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八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八 (11)

1. 治大便卒不通諸方

夫大便卒不通者。由五臟氣不調。陰陽偏。有虛實。三焦不和。冷熱並結故也。胃為水穀之海。化穀精之氣。流行榮衛。其糟粕傳行大腸出焉。五臟三焦既不調和。冷熱壅澀。結有腸胃。其腸胃本實。而又冷熱氣相併。津液枯燥。腸胃中乾澀。故令大便卒不通也。

白話文:

大便突然不通暢,是因五臟氣息不調,陰陽失衡,虛實交錯,三焦不通暢,冷熱相互交結所致。胃部是食物和水的儲藏之所,它將食物消化後的精華轉化為氣血,運行於全身的經絡中。食物的殘渣被傳送到大腸,從大腸中排出。如果五臟三焦不調和,導致冷熱壅滯,就會在腸胃中形成結塊。而腸胃本身就是實體,再加上冷熱之氣併發,津液乾涸,腸胃中就會變得乾燥,從而導致大便突然不通暢。

治大便卒不通。心神煩悶。坐臥不安。宜服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二兩微炒),川朴硝(一兩),大麻仁(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甘遂(半兩煨令黃),木香(一兩)

白話文:

牽牛子:2 兩(微炒) 川朴硝:1 兩 大麻仁:1 兩 川大黃:1 兩(切碎,微炒) 甘遂:半兩(煨至發黃) 木香:1 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二十丸。如人行十里當通。如未通。即再服。強羸人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並搗三百至二百次。捏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時服用,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如能走十里路表示通便,如未通,再次服用。體質強弱者可酌量增減服用量。

治大便卒不通。心腹氣滿悶。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桂心(半兩),巴豆霜(一分),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 木香:一兩
  • 檳榔:一兩
  • 川大黃:一兩,切碎後稍炒
  • 桂心:半兩
  • 巴豆霜:一分
  • 川烏頭:半兩,炮製破裂後,去皮和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霜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橘皮湯下三丸。未效。加至五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研磨加入巴豆霜,攪拌均勻。再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於空腹時服用,用橘皮湯送服三粒。如果藥效不佳,可增加至五粒。

治大腸卒不通。腹脅脹滿。氣上衝心膈。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牽牛子(一兩微炒),桑根白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檳榔(50公克),枳殼(50公克,炒至微黃並去除內瓤),牽牛子(50公克,微炒),桑根白皮(50公克,切片),川大黃(50公克,切碎並微炒),郁李仁(50公克,浸泡熱水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微炒),陳皮(50公克,浸泡熱水後去除白瓤,焙乾)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大便卒不通。氣上奔心膈。宜服此方。

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巴豆霜(一分),阿魏(半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五靈脂(一兩)

白話文:

皁莢:1 兩,去除黑皮,塗上酥油,烘烤至焦黃,取出種子。

巴豆霜 :1 分

阿魏 :半兩,用麵粉包裹,烘烤至麵粉熟透為止。

五靈脂 :1 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霜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生薑湯下五丸。良久未效。再服七丸。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成粉末。加入巴豆霜研磨均勻。用蜂蜜煉製成丸劑,大小像綠豆。每次空腹服用,以溫熱的生薑湯送服五丸。等待一段時間後,若無效,再服七丸。

治大便卒不通。氣悶絕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川朴硝(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蜜水調下二錢。

治大便卒澀結不通方。

豬脂(一兩),葵子末(一兩半)

上件藥相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以通利為度。

又方。

羊蹄根(一兩銼)

上以水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溫溫頓服之。

又方。

大麻仁(一兩)

上以熟湯一大盞。研濾取汁。分為二服。

又方。

吳茱萸(五十粒生用),梔子(十四枚),川朴硝(一兩)

白話文:

吳茱萸(生的,使用50粒) 梔子(14枚) 川朴硝(1兩)

