合製成麻子大小的丸子。一兩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三丸,空腹時用稀粥送服。根據孩子的體重大小,酌情增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