上以水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下朴硝。空心。分為三服。

2. 治關格大小便不通諸方

夫關格者。是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謂之內關。小便不通謂之外格。二便不通。故為關格也。由陰陽不和。榮衛不通也。陰氣大盛。陽氣不得營之。故曰關。陽氣大盛。陰氣不得營之。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營。曰關格。則陰陽氣結。腹內脹滿。氣不行於大小腸。故關格。

白話文:

關格,指的是大小便不通的情況。大便不通稱為內關,小便不通稱為外格。大小便都不通,因此稱為關格。

關格的產生是由於陰陽不調和,榮衛之氣運行不暢。陰氣過盛,陽氣無法協調運化,所以稱為「關」。陽氣過盛,陰氣無法協調運化,所以稱為「格」。陰陽氣同時過盛,互相阻礙,稱為「關格」。

當陰陽氣凝結,腹內就會脹滿,氣血無法運行於大小腸,因此產生關格。

而大小便不通也。又風邪在於三焦。三焦約痛。則小腹病。內閉。大小便不通。一日手足寒者。為三陰俱逆。三日死也。診其脈。來浮牢且滑直者。不得大小便也。

白話文:

大小便不暢通。風邪侵襲三焦。三焦疼痛,導致小腹部疼痛,內臟不通,大小便不暢。如果手腳冰冷一天,表示三陰逆轉,三日後死亡。診脈時,如果脈象浮而空虛、滑而不實,表示大小便不通暢。

治風冷氣入小腸。忽痛堅急。如狀大小便不通。或小腸有氣結如升大。脹起。名為關格大小便不通。大黃散方。

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苦參(一兩銼),貝齒(一兩燒為灰),滑石(一兩)

白話文:

生大黃(一兩,切碎後微炒) 苦參(一兩,切碎) 貝齒(一兩,燒成灰) 滑石(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煮葵根湯調下二錢。

治大小便。氣壅不利。脹滿。關格不通。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半兩),乾薑(一分炮裂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芎藭(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細辛(三分),真珠(三分細研),桃白皮(一兩銼)

白話文:

吳茱萸(用一分浸泡七次湯後烘乾,再稍微爆炒) 桂心(半兩) 乾薑(一分用火烤裂後磨碎) 川大黃(一兩磨碎後稍微爆炒) 當歸(半兩磨碎後稍微爆炒)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後磨碎) 芎藭(半兩) 人參(三分,去除蘆頭) 細辛(三分) 真珠(三分研磨成細粉) 桃白皮(一兩磨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日三服。以通利為度。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搗三、四百次。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以生薑橘皮湯送下三十丸。每日三次,直到排便順暢為止。

又方。

木通(一兩銼),川朴硝(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黃芩(半兩),車前子(一兩),蘧麥花(半兩)

白話文:

  • 木通:1 兩(切碎)
  • 川朴硝:1 兩
  • 郁李仁:1 兩(用熱水泡過,去皮,稍微炒一下)
  • 黃芩:半兩
  • 車前子:1 兩
  • 蘧麥花: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大小便關格不通。腹脹喘急。立效方

水銀(一分),膩粉(一分),滑石(一分)

上件藥。一處研令水銀星盡。每服。以蔥白湯調下一錢。

又方。

甘遂(半錢煨令黃),貝齒(二枚燒為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為三服。用暖漿水一小盞。調服立效。

又方。

胡椒(二十顆搗碎),川朴硝(半兩)

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煎胡椒至六分。去滓。入硝更煎一兩沸。放溫。頓服神效。

又方。

膩粉(一錢),生麻油(一合)

上件藥相和。空腹服之。

治大小便。關格閉塞方。

上用蔓荊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通後汗出勿怪。

治大小便關格不通。肚脹氣築心悶絕方。

上用烏臼樹東面白皮。陰乾。搗羅為末。如五七日不通。以熟水調下二錢。如急用。火上焙乾為妙。

又方。

蜀葵花(一兩爛搗),麝香(半錢細研)

上相和。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服之。如無花。即取根拍破用之。

治大小便關格不通。經三五日方。

上用無蚛皂莢燒灰。細研。以粥飲調下三錢。立通。